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31211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编写依据:

本大纲依据河北体育学院2010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二)课程目标:

管理学原理课程是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理论基础课。

所研究的是各管理职能的展开和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性,即如何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来建立一定的理论、原则、组织形式、制度和方法等,以指导人们从事管理的实践,实现管理的预期目标。

本门课程要让学生了解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企业,而且还包括一般的社会经济组织,管理学的一般性决定了它有很大的适应性;管理职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管理过程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创新;课堂教学时要让学生利用相关知识积极参与案例讨论,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课程类型:

公共选修课。

(四)适用对象:

各专业学生。

(五)学时与学分:

36学时,2学分。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课时分配

教学内容

讲授

作业辅导

与答疑

案例分析

小计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理论

2

2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2

2

2

第三章决策

3

2

5

第四章计划

3

2

5

第五章组织设计

4

1

2

7

第六章领导

2

2

4

第七章激励

2

1

2

4

第八章控制与控制过程

2

4

第九章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道德

2

2

合计

22

2

12

36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理论

教学要求:

掌握管理的定义及管理的主要职能;熟悉作为管理者的相关角色和技能;了解管理管理学的对象和方法

重点、难点:

管理的定义、管理的职能;管理的对象和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管理的概念

一、管理的定义

管理是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

二、管理的职能

(一)决策

(二)计划

(三)组织

(四)领导与激励

(五)控制

(六)创新

三、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一)管理的科学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

管理的科学性强调管理活动必须要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掌握科学的方法论。

(二)管理的艺术性

管理的艺术性强调管理的实践特征,管理者必须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同时还要有灵活的技巧和诀窍。

(三)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关系

1、管理艺术是以对它所依据的管理理论的理解为基础的。

2、要保证管理的成功,管理者还必须懂得如何在实践中运用科学的理论。

第二节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一、管理者的角色

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认为,管理者的角色分为三大类,十种角色:

(一)人际角色

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

(二)信息角色

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

(三)决策角色

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二、管理者的技能

(一)技术技能

(二)人际技能

(三)概念技能

第三节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三、管理学的特点

(一)一般性

(二)多科性或综合性

(三)历史性

(四)实用性或实践性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教学要求:

掌握管理理论形成的脉络,主要的管理理论思想。

重点、难点:

管理理论。

第一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一、中国传统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

第二节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三节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行为科学学派

二、管理科学学派

三、决策理论学派

第三章决策

教学要求:

掌握决策的含义、过程、类型;熟悉决策的基本准则;了解决策方法。

重点、难点:

决策过程与决策方法;决策类型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决策与决策过程

一、决策的定义

决策是指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二、决策过程

(一)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

(二)识别目标

(三)拟定备选方案

(四)评估备选方案

(五)作出决定

(六)选择实施战略

(七)监督与评估

三、决策准则

(一)最优准则

(二)满意准则

(三)合理性准则

第二节决策的类型

一、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

二、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

(一)头脑风暴法

(二)名义小组技术

(三)德尔菲技术

第四章计划

教学要求:

掌握计划的含义和类型;熟悉计划的编制程序;了解相关计划制定的方法。

重点、难点:

计划编制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

一、计划的概念

计划是对决策所确定的任务和目标提供一种合理的实现方法。

它包括5W1H。

二、计划与决策

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2.在实际工作中,决策与计划是相互渗透的,有时甚至是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

三、计划的性质

1.计划工作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

2.计划工作是管理工作的桥梁,是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活动的基础;

3.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

4.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

四、计划的层次体系

(1)目的和使命;

(2)目标;(3)战略;(4)政策;(5)程序;(6)规则;(7)方案;(8)预算

第二节计划编制过程

一、确定目标

二、认清现在

三、研究过去

四、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

五、拟定和选择可行的行动计划

六、制定主要计划

七、制定派生计划

八、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第三节计划的组织实施

一、目标管理

(一)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

(二)目标的性质

1.目标的层次性

2.目标的网络性

3.目标的多样性

4.目标的可考核性

5.目标的可接受性

6.目标的挑战性

(三)目标管理的过程

1.制定目标

2.明确组织的作用

3.执行目标

4.评价成果

5.实行奖惩

6.制定新目标并开始新的目标管理循环

二、滚动计划法

(一)滚动计划法的基本思想

(二)滚动计划法的评价

第五章组织设计

教学要求:

掌握组织含义及组织设计理论;熟悉常见的部门化结构模式;了解人员配备的方法和原则。

重点、难点:

组织的部门化;组织的层级化;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组织与组织设计

一、组织的定义

二、组织设计的任务和原则

(一)组织设计的任务:

1、职能与职务的分析与设计

2、部门设计

3、层级设计

(二)组织设计的原则

1、统一指挥的原则

2、控制幅度原则

3、权责对等原则

4、柔性经济原则

三、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一)环境的影响

(二)战略的影响

(三)技术的影响

(四)组织规模与生命周期的影响

第二节组织的部门化

一、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原则

(一)因事设职和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

(二)分工与协作相结合的原则

(三)精简高效的部门设计原则

二、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与特征比较

(一)职能部门化

(二)产品或服务部门化

(三)地域部门化

(四)顾客部门化

(五)流程部门化

第三节组织的层级化

一、组织的层级化与管理幅度

(一)管理幅度与组织层级的互动性

(二)管理幅度设计的影响因素

二、组织的层级化与集分权

(一)职权的形式

职权有三种形式:

直线职权、参谋职权和职能职权。

(二)组织层级化中的权力来源

强制权、奖励权、合法权、专家权和感召权。

(三)组织层级化设计中的集权与分权

1,集权与分权的概念

2,影响组织分权程度的主要因素

(四)组织层级化设计中的有效授权

1,授权的概念:

组织为了共享内部权力,增进员工的工作努力而把某些权力或职权授予下级。

2,有效授权的原则

三、组织的层级化与结构的有机化

(一)组织层级化设计中的两种结构形式

(二)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1.直线型结构

2.职能型结构

3.事业部制结构

4.矩阵型结构

第六章领导

教学要求:

掌握领导的含义及作用;熟悉领导者的类型;了解领导方式理论。

重点、难点:

领导的概念;管理方格理论;领导方式情景论。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领导的内涵

一、领导与管理

二、领导的作用

(一)指挥作用

(二)协调作用

(三)激励作用

三、权力与领导

第二节领导者的类型

一、集权式领导者与民主式领导者

二、维持型领导者与创新型领导者

第三节领导方式及其理论

一、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

二、领导方式行为论

(一)李克特的领导方式理论

(二)布莱克和穆顿的管理方格理论

三、领导方式情景论

(一)菲德勒权变理论

(二)罗伯特•豪斯的路径——目标理论

第七章激励

教学要求:

掌握激励的含义;激励理论;激励的基本原理。

重点、难点:

人性假设理论;期望值理论;公平理论;双因素理论。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激励的原理

一、激励的概念

激励是指影响人们的内在需求或动机,从而加强、引导和维持行为的活动或过程。

二、激励与行为

三、激励产生的内因与外因

四、需要的管理学意义

第二节人性假设理论

一、经济人假设

二、社会人假设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

四、复杂人假设

第三节激励理论

一、需要层次论

二、双因素理论

三、公平理论

四、期望值理论

五、强化理论

第四节激励方法

一、合理的工资福利制度

二、目标管理

三、员工参与

四、工作丰富化

第八章控制及控制过程

教学要求:

掌握控制的含义及控制过程;控制类型;了解相关控制方法。

重点、难点:

控制类型;控制过程;预算控制。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控制活动

一、控制的必要性

二、控制理论

三、控制类型

(一)前馈控制

(二)同期控制

(三)反馈控制

第二节控制过程

一、确立标准

(一)确定控制对象

(二)选择控制重点

(三)制定标准的方法

二、衡量绩效

(一)通过衡量成绩,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二)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

(三)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三、纠正偏差

(一)找出偏差产生的原因

(二)确定纠偏措施的实施对象

(三)选择恰当的纠偏措施

第三节有效控制

一、适时控制

二、适度控制

三、客观控制

四、弹性控制、

第九章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道德(选修)

四、考核

(一)考核类别:

考试。

(二)考核方法:

包括笔试(闭卷)、平时成绩两部分,其中,平时成绩由考勤+课后作业组成。

(三)计分方法:

本课程采用百分制计分。

(四)评分比例:

管理学原理课外作业部分,由任课教师评分,按课后作业占本课程总体考核分数的20%;学生考勤占本课程考核的10%;理论知识考核为课程结课论文形式,占本课程总体考核分数的70%。

五、教材与主要教学参考书

1.《管理学原理》,周三多编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2.徐国华,张德,赵平.《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3.杨文士,焦叔斌等编着,《管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