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最好自己的教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266759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为最好自己的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成为最好自己的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成为最好自己的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成为最好自己的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成为最好自己的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为最好自己的教育.docx

《成为最好自己的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为最好自己的教育.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为最好自己的教育.docx

成为最好自己的教育

成为最好自己的教育

——我的教育追求与办学实践

贵州省兴义中学孙红文

2016年11月17日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教育是实现教育者的愿望还是使受教育者真正认识自我?

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这是自古以来教育者思考和实践的问题,面对思想浮躁、急功近利的当今教育,学校需要静下心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人格成长,让学生在选择中发现并培育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为他一生的幸福和快乐奠基,即“成为最好的自己”,是我的教育追求。

一、“成为最好的自己”教育理念提出的背景

教育的意义应该是通过学习人类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更加理性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并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存的平衡点,自我发展的内驱力,也就是“成为最好的自己”。

(一)中国传统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功利性因素的危害。

中国有着悠久的重教育传统,中国教育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中华文明享誉世界,成为世界优秀文化的瑰宝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自古以来,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都十分重视教育中的人文关怀,起源于商周时期的“天人合一”思想,对古代中国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但中国传统教育中仍存在着极强的功利性,“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就为“颜如玉”、求学只为“黄金屋”,起源于隋朝,曾经为不同朝代选拔人才发挥过重要作用的科举制,由于过分的功利性,最终沦为明清僵化的“八股取士”,并几乎成为“望子成龙”、“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唯一通道,当时的教育已然成为了实现功利目标的武器,自然就有了范进中举的癫狂,孔乙已落第的落寞;18世纪中叶,当我们的教育还在为求得功名整天为“四书五经”摇头晃脑的时候,西方以《百科全书》为代表形成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体系,并逐步进入了工业化时代,就此拉开了东西方经济、文化、军事、社会发展的差距。

封建教育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制约了国家的发展,导致了血泪斑斑的中国近现代史。

(二)当今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它的核心是“人们关于如何生活”、“人之为人的价值标准”等一系命题的自我意识。

改革开放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国家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恢复高考制度为国家选拔人才搭建了公平的平台,为我国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是,计划经济时代,以大学的优劣、为分数的高低通过政府分配的方式配置资源,使得大学成为众多学子“鲤鱼跳龙门”改变命运的唯一通道。

由于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家庭对独生子女的过高期望,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家长们就开始纠结于上了哪个幼儿园才能上哪个小学,上了哪个小学才能上哪个初中,考上哪所高中才能上名牌大学,择校成为常态,分数就是命根,家长们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孩子们背负着家庭的希望和父母的心愿艰难前行。

社会、家庭对教育的要求客观上加剧了学校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学校追求短期行为、急功近利,背离教育的宗旨和规律,功利倾向日益严重;出于竞争、考试需要的“应试教育”,使得我国中小学课程的难度、深度已成全球之最,已严重脱离了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偏重智力教育,推崇能力主义,重视培养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重视逻辑思维能力,而较忽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而较忽视学科之间的沟通,以及建立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伦理的联系;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较忽视个性的充分发展;将面向所有儿童的义务教育,变为高度竞争性的升学教育,在筛选出少数“尖子”之时,使大多数人成为教育的失败者。

教师的权威与尊严在这种教育机制中得到异常突显,话语霸权对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形成全面的围剿,以至师生关系被异化为压迫与被压迫的二元对立。

在这个过程中,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的基础教育沦为高难度的知识训练,使学生沦为考试机器,人的地位、价值、情感、尊严可怕地消失了,人文精神更是消泯殆尽,学生成了家庭和学校达到目的的工具,而永远的失去了“自己”。

(三)现代社会对人才发展的要求。

今天的教育影响着明天的人才,教育追求的价值和实现价值的方式,关系到每个学生的成长,牵动着每一个家庭的心。

当今社会看重的是人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孩子不仅要学好基础知识,更要培养好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还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懂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正确关系,知道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和谐,那些能够将知识融会贯通、把创新与实践相结合、跨领域合作、具备IQ+EQ+SQ的综合素质、善于沟通与合作、选择自己热爱的工作、积极主动、乐观向上的人一定能拥有更加平坦、辉煌的成功之路。

二、“成为最好的自己”教育理念的内涵。

教育的意义应该就是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成为最好的自己”,让他找到真正的“自我”,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懂得智慧的选择,实现自我的和谐及自我与自然、社会的和谐。

其内涵主要包括:

(一)是师生互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教育。

学校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即老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历来有很多的观点,如果从教育的目标是“求知”、“求真”的认识论角度上看,师生应该都是认识和发现真理的主体,只是“闻道有先后”,教师先来,学生后到,有的人学的快些,有的人学的慢些;从这个角度上说,教育的归宿不只限于学生的发展,也指向教师的发展,是师生互动、互助,共同的发展。

《礼记·学记》中早就有“教学相长”之说,这除了表明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意思外,更可以解读为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应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学;教师不发展,学生能发展吗?

教师不是最好的,学生难成最好的。

这应该就是今天倡导的“学习型社会”、“终生学习”、“终生教育”、“继续教育”等教育观念的价值内涵,也应该是学校教育所推重的价值观。

(二)是学生身体健康与内心和谐统一的教育。

育人是教育的核心价值观,育人是启蒙人,是启蒙人的人性、人权和生命的尊严;育人是解放人,是解放人的思想、方法和价值观;育人是提升人,是提升人的境界、能力和综合素质。

“身体不强,谈何栋梁”,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良好的身体素质可以促进人脑清醒、思维敏捷,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利于调节心理,使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良好的身体素质能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成为最好自己”的载体;人的身体素质与遗传有直接的关系,这是先天,但与后天的营养和锻炼更为密切,科学的营养和锻炼可以提升身体素质的各个方面;一个人生命中的儿童、少年、青年阶段是在学校渡过的,学校教育如果“育人”没有“育体”,这可能让他一生的发展减弱了甚至失去了载体,这关乎每一个学生一生的幸福和未来的发展,也关乎我们民族和国家未来的希望,因为,教育是今天的事,但培养的是明天的人。

构建和谐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是关键,人的内心和谐是基础。

内心和谐,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健康正向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是个体内心的名、利、权、势等各种欲望的平和,对待困难、挫折、荣誉不卑不亢的正确态度,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与他人、社会、自然等关系的融洽。

(三)是发现优势与智慧选择的教育。

彼得·德鲁克(PeterDrucker)说:

“未来的历史学家会说,这个世纪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技术或网络的革新,而是,……人将拥有选择”。

方向比努力重要,所谓的天才就是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优势,选择了适合发挥自己优势的发展方向。

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引导帮助学生把自己的智能、性格、气质、学习等方面的优势搞清楚,合理构建起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型,真正做到因材施学、扬长避短。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了解自己、分析自己、判断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反反复复的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最终找出长处,在长处中找出优势,在优势中找出第一优势,只有找到优势,才有可能发挥和利用优势,从而掌握自己人生发展的轨迹,真正做到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

(四)是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相结合的教育。

“两弹一星”功臣,著名科学家钱三强说: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

”,这充分表达了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统一。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是有坚持力、不怕困难、不辞辛劳、勇于创新的精神。

人文情怀是指对某地区性的文化传承、习俗与文化的自然景观产生了依依不舍的情感和怀念;“最好的自己”应该是既遵循规律、勇于探索,又内心沉静、灵魂有根有人。

三、“成为最好的自己”教育理念的实践

(一)分析办学现状,明确办学目标

1.贵州省兴义中学办学历史及现状

兴义这片土地有着尊师重教的历史,从清末以来,当地百姓兴义举,办义学,聘名师,重督导,蔚成风气。

深受湖广总督张之洞器重的我国南方著名经史学家雷廷珍和后来誉满京城的著名书画大师姚华,曾经先后在此执掌笔山书院;1905年,由笔山书院改名为兴义高等小学堂的13名学生,前往贵阳投考贵州省公立中学,不仅均被录取,而且其考试成绩独占前13名,一时名震贵州学界。

以后的15年间,东渡日本留学的兴义籍学生多达30余人,分别就读于日本多所知名大学,以致《兴义县志(稿)·学校》中如此记载:

“我县留学生之多,声誉之隆,甲于全省。

”其中王伯群、保衡、何应钦、刘刚吾、刘若遗、王聘贤等人回国后,与未出国留学的笔山书院学生王文华、刘显世、刘显潜等人一起,先后活跃于国内政界、学界、工商界、教育界、医学界,有不少甚至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风云一时的人物。

抗战时期,一批批热血学子从兴义出发,奔赴延安和抗日前线,与敌作战,血洒疆场,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抗日壮歌!

“兴义”以“义”为名,因“义”而“兴”,历史上曾有兴义中学,民国15年(1926年)开办兴义县立初级中学,第一期学生21人外出升学应试录取19人。

民国29年(1940年)开设高中,更名为省立兴义中学。

1960年新建兴义县第二中学后,该校名为兴义一中。

为打造“诚信之城、礼仪之乡”,兴义人民倡导“正义、仁义、忠义、信义、礼义”精神,以兴“五义”而带旺百业,重开兴义中学。

兴义中学是兴义市委、市人民政府投入兴建于2008年9月开学的全封闭寄宿制公办独立高中,经过七年的努力,先后获得“兴义市平安学校”、“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分组A级单位”、“贵州省绿色学校”、“贵州省环境保护先进集体”、“贵州省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二类)、”国家环保部“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荣誉”、贵州省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交响乐(器乐)比赛二等奖(管乐类第一名),黔西南州2015年高考先进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共育基地”;第三届“金州杯中学生足球联赛”冠军,2015年“贵州省校园足球四级联赛高中总决赛”第五名,“云南省师宗县高中教师培训基地”,“黔西南州高素质人才培养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逐步形成了以“立志、自尊、健康、责任”为校训,确立了“为学生一生的成功奠基”的学生观,“帮助每一位教师获得成功”的教师观,“成为社区最好的伙伴”的社会观的价值体系。

2014年3月成立兴义中学教育集团,强势带动兴义三中、六中发展,成为黔西南州示范高中带动普通高中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典型。

2.办学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帮助学生高效学习,提升素养,通过高中三年的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学校成为品牌大学优质生源基地。

高中三年,学生至少学会一门专业运动项目并通过此专项锻炼身体,获得相关文化;熟悉一门艺术类专业技能并通过此专项陶冶情操、修养气质;学会与人相处,心态阳光;初步认识社会,学会选择,有自己的职业规划。

充分利用原有以文本为载体的传统教学手段,采用相应措施使其不断提升效率;探索和实践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为载体的“智慧校园”系统,让新观念、新技术广泛使用于教育教学之中,为师生提供多元教学手段的选择。

积极探索普通高中多元化、特色化建设路径,努力打造品牌教师、品牌课程、品牌教学方式,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勇于创新的现代公民,提升学校文化档次,使兴义中学成为全省知名的特色学校。

(二)加强课程建设,创新育人环境

办学思想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孕育出具有办学思想气质的学生、教师和校园文化,其重要载体是课程。

正如钟启泉先生所说:

学校课程并非单纯预设的“跑道”,而是沿着“跑道”跑的过程。

也就是说,不是单纯的静态“公式框架”和学校的“教育计划”,它是师生在一定教育情境中展开文化探索的动态生态的过程。

通过课程设置让教育教学更专业、更科学、更高效;通过规则体系构建依法治校的公平环境,通过竞争机制实现卓越的目标追求。

1.课程设置

根据学科特点和功能把高中课程分为三类:

(1)基础知识课程: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

(2)拓展知识课程:

①素质类拓展课程,包括音乐、体育、美术、信息、通用技术;②基础类拓展课程,指基础知识课程的拓展课程。

(3)综合实践课程:

①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②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③学生社团。

2.课程实施

(1)基础知识课程:

实行“横向分模块、纵向分层次”的方式设置,其中,数学、英语既分模块又分层次,实行对等分班、对时上课的“走班制”教学模式;语文、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根据校本教材以模块为单位设置课程,实行“行政班”教学模式。

(2)拓展知识课程:

①素质类拓展课程以模块为单位设置课程(普及性),师生互选,在某一模块有特长的学生组成社团(技能性),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各类活动,并以此为基础,选拔其中的优秀者组成校队(专业性)在周末进行集训,为各类比赛打下基础,形成课程——社团——校队的素质类拓展课程设置模式。

目前,体育类共有22个模块,艺术类有18个模块供学生选择,为学生发现优势,学会选择,成为最好的自己奠定了基础。

②基础类拓展课程由各学科教师根据各自特点以模块为单位设置课程,目的是在课业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道德观念、生活技能等进行多方位的培养和引导,让学生能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换个角度了解社会、文化、历史、科学,在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升个人素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形成特色校本课程,目前,学校已开设基础类拓展课程40门。

拓展知识课程实行“走班制”教学模式,各类模块根据学习内容在一定学程内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因每个学程所学科目不同,有不同的课表。

(3)综合实践课程:

①研究性学习的流程化逻辑处理模式:

老师布置课题——学生分组分解课题——分头研究子课题——自行阅读延展材料和参考教材——开会总结提炼观点——修正原始课题和观点——补充材料——撰写报告——修正报告并练习Presentation——最终提交作业。

通过流程化模式使学生掌握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培养学生批判质疑、主动探究的素养。

②打造同伴互助学习小组,加强学生社团建设。

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生学会管理,发现和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树立学生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角色意识;实现师管生、生促师、师生互动、同伴互助的教育目标;逐步实现学生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③通过社区服务、社会实践,让学生初步了解社会,为未来职业规划奠定基础。

3.教学手段

(1)促进传统文本教学模式更专业、更科学、更高效。

①以“兴义中学名师工作室”为载体,以编写学案为核心,让教师在对国家教材进行“校本开发”的过程中,进一步梳理相关知识体系,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形成更高效的高考指导策略;②打造高效课堂,突出课堂核心要素,强调“教学有法、法无定法、贵在得法、意在成法”的思想。

课前预学指导,包括知识体系学习问题化设置和检测评价试题化设置两个平台,有层次、有梯度、符合认知规律,帮助学生完成课前预学,教师上课前务必掌握学生学情,做到心中有数,实现不预不讲;课中导学指导,包括教师检测、学习小组互动学习(兵教兵)、教师精讲答疑和提升、训练强化等环节,实现不议不讲;课后固学指导,包括小组互动学习、学生训练强化,实现不练不讲。

(2)实践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的“智慧校园”教学模式,让教学更专业、更科学、更高效。

①课前利用微课、电子学案等预习,课中精讲提炼、互动检测,课后巩固提高,实现不受时空限制的教学和互动;②研究构成“智慧校园”相关要素间的关系,包括互联网接入、云平台、光纤城域网、教室一体机、师生平板(搭载Windows8以上系统)、“智慧校园”软件,师生熟练程度等,为互联网+教育探索切实可行的做法,让教学工具跟上时代的步伐。

(三)探索文化育人路径,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形成特色校园文化。

优秀的学校在于其优秀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师生的认同文化,特别是教师的师德、业务与灵魂,从这个角度上说校园文化的真正载体是——人,校园文化决定学校的育人环境和育人品质。

兴义中学的校园文化突出“三立”即:

“立德”树人,搭建活动平台,把德育贯穿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真实的德育;“立课”育人,让学生在选择中发现自己的优势,让教师在开设课程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成为最好的自己”;“立规”律人,让学校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搭建公平的平台,帮助师生成长,正如哈佛大学的理念:

“让校规看守哈佛的一切,比让道德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

 

孙红文同志个人简历

孙红文,兴义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

1988年8月分配到贞丰一中工作,任政治、历史学科老师,1992年任团委书记;1995年8调到兴义一中工作,历任团委书记、办公室主任、教务处主任、兴义一中顶效分校校长;2007年8月调到兴义八中工作;2009年3月调到兴义中学工作,任党组书记、校长;2014年2月被兴义市人民政府聘任为兴义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2014年12月任兴义中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编写(副主编)《名校名师点拨3+X高考•政治》一书(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先后被授予“黔西南州优秀政治课教师”,“黔西南州优秀班主任”,“黔西南州优秀科技人才”,“黔西南州十大杰出青年”,“黔西南州优秀共产党员”,“兴义市优秀校长”,“兴义市教育突出贡献奖”,“贵州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