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泰安肥城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docx
《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泰安肥城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泰安肥城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泰安肥城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荣膺(yìng)虬(qiú)须骈(pián)进面面相觑(qù)
B.愕(è)然拮据(jū)趱(cuán)行成吉思汗(hán)
C.倒坍(tān)腌(ā)臜畎(quǎn)亩销声匿迹(nì)
D.慰藉(jí)沉湎(miǎn)廓(kuò)然无累苦心孤诣(yì)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复辙。
B.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C.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捈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诳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D.“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谛固。
事实上,这种想法太片面。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鱼我所欲也》)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①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②子固非鱼也,子知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C.①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隆中对》)②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
(《隆中对》)
D.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陈涉世家》)②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对下列复句的类型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要是老师准许他读一段课文,他一定能读好的,一定的。
(假设关系)
B.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向外走。
(选择关系)
C.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转折关系)
D.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因果关系)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
还要走多远?
前方是什么样子?
前方是未知的。
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
B.爷爷有一根光亮光亮的水烟袋,一抽烟,就喊:
“火”!
京京赶紧拿来纸捻子,点着火,递到爷爷手上。
C.于是,一幕从来没有演出过的残酷的求生悲剧就开始了:
病人一路爬着;病狼一路跛行着;两个生命在荒原里拖着垂死的躯壳,相互猎取着对方的生命。
D.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年轻的时候,当过义和团、会耍大刀、拳脚上也有两下子。
(★★★)6.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A.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其一)》)
B.列国周齐秦汉楚,兴,都变做了土;亡,都变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C.老夫聊发少年狂,亲射虎,看孙郎,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D.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7.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沁园春·雪》一文中的“风骚”,本指辞藻。
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文中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句出自《离骚》。
B.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戏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文学性,但是在戏剧演出的综合性整体中,居于中心地位的应是演员的表演。
C.乔纳森·斯威夫特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
他的小说《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D.《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原有71篇,现存53篇,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墨子,名翟,相传原为鲁国人,后成为宋国人,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二、现代文阅读
(★★★★★)“长官,我好好地走我的路,没招谁没惹谁我……”赫留金开口了,拿手罩在嘴上,咳嗽一下,“我正跟密特里·密特里奇谈木柴的事,忽然,这贱畜生无缘无故就咬了我的手指头一口……您得原谅我,我是做工的人,我做的是细致的活儿。
这得叫他们赔我一笔钱才成,因为也许我要有一个礼拜不能用这个手指头啦……长官,就连法律上也没有那么一条,说是人受了畜生的害就该忍着。
要是人人都这么让畜生乱咬一阵,那在这世界上也没活头了。
”
“嗯!
不错……”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眉头,“不错……这是谁家的狗?
我绝不轻易放过这件事!
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
那些老爷既然不愿意遵守法令,现在就得管管他们。
等到他,那个混蛋,受了罚,拿出钱来,他才会知道放出这种狗来,放出这种野畜生来,会有什么下场。
我要好好地教训他一顿!
叶尔德林,”警官对巡警说,“去调查一下,这是谁的狗,打个报告上来!
这条狗呢,把它弄死好了。
马上去办,别拖!
这多半是条疯狗……请问:
这到底是谁家的狗?
”
“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
”人群里有人说。
“席加洛夫将军?
哦!
……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只是有一件事我还不懂:
它怎么会咬着你的?
”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说,“难道它够得着你的手指头?
它是那么小;你呢,却长得这么魁梧!
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异想天开,想得到一笔什么赔偿费了。
你这种人啊……是出了名的!
我可知道你们这些鬼东西是什么玩意儿!
”
……
“不过也说不定就是将军家的狗……”巡警把他的想法说出来,“它的脸上又没写着……前几天我在将军家院子里看见过这样的一条狗。
”
“没错儿,将军家的!
”人群里有人说。
“哦!
……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
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
告诉他们别再把狗放到街上来了。
说不定这是条名贵的狗;可要是每个猪崽子都拿烟卷戳到它的鼻子上去,那它早就毁了。
狗是娇贵的动物……你这混蛋,把手放下来!
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
怪你自己不好!
……”
“将军家的厨师来了,问他好了——喂,普洛诃尔!
过来吧,老兄,上这儿来!
瞧瞧这条狗,是你们家的吗?
”
“瞎猜!
我们那儿从来没有这样的狗!
”
“那就用不着白费工夫再上那儿去问了,”奥楚蔑洛夫说,“这是条野狗!
用不着白费工夫说空话了。
既然普洛诃尔说这是野狗,那它就是野狗。
弄死它算了。
”
“这不是我们的狗,”普洛诃尔接着说,“这是将军的哥哥的狗。
他哥哥是前几天才到这儿来的。
我们将军不喜欢这种小猎狗,他哥哥却喜欢。
”
“他哥哥来啦?
是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吗?
”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哎呀,天!
我还不知道呢!
他是上这儿来住一阵就走吗?
”
“是来住一阵的。
”
“哎呀,天!
他是惦记他的兄弟了……可我还不知道呢!
这么说,这是他老人家的狗?
高兴得很……把它带走吧。
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
哈哈哈……得了,你干什么发抖呀!
呜呜……呜呜……这坏蛋生气了……好一条小狗……”
普洛诃尔喊一声那条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柴厂走了。
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
8.对选文画线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9.对选文结尾处“那群人”的“笑”理解错误的一项是()10.对小说以“变色龙”作为题目的用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11.本文的讽刺艺术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A.神态描写,形象地表现了奥楚蔑洛夫一开始要给赫留金主持正义的威严形象。
B.动作描写,形象地表现了奥楚蔑洛夫在百姓面前装腔作势、官气十足的丑态。
C.神态描写,生动地写出了奥楚蔑洛夫溜须拍马、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形象。
D.细节描写,生动地写出了奥楚蔑洛夫人性深处并未泯灭的善良、真诚和公正。
A.写出了在沙皇统治下民众成了无聊的看客。
B.表现出普通民众丧失了对弱者的同情心。
C.批判了赫留金妄想得到赔偿的愚蠢行为。
D.反映出民众思想的愚昧与精神的麻木。
A.强调奥楚蔑洛夫一会脱下大衣,一会又穿上大衣,就像变色龙一样善变。
B.强调了当时的社会制度迫使人们要经常改变自己的态度,以适应社会变化。
C.讽刺奥楚蔑洛夫一会儿怕狗的主人,一会儿又不怕狗的主人的多变性格。
D.讽刺沙皇制度下统治阶级的走狗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狡诈多变的性格。
A.夸张和对比
B.夸张和反语
C.联想和想象
D.对比和反语
(★★★★★)香菱见过众人之后,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便往潇湘馆中来。
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
香菱因笑道:
“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
”黛玉笑道:
“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
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香菱笑道:
“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
你可不许腻烦的。
”黛玉道:
“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
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香菱笑道:
“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
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
”黛玉道:
“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
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香菱笑道:
“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
”黛玉道:
“断不可学这样的诗。
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
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
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
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香菱听了,笑道:
“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
”黛玉听说,便命紫娟将王右丞的五言律拿来,递与香菱,又道:
“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
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
”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
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
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
一日,黛玉方梳洗完了,只见香菱笑吟吟的送了书来,又要换杜律。
黛玉笑道:
“共记得多少首?
”香菱笑道:
“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
”黛玉道:
“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
”香菱笑道:
“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
”黛玉笑道:
“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
你且说来我听。
”香菱笑道:
“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
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黛玉笑道:
“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
”香菱笑道:
“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想来烟如何直?
日自然是圆的:
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
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
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
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
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
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
正说着,宝玉和探春也来了,也都入坐听他讲诗。
宝玉笑道:
“既是这样,也不用看诗。
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黛玉笑道:
“你说他这‘上孤烟’好,你还不知他这一句还是套了前人的来。
我给你这一句瞧瞧,更比这个淡而现成。
”说着便把陶渊明的“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翻了出来,递与香菱。
香菱瞧了,点头叹赏,笑道:
“原来‘上’字是从‘依依’两个字上化出来的。
”宝玉大笑道:
“你已得了,不用再讲,越发倒学杂了。
你就作起来,必是好的。
”探春笑道:
“明儿我补一个柬来,请你入社。
”香菱笑道:
“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顽罢了。
”探春黛玉都笑道:
“谁不是顽?
难道我们是认真作诗呢!
若说我们认真成了诗,出了这园子,把人的牙还笑倒了呢。
”宝玉道:
“这也算自暴自弃了。
前日我在外头和相公们商议画儿,他们听见咱们起诗社,求我把稿子给他们瞧瞧。
我就写了几首给他们看看,谁不真心叹服。
他们都抄了刻去了。
”探春黛玉忙问道:
“这是真话么?
”宝玉笑道:
“说慌的是那架上的鹦哥。
”黛玉探春听说,都道:
“你真真胡闹!
且别说那不成诗,便是成诗,我们的笔墨也不该传到外头去。
”宝玉道:
“这怕什么!
古来闺阁中的笔墨不要传出去,如今也没有人知道了。
”说着,只见惜春打发了入画来请宝玉,宝玉方去了。
香菱又逼着黛玉换出杜律来,又央黛玉探春二人:
“出个题目,让我诌去,诌了来,替我改正。
”黛玉道:
“昨夜的月最好,我正要诌一首,竟未诌成,你竟作一首来。
十四寒的韵,由你爱用那几个字去。
”
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
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
宝钗道:
“何苦自寻烦恼。
都是颦儿引的你,我和他算账去。
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
”香菱笑道:
“好姑娘,别混我。
”一面说,一面作了一首,先与宝钗看。
宝钗看了笑道:
“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
你别怕臊,只管拿了给他瞧去,看他是怎么说。
”香菱听了,便拿了诗找黛玉。
黛玉看时,只见写道是: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黛玉笑道:
“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
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
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
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
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看他。
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
宝钗笑道:
“这个人定要疯了!
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
我就听见他起来了,忙忙碌碌梳了头就找颦儿去。
一回来了,呆了一日,作了一首又不好,这会子自然另作呢。
”宝玉笑道:
“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
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
可见天地至公。
”宝钗笑道:
“你能够像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
”宝玉不答。
只见香菱兴兴头头的又往黛玉那边去了。
探春笑道:
“咱们跟了去,看他有些意思没有。
”说着,一齐都往潇湘馆来。
只见黛玉正拿着诗和他讲究。
众人因问黛玉作的如何。
黛玉道:
“自然算难为他了,只是还不好。
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
”众人因要诗看时,只见作道: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宝钗笑道:
“不像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一个‘色’字倒还使得,你看句句倒是月色。
这也罢了,原来诗从胡说来,再迟几天就好了。
”香菱自为这首妙绝,听如此说,自己扫了兴,不肯丢开手,便要思索起来。
因见他姊妹们说笑,便自己走至阶前竹下闲步,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
一时探春隔窗笑说道:
“菱姑娘,你闲闲罢。
”香菱怔怔答道:
“‘闲’字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
”众人听了,不觉大笑起来。
宝钗道:
“可真是诗魔了。
都是颦儿引的他!
”黛玉道:
“圣人说,‘诲人不倦’,他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之理。
”李纨笑道:
“咱们拉了他往四姑娘房里去,引他瞧瞧画儿,叫他醒一醒才好。
”
说着,真个出来拉了他过藕香榭,至暖香坞中。
惜春正乏倦,在床上歪着睡午觉,画缯立在壁间,用纱罩着。
众人唤醒了惜春,揭纱看时,十停方有了三停。
香菱见画上有几个美人,因指着笑道:
“这一个是我们姑娘,那一个是林姑娘。
”探春笑道:
“凡会作诗的都画在上头,快学罢。
”说着,顽笑了一回。
各自散后,香菱满心中还是想诗。
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
一时天亮,宝钗醒了,听了一听,他安稳睡了,心下想:
“他翻腾了一夜,不知可作成了?
这会子乏了,且别叫他。
”正想着,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
“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
”宝钗听了,又是可叹,又是可笑,连忙唤醒了他,问他:
“得了什么?
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
学不成诗,还弄出病来呢。
”一面说,一面梳洗了,会同姊妹往贾母处来。
原来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
梳洗已毕,便忙录出来,自己并不知好歹,便拿来又找黛玉。
刚到沁芳亭,只见李纨与众姊妹方从王夫人处回来,宝钗正告诉他们说他梦中作诗说梦话。
众人正笑,抬头见他来了,便都争着要诗看。
补充内容:
香菱试作的第三稿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12.对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13.对选文中林黛玉的形象特征理解错误的一项是()14.通过林黛玉指导香菱学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诗歌创作思想?
下列认识错误的一项是()
A.香菱的“苦读”。
B.香菱的聪敏伶俐。
C.黛玉的用心指导。
D.宝钗、宝玉等人的催促、帮助。
A.学识过人,积累深厚。
B.静美贤淑,多愁善感。
C.热情耐心,不厌其烦。
D.循循善诱,言简意赅。
A.要多读,打好底子。
B.学诗就要学一流的。
C.要大胆创作,要敢于想象。
D.要多仿写,从“画作”中汲取营养。
(★★★★★)寻芳习家池
李春雷
①秦巴余脉绾结于襄阳城南五公里,仿佛孔雀的一根尾羽,名曰凤凰山。
而习家池,又像这根尾羽末梢的一面晶莹的圆镜,馕嵌在山之阳,江之滨。
②习郁,字文通,东汉初年人,因功被光武帝封为襄阳侯。
习郁富且贵,儒而雅,涉水跋山,法眼堪舆,遂择此宝地,凿池引流。
其后,植佳木,筑华屋,聚灵石。
习家池渐成宴游名园。
③三百年后,习氏世孙凿齿在此隐居。
凿齿少有奇志,博学能文,名播天下,曾任荥阳太守。
后因脚疾,解职返乡。
惟大才不废,敕命编修国史。
他在钓台上增建书亭,周匝雕花石栏,赏荷观鱼,听风品香。
斯时斯地,凿齿笔下生花,司马再世,著就《汉晋春秋》五十四卷。
书成,举家迁居江西,远离尘嚣。
④白骑过隙,倏尔三百春秋。
孟浩然生于习家池附近的涧南园村。
在池塘的映照下,孟氏悄然长成,渐悟经诗堂奥。
据统计,孟浩然留存作品中,直接赞美习家池的诗作竟达十首。
彼时,李白、杜甫、皮日休、贾岛等一干魁星迤逦而至,临水赋诗,且觞且咏,纵心宇宙,快哉快哉。
⑤鸟飞兔走,又三百载。
欧阳修、米芾、曾巩等人频频造访。
尤其米氏嗜书如痴,以山为砚,临池而墨,心摹手追,探幽索微,成就绝代行草。
兰亭之后,天下独步。
⑥公元2014年夏天,我来到这里踏访寻芳。
⑦穿过凤凰山,走进凤林关,沿石板路觅行,渐次进入一个幽邃世界,俨然桃花源中。
路两侧是青青的草坪,森森的梧桐,间或有刻着李白、杜甫、孟浩然、皮日体、欧阳修等人诗词的碑刻。
一粒粒黑黝黝的饱满的汉字,好似圣哲先贤们的一颗颗瞳仁,静谧、肃穆而又慈祥。
⑧走出一片松林,眼前豁然一亮。
箕形山坡下,累累卧石和簇簇青葱之间,荷叶田田,萼红灼灼,一池晶莹,笑容可掬。
⑨习家池由一个大池、两副池组成,大池约三四亩,澄澈宁静,碧玉温润,映照着青山绿树,蓝天白云,日月沉浮,好一个安详的世界!
那是大地的脉络,那是历史的记忆。
池中有一座湖心亭,重檐六角,斗拱高耸,恰似魏晋高士的峨冠。
池水周围是一丛丛毛竹,滴青流翠,楚楚动人,又如美女明眸的睫羽。
⑩池塘西南侧,依偎着两个造型别致的副池,小如戏台。
一个满圆似日,芳名溅珠;一个半圆如月,雅号半规。
山风拂过,两池涟漪,表情各异,一面蛾眉忧戚,一面笑靥如花。
⑪千百年来,此间主人,以大池为心髓、小塘为耳目,坐卧台上,静观水面,枯荣更替,盛衰化变,参悟万物,叩问天机,真高士也。
⑫池畔四旁遍植杂树,扁扁圆圆的叶片们,像手掌,像旗幡,向人类表达着亲情与善意。
树下是纷纷繁繁的花草,姹紫嫣红,葳葳蕤蕤。
池边的每一棵树,每一根草,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爱心生命,茎脉里的汁液都是汉江最微小的支流。
我细细谛听,仿佛有一阵阵惊雷般“隆隆”的声响。
那是大地的耳语,那是自然的节律,那是时间的脚步。
⑬是的,夏天是永远的快节奏,风雨雷电,云蒸霞蔚,潮涨潮落,花发花谢,大开大合,大舍大得。
一切都在成长,一切都在争鸣,一切都有可能!
⑭独坐幽篁里,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的故园就在近旁。
尽管他一生漂泊,八方宦游,但他最眷恋的还是故乡。
五十二岁的时候,夜来风雨声,悄然花落了!
他,永远春眠在这里。
⑮驻足北望,高岗之上,是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习家祠堂,祠堂古色古香,深邃典雅。
襄阳习氏南迁江西之后,开枝散叶,人丁繁茂,四处流徙,遍布全国,早已与整个民族融为一体了。
⑯我正与池水凝视,一只鲁莽的黑鼋猛然探出头来,恶作剧般“嘭”地一跃。
刹那间,天空破了,涟漪乱了,一片惊恐,满池碎影,整个池塘顿时成为一个振荡世界,分不清是幻境,还是现实。
但是,转眼间,便又恢复了原来模样,丽日蓝天,风清气朗,祥静安泰,江山稳固。
⑰是的,风清气朗,江山稳固,一如这千万年的秦巴,千万年的汉江!
(选文有删改)
(注)迤逦(yǐlǐ):
曲折连绵。
鼋(yuán):
鼋鱼,爬行动物,外形像鳖,生活在水中。
15.阅读全文,概括作者寻到了习家池的哪些“芳迹”?
16.请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⑥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17.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具体描写两个副池的?
“此间主人”又把“两个副池”比做什么?
18.谈谈你对文章结尾“风清气朗,江山稳固,一如这千万年的秦巴,千万年的汉江”的理解。
三、文言文阅读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
“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
“嗟乎!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②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
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
“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
“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③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