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施工组织设计综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288606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7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涵洞施工组织设计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涵洞施工组织设计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涵洞施工组织设计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涵洞施工组织设计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涵洞施工组织设计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涵洞施工组织设计综述.docx

《涵洞施工组织设计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涵洞施工组织设计综述.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涵洞施工组织设计综述.docx

涵洞施工组织设计综述

太中银铁路ZQ-V标段

DK405+800.00~DK423+528.00段涵洞工程

 

二〇〇七年七月

 

1、编制依据…………………………………………………………………1

2、编制原则…………………………………………………………………1

3.工程简介…………………………………………………………………1

4、施工总体布署……………………………………………………………1

5、施工方案…………………………………………………………………1

6、工艺流程…………………………………………………………………1

7、总工期……………………………………………………………………1

8、主要材料、工程设备的使用计划和供应方案保供措施………………1

9、质量目标、着量保证体系及措施………………………………………1

10、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1

11、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1

12、环境保护、水土保护及措施…………………………………………1

13、文明施工目标及措施…………………………………………………1

14、雨季施工措施…………………………………………………………1

15、冬季施工措施…………………………………………………………1

 

涵洞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

1.1新建铁路太原至中卫(银川)线涵洞施工图设计.

1.2国家、铁道部和陕西省现行的法律、法规。

1.3国家、铁道部现行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强制性标准、规则等。

1.4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及详细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2.编制原则

2.1本着优质、高效、经济、合理的原则,依据施工总承包合同和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执行铁路工程有关施工规范和标准。

2.2以确保工期及阶段性工期目标并适当提前为原则,安排施工进度计划。

2.3以确保质量目标为原则,安排专业化施工队伍,配备先进的机械设备,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工艺。

2.4以确保安全生产为原则,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

针对当地自然条件、高空作业、不良地质等特点,制定各项技术组织措施。

2.5以节约土地、保护环境、满足需要为原则设置现场临时设施、布置施工总平面。

3.工程简介

3.1主要技术标准

序号

项目

技术标准

1

铁路等级

Ⅰ级

2

正线数目

双线

3

限制坡度

6‰

4

客车速度目标值

160km/h,预留200km/h条件

5

最小曲线半径

4500m

6

到发线有效长度

绥德以东1050m,绥德以西850m,预留1050m条件

7

牵引种类

电力

8

牵引质量

4000t,5000t

9

闭塞类型

双线区段自动闭塞

3.2工程范围

中建总公司太中银铁路工程ZQ-V标段第一项目部一分部,施工范围位于陕西省靖边县,准备开工下列9座涵洞。

具体情况见下表:

编号

桩号

孔径

结构形式

长度

(延米)

基础处理方式

施工队

1

DK409+871.37

1-4m

框架涵

22.52

3:

7灰土

第一作业队

2

DK410+400.00

1-4m

框架涵

18.08

灰土桩

3

DK411+422.80

1-4m

框架涵

17.08

3:

7灰土

第二作业队

4

DK414+325.54

1-4m

盖板箱涵

33.18

搅拌桩

5

DK417+066.50

1-4m

盖板箱涵

16.76

砂加碎石

第三作业队

6

DK418+596.75

1-5m

框架涵

17.1

砂加碎石

7

DK419+664.97

1-4m

框架涵

22.1

搅拌桩

第四作业队

8

DK422+782.40

1-6m

框架涵

17.46

3:

7灰土

9

DK423+225.85

1-4m

框架涵

16.74

3:

7灰土

3.3主要工程数量

C20混凝土1933.4m3

C25混凝土220m3

C30混凝土1395m3

C35混凝土102.00m3

Q235钢筋18136Kg

HRB335钢筋118240Kg

3.4不良地质

沿线属丘陵,地表面土质为新黄土、粉土等。

沿线风沙主要分布于靖边以北的广阔地区,海拔高程1000~1300m,地形波状起伏,相对高差5~20m,沙丘主要呈新月型、链状等形态,属固定、半固定及少量流动沙地、沙丘,沙丘迎风坡10°~15°,背风坡30°~60°。

风沙危害程度轻微~中等。

3.4.3气象特征

由于地理位置和地貌特点,以及受蒙古高压和大陆低压槽的控制,呈现强烈的大陆性冬候。

冬季寒冷,时间长,达五个半月,夏季干燥炎热,时间短,仅有二个月。

霜冻时间长,气温年变差大。

日变差大,夏秋太阳辐射强,加之地面植被少,容易发生直流气团,地形雨及热雷雨经常出现,并常降落冰雹,冬、春全为蒙古高压所控制,多西北风,最大风力九级,夏季蒙古高压北移,受太平洋气团影响,东南风有所加强。

降水量较少,分布很不均匀。

多年平均降水量在350mm~493mm之间,汛期7~9三个月约占70%,且多为集中性暴雨。

所以往往是春,夏干旱,秋季暴雨成灾,气温地理分布的趋势是南高北低。

沿线主要地区气象要素表

地名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C)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C)

历年平均降水量(mm)

历年平均蒸发量(mm)

历年最冷月平均气温(°C)

历年平均气温

(°C)

历年最大风速(m/s)

及风向

历年主导风向

历年最大积雪厚度

(cm)

靖边

36.4

-27.3

395.8

1942.6

-6.8

9.1

13/N

S/SSW

13

3.4.4地震基本烈度

本合同段:

地震动峰值(烈度)0.05g(Ⅵ)

3.3.5水文地质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岩溶水。

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

地下水埋深受地形地貌、水系切割深度、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控制,一般平原、沙漠、河流漫滩、低阶地地下水埋深1~10m。

高阶地及丘陵地区地下水埋藏较深,一般40~60米,局部地段埋深大于80米。

本合同段无地表水流,地下水系H2级对普通混凝土具硫酸盐侵蚀性。

 

4.施工总体部署

4.1项目部组织机构设置

作业施工队

 

4.2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队人员的安排

项目部或作业队

姓名

人数

职务

备注

项目部管理人员

刘世杰

项目副经理

徐广军

工程部部长

游武

工程师

范学田

安质部部长

赵智敏

测量工程师

陈亿

试验工程师

作业队施工人员

翟恩权

作业一队队长

夏喜

作业一技术员

杨文洪

作业二队队长

樊昌荣

作业二技术员

李国洪

作业三队队长

慕建军

作业三技术员

赵锡明

作业四队队长

徐俊义

作业四技术员

队安全员、

队质检员

8

试验员

8

测量员

220

工人

4.3砼搅拌站

本段涵洞施工,砼由自建的砼搅拌站供应,拌合站设在冯家峁林场内。

自供材料,专人管理,专人搅拌,运输车运输。

4.4施工用电

本段涵洞施工拟自备3台50Kw发电机发电,以满足施工需要。

4.5施工用水

本段线路所经地区水源匮乏,且地下水对普通混凝土具镁盐侵蚀性,不能用于施工及生活。

施工及生活用水计划用车辆运送。

4.6施工检测

4.6.1本工程在工地计划配置检测人员4人,其中试验工程师1人,试验员3人,在业务上接受中心试验室的管理和指导。

再根据试验工作需要,随时增派人员帮助工作。

开工前组织测试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掌握采用的新方法、新技术、新标准,并对涉及到新的测试和科研项目进行学习、讨论、论证、应用、推广。

4.6.2试验、检测人员职责

工地试验人员主要是按中心试验室的要求,负责现场原材料送检,砼坍落度的控制,砼试块制作、养护等。

工作上受控于中心试验室的试验网络,替中心试验室分管现场业务。

4.7施工程序

小桥涵施工程序:

征地拆迁场地清理测量放线

现场核对开工报告工程实施(基坑开挖)地基换填

基础砼浇筑涵身钢筋砼钢筋砼盖板(防护工程、附属工程)施工自检报检签证试验检测质量评定工程验收工程保修。

 

5.施工方案

5.1基础工程

5.1.1根据坐标放出涵洞的轴线、测出原地面高程,用石灰或滑石粉将涵洞的开挖边线定出。

并将轴线用桩延长至涵洞外,确保能随时恢复轴线,保证涵洞各部分尺寸正确无误。

5.1.2基坑采用挖掘机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开挖。

在进场道路和工作面允许的情况下采用挖掘机开挖,无法使用机械时用人工开挖;开挖基坑时,在设计标高之上预留20cm的保护层,基础圬工施工时再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并及时灌注基础砼。

凡有挠动,被水浸泡或破坏的地方,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加深开挖深度,并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适用材料或与基础相同等级的混凝土回填到正确的标高。

所开挖的各种杂土清运到弃土堆存放。

开挖过程中根据开挖深度及土质情况注意观察坑壁的稳定性,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坑壁支挡或采用放坡开挖,以保证施工安全。

开挖成型后,检查其设计标高及基底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与设计不符,必须按程序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能进行基底处理,直到基底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为止。

5.1.3基底换填

基底开挖至设计标高,按设计和规范要求采用换填砂夹碎石和三七灰土。

三七灰土每层按25cm厚铺设三七灰土,分层用小型打夯机进行夯实;初夯一遍,然后先慢后快,由弱至强。

连续夯实15遍左右,若有不合格处应进行补夯后再做检验,直到合格为止,逐层夯实直至换填到基底标高。

 

3.1.4水泥搅拌桩

3.1.4.1机械设备及原材料要求

3.1.4.1.1机械设备要求

施工设备

要求

钻机

1.具有正向钻进,反向提升的功能;

2.反钻提升时具有匀速提升、均匀搅拌、均匀喷浆等功能。

灰浆

搅拌机

包括2台容积为0.5m³的水泥浆搅拌机,泵量50L\min,泵压1500KPa的灰浆泵等。

搅拌钻头

钻头直径应与湿喷桩的设计桩径相同。

 

计量

装置

计量装置在湿喷桩施工过程起质量监控作用,正式施工前必须结合试桩由计量部门进行校定。

校定过程中,项目经理部、监理组、计量设备供货厂商共同参与;校定结束后,由计量部门、项目经理部、监理组共同铅封,施工过程中要有专人监控记录;施工过程中监测一般包括深度计、流量计、各种压力表及电压表等。

电脑记

录仪器

电脑自动记录仪应选用定型产品,不得具有存储功能,具备现场打印施工过程和成桩资料的功能。

动力设备

满足工程需要的发电机组或市电。

3.1.4.1.2原材料要求

(1)、水泥采用PO.32.5强度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复合硅酸盐水泥,由项目经理部统一供应。

(2)、水泥必须入库,堆放应整齐,底下应垫空,四周应有排水沟,所用水泥必须确保质量,严禁使用过期、受潮、结块、变性的劣质水泥。

每天水泥的进库量和使用量都要进行现场清点,做好台帐。

(3)对进场的同厂家,同品质,同编号同生产日期的水泥,每300吨为一批(不足300吨的按一批对待)验收。

每批至少取样一次。

3.1.4.2湿喷桩施工工序

(1)首先湿喷桩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坡度控制在2%内,并控制高程;清除地表的杂草、树根、耕植土等,填前翻松20~30cm,整平并压实,碾压后报监理验收。

在路基外侧开挖临时排水边沟,保证施工期间的排水。

(2)施工前进行测量放样,用木桩等定出桩位并洒上白灰,绘制桩位平面图,给桩位编号并报监理复核。

(3)机械安装、调试,待转速、空压正常后,开始定位。

桩机开钻前必须钻头对中(桩中心),桩位偏差不大于5cm,桩距偏差不大于10cm,垂直度偏差小于1%,垂直度可用铅垂仪检查(机架上悬铅垂仪,线长不小于2m);钻架上必须有醒目、准确的刻度,以便随时检查钻进深度;每台钻机必须配置比重计,钻头搅拌叶片的直径尺寸必须经检查合格方可开钻;存浆筒与桩机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60m。

(4)湿喷桩施工前必须进行成桩试验,每段要求试桩不少于6根,通过试桩进行工艺总结,确定技术参数:

①满足设计喷入量的各种参数,如:

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搅拌速度、喷浆压力、单位时间喷入量、两次喷量的分配;

②确定搅拌的均匀性,验证预定的工艺流程;

③掌握下钻和提升的阻力,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④确定软土含水量和喷浆量的关系,求得最佳喷浆量和浆液的水灰比。

具体数值:

钻进速度0.8m/min,提升速度0.4~0.7m/min,搅拌转数为30~50转/min,钻进、复搅、提升时管道压力0.1~0.2Mpa;喷浆时管道压力0.25~0.4Mpa。

(5)浆液配制及搅拌

现场要配备搅拌筒和存浆筒,体积要满足单根桩的用量,每根桩拌一筒,水灰比为0.5,水泥浆在比重为1.73。

配制好的水泥浆必须用砂浆搅拌机搅拌,每次搅拌的时间不得少于5min,停置时间不得过长(不超过2h),水泥浆拌制好后将浆液倒入存浆筒时应加筛过滤,以免浆内结块,损坏浆泵,影响施工进度。

现场技术人员要随时抽检水泥浆比重,并记录在案。

(6)钻进、送浆

此过程要记录开钻时间,控制喷浆量:

设计28d无侧限抗压强度≥1.0Mpa,喷浆量在室内试验基础上,每米提高水泥用量5kg,并控制水泥用量,每延米不小于76kg。

(7)提升喷浆搅拌,搅拌机下钻到设计深度后,开动送浆泵,同时边搅拌边喷浆,提升直至离地面50cm,到达后停止钻进并连续喷浆1分钟,搅拌头自桩底反转,边喷浆边旋转,并以设计要求的速度均匀提升搅拌机,提升过程中的喷浆量应严格控制。

(8)为使水泥浆与土体拌和均匀,当搅拌机提升到设计顶面标高后,应上下复拌,对桩顶1.0~1.5m范围再增加一次注浆后,将搅拌机提升出地面。

(9)每根桩施工完毕必须交现场监理签认,对电脑打印资料与现场施工情况进行校核;对于现场布桩要预先制备空心的布桩图,每根桩都有一个行列编号,每施工一根桩就要用笔涂成实心圈。

 

3.1.4.3湿喷桩的施工质量及检验要求

检查项目

质量要求和允许偏差

检查规定

备注

检查频率

检查方法

桩距

偏差±10cm

抽查2%

皮尺测量

桩径

≥设计值

抽查2%

尺量

桩长

≥设计值

全部

检查施工、监理记录

桩垂直度

1.0%

全部

检查施工、监理记录

单桩喷浆量

≥设计值

全部

检查施工、监理记录

桩身7d强度

≥0.6Mpa

抽查5‰

钻孔取芯检测

桩身28d强度

≥1.0Mpa

抽查5‰

钻孔取芯检测

3.1.4.4施工注意事项

(1)确保水泥用量:

每延米水泥用量误差不得大于4%,单桩水泥用量误差不得大于1%。

(2)桩机必须配置喷入计量装置,须定期标定(每生产1万米搅拌桩后重新标定),严禁无喷入计量装置的桩机投入使用,并记录瞬时喷浆量和累计喷浆量。

存浆筒容量应不小于一根桩的用浆量,当上述容量不足时,不得开始下一根桩的施工。

(3)喷浆搅拌提升,当钻头提升到地面以下不足50cm时,送浆泵器应停止送浆,并用人工回填粘性土压实。

(4)严格控制喷浆标高和停浆标高,不得中断喷浆,确保桩体长度;严禁在尚未喷浆的情况下进行钻杆提升作业。

(5)发现喷浆管堵塞不喷浆时,应立即停止施工,标明钻杆所处深度,查明原因,迅速排除故障,重新喷浆,接头处重叠应不少于1m;如间隔时间超过12小时,该根未完桩应作报废处理,重新进行打设,新桩与报废桩外边缘的距离不能大于设计桩距的15%,并及时做好记录;施工中若发现喷浆量不足,由监理选择在该桩位的附近位置按1:

1进行补桩。

(6)对损坏的设备或不正确的仪器、仪表等及时给予更换,易损零件要求有一定的库存,钻头磨损在1cm内。

(7)每台钻机的日工作量在300~350延米,超出应及时查找原因,避免出现质量隐患。

(8)施工记录:

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准确地对施工的原始数据、试验数据进行记录,上报经理部以后确认签字;施工中的记录要真实可靠,实事求是地反映工程施工概况和工程质量,不得弄虚作假伪造资料,上报的资料应该字迹清晰,签字完整,以便经理部资料的整理、归档。

5.1.4基础砼

施工前严格控制各种原材料质量,所用主材、地材的规格和强度符合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本段涵洞基础分别采用C20砼整体式基础和分离式基础,根据沉降缝位置进行一次性或分段浇筑。

沉降缝处采用3cm厚沥青侵制木板,基础采用组合钢模立模,钢管及扣件加固。

砼集中拌合后采用铁皮溜槽入模,每层浇筑厚度为30cm,插入式振捣器分层捣实。

基础与涵身连接处预埋钢筋及片石接茬石,用以加强与涵身的连接。

盖板涵基础,预埋短钢筋或接茬片石;框架涵基础预埋接茬钢筋;其接茬的涵身底宽范围在立模前(混凝土强度>2.5MPa)进行凿毛处理并冲洗干净。

5.2钢筋混凝土涵身及顶板

5.2.1框架涵施工

5.2.1.1模板:

涵身模板使用组合钢模,用钢管作横带和竖方,并设置适量斜支撑,内设φ16圆钢作对拉螺杆,其间距为80cm,梅花型布置。

5.2.1.2钢筋:

涵身钢筋采用加工场集中弯制,现场绑扎成型。

钢筋保护层使用特制塑料垫块控制。

涵节钢筋布置,应按各涵身钢筋布置图注明的排列编号循环布置,但涵节始未端必须采用闭合形钢筋排架,同时适当调整始末排架钢筋间距,使其至端面的砼净保护层为3.5~5㎝;闭合形钢筋排架可就地绑扎,亦可预制成骨架后安装,采用后者时应进行临时加劲,以防吊装时骨架变形;

5.2.1.3砼浇筑

钢筋混凝土分二次浇注,第一次灌注至底板面及梗肋以上30cm涵身;第二次施工涵身及框架涵顶板。

砼由冯家峁林场拌合站集中供应,通过混凝土运输罐车运至施工现场,采用溜槽入模。

浇筑时分层进行,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

砼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浇筑顶板砼时,表面使用木抹刮平,用光抹压光,并在砼初凝前用光抹多次收光,以防止砼表面产生收缩裂纹。

5.2.1.4砼养护:

(1)砼灌注完成后,应在收浆后12小时内覆盖和洒水养护。

养护不少于14天。

(2)夏季灌注的砼,应根据气温情况,及时收浆及时采用麻片、毡布等覆盖和洒水,并采用水泵、水枪等机具进行喷水保持覆盖物湿润。

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应将刚灌注的砼表面用塑料布覆盖严密,塑料布内应具有凝结水,并应经常检查。

(3)冬季施工,应采取保温养护措施,并不得对混凝土洒水养护。

5.2.2盖板箱涵盖板预制和吊装

钢筋混凝土盖板,可以采用现浇或集中预制。

采用现浇时,参照框架箱涵进行施工。

5.2.2.1准备工作

(1)在工程开工前,做好原材料的检验,并按试验工程师交底要求做好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

同时,场地进行平整、碾压,并用15CM厚混凝土硬化处理,作为预制构件的底模。

并按设计及施工进度计划要求进行备料。

(2)、主模、绑扎钢筋:

首先扎底层钢筋,安放钢筋骨架;接着绑扎上层钢筋,立外模支撑,埋设预埋钢筋,按设计要求设置吊环。

(3)、浇筑混凝土按设计配合比进行配制并控制坍落度。

浇筑过程中,底层用插入式振捣器,上层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做到振捣密实。

浇筑过程中,每次拆模以后对模板进行整理检查清刷涂油。

浇筑过程中制作砼试块,用以检查预制构件砼强度。

(4)、拆模、养生、起吊:

根据气候条件及混凝土凝结硬化情况掌握拆模时间,拆模后养生到规定时间。

达到强度后,即可以进行起吊、整理堆放或直接运输吊装到位。

5.2.2.2盖板安装

吊装具体要求如下:

涵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以上及预制盖板砼强度达到100%时,才允许吊装。

安装前,依据设计要求在涵盖板底座上用1:

3水泥沙浆坐浆找平。

检查预制成品件及涵身尺寸,确保安放位置准确,误差保证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吊车在安装前经过严格要求检修,在吊装过程中一定要平衡,防止盖板瞬间承担过大的负弯矩,确保安放质量。

安装后,盖板上的吊装位置用沙浆或工程师批准的其他材料填满。

相邻板块之间用高等级(1:

2)水泥沙浆填塞密实。

5.3沉降缝

(1)、设置沉降缝的道数、缝宽和位置应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2)按图纸规定填塞嵌缝材料,如:

粘土、M20砂浆、JS-18侵制麻绳、沥青浸制木板(禁制使用泡沫板)等。

5.4涵洞出入口附属工程

涵洞出入口附属工程的片石铺砌选用不易风化的硬质岩石,铺砌密实,沙浆饱满。

涵洞出入口铺砌应按实际地形进行处理,线型顺畅,不能急弯硬接。

出入口砼施工采用与涵身一致的施工工艺。

出入口浆砌片石施工严格砌体施工技术规范进行。

砂浆采用砂浆搅拌机拌合,人工坐浆砌筑。

5.5防水层

施工前,涵洞顶面、侧面表面要平整,清洁干燥无蜂窝麻面、浮渣、浮土、油污。

防水材料使用前,对厂家、产品名称、产品标准号、产品规格、制造日期、生产批号以及抽样检查。

防水涂料涂刷均匀,涂刷厚度可为1.5mm,涂刷可分1-2次进行。

涂刷时不得因流溅或其他原因污染涵身。

防水卷材的粘贴可在防水涂料涂刷完毕后20min内做完,也可按施工现场具体情况根据试验确定。

5.6涵背回填

铁路能否保持行车平稳、舒适,构造物涵背回填的质量常常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太中银施路通—24》中的路涵过渡段设计方案施工。

涵背填土在涵洞各部位砼强度达到规定龄期、以及涵洞的防水层等工序质量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

回填前,先与断面上划分回填层次,确定检测频率,填写检测记录。

填筑时要设专人负责,每一构造物谁负责回填要明确。

用于回填的材料按设计部位,选用透水性良好的A组填料分层对称填筑,填料既要能被充分压实,具备良好的透水性,且不含有草根、腐植物或冻土块等杂物。

涵侧已填路基必须按规范要求挖成台阶,以保证回填质量。

回填分层填筑,根据压实机型(采用强制式打夯机),控制在每层填厚不大于10~15厘米,分层填筑保证摊铺厚度均匀、平顺。

构造物的回填遵照两边对称原则。

并做到在基本相同的标高上进行,防止不均匀回填造成对构造物的损坏。

回填土要经过选择,含水量要接近最佳含水量。

其回填高度分别按结构物顶面以上填土高度大于1.5米及小于1.5米时的不同情况,分别按要求进行填筑。

填筑尺寸和填料要求,按照《太中银施路通—24》施工图控制施工。

路涵过渡段示意图见下图-1和图-2。

 

6.工艺流程

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图

测量放样

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

三七灰土换填

涵身基础垫层

钢筋制作

基础砼浇筑

钢筋制作

涵身及顶板钢筋安装

涵身及顶板模板安装

砼试块制作

砼拌制

涵身及顶板砼浇筑

养护、拆模

防护工程

附属工程

压试块

基坑及涵背回填

交工验收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工艺流程图

测量放样

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

三七灰土换填

涵身基础垫层

基础砼浇筑

涵身模板安装

模板制安

涵身砼浇注

砼试块制作

盖板预制

盖板安装

附属工程

钢筋制作

压试块

基坑及涵背回填

交工验收

7.工期形象进度计划

根据施工要求,此2座涵洞工期目标是一个半月,计划于2007年7月10开工,到2007年8月25日完成本涵洞的主体工程。

 

8.主要材料、工程设备的使用计划和供应方案、保供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