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民办教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267862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 民办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八章 民办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八章 民办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八章 民办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八章 民办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八章 民办教育.docx

《第八章 民办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 民办教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八章 民办教育.docx

第八章民办教育

第八章民办教育

第一节中国民办教育探源

一、中国历史上的私学

私学在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在经费、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管理、办学形式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传播和创新具有促进作用。

学校教育作为教育实践的主体,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在我国历史上,私学是除官学之外的又一重要的教育渠道。

研究历史上私立学校的特点,有利于促进我国学校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私学兴衰交替的历史轨迹及其原因

 私学,是指私人或民间团体出资兴办并管理的学校,近现代称为私立学校。

我国的私学源远流长,在2000年的时间里大致经历了如下兴衰交替的过程。

发源于春秋中叶,勃兴于战国中期。

当时,日渐衰微的官学,已不能满足社会各阶级(阶层)出于政治斗争对人才的需要,于是私人养士之风盛行;及至战国中期,诸侯争雄加剧,养士之风更盛,私学发展而至勃兴。

秦废百家而独重法,私学受挫。

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府倡导私学,私学开始复兴,蒙学也已出现。

魏晋南北朝,儒道佛玄四家私学规模巨大,堪称战国之后私学的再度繁荣。

唐宋时期,官学强盛至极,科举制也日臻完善,高、中级私学的发展受到抑制,但层次较低的蒙学却获得发展。

南宋的蒙学已开始分化出村学、义学、族塾、冬学等各种形式。

到元代,私学继续得以蓬勃发展,社学、庙学等特殊私学呈现繁荣景象。

明清时期的私学表现出与前代不同的特点,除蒙学之外,高级私学的发展也呈兴旺之势。

但清初的高级私学,明显地受到了当时政府文教政策的限制。

从晚清至1949年,具有民主色彩和自由精神的新式私学开始出现并获较大发展,标志着我国的私学已发展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纵观历史上私立学校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我国私学的兴衰规律:

1.私学的兴盛一般都出现在重大的社会变革时期,且其生存与发展,与宽松、宽容的文化氛围成正比例关系;每当一统化的意识形态重建或强化时,则表现为私学教育特别是高级私学的衰微。

从战国、汉魏晋和宋代私学的繁盛来看,私学所涌动的每一次浪潮,均与文化开放、学术争鸣和宗教昌炽相关。

近现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都会同民间财力的积聚,西方文化联袂而来,思想的相对活跃,是近代新式私学炽盛的背景。

而秦及前清私学不兴的原因,就在于当时高压专制的文教政策。

2.当考选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精神时,官学则相对发达;而考选死板、偏狭、腐败之时,则私学较盛。

例如科举制度,它把读书、应考、做官联构一起,刺激了广大士人求学的积极性,因而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但后来却发展成畸形,学校教育日益失去了主体意识和追求学问的相对独立性。

官学失去了活力,私学却焕发了生机。

如宋"南渡"之后,科举日趋腐败,官学一蹶不振,于是精庐、精舍等高级私学重又复现,稍后更有六大书院的崛起。

二、我国历史上私立学校的特点

私学既是由私人(或民间团体)办理的学校,从而表现出许多与官学迥然而异的特点。

(一)经费和师资

1.私立教育经费基本为自筹,但也不排斥官方资助。

早期开办私学的代表人物孔丘,招收学生的条件很简单,只要"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魏晋南北朝时,儒家私学有的要求学生兑资入学,有的酌收束修,有的接收帝王的"资给"或"馈赠"。

元代庙学多为民间捐资或集资兴建、维持。

历代书院经费来源有的是政府拨给的,有的是私人筹措、捐献的,有的则是通过"学田"自给自足。

到近代,新式私学的开创者多为地方绅士或文化名人,其办学经费多与工商业有关。

如张謇创办通州师专,马相伯兴办复旦公学,张伯苓、严修开办南开学校,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和一个规模恢宏的学校网等。

现代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学校和育才学校,也主要是通过募捐、集资等形式来解决办学经费。

2.师资。

早期私学的师资来源于平民学者。

私学的宗师,有入仕做官兼领官职或短期为官者,但是,为师的资格不以入仕与否为先决条件。

唐宋以后,随着科举制的强化和读书人的增加,许多科举落第者选择教书谋生,这是私学特别是蒙学教育师资的主要来源。

私学大多有自己的学术追求,急功近利情绪相对淡漠,这一特征显示了私学教师的品格。

如孔丘,为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培养目标,"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矣"。

又如墨子,为培养急公好义、济世利民和勇于献身的"兼士"或"贤士",主张"贵义兴利"、"食力节用"、"耻过谤非"。

现代的陶行知,为造就具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的乡村教师,脱下西装革履,穿上布衣草鞋,创办晓庄学校、育才学校。

(二)教育对象历代官学均有贵族化特征。

私学的"有教无类"冲破了种族、地域和阶级界限,平民布衣受教育的机会显著增加。

"有教无类"来自孔子的教学实践。

孔子有形同乞丐者,甚至还有犯人和大盗。

孔门"弟子三千",不分老少(颜路小孔子6岁,公孙龙小孔子47岁),不分智愚("柴也愚,参也曾")、不分勤惰("颜回者好学","宰予昼寝")。

魏晋南北朝时,寒门子弟入学率呈上升趋势。

如"家贫早孤"的邴原亦入学肆习,学生尚可根据自身情况择师。

元代的庙学,其招生对象包括平民百姓;而社学,从其"教劝农桑"的教学内容和只在农闲时开办的特征,可以看出其对象是农民及农家子弟。

至于近现代所涌现出来的新型私学,更是体现出了教育对象广泛性的特点:

如平民学校和劳动补习学校,都是以普通劳动者为教育对象。

陶行知所创办的晓庄学校,招收农民的子弟,为广大农村培养人才;育才学校则是为了培养人才幼苗而从难童救济院和孤儿院中招收有特殊才能的"难童"。

(三)教学内容异彩纷呈,教学方式、方法灵活多样私学按其层次分为蒙养教学和高级私学。

由于私学大多有自己独立的学术追求又由于教育对象的广泛性,私学教育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方式上,都具有多样化的特征。

1.蒙养教学。

蒙学始于汉代,至宋日益完备,元、明、清又有所发展。

我国古代重视教材建设,蒙养教材按其内容可分为五类:

一是综合各种常识的识字课本,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最为有名。

二是诗文教学的课本,可以《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唐宋八大家文钞》为代表。

三是历史知识教材,如晋人李瀚编纂的《蒙求》。

四是博特常识教材,最为著名的是宋代方逢辰编写的名物蒙求》。

五是封建伦理道德教育教材,此类教材多为宋明理学家所编。

蒙养教育阶段,强调蒙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习惯。

近现代私学教育更为丰富。

蒙养教学,概括起来是读、写、作三事。

读是阅读,包括教书、背书、理书、讲书几个环节。

写是习写字,习字教学在蒙学中形成了一定的程序,有切实的要求,具体的指导,有持之以恒的训练。

作是写作的训练,这也有一套传统的做法:

第一,作文从模仿入手;第二,注意基本功训练;第三,勤于练习,精于修改。

相对于近现代新型私学,古代蒙学教学更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方式的讲授法为主要手段。

2.高级私学。

高级私学是私学最早的表现形式,其产生较蒙学要早,并且其办学形式较之蒙学更具多样化的特点。

早期高级私学的教学内容,都是以诸子著作为依据的。

春秋战国之际,儒家重仁重礼,以《六经》为教材,以"六艺"为课程。

墨家在重武和重辩的同时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也是相当重视的。

道家若以老子论之,他反对一切"人为"教育,"天地本原书"可以作为老聃的经典。

其后的道家人物,大多以老子的《道德经》为教材。

法家除"以法为教"外,诉讼、兵法、耕战等一切实用知识也是兼摄并取的。

其余各家,均以所属诸子的思想和著作作为研习内容。

春秋战国之后,历代私学的教育内容无不体现着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

东汉出现综合"古"、"今"的趋势;魏晋南北朝儒道佛玄四家并兴;唐宋重视诗文辞赋和经义、时务的传播;明代"朱学"、"王学"分庭抗礼,清代以考据为务。

及至近现代的新式私学,更是主张以对国家社会有用的知识为教学内容。

注意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字、自然科学、社会政治学说,改革传统教育内容。

注意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字、自然科学、社会政治学说,改革传统教学内容。

高级私学因其教育对象多是具备自学能力的成年人,所以其教学方式较之蒙学要丰富得多。

从早期私学到近现代新式私学,除传统的自学辅导式等教学方法得以沿袭外,新的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

汉代的次相授业法;魏晋南北朝佛家私学的"格义"、"忏法"、"高足弟子复讲、代讲法;唐代的竞习歌咏、直观教学法;宋事功学派及清颜李之学的理论联系实际,"习行"法。

至于现代,陶行知吸取前人精华,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倡自由讨论,尊崇创造精神,提倡"教学做合一",重视学思行的结合,发现"小先生制"。

古代高级私学教学上值得一提的还有稷下学宫的"期会"与书院的"讲会"制度。

"期会",是定期举行的论辩会,它是不同学术论点的坦诚交锋,不仅吸引了稷下师生的踊跃参加,而且吸引四方游士驻足聆听参加辩论。

期会对于打破门户之见及思想的解放与活跃贡献很大。

它不仅可视为一种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而且也是稷下学风的集中体现。

这种学风的内在精神,即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其外在的表现,即为空前活跃的百家争鸣。

所谓"讲会",是书院与书院或精舍之间举行的学术论辩会,它往往事先约定时间、地点、宗旨、规约和论辩的主题,由书院或精舍师生共同参加,并吸引社会贤达与会。

此制始创于南宋淳熙二年(1175),时由吕祖谦在江西信州主持,邀约朱熹与陆九渊、陆九龄、刘清之等前往辩驳,使之成为学术界的盛事。

讲会制度的确立,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活跃学术空气,而且还有利于扩大巩固书院的社会影响和地位。

(四)教育管理私家蒙学和高级蒙学,虽同属私学,但二者在管理方法上却截然不同。

但二者在管理方法上却截然不同。

这主要是由教育对象自身的特点和封建"纲常"伦理决定的。

蒙学的教育对象是不谙世事的蒙童。

管理方式多是封建家长式管理。

注重对学生进行体罚,这是私人蒙学管理的最大的特点。

高级私学中的相当部分,其实都可视作一种非正式组织。

弟子与先生,是一种类似朋友的"同志"关系;而教与学,也非一个严密、复杂的过程。

这类私学管理松散,基本上是以伦理和人情维系。

倒是半官半私的"准私学",相对注重秩序性,但也往往自主性较强,并且具有一定的民主精神。

例如稷下学宫。

对教师的管理宽松,教师来去自由;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的选取,也均循教师己意,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师的选取和进退,不以政治立场和学术派别为前提,而以有无真才实学为依据。

至于学生管理,也采取来去自由的原则,学生可以自由择师,甚至可以改门易宗;此外,利用公约式规则,使学生自我约束的形式也大致成熟,有《弟子职》为据。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私学的"官学化",一些私学的组织管理也日臻完善,但其自主性强的管理特点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如宋代书院,在组织管理上具有以下特点:

1.书院机构简单,专职管理人员有限,一般只有一位明确的主持人,且往往是以讲学释难为主要职任的学派宗师。

2.管理原则初具民主色彩。

教师、学生来去自由,较少专制性处罚。

书院主持人的产生多为公推,有些书院曾明文规定:

主持人"不称职则更易",还有"按季更易"的条例,不搞终身制。

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学院的某些职位往往由学生轮流分任。

3.利用学规进行管理。

学规亦称学约、学则、教约,与禅林清规颇为相似,最著名的有朱熹所订《白鹿洞书院教条》和吕祖谦所订的《丽泽书院学规》。

古代私学管理人情味浓、民主性强的特点,在当时融洽的师生关系上也有所体现。

如我国早期私学教师的代表孔丘,他学不厌、教不倦,对弟子坦率真诚,弟子对他敬爱尊重。

他对弟子一视同仁,他对比他小三十岁的贫寒弟子颜渊极其看重,把颜渊列为德行之首。

又如他的弟子再伯牛生了疾病不能起床,孔子亲自去问病。

他提倡"当仁不让于师",他平易近人和学生能够打成一片。

他在弟子中间的形象?

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正是由于孔子对学生深沉的爱,所以学生对孔子更是倍加尊敬。

孔子死后,许多受孔子教育的弟子都来送葬,皆服孝三年,子贡结庐于墓前守孝六年才离去。

孔子和他的弟子在师生关系方面足为后人楷模。

又如,汉代私学中的"及门弟子"是真正亲自教授的,往往有数百或上千人之多。

在私人教学中,学生对师长恭敬尽礼。

同时,当时的师生关系是密切的,如师生间可以相互戏虐,边韶曾白昼假卧,弟子笑他"懒读书,但欲眠",韶闻之以诗对曰:

"但欲眠,思经事"。

可见其师生关系的融洽。

纵观历代私学,名师热心教席,慕名来学的生徒能虚心请教。

中华族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正是在长期的私人教学中形成的。

(五)办学形式私学的开办形式都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

如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私学,其开办不受时间、地点、人员、经费等的限制。

孔子周游列国,随时收徒,随地就业。

从其他诸家的"周游"来看,"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旅行修学"形式,似是有普遍意义的。

从校址和师资的选择、规模的大小、种类的多少等方面看,唐代私学的办理表现得灵活多样,显示出较强的适应性和转轨的便利。

如私学仿科举考试采用贴经、诗赋等方法,使人对它刮目相看。

唐代私学有经学、文史、诗赋、道玄、科技等五种类型。

明代高级私学有结庐授徒讲学和官余教学三种形式。

近代新式私学有政治社团、有科技、女子、工矿、师范等性质的学校,学生人数少则数十人,多则数千人。

仅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所创办的私立学校,就有科普性质的儿童通讯学校,乡村教育性质的晓庄师范,国难教育时期的中华业余补习学校、育才学校,民主教育运动中的夜大性质的重庆社会大学等。

(六)与政府的关系教育制度是整个国家社会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私学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教育制度,虽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其兴衰发展乃至具体的教学内容,不可避免地总要受制于当时政府的文教政策。

如前所述,私学的兴衰与政府文教政策的宽容与否成"反相关"。

历代政府对于私学的态度不外乎两种:

一是扶植利用,一是禁止压制。

春秋时期私学所以兴盛,就在于它的出现满足了社会各阶级(阶层)出于政治斗争对人才的需要,因而得到了政府的扶植。

其时私学与政府的关系,在稷下学宫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稷下学宫的初创,是出于田齐政权"招致闲人"的目的,因此齐国官方对其教学和学术活动并不多加干涉。

相反,齐国君主还在政治和物质上给予学者们以很高的待遇。

齐宣王承认"士贵",并表示"愿请为弟子";对邹衍、淳于髡等各派学者76人皆赐列第为士大夫,并在宽广的大道旁为之修建高大第府以示尊宠。

另一方面,稷下学宫的兴盛,也为齐国造就了大量的济世之才,当时齐能成为东方强国,稷下学宫应说是功不可没。

战国以后的历代政府(除秦、前清)都对私学采取了扶植、进而利用的政策,如汉代对著名学者的礼遇,宋代对书院的资助,民国对私立学校的改造等。

这些举措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官学的不足,对人才的培养、文化的传播和学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而秦和前清,出于加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的需要,对私学采取了严厉禁止和软硬兼施的政策。

秦统一中国后,废百家而独重法,"焚书坑儒"、"禁游宦"、"书同文"、"行同伦",强化吏师制度,秦所以速亡,与其高压专制的文教政策不无因果关系。

清朝一方面通过开科取士、设制科、编纂书籍等措施来笼络士人;另一方面,又对私学采取了高压手段,如严禁"立盟结礼"(《卧碑文》)销毁"异端"书籍、大兴"文字狱"。

这种文教政策,严重阻碍了学术的发展,也加剧了民族间的心理隔阂。

私学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首先表现在学术上。

私学大师不仅创立了各家各派的学说,把自己的学术思想通过办学、讲学的形式进行传播,而且在论辩问难中相互融合,促进了学术的发展。

孔子首创了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第一个学派—儒家学派,儒学思想通过历代大师的丰富、发展,不仅影响我国几千年,而且在国外也有很大影响。

宋代程朱的理学思想,南宋叶陈的事功学派,明代顾炎武与颜李的"经世"思想,晚清康梁的维新思想,都是通过办学、讲学来传播的。

历史上有名的书院,大多数都既是一方教育的活动中心,又是著名学者探讨学术的胜地。

其次表现在人才的培养上。

私学大师通过办学为当时培养了许多社会所需要的各方面人才,如孔子弟子三千人、贤者七十二人。

他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对于进一步打破贵族袭断文化教育和贵族世袭政治的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后各代私学,均为当时的教育和学术的繁荣作出了贡献,培养了一大批有用人材。

私学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创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二节中国近现代的私立学校

一、教会办的私立学校

近代意义的私立学校始于清未,贯穿民国年间,解放后才与公立学校合并。

根据创办者的不同,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教会办的私立学校。

近代意义上的私立学校最早由教会创办,起源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成为外国传教士宣传宗教的最为有力的手段。

早期教会学校以初、中等教育为主,以宗教教育为主要目的。

传教士往往利用提供食宿、衣服等生活条件,召集贫苦人家的孩子或流浪儿进行教育。

课程以传播福音为主,辅以极少数简单的读写算知识,如1844年,美国长老会在宁波开设崇信义塾;1864年狄考文、朱丽娅在山东创办蒙养学堂;即便是后来组成燕京大学的潞河书院、汇文大学,在19世纪创办时都是小规模的小学。

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国门打开,中国人逐渐认识到自然科技知识和外语人才的重要性。

1887年清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在科举考试中添设算学科,教会开始设立中、高等院校。

如光绪5年(1879年)上海梵王渡英语专科学校(圣约翰大学前身);光绪15年(1889年)的汇文书院和光绪7年(1881年)上海所设的中西书院等。

20世纪初,科举制废除,新教育制度颁布实施,教会学校形成与中国新式学堂相竞争的局面。

传教士投入热情很高,日趋集中高等教育,许多原有中学升为高校,如1911年南京汇文书院和宏育书院合并而成南京金陵大学,1915年设金陵女子学院;1910年建校的武昌大学;1902年几所教会大学(潍县文学院、青州文学院、济南医学院)组成的山东基督教大学,1915年改名为“齐鲁大学”;在华北协和大学和北京汇文大学基础上建立的燕京大学,都很有名。

20世纪20年代,特别是非基督教运动和收回教育权运动之后,教会学校开始受到中国政府的控制。

学校强烈的宗教色彩日益淡化,招生对象也由教徒转向富家子弟和知识分子阶层,课程设置日益系统化、科学化,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水平与国外大学逐渐接近。

教会学校学制上不同于国家正规的教育体系,管理上不受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直接控制,经费主要来源是传教士所在国的教会和董事会,还有部分属于私人财团的捐助,后来学校另一项来源是学费。

教会学校逐渐成为独立于我国正规学校系统之外的一支私立教育系统。

2、国人自办的私立学校

为了改造早已僵死的传统教育,培养具有御侮图强的近代新式人才,国人中有识之士,先后仿照教会学校,设立具有新教育意义的新式学堂。

如1878年张焕伦于上海设立正蒙书院,1904年留日学生创中国公学,1906年邵章、孙智敏创杭州女塾,1907年创立的南开女校等,成为近代中国最早的新教育机构。

近现代我国自办私立学校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清未初建时期。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廷颁布《秦定学堂章程》。

我国近代第一个新教育制度产生,为私人创办新式学堂创造了良好条件。

科举制被废除,各地传统绅士、秀才、童生、富商纷纷设立学堂,以初等教育发展最快,其中以1878年正蒙书院为最早。

高等学校仅有1904年创办的中国公学和1905年创办的为数不多的政法学堂。

(二)1912——1926年盲目发展期。

1912年民国建立,新教育获得较快发展。

1917年以后,全国陷入长达十年的军阀混战时期,国办教育受损,但正值“一战”前后,帝国主义无暇东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猛,为私立学校发展创造了一个繁荣期。

民国初年,私人办学以大学和政法学堂居多。

当时公立大学仅有清未建立的北京大学、直隶北洋大学、山西大学3所,私立大学则有朝阳大学、明德大学、北京中华大学、北京中国公学大学部、武昌中华大学、吴淞中国公学、江苏大同书院等7所。

此外未立案尚有1917年的复旦大学、1919年成立的南开大学、1912年创办的厦门大学。

而且,民初私立专科以上的学校占整个私立高等教育的75%以上。

1922年新学制制定,公办高等教育才超过私立大学教育。

  

(三)1928——1937年,稳定发展时期。

1925年国民政府成立,中国结束长达十几年军阀混战局面,出现少有的稳定形势。

1927年4月,国民政府颁布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开始整顿教育,遏制了1922年以来专科高校肓目发展、质量欠佳状况,私立高校在学校数、学生数、教职员数、生占经费数等诸方面均有明显提高。

中、初等私立学校也得到相当发展,私立中学最多时达1200所(1936年),学生也高达274801人,占学校总数的36.7%、学生总数的43.8%。

  

(四)1937——1949年衰落时期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私立学校受战争破坏惨重,如私立中学由1936年的1200所税减到1938年的618所。

高校财产损失惨重,学生、教师也大量散失,达到无法统计的程度。

抗战结束后,私立学校由于受损过于严重,加上经济凋弊,一时难以恢复元气。

国民党政府开始将残存私立高校国有化,以期给予经济上扶持。

1946年后,南开、厦大、复旦、北京中法大学、焦作工学院因财政问题被迫改为国立。

由于政局动荡,私校已很难恢复到1936年水平。

新中国建立初期,私立学校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难以维持。

1951、1952年、我国私立高校实施院系调整,私立高校在1952年底全部改为国立、私立中小学也全部改为公立,教会学校全部收归国有。

至此,在中国维持近一个世纪的近现代私立学校存在告一段落。

第三节新中国时期的民办教育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私立教育源远流长。

远在2400年前的春秋时期,孔子等就开始兴办私学。

战国时期,形成了以儒、墨、道、法为代表的私学“百家争鸣”的局面。

自此以后,私立学校在传承中华文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一向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

国家制定了多种法律,从不同角度保障人人受教育的权利,其中特别强调少数民族、儿童、妇女和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

经过50多年的努力,中国的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九年义务教育正在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全国已有91%人口的地区普及了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形式多样的成人教育和民族教育也得到很大发展;初步形成了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体系。

一、概况

中国的民办教育,类似国外的私立教育,是相对与公办教育存在的。

其划分主要是从举办教育的出资方的性质不同而讲的,即非国有教育部门投资,均属于民办学校。

需要指明的是,中国的民办学校,虽类似西方私立教育,但有着本质的不同,其资产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属于国家的,个人或非教育集体只是拥有使用权,并不得赢利。

新中国民办教育主要是1978年以后才逐渐出现的。

  我国的民办教育目前有四类学校:

民办高校、民办中小学、民办幼儿园、各类培训学校。

其中以民办中小学及各类培训机构最多。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截止到1998年底,全国各类民办教育机构共计6万余所。

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共1274所;民办中等专业学校1036所;民办职业中学689所;民办普通中学(初中):

1702所;民办小学:

1806所;民办中小学校的数量仅占全国中小学总数的0.5%左右;民办幼儿园25000余所。

其余均为各类培训机构。

全国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机构在校生总数:

约1066万。

从投资方式,可将民办教育机构(各种短期培训机构除外)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民办公助模式:

政府将一些经营较差的公立学校,通过实验的方式,给予学校很大的自主权,实行民办的经营方式。

在北京、上海这种模式较多见。

  多渠道股份投资模式:

政府以外的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的投资办学。

包括企业办学,有实力的个体经营者办学,有条件的专家、学者个人融资办学等。

这种模式在沿海较富裕的地区很常见。

  教育储备金模式:

学生入学时,向学生家长收取高额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