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顶尖学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331957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顶尖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顶尖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顶尖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顶尖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顶尖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顶尖学案.docx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顶尖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顶尖学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顶尖学案.docx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顶尖学案

第五章环境与发展

第二节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导学案

课时同步解析

问题情境导入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第25届会议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2019年9月份举行的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出现了令人鼓舞的迹象,小岛屿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主要城市和区域经济体以及私管和金融部门都提出了倡议。

约70个国家表示打算在2020年提交强化的“国家自主贡献”,其中65个国家和主要经济体承诺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同时政府和投资者正在逐渐放弃化石燃料,这也被认为是一个积极的迹象各国都需要为应对气候变化作贡献,体现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什么原则?

新课自主学习

◆自学导引

1.人类发展观念的转变。

环境问题是①__________关系不协调的突出表现。

人类意识到不能再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必须通过改变②__________观念,协调日益紧张的人地关系。

2.可持续发展及其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③__________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表现,其内涵包括:

生态持续发展、

④__________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

内容

公平性原则

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⑤__________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⑥__________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持续性原则

地球的⑦__________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⑧__________环境承载力之内

共同性原则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⑨__________的任务,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

同时,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⑩__________性问题。

这就要求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⑪__________的协调

4.实现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世界观、价值观、⑫__________观的变革,是人类⑬__________方式的深刻变革。

5.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共识

认识和要求

消除贫困

贫困是发展中国家实现⑭__________发展的障碍消除贫困是实现⑮__________发展的重要目标。

中国政府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发展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追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包容三方面的⑯__________,强调节能减排、资源⑰__________利用和社会公平。

我国在建设⑱__________文明背景下,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⑲__________经济,推进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

提倡可持续消费

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公众的支持和参与。

可持续消费旨在通过每个人负责任的行为,建立简约适度、绿色⑳__________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答案

①人地②发展③能力④经济⑤人类⑥国家⑦承载⑧资源

⑨共同⑩全球⑪整体⑫伦理⑬行为⑭可持续⑮可持续⑯平衡

⑰高效⑱生态⑲循环⑳低碳

◆预习测评

1.实现可持续发展,需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

C.公正性原则D.共同性原则

2.下列行为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A.尽量多买新衣服

B.尽量多喝饮料少喝水

C.尽量多开小车出行

D.尽量选购简易包装食品

2019年4月22日是第50个世界地球日。

地球日是由美国人海斯等发起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世人的响应而推广的,主要意图是倡导可持续消费,选择绿色生活,善待地球。

据此回答3~4题。

3.可持续消费意味着()

①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资源②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③绿色建筑、绿色食品、绿色照明④节水节能、垃圾分类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4.绿色生活可以包括()

①救助物种,保护自然②节约资源,重复利用③绿色消费,环保选购④减少污染,垃圾分类⑤循环回收

A.①②③B.②③④⑤

C.③D.①②③④⑤

答案

1.C2.D

3.C(点拨:

可持续消费指的是消费行为,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资源属于生产行为;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绿色建筑、绿色食品、绿色照明,节水节能、垃圾分类等都属于消费过程中的行为。

4.D(点拨:

绿色生活方式应该是指一切有利于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例如:

救助物种,保护自然;节约资源,重复利用;绿色消费,环保选购;减少污染,垃圾分类;循环回收等。

新知合作探究

探究点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知识详解

1.人类发展观念的转变。

(1)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物质财富,也面临着空前严峻的环境问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的威胁不断加剧。

(2)环境问题是人地关系不协调的突出表现。

人类意识到不能再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必须通过改变发展观念,协调日益紧张的人地关系。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表现,其丰富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可持续发展系统。

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原则

内容和要求

公平性原则

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原则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持续性原则

地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原则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

共同性原则

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

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特化为全球性问题。

这就要求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典例探究

例1“光盘”行动倡导人们就餐时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

读图,回答

(1)~

(2)题。

(1)“光盘”行动在节约粮食的同时,减少了浪费,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生态持续发展B.经济持续发展

C.社会持续发展D.生活持续发展

(2)加入到“光盘”行动中,我们就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

解析第

(1)题,“光盘”行动在节约粮食的同时,减少了浪费,节约了资金,可以更好地投入经济生产,有利于经济持续发展。

(2)题,“光盘”行动必须采取共同行动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若我们每个人都响应号召,加入到“光盘”行动中,就能节约粮食,减少浪费,我们就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

答案

(1)B

(2)A

针对训练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下列能够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的是()

A.全国各地大力植树造林

B.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

C.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退耕还林

D.在全国各地退耕还林还草

答案C

点拨持续性原则强调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

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退耕还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C项正确。

探究点2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知识详解

1.人类行为方式的转变。

实现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深刻变革。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2.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共识

基本认识

中国贡献

消除贫困

贫困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

环境恶化又会阻碍这些国家的发展。

因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从公平性原则看,消除贫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中国政府在消除贫困领域已取得巨大成就,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发展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追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包容三方面的平衡,强调节能减排、資源高效利用和社会公平

我国在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推进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

提倡可持续消费

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公众的支持和参与。

可持续消费旨在通过每个人负责任的行为,建立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低碳生活意识逐渐被公众所接受

消除贫困、发展绿色经济、提倡可持续消费已成为人类的共识,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践行

◆典例探究

例2据资料信息:

近些年来,一些科学家提出了“零排放”的概念(生产模式如下图),认为世界上没有“无用之物”,一切废物都能被利用起来。

下列对“零排放”的理解正确的是()

A.“零排放”的目的是加大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B.“零排放”就是排放的废弃物为零

C.“零排放”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

D.“零排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解析“零排放”的目的是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A项错误;“零排放”不代表排放的废弃物为零,B项错误;“零排放”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C项错误;“零排放”属于清洁生产的典型代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D项正确。

答案D

针对训练2在下列行为中,能较好体现“零排放”的是()

①内蒙古草原牧区载畜量提高

②企业减少对商品外盒的过度包装

③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

④消费者多选一次性用品

⑤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

A.①③⑤B.①②⑤

C.③④⑤D.②③⑤

答案D

点拨提高载畜量将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等问题,①不符合题意;企业减少对商品外盒的过度包装将减少生产资料的浪费和产品的污染,②符合题意;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中的甘蔗残叶等废弃物可以作为池塘鱼类的饵料,充分实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③符合题意;消费者多选一次性用品将极大程度地导致资源的浪费,④不符合題意;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将有利于提高产品使用的安全系数,提高资源利用率,⑤符合题意。

故选D项。

课堂快速检测

据官方数据,这种共享快递盒单个制作成本是25元,平均每周可循环6次,预计单个快递盒使用寿命可达1000次以上,单次使用成本0.025元。

据此完成1~2题。

1.共享快递盒的出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公平性原则

2.如果共享快递盒大力推广,将产生的影响是()

①减少快递垃圾②增加快递包装成本③增加快递发送速度④减少森林破坏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④

读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指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持续发展②生态持续发展是目的③社会持续发展是基础④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①④

4.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的含义分别是()

A.生态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人的管理调控

B.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人的管理调控

C.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经济系统人的管理调控

D.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人的管理调控

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可持续发展从概念走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中表示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

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循环的过程

B.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

C.⑤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

D.①~⑥环节揭示了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影响,是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

6.据图分析,我们应该把节能减排的重点放在()

A.农村更多使用沼气获得绿色能源

B.大规模发展第三产业

C.大力开发水能和核能

D.依靠科技提高化石燃料的利用效率

答案

1.A(点拨:

快递盒循环使用,减少了快递包装用纸的浪费,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A项正确。

2.C(点拨:

如果共享快递盒大力推广,快递包装用纸的生产会减少,进而森林破坏减少,④正确;同时快递垃圾也会减少,①正确。

共享快递盒能减少快递包装成本,对快递发送速度无影响,②③错误。

故选C项。

3.D(点拨: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概念,其内涵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三个方面。

其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杜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4.C(点拨:

经济系统为社会系统提供物质产品、资金等,社会系统为经济系统提供劳力、科技等,因此甲为社会系统,乙为生态系统,丙为经济系统,丁为人的管理调控。

5.B(点拨:

图中的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循环的过程,所以A错误;为了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发展煤炭气化、液化技术,提高利用率,②发展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③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④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

图中的④表示人们利用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了二氧化碳,因此要减排,就要控制④环节,所以B正确;图中的⑤环节是大气圈和水圈的碳物质的循环,这个环节的速度加快,碳排放的速度也会加快,所以C错误;①—⑥环节揭示了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影响,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所以D错误。

故选B。

6.D(点拨:

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或发展科技提高化石燃料的使用率,可降低碳排放。

农村更多使用沼气获得绿色能源,适用面有限,A错;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能代替化石燃料,B错;核电发展要求技术高,有一定的限制性,C错。

选D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