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装备安全管理研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317389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甲装备安全管理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装甲装备安全管理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装甲装备安全管理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装甲装备安全管理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装甲装备安全管理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装甲装备安全管理研究.docx

《装甲装备安全管理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甲装备安全管理研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装甲装备安全管理研究.docx

装甲装备安全管理研究

装甲装备安全管理研究

装甲装备安全管理

张玉飞

摘要:

装甲装备是构成装甲机械化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装甲装备的安全管理不仅直接关系到装甲机械化部队作战训练任务的完成,而且关系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安危。

关键词:

装甲装备管理事故致因理论安全管理控制要素

正文

一,装甲装备安全管理的背景

装甲装备是构成装甲机械化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装甲装备的安全管理不仅直接关系到装甲机械化部队作战训练任务的完成,而且关系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安危。

安全装备管理是指运用科学管理理论,原则,法规,采娶,一切必要的措施和手段,消除一切使装备受到损坏的因素和隐患,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部队训练,战备和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它是围绕装备安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些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装甲装备安全装备管理的目的

装甲装备安全装备管理的目的是指装甲装备安全管理中各种安全管理活动的意图和决心。

装甲装备安全管理的意义

(1)装备安全管理是我军的优良传统。

(2)装备安全管理是巩固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

(3)装备安全管理关系到国家财产,部队官兵的生命安全。

装甲装备管理的内容和任务

装甲装备安全管理的内容分为技术安全管理和制度安全管理。

技术安全管理是指从技术角度,在装甲装备使用,维修和保管过程中,加强安全工作的组织管理,消除事故隐患,最大限度的避免因技术知识缺乏,操作不当,不按技术规程办事,蛮干,乱干,或因没有技术安全规程,技术设备不完善以及技术环境条件恶劣等引发的各类事故,延长装备使用寿命。

制度安全管理是指通过建立健全装备安全管理制度,对装备安全工作实施有效地指导,督促与监控,保证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确保装备的安全。

装备制度安全管理是保证装备安全管理扎实有效的重要手段。

装备安全管理的任务

装备安全管理的基本任务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坚持预防为主,树立全员安全意识,加强装备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与宣传教育,自觉把安全管理落实到装备管理的每一项具体活动中。

2,加强技术检查与监督,积极做好技术安全管理工作。

3,建立健全装备安全管理制度,使装备安全管理工作有法可依,并通过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加大组织领导力度,确保各项装备安全制度落到实处。

4,建立装备安全组织体系,开展群众性的安全预防活动,进行定人,定点,定时群众性安全检查。

5,建立装备安全管理队伍,定期进行培训,教育,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

装甲装备安全管理的一般规律

装备安全管理工作,也是一门科学,是有规律可寻的。

其规律主要分为四点:

1,科学知识是做好装备安全管理的基础。

2,制度是做好装备安全管理的保障。

3,思想重视是做好装备安全管理的保证。

4,领导重视,是做好装备安全管理的关键。

装甲装备安全管理的基本理论

装甲装备事故致因理论

装甲装备事故致因理论,是在剖析大量典型事故后概括出来的对装备事故发生的原因的规律性阐述,是从本质上把握装备事故发生的机理,并未装备事故的定性,定量分析和装备事故的科学预测提供依据。

它们着重解释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针对事故致因因素如何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所以被称作事故致因理论,事故致因理论是指导事故预防工作的基本理论。

装备事故致因理论分为两大类。

1,装备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1)海因里希的因果连锁理论。

海因里希首先提出事故致因理论,该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事故的发生可能在某个瞬间,却是一系列互为因果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

装备事故是按因果关系,逻辑关系产生的,可分为连锁型,多因致果型三种形式。

连锁型是指一个因素促成下一个因素发生,下一个因素又促成新因素发生,逐次促成,互为因果,互相连锁导致发生装备事故。

多因致果型是指多种互相独立的原因在同一时间共同导致装备事故的发生。

复合型是指某些事故因素连锁,某些事故因素又集中交叉,复合造成装备事故。

2)轨迹交叉理论。

轨迹交叉理论认为事故是许多互相关联的事件顺序发展的结果。

即人和事物两个系列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作用,并形成各自的运动轨迹,当两个轨迹在一定时间,空间发生接触(交叉)时,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以下配图)

3)管理失误论

(1)博得的因果连锁理论。

博得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反映现代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博得认为,尽管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但它反映不出事故的本质现象,只能说明一种表面现象。

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管理上的失误,而管理上的失误主要表现在对导致事故的根本原因认识控制不足,或者说对危险源的控制不足。

(配图)

(2)亚当斯的因果连锁理论

亚当斯提出了与博得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能性,不发生装备事故是不可能的,即装备事故没有零状态。

但是,可以依据历史经验和事故态势的分析比较,通过客观、现实地对装备管理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观察评估来确定一个恰当的允许发生事故的概率,这个概率就是装备管理系统安全指标,也就是有限安全的临界点。

(1)先兆辨识理论

任何事故总会有先兆,发生了事故先兆,便可以及时加以预防,这便是先兆辨识理论的观点。

发现和识别了事故先兆,便可以控制,消除事故的苗头,就可以预防事故的发生。

(2)预防管理效能理论

预防管理效能理论认为通过预防管理,可以控制、减少装备事故的发生。

加强预防管理组织建设,规范事故预防法制渠道,强化装备安全管理,组织装备安全检查。

积极制定预防装备事故的法规,统一和规范装备事故的预防体制、预防机制、预防职责、预防制度、预防内容与程序、预防标准与规程、预防失误失职行为的处罚与预防事故成绩显著的奖励等。

设立安全组织或机构来行使预防装备事故的职权,落实装备安全管理。

装甲装备安全管理评价指标及方法

装备安全管理的评价指标,是指衡量装甲机械化部队装备安全管理活动中绩效达到某种程度的具体尺度。

装甲装备安全管理评价方法

正确评价装备安全管理工作,既要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又要运用定性分析方法,二者要紧密结合,互为补充。

其常见的方法有四种。

1,,直接对比法。

直接对比法,就是将两个以上的相同指标直接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的方法。

它包括各项指标、定额、实际情况的比较,同类单位,同类任务,同样任务量之间安全管理工作比较等。

2,动态分析法。

装备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分析和评价装备安全管理工作绩效不能用静止的观点,而必须坚持动态分析,正确考察时间因素对装备安全管理

3,相关因素分析法。

相关因素分析法,就是用系统论的观点看问题,将构成装备安全管理工作绩效的相关因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而客观的评价其绩效的高低。

4,综合分析法。

决定和影响装备安全管理工作绩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评价装备安全管理工作绩效时,要对方方面面的有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不能简单地以一、两个指标来评价某个单位装备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

只有进行全面,系统和综合的分析,才能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才能有利于提高部队抓好装备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装甲装备安全管理控制

装甲装备事故的特征

装备事故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装备事故的表征特征。

装备事故的表征特征是判断事件是否能称之为事故的外在表象。

首先,装备事故具有破坏性,表现为酿成装备损坏,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这是事故的本质表征。

其次,装备事故具有非正常性,即事故造成的装备损失无意义的,无必要的损耗,它区别于那些正常的损失,如战损和装备的自然损耗等。

最后,装备事故具有量的规定性,即事故的发生所造成的破坏性达到一定量的规定性和一定量的质的界限才叫事故,量的规定性以直接量或间接量的形式表现出来。

(2)装备事故的内在联系特征

装备事故的内在联系特征是科学认识事故的重要方面。

它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1.装备事故的因果性

所谓因果就是两种现象的关联性。

事故的起因是它和其他事物相联系的一种形式。

事故是相联系的诸原因的可结果。

事故这一现象都和其它现象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你速度

2.装备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

从本质上讲,任何事故都是属于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随机事件。

装备事故的发生包含着所谓偶然因素。

装备事故的偶然性是客观存在的,与我们是否明了现象的原因全部相干。

装备事故虽存在偶然性,但在一定范畴内,用一定的科学仪器或手段,却可以找出近似的规律。

从外部和表面上的联系,找到内部的决定性的主要联系,这就是从偶然中找出必然性,认识装备事故发生的规律性,把装备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中,变不安全条件为安全条件,化险为夷。

这就是防患未然、预防为主的科学意义。

3.装备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预测性和复杂性。

装备事故往往是突然发生的。

然而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即“防患和潜在危险”是早就存在的,只是未被发现或未受到重视而已。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条件成熟,就会显现而酿成装备事故,这就是装备事故的潜在性。

装备事故的发生取决于装备管理和操作使用人员、装备和环境的关系,具有极大的复杂性。

装甲装备安全管理控制要素

明确装备安全控制要素,是提高安全管理控制有效性的基础。

通常把人,装备,环境等要素,按照逻辑统一性要求所构成的复合动态安全系统成为装备安全系统。

因此,人,装备,环境是构成装备安全控制的基本要素。

(1)人员控制

人员控制是指对装备管理、操作使用人员思想、行为的某种约束和限定。

(2)装备控制

影响装备安全的装备因素主要是技术状况,装备技术状况的好坏是装备安全的客观物质基础,其中又以发动机部分,装备转、行,操部分。

和火炮部分的技术状况最为关键。

装备的控制是通过人的控制来实现的,从系统的角度来说,确保装备的技术状况良好,一是在装备设计、制造和生产过程中赋予装备较高的可靠性;二是在装备使用阶段一方面要正确科学的使用,另一方面要对装备精心维护,适时修理;三是在装备管理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

(3)环境控制

装备使用、保管、维修的环境是引发装备事故的三大因素之一。

气候环境和野战环境是装备使用、保管、维修环境的核心内容。

装甲装备安全管理控制方法

装甲装备安全管理控制方法主要有三种:

(1)法规控制

法规控制是指在安全管理活动过程中,运用装备安全管理相关法规来规范和调节管理活动,实现有效控制的方法。

法规控制是一种强制性控制方法,装备安全管理中,法规控制主要依据是有关装备安全的法规制度。

(2)组织控制

组织控制是指在装备安全管理活动中,依靠各级组织实现的有效控制。

装备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个人的力量,忽视组织的作用是无法做好的。

只有一依靠组织,充分发挥各级组织得整体效应,才能保证有效的实现装备安全管理工作目标。

(3)关键点控制

关键点控制是指运用关键的控制点进行装备安全管理控制的方法。

装备事故的预防

事故是引起事故的原因及其原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只有当排除障碍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弄清事故的基本原因事件,才能防止事故发生。

事故预防包括两个方面:

一,对重复性事故的预防,即对已发生事故的分析,寻求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提出防范类似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二,对预计可能出现事故的预防,此类事故预防主要指对可能将要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测,即要查出由哪些危险因素组合,并对可能导致什么类型事故进行研究,模拟事故发生过程,提出消除危险因素的办法,避免事故的发生。

为此,部队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革命事业心,认真研究和掌握装备事故发生的规律,严格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和措施,扎扎实实地抓好安全防事故工作。

(1)加强装备事故可预防性认识

认识到安全事故的四大规律性:

1,事故的因果性。

2,事故的随机性。

3,事故的潜伏性。

4,事故的可预防性。

(2)牢记预防装备事故的基本原则

在预防装备事故发生的过程中,应遵循四大原则:

1,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原则。

2,防患于未然的原则。

3,根据事故原因原则。

4,全面治理,系统工程原则。

(3)熟悉装备事故的预防方法

预防装备事故,必须深入进行思想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要把安全工作贯彻到战备,训练和各项工作中去。

1,进行防事故教育。

充分利用车场日,换季,集会,看电影,板报,墙报等多种场合和形式,对全体官兵进行安全防事故教育。

从思想上体高官兵对预防装备事故工作的认识,思想工作应该具体,生动,及时,有效,有针对性的进行。

2,开展安全防事故的预想活动

在预防事故的过程中,要努力摸清装备事故的规律和特点,把工作做到前头,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特别在下列容易发生事故的场合,时机要预先做好防范工作。

1)动用装备时。

2)节假日时。

3)季节变化时。

4)兵员补退时。

5)任务转换时。

6)调防转换时。

7)装备更新时。

3.落实责任,完善组织结构。

4.建立检查制度,加强监督控制。

(4)注意装备运输时事故的预防。

1,铁路输送时装备事故的预防

1)装备装载或卸载时,必须有专人指挥,由等级驾驶员驾驶。

2)各类装备必须按铁路运输装载标准要求停放,并固定牢靠。

3)未使用防冻液的装备跨区输送时,装载到位后必须及时将冷却系的水排放干净。

4)有炮塔的装备必须严格检查火炮和炮塔的固定情况。

5)运输途中,天线必须在收起状态

6)电气化铁路区段,人员、装备必须与高压电气设施设备保持安全距离,严禁攀上车顶,防止被高压电击伤。

7)中途停车时,应当认真检查装备的固定和安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处理。

2,水上运输时装备事故的预防。

1)装备上、下渡板时,必须有专人指挥,防止侧滑;

2)各类装备必须按舰船运输的规定停放;

3)装备停放到位后,必须用制式固定设备固定牢靠;

4)未使用防冻液的装备跨区输送时,装载到位后必须及时将冷却系的水排放干净;

5)运输途中,应当及时观察和检查装备的固定和安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迅速处理。

3.公路运输时装备事故的预防。

1)装备装载和卸载时,必须有专人指挥,防止侧滑;

2)各类装备必须按坦克运输车装载要求停放,装备停放到位后,必须用制式固定设备固定牢靠;

3)运输路段的坡度及路况性能应当符合坦克运输车负载行车时的基本要求,无特殊情况,不得在大坡度路面上停车。

4)坦克运输车驾驶员必须是等级驾驶员,严禁超速行驶;

5)运输途中,应当适时停车观察和检查装备的固定和安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迅速处理。

装备事故的处理

装备事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尽管部队首长和装备管理、操作使用人员都非常重视安全,但是还是有可能发生装备事故。

这就要求装备管理者必须懂得装备事故的处理方法,并通过对事故的原因分析,总结出预防事故的对策。

正确及时的处理事故,是做好装备管理的重要环节。

处理装备事故的基本要求是“三不放过”,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肇事者和有关人员没受到教育,处理不放过;没有订立防范措施不放过。

装备事故的处理分三步走。

(1)装备事故的现场处理

事故发生后,在现场及时有效进行处置是减少损失、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妥善处理的关键一步。

不同等级的事故,现场处置的方法也不同。

但从处理原则和方法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首先应迅速采取一切应急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

2,事故发生后,应迅速设法及时报告领导和有关部门,在未查明现场情况前,不得破坏事故现场。

3,部队首长和装备业务部门人员应当迅速到达事故现场,组织调查处理。

(2)装备事故的处理过程

要防止事故,就应知道各种事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而为了防止再发生类似事故则应深入研究如何处理这种事故。

事故处理过程中应做好五项工作:

1,事故调查。

2,技术鉴定。

3,原因分析。

4,事故等级认定。

5,责任区分

(3)装备事故的善后处理

事后处理主要指装备在技术鉴定正确,原因分析清楚,责任区分明确的基础上恢复装备、处理当事人、教育其他人员,拟制事故报告等工作。

装备事故均应作出结论,由装备部门统一统计按业务系统逐级上报。

装备事故的善后处理分三步走:

1,装备事故的上报。

2,装备事故责任者的处理。

3,事故装备的处理。

 

结束语(自己写)

参考文献(自己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