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宏观经济学期末考卷.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32485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侨大学宏观经济学期末考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华侨大学宏观经济学期末考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华侨大学宏观经济学期末考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华侨大学宏观经济学期末考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华侨大学宏观经济学期末考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侨大学宏观经济学期末考卷.docx

《华侨大学宏观经济学期末考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侨大学宏观经济学期末考卷.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侨大学宏观经济学期末考卷.docx

华侨大学宏观经济学期末考卷

华侨大学2011—2012学年

第一学期宏观经济学期末试卷(A)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注意事项:

1、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

2、类同卷以作弊论处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述关于凯恩斯总供给曲线说明正确的是()

A.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的刚性假设是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形成的假设基础;

B.经济社会将一直按照固定不变的价格提供任何数量的产品或劳务;

C.总供给曲线的水平形态不受制于时期选择;

D.增加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于刺激经济增长总是有效的。

2.根据央行最新汇率数据,人民币与美元间的换算关系是100美元兑633.84人民币,则按照间接标价法,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为()

A.6.3384B.1/6.3384C.633.84D.1/633.84

3.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提高经济增长率的最好方法()

A.发现新的自然资源B.开发新技术

C.放开人口生育限制D.提高出口退税比例

4.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将导致()

A.稳态水平的人均资本提高

B.稳态水平的人均资本降低

C.对人均资本的稳态水平不产生影响

D.无法确定

5.经济周期的中心是()

A.利率波动  B.通胀率波动

C.国民收入波动  D.就业率波动

6.下述有关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A.对同一条消费曲线而言,平均消费倾向总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B.消费曲线上的任一点的斜率即为与该点相对应的平均消费倾向

C.消费增量虽是收入增量的一部分,但边际消费倾向不一定小于1

D.平均消费倾向一定小于1,因为消费应以收入为限

7.在两部门经济中,假设消费函数为

,投资函数为

,则下述关于IS曲线斜率描述正确的是()

A.

与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的变化成同方向变动;

B.

越大则IS曲线越平缓;

C.

越大则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

D.

较大时,支出乘数较大,则IS曲线较为陡峭。

8.下列关于“凯恩斯陷阱”的解释正确的是()

A.“凯恩斯陷阱”形成的原因在于人们没有合适的投资渠道;

B.人们在考虑“持有货币”或“投资证券”时,因持有货币而可能产生的机会成本是投资人的惟一考虑因素;

C.货币天然的交易便捷性决定了“凯恩斯陷阱”的形成是一种必然选择;

D.证券价格与市场利率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决定了人们的投资选择。

9.假定货币供给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10.假定一国有下列统计资料(单位:

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

4800

总投资

800

净投资

300

消费

3000

政府购买

950

政府预算盈余

40

则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之后的收入为:

()

A.830B.990C.1800D.950

11.一般认为社会消费函数是家户消费函数的总和,但在考虑由家户消费函数导出社会消费函数时,下述哪个限制条件不在考虑的范畴内:

()

A.国民收入的分配

B.政府税收政策

C.物价波动

D.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比例

12.假设预期的长期实际利率为7%,某厂商有如下的可投资清单,每个项目的初始投资均为100万元,但项目的回收期和回收款项有差异,第一个项目将在第二年末收回120万元,第二个项目将在第三年末收回125万元,第三个项目将在第四年末收回130万元,请问厂商该作何决策()

A.投资项目一B.投资项目二

C.投资项目三D.三个项目都不投资

13.政府支出对私人支出的“挤占”,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支出乘数大小

B.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

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D.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力度

14.在凯恩斯区域内,()。

A.货币政策有效    B.财政政策有效

C.财政政策无效    D.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样有效

15.下面哪项不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

A.充分就业

B.价格稳定

C.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D.国际收支长期盈余

16.从失业属性划分上区分,下述哪种失业状态区别于另外三个()

A.自然失业B.周期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D.摩擦性失业

17.根据奥肯定律,如果今年的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2个百分点,则今年实际的GDP将低于潜在GDP几个百分点?

()

A.2B.4C.6D.8

18.根据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可知,下述观点正确的是()

A.预期通货膨胀率与实际通货膨胀率反方向变动;

B.预期通货膨胀率越高则名义收入越高,从而失业率越低;

C.预期通货膨胀率与实际通货膨胀率相等时的失业率为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

D.自然失业率不一定等于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

19.以下关于GDP的描述中,不正确是()

A.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B.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

C.GDP测算的市场价值应具有时间属性和地域属性

D.企业存货投资的部分不应该计入GDP

20.下述关于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的说明中,不正确是()

A.

可理解为政府储蓄

B.

为国外居民对本国居民的转移支付,故应计入本国收入部分

C.

为国内储蓄额

D.

为净进口,表示本国对国外部门产品的实际消费额

二、判断题(正确的请在答题纸对应位置打√,错误的请打×;每题1分,共10分)

1.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

2.投资乘数和边际消费倾向有关,边际消费倾向越小,则乘数就越大。

3.经济持续增长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的GDP获得持续增长。

4.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供给的增加是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

5.根据资本边际效率进行投资时,市场利率大于资本边际效率的投资项目是可取的。

6.折旧仅包括生产中资本物品的物质磨损,所谓资本老化所带来的精神磨损不在折旧的范畴内。

7.由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所产生的货币需求惟一决定于收入水平。

8.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在于社会总需求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

9.利用加速原理总能加速国民经济的增长。

10.摩擦性失业是一种暂时性的、过渡性的失业。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5题)

1.GDP折算指数

2.流动性偏好

3.货币创造乘数

4.浮动汇率制度

5.经济周期

四、简答题(每题5分,4题)

1.请简答凯恩斯定律的内容及提出的社会经济背景。

2.什么是财政政策?

在经济过热和萧条时,政府应该如何利用财政政策进行总需求管理?

3.古典总供给曲线为什么具有垂直线形状?

它的政策含义有哪些?

4.简答结构性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五、计算题(第1、3、4题8分,第2题10分,共34分)

1、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

,意愿投资i=500,政府购买支出g=200,税收t=250,求:

(1)均衡收入

(2)投资乘数及税收乘数

2、宏观经济系统为三部门经济,其中消费函数

;投资函数i=300-2000r;税收t=250;政府投资g=200;货币供给m=800;货币需求L=0.6y-2000r。

求:

(1)写出该宏观系统的IS、LM表达式;

(2)求均衡利率和国民收入、消费与投资;

(3)若政府为刺激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G=100,新的均衡利率和国民收入是多少?

被挤出的投资和收入又是多少?

3、设某一三部门的经济中,消费函数为

,投资函数i=200-25r,货币需求函数为L=y-100r,名义货币供给是1000,政府购买g=50。

(1)求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

(2)如果总供给函数

,求供求均衡点的收入和价格。

4、假设一个经济的人均生产函数

,如果储蓄率为20%,人口增长率为1%,折旧率为4%。

(1)那么该经济的稳态产出为多少?

(2)如果储蓄率下降到10%,人口增长率上升到6%,这时经济的稳态产出是多少?

(3)

(2)与

(1)相比,稳态时的总产量增长率有何变化?

六、应用分析题(1题,6分)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促进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是联合国和当前世界面临的头等大事,也是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的重要话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发展不平衡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南北差距扩大,贫富悬殊加深,人类财富正日益集中到世界少数富国和富人手中。

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在报告中指出的,近一半的世界人口每天只依靠不到2美元度日。

因此,不少成员国希望联合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推动各国制订法规,以便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安南在报告中敦促各国积极行动起来,力争在2015年以前帮助10亿人口摆脱贫困。

报告还要求发达国家对贫穷国家的产品敞开大门,减免其债务负担,并向其提供经济援助。

在美国,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时候,反增长的游说主要受到一些学者的支持。

然而,到了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其支持的范围从某些大学的派别扩展到国会的下议院。

游说争论的中心主要与空气污染有关。

污染是增长的副产品,特别是某些条件放松以及某种经济活动有多种副产品时,污染情况就更严重。

工业污染主要包括空气和水的污染,也包括噪音以及对自然风景的污染。

因此,大家的关注点从经济增长逐渐转移到经济发展上来…

   问题:

  1、说明经济增长带来了哪些严重问题?

  2、说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

华侨大学2011—2012学年

第一学期宏观经济学期末试卷(A)答题纸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2.()3.()4.()5.()

6.()7.()8.()9.()10.()

11.()12.()13.()14.()15.()

16.()17.()18.()19.()20.()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2.()3.()4.()5.()

6.()7.()8.()9.()10.()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华侨大学2011—2012学年

第一学期宏观经济学期末试卷(A)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ABBBC6.ABDAB11.CBDBD16.ABCDB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6.××√×√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5题)

1.GDP折算指数:

是指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1分),用以反映某一时期和基期相比价格变动的程度(1分)。

2.流动性偏好:

是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可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1分);凯恩斯认为,流动性偏好根源于以下三种货币需求动机,即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1分)

3.货币创造乘数:

中央银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将使活期存款总额扩大为这笔新增原始货币供给量的1/rd倍,1/rd即被称为货币创造乘数(2分)

4.浮动汇率制度:

是指一国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的决定。

(2分)

5.经济周期:

是指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1分),这种波动以经济中许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扩张或收缩为特征(1分)。

四、简答题(每题5分,4题)

1.请简答凯恩斯定律的内容及提出的社会经济背景。

答:

内容:

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使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这在西方经济学中被成为凯恩斯定律(2分);它的社会经济背景是1929-1933年的大萧条,工人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增加时,指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的价格上升,从而使产品成本和价格大体能保持不变(3分)

2.什么是财政政策?

在经济过热和萧条时,政府应该如何利用财政政策进行总需求管理?

答: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3分);在经济高涨或过热时,政府可以采用增税、减少政府支出等紧缩性财政政策(1分);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可以采用扩大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增加公共建设等扩张性财政政策(1分)。

3.古典总供给曲线为什么具有垂直线形状?

它的政策含义有哪些?

答:

垂直线形状的理由:

第一,古典学派假设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可以迅速或立即进行调节,使得实际工资(W/P)总是处于充分就业所应有的水平,从而使产量或国民收入不受价格的影响(1分);第二,古典学派一般研究经济事务的长期状态,而在长期中,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被认为是具有充分的时间来调整(1分)。

政策含义:

增加需求的政策并不能改变产量,而只能造成物价上涨,甚至通货膨胀(3分)。

4.简答结构性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答:

西方学者通常用生成率提高快慢不同的两个部门来说明结构性通货膨胀(1分):

货币工资的增长增长速度通常是由生成率较高的部门决定的(1分),但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要求向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看齐”,结果使全社会工资增长速度超过生成率增长速度,因而引起通货膨胀(3分)。

五、计算题(第1、3、4题8分,第2题10分,共34分)

1、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

,意愿投资i=500,政府购买支出g=200,税收t=250,求:

(1)均衡收入

(2)投资乘数及税收乘数

解:

(1)均衡收入

t=250

i=500,g=200

代入三部门均衡国民收入公式y=c+i+g得:

均衡收入y=3000(4分)

(2)投资乘数及税收乘数

(2分)

(2分)

利用其它方法求出上述结果同样给分。

2、宏观经济系统为三部门经济,其中消费函数

;投资函数i=300-2000r;税收t=250;政府投资g=200;货币供给m=800;货币需求L=0.6y-2000r。

求:

(1)写出该宏观系统的IS、LM表达式;

(2)求均衡利率和国民收入、消费与投资;

(3)若政府为刺激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G=100,新的均衡利率和国民收入是多少?

被挤出的投资和收入又是多少?

解:

(1)写出该宏观系统的IS、LM表达式

t=250

i=300-2000r

g=200

代入三部门均衡国民收入公式y=c+i+g得:

IS曲线y=4000-10000r(2分)

由货币供给m=800=L=0.6y-2000r得

LM曲线y=(4000+10000r)/3(1分)

(2)求均衡利率和国民收入

联立IS,LM曲线解得均衡收入y=2000,r=20%(2分)

(3)若政府为刺激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G=100新的均衡利率和国民收入是多少?

被挤出的投资和收入又是多少?

政府支出增加△g=100,新的IS曲线为y=4500-10000r(1分)

与LM曲线联立解得新的均衡收入y=2125,r=23.75%(2分)

被挤出的投资△i=2000*△r=2000*3.75%=75(1分)

被挤出的国名收入△y=10000*△r=375。

(1分)

如果由乘数理论进行推导得出结果同样给分。

3、设某一三部门的经济中,消费函数为

,投资函数i=200-25r,货币需求函数为L=y-100r,名义货币供给是1000,政府购买g=50。

(1)求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

(2)如果总供给函数

,求供求均衡点的收入和价格。

解:

(1)求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

该经济体的IS曲线为y=1800-100r(2分)

LM曲线为1000/P=y-100r(2分)

联立IS和LM曲线可以得出总需求函数为

(2分)

(2)令

=

解得均衡点收入y=1000(1分),价格P=5(1分)

4、假设一个经济的人均生产函数

,如果储蓄率为20%,人口增长率为1%,折旧率为4%。

(1)那么该经济的稳态产出为多少?

(2)如果储蓄率下降到10%,人口增长率上升到6%,这时经济的稳态产出是多少?

(3)

(2)与

(1)相比,稳态时的总产量增长率有何变化?

解:

(1)由稳态条件可得

,推出稳态时的人均资本

可得稳态时的产出

代入数据得

(4分)

如果直接利用稳态产出公式求出结果同样给分。

(2)代入稳态产出公式得

(2分)

(3)

(1)中总产量在稳态时的增长率为1%,即等于人口增长率(1分);

(2)中总产量在稳态时的增长率为6%,因此,

(2)与

(1)相比稳态时的增长率提高了(1分)。

六、应用分析题(1题,6分)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促进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是联合国和当前世界面临的头等大事,也是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的重要话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发展不平衡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南北差距扩大,贫富悬殊加深,人类财富正日益集中到世界少数富国和富人手中。

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在报告中指出的,近一半的世界人口每天只依靠不到2美元度日。

因此,不少成员国希望联合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推动各国制订法规,以便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安南在报告中敦促各国积极行动起来,力争在2015年以前帮助10亿人口摆脱贫困。

报告还要求发达国家对贫穷国家的产品敞开大门,减免其债务负担,并向其提供经济援助。

在美国,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时候,反增长的游说主要受到一些学者的支持。

然而,到了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其支持的范围从某些大学的派别扩展到国会的下议院。

游说争论的中心主要与空气污染有关。

污染是增长的副产品,特别是某些条件放松以及某种经济活动有多种副产品时,污染情况就更严重。

工业污染主要包括空气和水的污染,也包括噪音以及对自然风景的污染。

因此,大家的关注点从经济增长逐渐转移到经济发展上来…

   问题:

  1、说明经济增长带来了哪些严重问题?

  2、说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

    答案要点:

  1、经济增长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如拉大了各国之间的贫富差距,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

使世界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人类的生存,盲目追求经济指标,忽略了经济的均衡发展,造成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破坏等(3分)。

  2、经济增长指经济生产能力和实际国民收入的增加。

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来衡量。

经济发展的含义比经济增长广泛,经济发展除了人均产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收入的增加外,还应含有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

(3分)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