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北京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261752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5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北京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北京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北京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北京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北京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北京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

《学年北京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北京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北京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

学年北京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2018_2019学年北京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1.下面是某学生利用数据分析的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根据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可以比较相同状况下气体密度的大小

B.根据甲烷和乙烷的熔点高低,可以比较二者晶体中的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

C.比较同周期金属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可以推断元素的金属性强弱

D.根据液体密度的大小,可以判断液体的挥发性强弱

2.下列实验设计、操作或分析合理的是(  )

①完成中和热测定的实验时,如果没有环形玻璃搅拌棒,可用环形铜质搅拌棒代替;

②实验室制肥皂时,将适量植物油、乙醇和NaOH溶液混合,并不断搅拌、加热,直到混合物变稠,即可得到肥皂;

③在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加热过程中不慎有晶体飞溅出来,将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

④用食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⑤用硝酸钡溶液和稀盐酸鉴别硫酸根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

                  

A.②③④B.①③⑤C.①②④D.②③⑤

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现象描述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将NaOH溶液逐滴滴入FeSO4溶液中,只观察到白色沉淀

B.将钠放入水中,钠浮在水面上、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溶液变红

C.除去表面保护膜的铝在酒精灯上加热到熔化,熔化的铝以小液滴的形式滴落下来

D.在滴有酚酞溶液的Na2Si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的红色逐渐变浅,并有白色胶状物生成

4.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区别苯和乙苯:

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B.检验无水乙醇中是否含有少量水:

加硫酸铜晶体观察现象

C.乙醇的消去反应、皂化反应、淀粉的水解反应均可用浓硫酸作催化剂

D.检验氯代烃中的氯元素时,可先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来进行检验

5如右图进行实验,试管中现象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试管中现象

离子方程式

A

硫酸

淀粉KI溶液

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呈蓝色

4H++4I-+O2

2I2+2H2O

B

稀盐酸

Na2CO3溶液

开始时无气泡,后来有气泡

C

+H+

HC

HC

+H+

H2O+CO2↑

C

稀盐酸

Na2SiO3溶液

产生白色胶状物

2H++Si

H2SiO3(胶体)

D

稀硫酸

滴有酚酞的Ba(OH)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Ba2++OH-+H++S

BaSO4↓+H2O

6.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装置

实验

结合秒表定量比较锌与不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的快慢

证明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验证铁钉发生吸氧腐蚀

可证明非金属性Cl>C>Si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

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

B.用乙醇和浓H2SO4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

C.氯离子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品不宜直接存放在铝制容器中

D.将(NH4)2SO4、CuSO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

8.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鉴别甲苯与己烷

B.研究浓度对Fe3++3SCN-

Fe(SCN)3的影响

C.检验CH3CH2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的产物乙烯

D.比较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9在实验室中,用右图所示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略去)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液体逐滴滴入到②中。

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一致的是(  )

选项

①中的物质

②中的物质

预测②中的现象

A

氨水

氯化铝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B

浓硫酸

铜片

产生大量气体,溶液变蓝

C

浓硝酸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

D

稀盐酸

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

立即产生大量气体

10.下列装置不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

A.甲装置可用于制备氨气

B.乙装置可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杂质

C.丙装置可用于粗盐提纯

D.丁装置可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的分层液体

11.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分离水和CCl4并回收CCl4  B.定容

C.比较两种盐的热稳定性  D.制取氢氧化亚铁

12.某学生欲通过实验方法验证Fe2+的性质。

(1)该同学在实验前,依据Fe2+的     性,填写了下表。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向盛有新制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数滴浓硝酸,振荡

试管中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颜色逐渐变黄

Fe2++N

+2H+

Fe3++NO2↑+H2O

依照表中操作,该同学进行实验时,观察到液面上方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但试管中溶液颜色却变为深棕色。

为了进一步探究溶液变为深棕色的原因,该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2)向原新制FeSO4溶液和反应后的溶液中均加入KSCN溶液,前者不变红,后者变红。

根据该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3)该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认为溶液的深棕色可能是NO2或NO与溶液中的Fe2+或Fe3+发生反应的结果。

为此他利用下图装置(气密性已检验,尾气处理装置略)进行探究。

ⅰ.打开活塞a、关闭b,并使甲装置中反应开始后,观察到丙中溶液逐渐变为深棕色,而丁中溶液无明显变化。

ⅱ.打开活塞b、关闭a,一段时间后再停止甲中反应。

ⅲ.为与ⅰ中实验进行对照,更换丙、丁后,使甲中反应继续,观察到的现象与步骤ⅰ中相同。

①铜与足量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装置乙的作用是        ; 

③步骤ⅱ的目的是             ; 

④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4)该同学重新进行

(1)中实验,观察到了预期现象,其实验操作是             

              。

 

13.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Fe3+与I-的反应是否为可逆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

10mL0.1mol·L-1的KI溶液

溶液1

(1)取少量溶液1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淀粉溶液,振荡,溶液变蓝,说明Fe3+与I-的反应有    生成(填化学式)。

 

(2)上述操作1的名称为     ,所用的主要仪器是     ,上层溶液的颜色为    。

 

(3)该小组对下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未见红色的原因,提出了下列两种猜想。

猜想1:

                ; 

猜想2:

残留的Fe3+与SCN-结合生成的Fe(SCN)3浓度极小,其溶液颜色肉眼无法观察。

为了验证猜想,在查阅资料后,获得下列信息:

Fe3+可与[Fe(CN)6

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用K4[Fe(CN)6]溶液检验Fe3+的灵敏度比用KSCN高。

(4)若猜想1成立,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若猜想2成立,请自行设计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

 

14.分析城市空气样本得出,主要污染物为PM2.5、SO2、NOx等,其主要来源为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等。

(1)某同学为检测样本中所含成分,将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设计实验及实验现象如下:

①该实验能确认存在的阳离子是      。

 

②该实验检测出样本中有N

根据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③根据该实验能否确定样本中含有S

    (填“能”或“否”);若要确定含有S

所需的实验药品可以是      。

 

(2)燃煤厂为减少SO2的排放,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洗涤含SO2的烟气,下列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    。

 

a.浓氨水 b.NaHCO3 c.FeCl3 d.NaHSO3

②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

反应①生成1molCO(g)的反应热ΔH=-110.5kJ/mol,反应②生成1molH2O(g)的反应热ΔH=-241.6kJ/mol。

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3)汽车尾气处理系统可将CO和NO转化成无毒物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4)为将CO和NO转化为无毒物质,某同学设计了下图装置。

①电极a是    极; 

②甲的化学式是    ; 

③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是                   。

 

15.某学习小组按如下实验流程探究海带中碘含量的测定和碘的制取。

实验

(一) 碘含量的测定

取0.0100mol·L-1的AgNO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取100.00mL海带浸取原液至滴定池,用电势滴定法测定碘含量。

测得的电动势(E)反映溶液中c(I-)的变化,部分数据如下表:

V(AgNO3)/mL

15.00

19.00

19.80

19.98

20.00

20.02

21.00

23.00

25.00

E/mV

-225

-200

-150

-100

50.0

175

275

300

325

实验

(二) 碘的制取

另制海带浸取原液,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如下:

已知:

3I2+6NaOH

5NaI+NaIO3+3H2O。

请回答:

(1)实验

(一)中的仪器名称:

仪器A     ,仪器B     。

 

(2)①根据表中数据绘制滴定曲线:

②该次滴定终点时用去AgNO3溶液的体积为 mL,计算得海带中碘的百分含量为   %。

 

(3)①分液漏斗使用前须检漏,检漏方法为                      

     。

 

②步骤X中,萃取后分液漏斗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③下列有关步骤Y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应控制Na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B.将碘转化成离子进入水层

C.主要是除去海带浸取原液中的有机杂质

D.NaOH溶液可以由乙醇代替

④实验

(二)中操作Z的名称是     。

 

(4)方案甲中采用蒸馏不合理,理由是                       。

 

16.为探究Ag+与Fe3+氧化性的相关问题,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相关物质的溶解度(20℃):

AgCl:

1.5×10-4g Ag2SO4:

0.796g

(1)甲同学的实验如下:

序号

操作

现象

实验Ⅰ

将2mL1mol/LAgNO3溶液加入1mL1mol/LFeSO4溶液中

产生白色沉淀,随后有黑色固体产生

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红

注:

经检验黑色固体为Ag

①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    。

 

②甲同学得出Ag+氧化了Fe2+的依据是                        

      。

 

(2)乙同学为探究Ag+和Fe2+反应的程度,进行了实验Ⅱ。

a.按上图连接装置并加入药品(盐桥中的物质不参与反应),发现电压表指针偏移。

偏移的方向表明:

电子由石墨经导线流向银。

放置一段时间后,指针偏移程度减小。

b.随后向甲烧杯中逐渐加入浓Fe2(SO4)3溶液,发现电压表指针的变化依次为:

偏移减小→回到零点→逆向偏移。

①a中甲烧杯里的电极反应式是                。

 

②b中电压表指针逆向偏移后,银为     极(填“正”或“负”)。

 

③由实验得出Ag+和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为进一步验证乙同学的结论,丙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序号

操作

现象

实验Ⅲ

将2mL2mol/LFe(NO3)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

银镜消失

实验Ⅳ

将2mL1mol/LFe2(SO4)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

银镜减少,未消失

实验Ⅴ

将2mL2mol/LFeCl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

银镜消失

①实验Ⅲ   (填“能”或“不能”)证明Fe3+氧化了Ag,理由是             

            。

 

②用化学反应原理解释实验Ⅳ与Ⅴ的现象有所不同的原因:

                   

                   。

 

1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探究SO2与FeCl3溶液的反应,所用装置如下图所示。

(1)该小组同学预测SO2与FeCl3溶液反应的现象为溶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然后开始实验。

步骤①

配制1mol·L-1FeCl3溶液(未用盐酸酸化),测其pH约为1,取少量装入试管B中,加热A。

FeCl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           。

写出试管A中产生SO2的化学方程式:

      

         。

 

(2)当SO2通入到FeCl3溶液中至饱和时,同学们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棕黄色变成红棕色,没有观察到丁达尔现象。

将混合液放置12小时,溶液才变成浅绿色。

【查阅资料】Fe(HSO3)2+为红棕色,可以将Fe3+还原为Fe2+。

生成Fe(HSO3)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解释SO2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红棕色Fe(HSO3)2+的原因:

              

                   。

写出溶液中Fe(HSO3

与F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为了探究如何缩短红棕色变为浅绿色的时间,该小组同学进行了步骤②③的实验。

步骤②

往5mL1mol·

FeCl3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立即变为红棕色。

微热3min,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

步骤③

往5mL重新配制的1mol·

FeCl3溶液(用浓盐酸酸化)中通入SO2气体,溶液立即变为红棕色。

几分钟后,发现溶液颜色变成浅绿色

用铁氰化钾溶液检验步骤②和步骤③所得溶液中的F

其现象为           。

 

(4)综合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以获得的实验结论:

Ⅰ.SO2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红棕色中间产物Fe(HSO3)2+;

Ⅱ.红棕色中间产物转变成浅绿色溶液是一个较慢的过程;

Ⅲ. 。

 

参考答案

1.D2.A3.D 4.A 5.D 6.D 7.C 8.C 9.A10.B 11.D

12.答案 

(1)还原

(2)Fe2+被硝酸氧化为Fe3+

(3)①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②使NO2转化为NO

③排出乙右侧装置中残留的NO2

④溶液的深棕色是NO或NO2与Fe2+作用的结果(或不是NO或NO2与Fe3+作用的结果)

(4)向盛有浓硝酸的试管中滴入数滴新制FeSO4溶液,振荡

13.答案 

(1)I2 

(2)分液 分液漏斗 紫色或紫红色

(3)Fe3+已全部转化为Fe2+

(4)2Fe3++2I-

2Fe2++I2

(5)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

另取少量下层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K4[Fe(CN)6]溶液,振荡

产生蓝色沉淀,则猜想2成立

14.答案 

(1)①Na+、N

、K+

②3Cu+8H++2N

3Cu2++2NO↑+4H2O、

2NO+O2

2NO2

③否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①a、b、c

②C(s)+H2O(g)

CO(g)+H2(g) ΔH=+131.1kJ/mol

(3)2CO+2NO

2CO2+N2

(4)①阳 ②O2- ③2NO+4e-

N2+2O2-

15.答案 

(1)坩埚 500mL容量瓶

(2)①

②20.00 0.635

(3)①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检查旋塞处是否漏水;将漏斗倒转过来,检查玻璃塞是否漏水 ②液体分上下两层,下层呈紫红色 ③AB ④过滤

(4)主要由于碘易升华,会导致碘的损失

16.答案 

(1)①Ag2SO4

②有黑色固体(Ag)生成,加入KSCN后溶液变红

(2)①Fe2+-e-

Fe3+ ②负

③Fe2++Ag+

Fe3++Ag↓

(3)①不能 因为Fe(NO3)3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N

也可能氧化Ag

②溶液中存在平衡:

Fe3++Ag

Fe2++Ag+,且AgCl比Ag2SO4溶解度更小,Cl-比S

更有利于降低Ag+浓度,所以实验Ⅴ比实验Ⅳ正向进行的程度更大(或促使平衡正向移动,银镜溶解)

17.答案 

(1)Fe3++3H2O

Fe(OH)3+3H+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2)H2O+SO2

H2SO3,H2SO3

H++HS

Fe3++HS

Fe(HSO3)2+

Fe3++H2O+Fe(HSO3)2+

2Fe2++S

+3H+

(3)生成蓝色沉淀

(4)加热、提高FeCl3溶液的酸性会缩短浅绿色出现的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