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257670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docx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docx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教材中先教学公顷,再教学平方千米。

因为平方千米是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建立平方千米的观念需要公顷支持。

两个内容各编排一道例题、一道“试一试”和一个“练一练”。

例题着重教学公顷与平方千米的基础知识,“试一试”用公顷或平方千米为单位计算土地的面积,“练一练”里继续感受公顷与平方千米。

练习十四配合两个面积单位的教学,并安排知识的整理和综合应用。

教材的编写特点集中体现在设计的教学活动上,把体验公顷和平方千米作为教学重点和活动目的。

活动的形式多样,教学内容突出,有利于学生建立面积单位的初步观念。

学情分析:

这册同学们用的是新编教材,这部分内容是从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中移出来

的,对于四年级的同学们来说只是复习,但是时隔这么长时间,有的同学可能对知识已经模糊或忘记,应该重新唤醒孩子们的记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通过观察、计算、推理和想象等活

动,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间的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结合平面图形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估计或计算相关的土地面积;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1公顷、1平方千米,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让学生真正理解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掌握其换算的方法。

《认识公顷》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

(二)单元第

(1)课时《认识公顷》。

【教学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和常见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1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

换算。

教学难点是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学情分析】

这一教学内容是三年级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发展。

学生已经掌握了面积概念及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相关知识。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现实环境中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并结合实际资料内容让学生对较大的面积单位有初步的认识。

在过去的学习中,公顷和平方米的进率很容易混淆,在这一节课上要予以巩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际观察与推算,初步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

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丰富对公顷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具准备】

教学准备:

课件

【时间安排】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引入

1.复习面积单位

谈话: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你能从大到小说一说吗?

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1)课桌的面积大约是24()0

(2)1寸照片的面积大约是6()o

(3)一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o

(4)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占地面积大约是20()o先观看图片,想象面积大小,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应填什么面积单位。

3.揭示课题:

看来,“鸟巢”的占地面积20后面的面积单位

了。

填“平方米”不太合适,更不可能填“平方分米”或者“平方厘米”需要一个比“平方米”还要大的面积单位才能表示出来。

今天我们

就来认识一个测量土地面积时,常用的面积单位——公顷(板书课题:

认识公顷)。

二、探究新知

(一)呈现生活素材,初步感知公顷

1•谈话:

公顷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我们先来看一组资料。

(课件出示)“鸟巢”的占地面积约20公顷;天安门广场占地面积44公顷;北京欢乐谷占地面积56公顷;香港迪斯尼乐园的占地面积约126公顷。

2•问题:

计量这些面积都用到了什么单位?

有关公顷,你想了解什么?

学生:

1公顷的实际面积有多大?

公顷和平方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公顷的国际符号是什么?

谈话: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冋题一起来认识公顷。

(二)推算、想象,加深对公顷的认识

1•唤起经验,认识公顷

(1)认识1公顷

谈话: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是怎样来描述1平方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这三个面积单位的吗?

它们分别有多大呢?

学生回忆梳理(课件演示):

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大约有大拇指指甲盖那么大。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大约有手掌那么

大。

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大约有一块展板那么大。

教师:

我们同样可以用一个正方形来描述“1公顷”这个面积单位。

课件呈现: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公顷可以用符号hm2表示。

(2)探索公顷和平方米的关系

提问:

你能想象1公顷到底有多大吗?

学生自由表达。

,注意引导学生将公顷与平方米建立联系,根据“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的描述得出结论1公顷=10000平方米”。

(板书:

1公顷=10000平方米。

2•实践活动,形成表象。

谈话:

知道了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关系,想不想亲自感受一下1公顷的大小。

(1)围一围:

在操场上里出边长是10米的止方形,看看匕的面积有多大。

想一想:

()块这么大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2)算一算:

1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大约()个教室的面积是1公顷。

(3)说一说:

哪些地方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400米跑道围起来的部分,面积大约是1公顷;学校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等。

(三)尝试换算,巩固公顷与平方米间的进率。

1.尝试下列冋题。

7公顷=()平方米

60000平方米=()公顷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思考过程。

2.填空。

(1)北京的故宫占地面积是72公顷,合()平方米。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

(2)北京颐和园的面积约2900000平方米,约合()公顷。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重点介绍思考方法。

三、巩固深化

1.判断。

(1)2公顷=200平方米。

()

(2)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

(3)一个篮球场的占地面积大约是400公顷。

()

(4)素有“万园之园”称号的北京圆明园的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

()

完成后说明理由。

3.解决问题。

(1)量出学校操场的长和宽,计算出匕的面积,看够不够1公顷。

(2)游泳池长50米,宽25米。

()个这样的游泳池面积

约1公顷。

法1:

1公顷=10000平方米,游泳池的面积为1250平方米,所以10000里面有几个1250,就是有几个这样的游泳池。

法2:

根据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画图解答。

四、总结延伸

1•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公顷”,你有哪些收获?

2•思考:

在生活中,你听说过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吗?

它有多大?

和“公顷”又有什么关系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

【作业设计】

1.在下面的O里填上“〉”“V”'或“

4公顷O400平方米8999平方米O8公顷

3000平方米O3公顷5公顷O50000平方米

【板书设计】

认识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教学反思】

《认识平方千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

(二)单元第

(2)课时《认识平方千米》。

【教学分析】

教材是以学生熟悉的我国领土面积引出“平方千米”,强化“平方千米”是一个比“公顷”更大的土地面积单位,一般用于计量较大的土地面积。

接下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1平

方千米”的表象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已经历了探究“公顷”和“平方米”之间关系的过程此处可以放手让学生调动已有经验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了借助平方米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推算、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

掌握平方千米与公顷、平方米之间的进率,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丰富对平方千米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进学好数学、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具准备】课件

【时间安排】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情境引入

1•资料播报

(1)谈话:

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计量土地的面积单位:

顷。

1公顷的面积有多大?

(10000平方米)在生活中,你听说

过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吗?

(生:

平方千米)

(2)师生介绍收集到的有关“平方千米”的信息。

学生收集略

教师收集:

我国的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千米;北京市东城区的面积约42平方千米;北京市总面积约为16810平方千米。

2•揭示课题:

通过刚才的信息播报,我们发现在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时,经常用到平方千米这个面积单位。

那么1平方千

米的头际面积究竟有多大?

匕与我们学过的平方米和公顷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平方千米”。

(板书:

认识平方千米)

二、探究新知

(一)借助经验,初步感知

谈话:

想一想,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为多少的正方形的面积?

预设: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平方千

米可以用符号km2表示。

(课件配合演示)

(二)推算、想象,加深认识

1•推算平方千米和平方米、公顷之间的关系。

(1)独立探究:

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

它和平方米、公顷之间有什么关系?

(2)汇报交流: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预设:

因为1平方千米的正方形边长是1000米,所以面积为

1000X1000=100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预设1:

因为10000平方米是1公顷,1000000-^10000=100,

所以1平方千米=100公顷。

预设2:

因为1平方千米的正方形边长为1000米,1公顷的正方形边长为100米,1000-100=10,在1平方千米的正方形里,一行可以摆10个1公顷,可以摆10行,用10X0=100(公顷)

2•实践活动,形成表象。

(1)读一读:

想象1平方千米的大小。

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接近1平方千米。

四川卧龙熊猫繁育基地,占地面积约1平方千米。

(2)算一算:

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大约是44公顷,()个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大约是1平方千米。

“鸟巢”的占地面积约宠0公顷,()个“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平方千米

(3)想一想:

在学校周边,从哪儿到哪儿围成的面积大约是

1平方千米?

课件出示:

播放实地考察录像,感受1平方千米的大小。

(4)说一说:

(完成P37练习六第7题。

如果1平方米能站16人,

1公顷大约能站多少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