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潭东镇潭东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6282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6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赣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潭东镇潭东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赣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潭东镇潭东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赣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潭东镇潭东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赣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潭东镇潭东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赣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潭东镇潭东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赣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潭东镇潭东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

《赣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潭东镇潭东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赣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潭东镇潭东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赣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潭东镇潭东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

赣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潭东镇潭东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代项目建议书

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潭东镇潭东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潭东镇潭东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单位:

潭东中学

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项目估算及资金来源

1、项目估算:

420万元

2、资金来源:

(1)、其中320万元为争取2013年中西部农村校舍改造工程中央预算投资。

(2)、其余由潭东中学自筹解决。

1.2项目编制依据、围及容

1、编制依据

(1)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于《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计委计办投资[2002]15号)、《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

(3)《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

(4)《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0年12月28日);

(5)《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7)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发[2012]14号);

(8)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中西部农村校舍改造工程实施意见》、《关于中西部农村校舍改造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关于中西部农村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教财[2007]7号);

(9)《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编报中西部农村校舍改造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教财函[2007]28号);

(10)《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印发中西部农村校舍改造工程总体方案的通知》(发改社会[2007]833号);

(11)《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2)《中西部农村校舍改造工程总体方案》;

(13)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厅关于印发《省农村校舍改造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发改社会字[2007]1036号);

(14)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西部农村校舍改造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的通知(赣教计字[2008]135号);

(15)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中西部农村校舍改造工程实施意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的通知(赣教计字(2008)4号);

(16)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联合发布,由教育部负责编制的《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

(17)《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1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21号);

(20)《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1)《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2)《市农村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府厅字[2009]123号);

(23)《潭东镇圩镇总体规划》(2010-2030)

(24)《潭东中学总体规划》(2010-2030)

(25)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26)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及其他相关材料;

(27)建设单位提供的各项基础资料,及建设单位的建设设想与要求;

(28)关于编制“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潭东镇潭东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技术咨询委托书。

2、编制围及容

本可研报告所研究论证的围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潭东镇潭东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包括项目建设必要性、建设容与建设规模、场址选择、工程建设方案、节能节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招投标、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项目管理、社会效益分析及项目结论与建议等容。

1.3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名称

规模指标

单位

备注

占地

2200

平方米

 

道路及其它活动场地面积

687

平方米

 

绿化美化面积

1000

平方米

 

建筑占地

513

平方米

 

建筑面积

2565

平方米

 

学生容量

600

建筑密度

23.30%

 

 

容积率

1.17

 

 

绿化率

45.50%

 

 

投资估算

420

 

建安费

372

 

工期

8

 

1.4项目研究结论及建议

1、结论

(1)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优先、科技强国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改变农村滞后教育的迫切需要。

(2)该项目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实施中西部农村校舍改造工程”的政策,是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完善扩大教学规模,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和重要举措。

(3)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设施与其快速发展的经济发展相协调原则。

(4)该项目的建设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对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提高人口的教学素质,增强国家教学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5)项目选址合理,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齐备,各种协作条件良好,项目建设所需土地均属本校自用地,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等前期工作已经落实,建设资金来源有保障,项目建设条件具备。

(6)项目建设在规划、建设方案、环境保护、服务管理上体现了前瞻性和先进性,规划建设方案具有可行性,经初步测算,财务评价可行,社会效益显著。

因此得出结论,实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潭东镇潭东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2、建议

(1)项目建设单位应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做好项目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便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

(2)项目建设单位应在进一步完善项目申报、建设、投资方案的基础上,抓紧组建项目法人,按规定程序和手续,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的监督约束机制,对项目建设进行必要的检查、审计和验收。

(3)工程质量是项目的生命线,项目建设单位应严格控制好工程的发包与材料采购,通过公平竞争、择优选取的招投标形式选择合格的施工单位和材料供应商,并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

(4)广泛进行宣传教育,做好项目建设场所周边居民的政治思想工作,提高思想意识,得到周边居民的支持和配合。

(5)建议有关部门在项目建设资金及有关优惠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减免有关收费,确保项目尽快建成投入使用。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1.行业背景

教育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科教兴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教育事业的兴衰,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成长、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新形势下经济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教育的竞争。

从长远看,一个地区人民素质的高低、拥有人才的数量,决定着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进入新世纪,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把发展、振兴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和基本国策,并且每年都在增加教育投入,不断进行教育改革,其目的就是争抢在国际竞争中科技、人才和经济的制高点,可以说今天教育的差距就是明天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差距。

二十一世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就是人才的竞争、全民素质的竞争。

人力资源在国家教学国力的增强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把发展教育作为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项基本国策,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推进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

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基础教育的规模和质量关系到国民教育的整体水平,关系到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加大基础教育的改革力度,以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迎接未来的挑战,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教育的竞争力,可将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

农村学校教育是人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阶段,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各种人才的奠基工程。

它是人生之本,民族之本,国家之本,也是教育之本。

建设符合国家标准的农村学校,打好奠基工程的基础,是切实保证实施义务教育的有力措施。

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国教育法》、《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重要法规政策,把“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

因此,农村学校基础建设也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2.政策背景

《中国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

要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确保校舍安全,加强基本办学条件建设,使所有农村农村学校具备基本的校园、校舍、教学设备、图书和体育活动设施。

实施农村农村校舍改造工程和新农村卫生校园建设工程,逐步解决超大班额问题,加强农村学校的食堂、饮水设施和厕所建设,改善卫生条件。

继续推进农村农村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使所有农村学校具备计算机教室,所有农村小学具备卫星教学接收和播放系统,普及利用光盘教学或辅助教学,基本建成遍及乡村学校的远程教育网络。

《中西部农村校舍改造工程总体方案》指出现阶段学校校舍改造工程的目标为推动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进行校舍改造,重点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学生生活设施建设,改善食宿条件,提高农村学校巩固率和寄宿率。

重点支持大约7000所独立设置的农村学校学校新建或改造学生宿舍、食堂和厕所等生活设施,使项目学校寄宿学生生活设施达到或接近《农村普通农村学校校建设标准》,基本消除"大通铺"和校外租房现象。

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任务,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发展改革和教育部门都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确保实现《中西部农村校舍改造工程总体方案》规划目标。

为保证中西部农村校舍改造工程顺利实施,国家成立中西部农村校舍改造工程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策中西部农村校舍改造工程实施的重大问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育部,负责中西部农村校舍改造工程实施的日常管理工作。

各地要成立相应的机构,配备精干人员,建立相应制度,加强对中西部农村校舍改造工程的组织领导,确保中西部农村校舍改造工程顺利实施。

为完善相关政策,提高综合效益,各有关部门参照《国家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管理暂行办法》(攻坚办[2006]6号)有关精神,切实加强中西部农村校舍改造工程项目学校的管理。

牢固树立学生安全第一的观念,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师生安全和正常学习生活秩序。

实施中西部农村校舍改造工程,是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举措。

改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对于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3.地方背景

(1)市

市位于赣江上游,南部,简称赣南。

东接省市和市,南临省市、市和市,西靠省市,北连本省、抚州两地区。

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地延伸的过渡地带,也是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市是省最大的行政区,本市辖1区2市15县,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章贡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40.2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9.29万公顷,有林面积271.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4.2%。

总人口845.69万人,其中市辖区56.91万人(非农业人口36.1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11‰,下降0.06个千分点。

市矿产资源以有色、稀有金属矿为主,素有“世界钨都”和“稀有金属不稀有”之称。

市著名的自然景观,主要有安远的三百山、龙南县的九连山、大余县有梅关古驿道。

三百山为东江源头,是香港同胞饮用水的发源地,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成为了香港同胞到祖国地旅游的景点。

九连山是我国中亚热带缘自然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成的地段,保存有大量野生动植物活化石,被列为省的重点自然保护区。

始建于秦、唐的梅关古驿道,是我国古代沟通南北往来的交道要道。

此外,还有宁都的翠微峰、龙南的武当山、上犹的陡水湖、崇义的聂都溶洞,均是风景秀丽而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

2012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四次党代会部署,积极进取,苦干实干,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趋好、好中趋快”的良好态势,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绩。

2012年是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深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上下按照市委的科学决策、精心部署,凝心聚力抓发展,全力以赴促振兴。

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正式出台,为发展进行顶层设计,量身定制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系统描绘了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路线图”。

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成为国家战略,与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国家战略比肩齐重,在国家经济版图中的战略地位前所未有提升,开启了发展新纪元。

《若干意见》出台后,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建立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国家14个部委出台了实施意见或扶持政策。

省委、省政府把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摆在“南有中央苏区、北有鄱阳湖区”的重要位置,召开了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动员大会,出台了实施意见。

市委、市政府迅速抓好《若干意见》贯彻落实,出台了具体贯彻实施意见等配套文件,启动了42项重大规划和方案、194项行动计划、27项试点和示等相关工作。

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战略定位、目标任务、实现路径更加明晰,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资金加速落地,投资环境、产业结构、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态势强劲。

2012年是经济发展迎难而上、逆势上扬的一年。

积极应对全球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宏观形势,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排位前移。

预计生产总值1500亿元,增长10.9%;实现财政总收入230.82亿元,增长28%;公共财政收入141.3亿元,增长28.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82亿元,增长32%,增幅位居全省各设区市之首;152个市属重点工程开工建设,完成投资近600亿元,增长24.7%,项目个数、完成投资额再创历史新高。

全市财政总收入过1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8个,开发区、章贡区首次过20亿元,赣县、龙南、瑞金、于都、信丰首次过10亿元。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预计粮食产量280万吨,实现“九连丰”。

生猪出栏593万头,增长7.81%。

中心城区新建100亩以上商品蔬菜供应基地32个,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62.3万亩。

新造高产油茶林10.17万亩,实施油茶林低改10.2万亩。

建设花卉苗木基地12.4万亩,工业原料林基地32.9万亩。

脐橙种植面积扩大到178万亩。

第四届中国国际脐橙节成果丰硕,赣南脐橙价格提高、品牌提升、丰产丰收。

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25家,新增1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575个,新增401个;省级现代农业示区8个,新增6个,赣县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区。

农田水利建设、水库除险加固及中小河流治理加快推进。

国土管理水平提升。

防汛、防火成效明显。

新型工业化扎实推进。

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45亿元,增长14.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00亿元,增长15%。

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28户,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485户,利税超千万元企业335户,其中超亿元企业30户。

50个投资超亿元项目竣工投产,28个项目列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创建省级产业基地11个。

被列为全国唯一的稀土开发利用综合试点城市。

稀土、钨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0亿元,增长20%。

全市工业园区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00亿元,增长14%。

开放型经济健康发展。

在香港、等地成功举办一系列重大招商活动,在18个重点城市开展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投资环境推介活动,引进华润集团、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神华集团、中海集团等世界500强和央企。

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0.24亿美元,增长10.32%;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377.3亿元,增长22.92%;实现进出口总额32.89亿美元,增长12.55%,其中出口总额28.39亿美元,增长12.56%。

服务业发展加快。

区域性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旅游中心建设成效显著。

农村商业银行、民生银行分行开业,新增小额贷款公司7家。

预计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00亿元,增长18.9%;各项贷款余额1291亿元,增长24.7%,贷款余额首次超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规模以上物流企业达54家。

投资100亿元的综合商贸物流园开工建设。

黄金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60万人次。

接待游客2212万人次,增长25.3%;旅游收入181亿元,增长33.4%。

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2亿元,增长14.5%。

2012年是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城乡面貌明显变化的一年。

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

至崇义和龙南至村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近1000公里,占全省近1/4。

寻乌至全南高速公路开工建设。

改造国省道314.4公里,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1697公里。

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和赣韶铁路建设稳步推进,昌吉赣客专、鹰瑞梅铁路、黄金机场改扩建、港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新进展。

樟树--成品油管道开工建设,南500千伏等8个输变电工程、三和跃州水电站建成投运。

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

预计全市城镇化率41%,比上年提高1.66个百分点。

中心城区城市人口78万,增加5.5万;建成区面积89平方公里,新增6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完成东出入口、南出入口改造,北出入口改造、黄金大桥、武陵大桥、沙石大桥、客家大桥等工程快速推进,章江新区近40公里路网工程基本完工,打通老城区断头路8条。

文清路、厚德路商业街提升改造工程全面完成,郁孤台周边历史街区整治修缮工程进展顺利。

“治脏、治乱、治堵”工作深入开展,“背街小巷”综合整治成效明显。

出租车市场得到规,新投放出租车和大容量公交车各100辆。

瑞金、龙南次中心城市以及信丰、兴国、于都、宁都等卫星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其它县城扩容提质力度加大。

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步伐加快,以村镇联动、村落连片整治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2012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07元,增长16.5%;农民人均纯收入5300元,增长13%。

全市财政支出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总量居各设区市之首,增长29.5%,比全省高10.6个百分点;其中民生类支出227.3亿元,增长34%。

整合资金200多亿元办好100件民生实事。

10万户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全面推进,进展顺利。

解决99.3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道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加快实施。

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0.85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6万人。

提高“两红”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生活水平,给3.69万烈士子女发放定期生活补助,高龄老人补贴提标扩面,为“两癌”妇女免费实施手术,为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

在全省率先建立城乡低保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

扎实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建设4.75万套,基本建成6.35万套。

1119个省级扶持贫困村2491个扶贫项目全面完成,300个市级扶持贫困村366个项目全部开工。

生态环境保持优良。

完成造林71.77万亩,占省计划任务的163.2%。

持续开展稀土矿山开采综合整治工作,完成废弃稀土矿山复绿2.17万亩。

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整治、水土流失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扎实开展。

14个工业园区列入省级生态园区试点。

主要河流国、省、市断面水质达标率在90%以上,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100%。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完成省下达任务。

被列为国家低碳城市试点。

社会管理水平提升。

深化干部下基层“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

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流动人口、特殊人群、“两新”组织和虚拟社会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访形势研判交办、领导干部接访包案、信访积案化解等活动,信访维稳工作得到加强。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保持稳定。

妥善处置大广高速在建隧道塌方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处置能力不断提高。

大力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公众安全感指数居全省前列。

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取得新成效。

专利授权量增长50.1%。

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科技部专家论证,被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认定为“中国()稀土产学研合作创新示基地”。

落实教育公平惠民政策,134万名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73.45万名学生。

去年高招录取中,陶瓷学院在我市扩招30名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理工大学扩招95名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生,面向贫困地区定向专项录取328人,占全省定向专项录取总数的69.79%。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区创建取得新进展。

大型赣南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成功申报国家级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区。

赣南围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入国家预备。

顺利通过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基本药物制度覆盖村卫生室。

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十四届省运会筹备工作有序推进。

预计人口自然增长率7.52‰。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7%。

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双拥共建活动取得新成效。

编制、人事、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涉台事务、方志、档案、、统计、审计、供销、工商、质监、气象、司法行政、检验检疫、新闻出版、机关事务、防震减灾、民兵预备役、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妇女儿童、老龄、慈善、残疾人等事业不断取得新进步。

2012年是政府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的一年。

深入开展干部队伍“治庸、治懒、治散”,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政府工作提速提质提效明显。

基本完成各级行政服务中心“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分阶段“并联审批”机制。

精简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48项,精简率44.86%。

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520件,办复率100%,满意和基本满意率100%。

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加强行政复议和执法监督,推进网上审批、公共资源网上交易、“阳光医药”和“阳光财政”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强化公务用车管理,控制“三项经费”开支,实行廉能风险分类管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市政府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水平低;经济结构不优,产业支撑力不强;城镇化步伐不快,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加大,要素短缺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居民收入与全国、全省差距较大,公共服务和保障水平低;部门单位优质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与人民群众期望还有差距。

我们将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直面人民群众的需求和企盼,切实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04年5月在原市黄金开发区基础上更名成立,是省省级开发区,2010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

地处市新城区,区域面积119平方公里,辖2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15万人口。

中共经济技术开发区委员会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受市委、市政府委托全权负责处理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事务。

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市中心城区的西南部,区位良好,交通便捷,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工业经济,对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巨大潜力。

工业园区规划超前,设施配套,较好地满足了经济发展、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与人居生活的高标准要求,具备对各种资源和要素的强劲吸引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