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考人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291102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考人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考人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考人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考人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考人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考人教.docx

《九年级语文考人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考人教.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考人教.docx

九年级语文考人教

九年级语文单元测试题2016.10

一、积累与运用(3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田圃(pú)恪尽职守(kè)妖娆(ráo)扶掖(yè)

B.枘凿(ruì)怒不可遏(è)留滞(zì)弥留(mí)

C.陨落(yǔn)

成吉思汗(hàn)喑哑(yīn)旁骛(wù)

D.灵柩(jiù)强聒不舍(guō)繁衍(yǎn)鞭笞(chī)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与伦比   刻骨名心   恼羞成怒   恪尽职守

B.原驰蜡象   一代天骄   重蹈覆辙   断章取义

C.黎民百姓   红妆素裹   吹毛求疵   润如油膏

D.根深地固   孜孜不倦   郭然无累   歇斯底里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1)传唤来的同乡集资把他保了出来,问他事由,他只是说自己一时糊涂,走错了人家。

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阴影。

(2)2015年“寻找最美医生”颁奖典礼通过展现医生们的感人故事和崇高境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谈论沂蒙精神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

A.蒙受弘扬妄自菲薄B.蒙受宣扬妄自尊大

C.承受弘扬妄自尊大D.承受宣扬妄自菲薄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本着“服务G20,奉献G20”作为目的,杭州市政府发出志愿者征集令,希望广大市民以主人翁姿态踊跃报名。

B.执法人员近日

加大了对上市蔬菜抽样检测,以防止不合格农产品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C.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以及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

D.一篇有关中国人在5000年前就酿制啤酒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第一作者是位90后的杭州姑娘。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3分)

A.如果说鸟类是大地上的标点,那麻雀便是最朴实、最常见的“逗号”:

机灵、随意、无处不在。

B.对于汉语的子民来说,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

C.郑板桥的字是有设计感的,熔楷、隶、行、草于一炉;同时兑入画竹、画兰的笔意,奇崛峭拔如“乱石铺街”。

D.如果把“信仰”二字拆开,就会发现“信”与“仰”的关系竟那么紧密——信者,仰也;仰者,信也。

6.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分)

这个四合小院,家家的窗户低矮,是老式对开的方格玻璃窗。

①屋里简朴干净,桌柜上摆着整齐的碗杯,小罐子里插着几双筷子。

②这俗常的景象,现在不得多见了,这小玻璃窗,叫人心生温暖。

③黑亮的老铁壶在炉子上还吱吱唱着小曲,隔着窗户也听得清。

④从这家的窗玻璃望进去,开满碎花的窗帘并没拉上。

A.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  C.④①③②  D.③①②④

7.文学常识(2分)

(1)《陈涉世家》选自《》,作者。

8.默写。

(7分)

(1)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2),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更深月色半人家,。

(刘方平《月夜》)

(4),元是今朝斗草赢。

(晏殊《破阵子》)

(5),,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6)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

9.在徜徉书本、汲取知识的同时,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自然:

总有一些景物,让我们流连忘返。

看那“长河落日”“小桥流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青山焕绿”“柳树萌芽”,你有什么感受?

任选其中一处景物,仿照例句,完成下面的句子。

(4分)

示例:

我看青山焕绿,感受到生机勃发的力量。

我看,感受到

二、阅读理解。

(39分)

(一)古诗鉴赏,完成10—11题。

(5分)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0、“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3分)

11、“客行悲故乡”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中与之相照应的句子是那一句?

(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7—20题。

(14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土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

“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

“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4分)

⑴会天大雨 ⑵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⑶楚人怜之  ⑷置人所罾鱼腹中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宜多应者 诚宜开张圣听

B.扶苏以数谏故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C.卒买鱼烹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

⑴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译文:

⑵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文:

  

15.陈胜、吴广为什么要鱼腹藏书、篝火狐鸣?

对这种做法你是如何评价的?

(3分)

(三)阅读下面文段,回答21—25题。

(8分)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1)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

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

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2)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

如果这惟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

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3)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正如歌德所说:

“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

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

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做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4)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

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

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

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

生活的样子。

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

这是一种情况。

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

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

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

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

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5)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

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

我还相信,A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

B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16.作者要通过本文表达一种什么观点?

(2分)

17.第⑶段划线句使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18.文章结尾处A、B两句话能否调换位置?

为什么?

(3分)

(四)、阅读下面文段,回答20—24题。

(12分)

回家去问妈妈

①那一年游敦煌回来,兴奋地同妈妈谈起戈壁的黄沙和祁连的雪峰。

说到丝绸之路上僻远的安西,哈密瓜汁甜得把嘴唇粘在一起……一直安静听我说话的妈妈,淡淡地插了一句:

“在你不到半岁的时候,我就抱着你走过安西。

”我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谈过这段往事。

②妈妈说,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

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

以前我一说起带你赶路的事,你就嫌烦,说知道啦,别再啰嗦。

③我静静地倾听妈妈的描述,才知道我在幼年时曾带给母亲那样的艰难。

才知道发生在安西的感动源远流长。

突然意识到,在我和最亲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

④我们总觉得已经成人。

母亲只是一间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避,但不会再提供新的风景。

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的价值。

全神贯注地倾听上司的评论,字斟句酌地印证众人的口碑,反复咀嚼朋友随口吐露的点滴印象,甚至会为恋人一颦一笑的涵意彻夜思索……我们极其在意世人对我们的看法,恰恰忘了,当我们环视整个世界的时候,总有一双微微眯起的眼睛,始终在背后凝视着我们。

母亲默默地关注,就像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不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制造的精品。

于是我们厌烦了,不客气地说,老提那些过去的事,烦不烦呀?

从此,母亲就真的噤了声。

⑤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

我们幼年的顽皮、成长的艰辛、与生俱来的弱.点、异于常人的秉赋……从小到大最详尽的档案、每一次失败与成功的记录,都贮存在母亲宁静的眼中。

我们曾经满世界地寻找真诚,却不知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⑥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

我们还未曾读懂,著者已撒手而去。

从此我们面对书中的无数悬念和秘密,无以破译。

我们流落世间,成为飘零的红叶。

⑦趁老树虬曲的枝丫还郁郁葱葱,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

⑧一定要赶快啊!

生命给我们的允诺并不慷慨,两代人命运的云梯衔接处,时间只是窄窄的台阶。

从我们明白人生的韵律,距父母还能明晰地谈论以往,并肩而行的日子屈指可数。

⑨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儿女一个机会,让我们深刻洞察尘封的的记忆。

(选文有删改)

19.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件事引发了作者的哪些感悟?

(感悟答出两点即可)(4分)

20.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

21.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

(4分)

三、写作与表达(50分)

24.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思想、感情、态度等,用言语、行为显示出来,即为“表达”。

把爱表达出来,你会被更多关爱包围;把幸福表达出来,你会感受更多幸福;把失意表达出来,你会获得真诚帮助……勇于表达,善于表达,成长更顺利,生活更美好。

请以“需要表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卷面整洁,书写认真、规范。

2、表达真情实感,贴近生活、贴近自己。

3、不少于700字。

 

一、选择题(31分,每小题3分)

1、D2、B3、A(“蒙受”是指受到,遭受;“承受”则是指承担,接受,与“阴影”不能搭配;“弘扬”是指发扬光大;“宣扬”指的是狂妄地自高自大,与语境不符。

)4、A.搭配不当,应该把“作为目的”改为“的宗旨”.B.搭配不当,应该在“检测”后加上“的力度”.C.搭配不当,应该在“以及”后加上“抒发了”.D.正确.故选:

D.5、C6、C

8.(2分)示例:

我看长河落日,感受到雄奇壮观之美。

我看小桥流水,感受到诗情画意之美。

我看鹰击长空,感受到勇于搏击的力量。

我看鱼翔浅底,感受到自由自在的快乐,我看柳树萌芽,感受到生命萌发的美丽。

三、阅读理解。

(39分)

(一)古诗鉴赏。

完成14—16题。

(5分)

10.答案:

“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

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

11.答:

思念故乡;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7—20题。

(14分)

12. ⑴适逢,恰巧遇到   ⑵编次  ⑶爱戴   ⑷用网捕13.A(应该)14.⑴现在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⑵有的人认为他已经死了,有的人认为他逃跑了。

15.①制造舆论,鼓动人心,树立威信,让戍卒相信“大楚兴,陈胜王”的必然趋势。

②利用当时普遍存在的敬奉鬼神的习俗来制造舆论,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这样做显出了陈胜等组织起义的足智多谋。

(三)、阅读下面文段,回答21—25题。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8分)

16.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2分)

17.道理论证(引证法也可)(1分)作用:

引用歌德的话论证了每个人要对自己的人生的观点,具有权威性,增强了说服力。

(2分)

18.不能(1分),这两句话是文章通过分析论证得出的结论。

A句是对前文的总结,B句是由A句作出的推断,意在告诉我们“高质、有效社会的建设需要从每一个人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做起”的道理。

由人写到社会,按逻辑顺序来论证,使论证更深入。

(2分)

(四)、阅读下面文段,回答26—30题。

《回家去问妈妈》(12分)

19.事件:

我游敦煌回来,和母亲交谈,意外得知母亲曾抱着我走过安西的往事。

(2分)感悟:

①我们极其在意世人的看法,却忽视、厌烦了母亲。

②母亲是最了解我们的人,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③趁母亲健在,抓紧时间和母亲沟通交流。

(2分,答出两点即可)

20.(4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母亲关注我们比喻成老艺人打磨描绘精品(把“母亲”比喻成“老艺人’’,把“我们”比喻成“精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我们的耐心培育。

21.(4分)本段起过渡作用,承接上文的感悟,引出下文的劝告;紧扣文题,呼吁人们抓紧时间与父母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