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麻醉学问答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09862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8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麻醉学问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临床麻醉学问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临床麻醉学问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临床麻醉学问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临床麻醉学问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麻醉学问答题.docx

《临床麻醉学问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麻醉学问答题.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麻醉学问答题.docx

临床麻醉学问答题

临床麻醉学问答题

第一章

第二章

一、简述对病人病情和体格情况评估的ASA分级标准?

1级:

病人的重要器官、系统功能正常,对麻醉和手术耐受良好,正常情况下没有什么风险;

2级:

有轻微系统性疾病,重要器官有轻度病变,但代偿功能健全。

对一般麻醉和手术可以耐受,风险较小;

3级:

有严重系统性疾病,重要器官功能受损,但仍在代偿范围内。

行动受限,但未丧失工作能力。

施行麻醉和手术有一定的顾虑和风险;

4级:

有严重系统性疾病,重要器官病变严重,功能代偿不全,已丧失工作能力,经常面临对其生命安全的威胁。

施行麻醉和手术均有危险,风险很大;

5级:

病情危重、濒临死亡,手术是孤注一掷。

麻醉和手术异常危险。

急诊:

E

二、心功能分级?

级别

屏气试验

临床表现

临床意义

麻醉耐受力

Ⅰ级

>30s

能耐受日常体力活动活动后无心慌、气短等不适感

心功能正常

良好

Ⅱ级

20~30s

对日常体力活动有一定的不适感,往往自行限制或控制活动量不能作跑步用力的工作

心功能较差

如处理正确、适宜,耐受仍好

Ⅲ级

10-20s

轻度或一般体力活动

心功能不全

麻醉前应充分准备,应避免增加心脏负担

Ⅳ级

10s以内

后有明显不适,心悸、气促明显,只能胜任极

心功能衰竭

 

三、何谓吹火柴试验?

其临床指导意义如何?

答:

吹火柴试验是指用点燃的纸型火柴举于距病人口部15cm处,让病人吹灭之,它是一种简易的床旁测试病人肺功能的方法,如不能被吹灭,可以估计病人的FEV1.0/FVC%<60%,第1秒用力肺活量<1.6L,最大通气量<50L。

四、提示气道处理困难的体征有哪些?

答:

(1)不能张口;

(2)颈椎活动受限;(3)须退缩(小颊症);(4)舌体大(巨舌症);(5)门齿突起;(6)颈短,肌肉颈;(7)病态肥胖。

五、简述改良的Mallampati气道分级?

答:

病人取端坐位,尽可能张大口并最大限度地将舌伸出进行检查,将气道评定为四级:

I级:

可见咽峡弓、软腭和腭垂。

II级:

可见咽峡弓、软腭,但腭垂被舌根部掩盖而不可见。

Ⅲ级:

可见软腭。

Ⅳ级:

仅可见硬腭。

有Ⅲ级或Ⅳ级气道者预示气管内插管困难。

六、何谓颏甲距离?

其测定的意义是什么?

答:

颏甲距离是指在颈部完全伸展时从下领骨下缘到甲状软骨切迹的距离。

正常在6.5cm以上,如果小于3-4横指(6cm),则用喉镜窥视声门可能发生困难。

第三章麻醉前准备与麻醉前用药

一、麻醉选择的原则?

总的原则是要在确保麻醉效果、保障病人安全、满足手术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对病人最为有利的麻醉方法和药物,应结合病人的情况、手术方面、麻醉方面等因素综合考虑。

二、麻醉前用药的基本原则?

(1)麻醉前用药的确定:

可以根据病人的情况和拟用的麻醉方法和麻醉药两个方面的情况确定麻醉前用药的种类、具体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和给药时间。

(2)适当增减麻醉前用药剂量的一些考虑:

在应用镇静安定药、中枢性镇痛药、抗胆碱药等药物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当增减麻醉前用药剂量。

三、简述麻醉前用药的目的?

1、镇静;2、镇痛;3、预防和减少某些麻醉药的副作用;4、降低基础代谢和神经反向的应激性

总的目的是通过以上相应药使麻醉过程平稳。

第四章气管和支气管插管

一、气管内插管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是什么?

适应证:

全身麻醉,呼吸困难的治疗及心肺复苏;

绝对禁忌证:

喉水肿、急性喉炎、喉头黏膜下血肿

相对禁忌证:

胸主动脉瘤压迫气管、严重出血素质者。

二、怎样预防气管内插管所致的高血压和心律失常?

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置入喉镜前注射适量的芬太尼、利多卡因、硝酸甘油或艾司洛尔;用利多卡因充分表麻;插管前充分供氧和适当通气以避免缺氧和/或CO2蓄积。

1、保护气道;2、防止误吸;3、频繁进行气管内吸引的病人;4、实施正压通气;5、对一些不利于病人生理的手术体位,如俯卧位;6、手术部位在头、颈部或上呼吸道难以保持气道通畅;7、使用面罩控制呼吸困难的病人,如无牙的病人;8、保证影响呼吸道通畅疾病

三、气管内插管的优点有哪些?

①保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和漏气。

②便于呼吸管理,保证通气。

③减少气道死腔量,增加有效肺泡通气量。

④头颈部手术可远距离控制麻醉和通气。

⑤便于控制呼吸动作,稳定手术野,利于精细的手术操作。

四、支气管内插管的优点及缺点有哪些?

优点:

可使健肺和病肺隔离通气,避免大量血液脓汁或分泌物淹灭或污染健侧肺;防止患侧支气管漏气;显著改进开胸手术的条件,便于手术操作。

缺点:

如果病人气管、支气管树的解剖有明显变异,可能会影响导管的放置和定位;术中或术后将双腔气管导管换为单腔管的操作存在困难或有一定风险;内径较细,气道阻力较大,且通气管理不当易产生低氧或高碳酸血症

五、支气管内插管的适应征?

①大咯血、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痰量过多或肺大疱有明显液面的湿肺病人

②支气管胸膜瘘、气管食管瘘

③拟行肺叶或全肺切除术的病人

④外伤性支气管断裂及气管或支气管成形术

⑤食管肿瘤切除或食管裂孔疝修补

⑥分侧肺功能试验或单肺灌洗治疗

⑦胸主动脉瘤切除术

⑧主动脉缩窄修复数

⑨动脉导管未闭关闭术

六、气管插管即时并发症?

1、牙齿及口腔软组织损伤

2、高血压和心律失常

3、颅内压升高

4、气管导管误入食管

5、误吸

七、留置气管内导管期间并发症

1、气管导管梗阻

2、导管脱出

3、导管误入单侧支气管

4、呛咳动作

5、气道痉挛

6、吸痰操作不当

八、拔管和拔管后并发症

1、喉痉挛

2、拔管后误吸胃内容物或异物阻塞

3、拔管后气管萎陷

4、咽喉痛

5、声带麻痹

6、杓状软骨脱位

7、喉水肿

8、上颌窦炎

9、肺感染

10、其他

九、喉罩使用的优点及适应证

1.喉罩置入不需颈部运动,不需要肌松药,不需喉镜

2.对病人刺激小,插管反应轻

3.没有误入食管或主支气管的问题

4.没有术后喉痛和咳嗽,导致喉部病损的可能性很小

5.避免术后喉部水肿的发生

十、喉罩使用的缺点及禁忌症

1.误吸

2.胃胀气

3.不适用于急诊室内有意识的病人

4.麻醉过浅可导致喉痉挛

5.重度肥大的扁桃体及明显的喉或气管的偏移患者不选用

第五章全麻的基本概念

一、麻醉维持期注意事项

全麻诱导完成后即进入全麻维持阶段,手术系在麻醉维持期进行,应注意:

(1)全麻维持应与诱导密切衔接,并维持麻醉深度稳定。

(2)应了解和关注手术操作的进程,务使麻醉深度与手术刺激的强弱相适应,以能满足手术要求。

(3)不使全麻的苏醒延迟。

(4)保持气道通畅,做好呼吸管理,维持良好的肺通气和换气。

(5)一般均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

(6)注意及时处理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尽可能保持内环境的稳定和脏器功能的正常。

(7)无论在全麻诱导或维持中,均应保持适当的麻醉深度以防止病人出现术中知晓。

二、试述全麻诱导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①保持手术室内安静,使麻醉工程师和有关人员能集中注意力于病人,避免喧闹对病人的不良刺激;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患者舒适体位,建立好静脉通路;

③静脉用药应按公斤体重计算,维持循环稳定;

④诱导前准备好麻醉机及气管内插管用具,并监测生命体征;

⑤面罩加压给氧时,潮气量不宜过大,避免气体进入胃内而致胃胀气、反流。

三、全麻气管内插管过程中,如何减轻其心血管反应

适当的麻醉深度;静注芬太尼6ug/kg;插管前静脉使用硝酸甘油、压宁定、艾可洛尔、利多卡因;咽喉部充分表现麻醉。

四、静脉快诱导的特点

诱导时间短;使用肌松剂打断自主呼吸

五、慢诱导的特点及适应症

诱导所需时间长;保留自主呼吸;辅助使用表面麻醉;适用于气道不畅或估计气管插管困难的病人

六、麻醉深度的判断

分期

呼吸

循环

眼征

其他

浅麻醉期

不规则仓咳气道阻力↑

血压↑心率↑

流泪眼球运动存在,

睫毛反射无

出汗分泌物↑

手术麻醉期

规律

气道阻力↓

血压稳定

眼球固定中位

无体动无分泌物

深麻醉期

膈肌呼吸↑

血压↓

对光无,瞳孔散大

 

第六章吸入麻醉

一、试述常用的吸入麻醉方法有几种。

开放式、半开放式、半紧闭式及紧闭式四种。

二、全麻中缺氧与CO2畜积对呼吸循环的影响

缺氧早期:

血压升高HR增快,不一定有紧绀

CO2畜积早期:

血压升高、HR增快、呼吸加深、加快、面部潮红

缺氧及CO2畜积晚期:

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HR减慢、心律失常、甚至呼吸、心跳骤停。

三、试述循环紧闭式的优点

①CO2排队完全

②吸入气体的温度接近正常,易保持呼吸道湿润,保留体内水分

③可减少体热丧失,碱石灰产热,有助于维持麻醉中的体温

④因采用低流量气体,行低流量吸入麻醉,可显著节约麻醉药和氧气

⑤麻醉深浅较易调节和控制,麻醉易维持平稳

⑥可随时了解潮气量的大小和气道阻力的变化

⑦可养活手术室的空气污染

四、试述N2O麻醉的优缺点

优点:

毒性小,对循环系统基本上无抑制,不引起心率血压变化,对呼吸道无刺激,不增加喉部反射及呼吸道分泌物,血/流分配系数小,麻醉诱导苏醒快,可控情好,对肝、肾功能无影响,适用于一般情况差,肝、肾功能不全及危重病人麻醉。

缺点:

麻醉作用弱,必须与氧气同时使用;长时间高浓度吸入时,对红细胞生成系统有一定影响,不能单独吸入,与氧气同时吸入时,氧浓度最低在30%,<30%时,易发生弥散性缺氧。

五、麻醉中呼吸道阻塞的原因和临床表现

原因:

1、舌根后坠;2、下呼吸道阻塞,常由于反流误吸造成;3、喉痉挛与支气管痉挛;4、麻醉装置不当:

麻醉机失灵、管道不通畅;5、活动义齿卸除,麻醉中松落;6、既往的疾病已使呼吸道呈梗阻。

临床表现:

①呼吸运动幅度减少;

②吸气时可见三凹征,或胸廓反常呼吸运动;

③麻醉不深时可见辅助肌呼吸与鼻翼扇动;

④吸气时见喉头与气管拖拽现象;

⑤呼吸杂音增强;

⑥脉搏增快,血压升高,皮肤青紫。

六、吸入麻醉药的临床评价指标

1、可控性;2、麻醉强度;3、对心血管系统的抑制作用;4、对呼吸的影响;5、对运动终板的影响;6、对颅内压的脑电图的影响

第七章静脉全身麻醉

一、试述静脉全麻的优、缺点。

优点:

①静脉麻醉起效快、效能强

②病人依从性好,无诱导期兴奋和躁动

③麻醉实施相对简单,对药物输注设备的要求不高

④药物种类齐全

⑤无手术室污染和燃烧爆炸的潜在危险,有利于保证工作人员和病人的生命安全

⑥麻醉效应可以逆转

⑦苏醒期可预测且平稳,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缺点:

①静脉全麻药物的消除依赖于病人的肝、肾功能及内环境状态,长时间有蓄积作用

②静脉全麻主要采用复合给药的方法,单种药物无法达到理想的麻醉状态,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可能引起药动学和药效学发生变化

③静脉全麻过程中,随着给药速率和课题的增加以及复合用药,对呼吸系统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④对静脉有刺激作用

⑤可控性低,不能连续监测血药浓度

⑥可控性差、肌松作用差、镇痛效果欠佳。

二、氯胺酮的禁忌证和并发症

禁忌证:

①严重的高血压病人,有脑血管意外史者

②颅内压增高者

③眼内压增高者,或眼球开放性损伤

④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人

⑤心功能代偿不全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或有心绞痛病史者

⑥咽喉口腔手术,气管内插管或气管镜检查时严禁单独使用此药

⑦癫痫和精神分裂症病人

并发症:

①循环系统变化:

对心肌收缩有直接抑制作用,对心血管中枢和感觉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

②颅内压增高

③呼吸抑制

④精神神经症状

⑤暂时失明

⑥分泌物增多

三、异丙酚麻醉的特点。

起效快,诱导平稳,持续时间短,苏醒快而完全,无肌肉不自主运动、咳嗽及呃逆等,对呼吸循环有一定程度的抑制。

四、依托咪酯麻醉的并发症

注射局部疼痛;恶心、呕吐;肌阵挛,抽搐

第八章肌松药的临床应用

一、简述使用肌松药的目的

1、肌松药是全麻的重要辅助用药,用于全麻诱导时气管插管或维持全麻时肌松,避免深麻醉带来的危害。

2、危重病人机械通气时用肌松药来消除自主呼吸对呼吸机的拮抗。

3、用于治疗痉挛性疾病。

4、在电休克治疗时用其控制肌张力和减少肌强烈收缩引起的并发症。

二、简述使用肌松药的基本原则

1)肌松药不能代替麻醉药,应有完善的镇痛。

2)应有严密的呼吸管理。

3)选择合适的肌松药和最小有效剂量。

4)避免不恰当的联合用药。

5)合理利用麻醉药与肌松药的协同作用。

6)最好能够对肌松药的作用进行监测。

三、何为残余肌松?

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量增加低于25-30%时,出现残余肌松作用,表现为清醒病人面无表情、上睑下垂、咬肌张力弱、不能伸舌、发音不清、头不能抬和握拳无力。

四、简述使用肌松药拮抗药的注意事项

1)合用抗胆碱药如阿托品和格隆溴铵

2)新斯的明,吡啶斯的明主张合用格隆溴铵

3)依酚氯胺与阿托品合用较好

4)老年人慎用抗胆碱酯酶药

5)使用拮抗药时应进行心电图监测

第九章局部麻醉

一、局部麻醉过程中局麻药中毒的原因有哪些?

(1)一次用量超过限量;

(2)药物误入血管;

(3)注射部位对局麻药的吸收过快;

(4)个体差异对局麻药的耐受性下降

以上原因的最终结果是局麻药的血药浓度升高超过引起毒性反应的阈值,引起局麻药中毒。

二、简述颈神经丛阻滞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并发症:

(1)药液误入硬膜外隙或蛛网膜下隙;

(2)局麻药毒性反应:

主要是穿刺针误入颈动脉或椎动脉而未及时发现;(3)膈神经麻痹;(4)喉返神经阻滞;(5)霍纳综合征;(6)椎动脉损伤引起血肿。

预防措施:

颈神经丛阻滞时穿刺针切勿太深、注药速度切忌太快,药物不可过量。

三、简述局麻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防治原则和预防措施

临床表现分为兴奋型和抑制型。

兴奋型:

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兴奋,轻度:

精神紧张、耳鸣、多语好动、口舌麻木、头晕、定向障碍、HR增快;中度:

烦躁不安、恐惧、主诉气促、心率血压升高;重度:

缺氧、呼吸增快、心率血压升高、肌张力增高、面部和四肢肌震颤、可出现抽搐或惊厥和呼吸循环衰竭。

抑制型:

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进行性抑制,轻度:

神志淡漠、嗜睡或神志突然消失;中度:

呼吸浅而慢,可有呼吸暂停;重度:

脉搏徐缓、心率慢于50bpm、心律失常、血压降低、心搏停止。

防治原则:

①立即停止给药;

②呼吸:

保持呼吸道通畅、面罩给氧,必要时气管内插管和人工呼吸;

③轻度兴奋者,静注地西泮0、1-0、2mg/kg或咪达唑仑0.05~0.1mg/kg

④惊厥发生时应静脉注射丙泊酚或硫喷妥钠,如仍未控制,可静注琥珀胆碱

⑤出现循环抑制时,应快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同时酌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

⑥发生呼吸心跳骤停者应紧急CPCR。

预防措施:

①严格限量,杜绝逾量

②每次注药前应回抽注射器以避免误入血管

③无禁忌证时,药液内加入适量肾上腺素以减缓局麻药的吸收

④体质差、有严重合并症的患者,应减少用量

⑤用苯二氮卓类药或巴比妥类药物作为麻醉前用药,可预防和减少局麻药毒性反应的发生。

⑥积极纠正异常病理生理状态,提高机体耐受力

⑦如需合用药,尽量长效药和短效药合用

第十章椎管内麻醉

一、简述蛛网膜下隙阻滞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适应证:

下腹及盆腔手术、肛门及会阴部手术、下肢手术

禁忌证:

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②全身性严重感染;③严重高血压合并冠心病;④休克;⑤慢性贫血病人;⑥脊柱外伤或有严重腰背痛病史者;⑦老年人;⑧腹内压明显增高者;⑨精神病、严重神经症以及小儿等不合作病人。

并发症:

1、头痛;2、尿潴留;3、神经并发症:

脑神经受累、假性脑脊膜炎、粘连性蛛网膜炎、马尾神经综合征、脊髓炎

二、简述影响腰麻阻滞平面调节的主要因素。

①穿刺部位;②病人体位、局麻药比重与容积;③注药速度;④穿刺针斜口方向。

三、如何判断穿刺针已进入硬膜外间隙?

①穿刺针到达黄韧带后,阻力突然消失;②负压现象;③无脑脊液流出。

四、硬膜外阻滞不完全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①麻醉药的浓度和容量不足;②硬膜外导管进入椎间孔,致阻滞范围有限;③导管在硬膜外间隙末能按预期方向插入。

五、简述全脊麻的预防措施和处理原则?

①提高穿刺技术,防止穿破硬膜;②强调注入全量局麻药前先注入试验剂量,并认真观察有无腰麻征象;③妥善管理导管,防止术中导管刺破硬膜。

处理原则:

P140

六、试述蛛网膜下腔阻滞后发生血压下降和心率缓慢的原因及处理?

血压下降原因: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被阻滞,使小动脉扩张、周围血管阻力下降、血液淤积于周围血管系、静脉回心血量减少、CO下降等造成。

心动过缓原因:

交感神经被阻滞,迷走神经相对亢进。

处理:

首先考虑补充血容量,可先快速输液200~300ml,如无效可静推麻黄硷5~10mg,必要时重复。

如反应不良,可考虑静推间羟胺稀释液,直至血压回升满意为止。

心率缓慢者,可静推阿托品0、25~0、3mg以降低迷走神经的影响。

七、硬膜外阻滞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

适应症:

主要适用于腹部、颈部、上肢、胸部、下肢手术

禁忌症:

慎用:

严重贫血、高血压症及心脏代偿功能不良者

禁用:

严重休克病人

禁忌:

穿刺部位有感染病灶者

不宜:

呼吸困难的病人选用颈、胸段

并发症:

①穿破硬膜;②穿刺针或导管误入血管;③空气栓塞;④穿破胸膜;⑤导管折断;⑥全脊麻;⑦异常广泛阻滞;⑧脊神经根或脊髓损伤;⑨硬膜外血肿;⑩感染

八、影响硬膜外阻滞平面与范围的调节的因素

1、导管的位置和方向

2、药物容量和注药速度

3、体位

4、病人的情况

第十一章复合麻醉与联合麻醉

一、复合麻醉的应用原则有哪些?

1、合理选择药物和剂量;

2、准确判断麻醉深度;

3、加强麻醉期间的管理;

4、优化复合用药;

5、坚持个体化用药的原则;

6、不同麻醉技术的联合应用。

二、全麻与非全麻联合的优点有哪些?

1、可达到更完善的麻醉效果,病人围手术期的安全性更高。

2、消除病人对手术和麻醉的恐惧心理和精神紧张。

3、减少全麻中镇痛药的用量,或局麻药的应用,从而减少全麻或局麻药物所带来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4、减少静脉麻醉药或吸入麻醉药的用量,病人术后苏醒迅速、恢复快。

5、可免用或少用肌松药。

6、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可提供完善的术后镇痛。

7、改善某些特殊病情的病理生理紊乱。

三、静吸复合麻醉的注意事项

1、正确选择药物组合和配伍,最小剂量达到最完善的效果,并将各种麻醉药的毒副作用减少到最小;

2、警惕并发症

3、必须行气管内插管

4、严格监测麻醉深度,遵循药物个体化原则

5、最小有效量原则

6、考虑术后苏醒,警惕再抑制

四、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的注意事项?

1.呼吸抑制

2.循环抑制

3.注射痛

4.过敏、脂肪代谢紊乱者慎用

5.与瑞芬太尼合用可致痛觉过敏

6.防止过早苏醒

7.个体化原则调整剂量

第十二章麻醉期间的体温管理

一、低温期间的注意事项

1.避免御寒反应

2.保护末梢部位

3.体表复温时,复温用具内水温不宜超过45℃,以免烫伤

4.避免降温时身体各部位之间温差过大

5.体表、体腔降温最应注意的是防止室颤和脑损害

6.适当补充血容量

二、低温的并发症

御寒反应;心律失常;组织损伤;胃肠出血;酸中毒

三、低温期间的监测

1、体温监测:

应同时监测几个部位的温度,常用的有鼻咽、食管、直肠、和血流温州监测

2、循环监测:

常规监测ECG,BP,动脉直接测压,必要时测中心静脉压

3、其他:

尿量、电解质的监测和血气监测

第十三章控制性降压在麻醉中的应用

一、控制性降压的并发症有哪些?

1.脑栓塞和脑缺氧

2.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脏停搏

3.肾功能衰竭、少尿、无尿

4.呼吸功能障碍

5.血管栓塞

6.反应性缺血

7.持续性低血压,休克

8.苏醒延迟,苏醒后精神障碍,视物模糊

二、常用控制性降压药有哪些?

a、吸入麻醉药

b、血管扩张药:

硝普钠、硝酸甘油、三磷酸腺苷和腺苷、前列腺素E1、钙通道阻滞药、β-受体阻滞药。

c、神经节阻滞药

d、其他: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可乐定。

三、控制性降压的限度是什么?

肱、桡动脉平均动脉压力不低于60~70mmHg;高血压、血管硬化、老年病人血压降低不超过原水平的40%,或收缩压降至比术前舒张压低0~20mmHg。

第十四章全身麻醉期间严重并发症的防治

一、全麻期间呼吸道梗阻的原因有哪些?

①舌后坠;②分泌物、脓痰、血液、异物阻塞气道;③反流与误吸;④插管位置异常、管腔堵塞、麻醉机故障;⑤气管受压;⑥口咽腔炎性病变、喉肿物及过敏性喉水肿;⑦喉痉挛与支气管痉挛

二、防止反流误吸的方法

①严格禁饮、禁食

②对已旋转鼻胃管病人,应充分吸引减压

③对饱胃与高位肠梗阻病人,应施行清醒插管

④反流误吸可能性大的病人,术前应给予H2-受体拮抗剂

⑤一旦发生呕吐物和反流物误吸,立即将病人置于头低位,并将头转向一侧,同时将口咽腔及气管内呕吐物和反流物吸出,还应给一定量支气管解痉药及抗生素

⑥用0.9%NaCl液行气管灌洗,直至吸出液PH值接近0.9%NaCl液时为止。

三、麻醉期间引起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①精神紧张、恐惧、疼痛→儿茶酚胺释放↑→心脏后负荷↑、HR↑→心肌耗O2↑。

②BP↓↓或↑↑影响心肌供血供氧。

③麻醉药抑制心肌收缩力→CO↓,抑制血管→回心血量↓。

④缺O2或供O2不足、严重贫血。

⑤HR↑或心律失常

四、简述术中血压过高对心脑的危害?

①Bp过高→左室射血阻力↑→左室舒张末期压↑→心内膜下缺血→梗死。

②严重高血压→脑卒中(脑出血、脑梗塞、高血压脑病)

五、恶性高热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①术前体温正常,吸入卤族麻醉药或iv琥珀胆碱后→体温↑↑(可达43℃),皮肤潮红、发热。

②全身肌肉强烈收缩,角弓反张,肌松药不能使强直减轻,反而使强直加重。

③急性循环衰竭,严重低血压,室性心律失常,肺水肿。

④CPK↑↑、肌红蛋白尿。

⑤PaCO2↑↑、PH及HCO3-↓。

⑥离体肌肉碎片放入氟烷、scoline、kcl液中呈收缩反应。

六、引起苏醒延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①麻醉药的影响:

术前用药,麻醉性镇痛药,吸入全麻药,肌松药等。

②呼吸抑制:

低CO2血症,高CO2血症,低K+血症,输液过量,手术中并发气胸等、严重代谢性酸中毒。

③术中发生严重并发症:

大量失血,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梗,脑出血,脑栓塞等。

④术中长时间低血压或低体温。

⑤术前有脑血管疾患。

七、诱发喉痉挛的因素有哪些?

①低O2血症,高CO2血症,口咽部分泌物与反流胃内容物刺激咽喉部。

②放置口咽通气道或喉镜,气管插管操作。

③浅麻醉下手术操作:

扩肛、剥离骨膜,牵拉肠系膜及胆囊等。

八、围术期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1、加深麻醉,减轻手术刺激

2、适度镇静、镇痛

3、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

4、适当应用血管活性药

九、麻醉期间低血压的常见原因:

1、麻醉因素:

麻醉药对心脏的抑制和对血管的扩张作用

2、手术因素:

手术失血、植物神经反应

3、病人因素:

贫血、血容量不足、代酸、迷走兴奋

4、心律失常:

术前存在或术中诱发

5、心肌缺血

第十五章麻醉、手术期间病人的监测

第十六章麻醉手术期间病人的容量治疗与血液保护

一、血液稀释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有哪些

适应证:

①预计手术出血量>800ml;②稀有血型者需行重大手术;③因宗教信仰而拒绝输异体血者;④红细胞增多症

禁忌证:

①贫血,H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