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急救常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30382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急救常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生物急救常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生物急救常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生物急救常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生物急救常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急救常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生物急救常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急救常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生物急救常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生物急救常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5.2.2 急救常识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常用的急救措施。

2.学会正确拨打“120”急救电话,以及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适用范围和具体操作方法。

3.分清外出血的三种情况,学会对出血进行初步的止血处理。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学探究、综合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对不同情况的分辨能力及实际采取措施的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急救措施的学习,培养学生关心、帮助他人的优秀思想品德,提高自我素质。

2.培养学生关心生活、留意生活,从日常生活中学习、积累知识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重点是识别各种危急情况,了解常用的急救措施,学会紧急救助。

难点是各种急救方法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及灵活运用。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教师引导讲解,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四、课前准备:

 学生:

复习七年级上册有关血液、血管和人体循环系统的内容。

 教师:

1.准备相关的课件;2.搜集有关的资料。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设问导读

 

 

 

自学反馈 

合作释疑:

紧急呼救 

 

 

心肺复苏

 

人工呼吸

 

及时练

老师:

“同学们,欢迎来到生物课堂!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个小视频。

PPT播放急救相关小视频。

老师:

“正如视频所呈现的,日常生活当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或意外伤害,掌握一些急救常识,将有利于我们在危机时刻进行自救和互救。

所以,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章第二节——急救常识。

PPT出示本节课要解决的3个目标问题:

1、在拨打急救电话时需要提供哪些信息?

2、在什么情况下采取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急救?

怎样操作?

3.如何辨别外出血血管类型?

分别采取什么急救措施?

学生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本58~60页,完成同步学习P43自学反馈第1题的知识梳理部分。

PPT呈现标准答案

PPT播放小情景剧,

情景一:

运动会上一名女同学跑完1000米赛后,突然晕倒,失去意识,呼吸心跳全无。

问:

最应该先做的事情是什么?

老师强调要说清“地址和患者状况”。

引导学生针对视频中情景,向120救助描述。

过渡:

展示数据,明确缺氧时间对脑的损伤,让学生明确救护车来之前,要进行必要措施——心肺复苏。

PPT展示“心肺复苏”资料。

 

PPT播放心肺复苏小教程

合作释疑一

1.对患者实施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步骤是什么?

有哪些注意事项?

 

PPT重点讲解“胸外心脏按压”要注意的事项:

1、准确定位2、手法3、按压位置

合作释疑二

2.对患者实施人工呼吸的操作步骤是什么?

有哪些注意事项?

PPT展示人工呼吸的步骤图片

老师强调心肺复苏流程:

胸外按压(30次)—开放气道—人工呼吸(1次)

PPT展示4道相关练习题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仔细聆听,思考

 

 

 

 

一生朗读

 

 

 

 

 

 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批改,红笔纠错,在不明白的地方重点标记。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

 一生回答:

拨打120

 

 

 一生模拟回答

 

 

 

 

 一生朗读,回答心肺复苏的“主要措施”和“适用范围”

 

学生认真观看

 学生填空:

病人____卧,救护者站在病人____侧,双手_______在一起,有节奏、有冲击力地下压病人的__________,使其下陷至少____厘米,然后放松。

学生小组练习。

学生上台展示,一人讲解,一人操作。

 学生重点聆听

 

 

 

学生看图说话,配解说词 

学生重点记忆 

学生举手回答并讲解

 

 

 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急救就在身边,引发思考,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整体感知本节课。

 

 明确学习重点

 

 

 

 

 

 

 

 让学生针对具体情况真正地进行紧急呼救实践。

 

 

 

 

让学生准确理解心肺复苏

 

难点突破:

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难点突破:

人工呼吸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检测学生难点掌握情况

出血

 

 

 

 

 

 

 

 

小结收获

 

布置作业

情景二:

体育课上,几个学生赛跑,一男生不小心摔倒,腿部出血。

问:

如果你在旁边应该怎么做?

PPT出示出血的类型

合作释疑三

3.如何辨别外出血血管类型?

应分别采取怎样的急救措施?

提醒学生注意动脉和静脉的止血位置的不同

老师:

“同学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大家掌握了吗?

让我们一起来小结一下。

PPT呈现知识梳理

老师:

“同学们,学习还没有结束。

希望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深入学习急救知识,有条件的话可以参加急救培训。

学习了这些知识,我们不仅可以自用,还可以守护他人!

 

 收集煤气中毒与骨折的急救措施,下节课共同交流。

 应该先识别出血类型,如果情况紧急,要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先尽可能帮他止血。

学生填空

 

学生讨论

学生填写表格

判断图片分别属于哪一种止血方式

 动脉—近心端;静脉—远心端

 

学生举手回答,填空

 

 

 

 

 

 

 

 

 

 

 

  

培养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外伤出血的3种类型以及止血方式

 

检验学生本节课知识掌握的情况

 

学情分析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学生对这些情况的处理都有自己的见解,但是否准确?

学生对此抱有很大的兴趣。

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把本节的学习落实到实处。

通过观看视频、教师示范、模拟练习,掌握这些技能。

同时要注意把握课堂教学效果,避免学生在模拟操作中只看热闹。

效果分析

本节课的效果总体上还是不错的。

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同步学习自学反馈部分,通过巡视可以发现许多学生都能将紧急呼救以及心肺复苏部分的填空全部写对,对于止血方法,有些同学不会进行总结。

对于紧急呼救的练习,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大体操作步骤,学生可以很好地完成填空和看图说话。

但是,对于胸外心脏按压操作的注意事项,需要老师来进行总结,提醒。

对于胸外心脏按压的小组练习,学生掌握不错,能按老师的要求,流畅完成。

对于心肺复苏的选择练习,同学们完成地较好,学生自己可以讲解得很透彻。

最后的小结收获,学习程度较好的同学能够比较轻易地直接说出。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鲁科版)是从生物圈的高度认识生物,围绕人与生物圈编写的,教材其中第五单元是“健康地生活”。

让学生学会健康地生活,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初中生物课程又是承担这一重要任务的主要学科课程之一。

因此教材在让学生了解生物圈中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后后,最后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建立健康的行为方式方面,将“健康地生活”单独列为一个单元,回归到认识自身、指导自己健康生活这一主题。

这是新课标和教材新增加的专门部分,通过这部分的教学对奠定学生的未来生存和发展基础是有很大帮助的,体现了“学校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同时“健康地生活”安排在初中生物学习人体生理活动后,从教育的角度让学生建立生态和谐观。

在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中,已经结合人体生理的内容介绍了有关卫生保健知识和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的知识,这一单元侧重介绍其他几部分,有利于强化教材帮助学生学会健康生活这一重要功能。

本单元的内容除介绍有关人体健康的基础知识外,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如分析药物说明书、设计旅行小药箱、练习急救方法、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等等,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使教学更有效。

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学习情境,也可让学生自己提出探究的课题开展学习活动,如通过调查研究或实验,认识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有损自身或他人的健康,以及吸毒对自身、他人和社会的危害等。

本单元的教学原则应注重实用性、实践性、科学性: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尽量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强调学生参与。

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

本节课介绍了紧急呼救、心肺复苏、出血和止血等基本的急救方法,通过对这些急救常识的学习,能减少伤害或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

评测练习

1.下列关于“人工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要领,错误的一项是()

A.按压时,救护者要站在病人的右侧

B.救护者双手叠放在一起,有节奏地、带有冲击性地用力向下按

C.应按压病人的胸骨下端,使其下陷至少5厘米,然后放松

D.每做一次人工呼吸,就做一次心脏按压,反复地进行

2.我们在抢救呼吸和心跳骤停的落水者时,为了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心肺复苏的正确顺序是()

①开放气道②人工呼吸③胸外按压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③①②

3.在做口对口吹气法时,应使病人仰卧、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内的异物,目的是为了保持()的通畅

A.消化道B.呼吸道C.血液循环D.排泄

4.如果病人心跳停止,则应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一般每做30次心脏挤压,进行人工呼吸几次()

A.15~20B.2

C.8~12D.60~75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本节课环节清晰明确,层次鲜明,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2、备课充分,素材丰富,课堂预设准确。

3、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融洽。

4、学生自学与老师讲解相结合,学生活动丰富,

不足之处:

1、有些紧张,教态不够自然大方,对学生的关注不够。

2、语言不够简洁,有些语言没有组织好,比较随意。

3、学生胸外心脏按压的活动开展不够丰富。

4、学生落实时间不够充分。

以上问题要在今后教学中加以注意,使课堂教学更完美。

课标分析

一、教材编写特点

1、内容标准,分散渗透

在鲁科版教材中,健康地生活这一专题的编排并安排一个独立的单元,放在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这样既保证了其他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又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

2、教材内容,注重探究

教材内容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例如,口对口吹气法,让学生自主阅读,展示交流。

3、呈现方式,图文并茂

在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做到了图文并茂,提高了可读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编写体例

在鲁科版教材中,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将十个一级主题编排在了十个单元中,每个单元起始都设计了一幅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图片和引人入胜的前言,单元由若干章组成,每章又分为章前言及图片、节、本章小结三部分组成。

章节序言:

使人们找到使他们产生认知冲突、惊讶、迷惑的切入点。

激发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的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在每一节的课文和活动部分,都设有一些辅助栏目。

“观察与思考”“分析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等。

“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出科学的结论。

在每一节中还有“思考”这一栏目,这一栏目中包括“自我评价”和“思维拓展”两个子栏目主要考察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外探究”和“课外阅读”栏目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联系生产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

(三)内容结构

鲁科版教材将课标内容标准中的十个专题穿插在八个单元分散在四册教材中。

《健康地生活》这一专题被安排在了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四)、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1、专题之间的联系:

生物课程标准中共10个一级主题主题,虽然顺序上没有要求严格的排列,但是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认识过程。

“健康地生活”设置在第十个主题。

只有真正了解前十个主题的内容才能更好地学习“健康地生活”这一个主题,所以将这一主题安排在最后。

2、内容之间的联系:

“健康地生活”这一专题主要包括上述内容。

七年级上册---青春期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为健康地生活奠定了基础。

七年级上册内容又将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拓展到急救常识等内容,这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