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方案全套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242550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0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方案全套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方案全套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方案全套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方案全套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方案全套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方案全套资料.docx

《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方案全套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方案全套资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方案全套资料.docx

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方案全套资料

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方案

  一、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的指导思想

1、学分认定应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

2、学分认定应对学生学习产生激励机制,既要对活动小组产生激励作用,又要反映出小组各成员研究活动的状况。

3、学分认定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应与评价挂钩。

4、学分认定应使学生有补修的机会和信心。

研究性学习的学分获得与学科不同,学科不及格,并不等于需要从零开始再学,因为学科的学习具有延续性和累积性.但研究性学习主要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一旦被否定,便很难补修,即使补修也需要一个有相当学时的课题才能通过再评定拿到相应学分。

这对被否定同学的补修信心是一种打击,补修难以落到实处。

5、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信息。

研究性学习学分的认定过程主要由学校组织实施,但学分认定的授予权在省教育厅,其学生的研究活动应在“湖北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平台”上实时记录,通过“湖北省高中课改公众参与平台”监督。

未经省教育厅授权,学校单方面认定学分无效。

  二、获取研究性学习学分的规定

  高中研究性学习共15学分,270学时.高中三年,每位学生必须完成3—5个课题(项目)的研究(设计)活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领域至少各做一个课题(项目),按评价方案拿满15个必修学分。

  学校在省教育厅授权后,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工作,对违规和虚假认定的学分,经查实一律无效并予取消和追究校长责任,学校要对有关责任人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同时,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分认定工作档案和学生学分档案的管理,妥善保存相关资料,以便考查。

  三、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的条件

1、学时保证:

每1学分对应18学时

2、学生在“金雁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平台”实时完成以下内容:

  

(1)符合要求的开题报告或项目设计方案;

  

(2)详细、完整及符合要求的活动记录;

  (3)完善的课题结题材料

3、指导教师在“金雁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平台”实时完成以下内容:

  

(1)对学生开题报告的审核;

  

(2)对学生活动记录点评及开展研究活动的指导;

  (3)对学生结题材料及小组成员表现的点评。

  四、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的基本程序

  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在每学期末或学年末进行,基本程序如下:

1、学生申请:

学生向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提出学分认定申请;

2、学校初审:

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学分认定小组依据有关条件进行初步审核,确定初步合格的研究小组;

3、学校申请:

学校向省教育厅有关部门提供初审合格的小组编号,申请学分认定权;

4、省教育厅审核并授权:

省教育厅有关部门按照学分认定的基本条件进行审查,并向学校授予审查合格小组的学分认定权;

5、学校评审及学分认定:

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按照《课程小组课题成绩评价表》、《小组成员课程成绩评价表》结合有关材料开展评审活动,签署意见,给出相应学分,公示并发放学分报告单.

 

db35bda4e34ee54a93f3c4097176781b。

doc (125。

00KB)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研究课题名称:

环保小发明

设计者姓名

李浩

所在学校

所教年级

四年级

研究学科

美术

联系

电子邮件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

说到“垃圾”,人人都不陌生。

在人类日常生活过程中,会制造出许许多多的垃圾,而且,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垃圾,还会不断地增多,成为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无形杀手.

2、课题的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以“变废为宝”的眼光来看待各种垃圾,不能盲目、随意地丢弃,要看到它的深层次价值,最大限度开发它的价值。

什么是节约?

变废为宝就是最大的节约!

!

3、课题介绍

在我们生活环境中,垃圾越来越多了,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了.如何合理利用垃圾,变废为宝,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问题。

我们应该培养职中学生变废为宝的意识,希望在这个课题研究中,能培养职中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

知识和技能目标:

通过垃圾的统计,了解垃圾的去向,把废物的东西好好地利用,制作成一件物品.根据垃圾的不同,把垃圾进行分类,设计垃圾分类标志。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动手制作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在创造性的制作活动中加深体验,懂得合理利用、创造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变废为宝,从而来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共性:

动手能力一般,对这个课题很感兴趣,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和同学交流,乐于表达自己,渴望得到同学和教师的赞许.

差异:

知识基础,学习风格,认知能力。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研究的目标:

如何分类垃圾,设计垃圾分类标志,如何把垃圾变废为宝,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家园的思想感情。

研究的内容:

1、制作我家的一周产生的垃圾的统计表,了解垃圾的去向;

2、利用家中的垃圾制作一件你最喜欢的物品;

3、小组分任务设计垃圾分类的标志,讨论垃圾是否能再回收利用;

4、作垃圾回收处理流程图,收集资料,小组写出有关垃圾处理的方法。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研究的预期成果:

学生知道如何分类垃圾,利用垃圾,学生知道垃圾的坏处和减少垃圾的乱丢。

研究成果最终以实物和实验报告的形式展示出来.

六、资源准备

我家一周产生的垃圾统计表,废物(如纸盒、一次性杯子、广告纸、旧毛线、棉花、破布等)、垃圾桶、制作物品的工具(剪刀、双面胶、水彩笔或油画棒等)。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

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1、课堂上从相关图表、数据中学习垃圾对坏境的危害;

2、课堂上分析一个家庭里一周垃圾的去向。

3、讨论这些垃圾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提供相关图表和数据,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解决问题,建立起下阶段调研思路。

2课时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择课题

从课堂理论学习中,初步了解如何分类垃圾和如何利用垃圾、减少垃圾,提出调研课题与任务

鼓励学生从课堂理论走向社会实践

2课时

成立课题组

1、成立课题各分小组,推选出小组组长

2、明确小组任务,开小组讨论会,做好种资料收集和利用垃圾制作物品;

指导学生合理分组与开展讨论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小组按计划进行各项活动;

提供相应的指导。

第三阶段:

课题实施阶段

1、记录我家一周产生的垃圾,并填入统计表;

2、利用家中的垃圾制作一件物品;

3、了解垃圾的去向,根据垃圾的不同,把垃圾分类,设计分类垃圾标志;

4、让学生处理家中的垃圾

1、发“我家一周产生的垃圾统计表”让学生记录。

2、指导学生利用废物制作物品和设计垃圾分类标志。

两星期

第四阶段:

评价

(思考:

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1、整理统计表,并写调查报告

2、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制作物品

3、校内开展变废为宝宣传活动,一起把垃圾制作成有用的物品,进行比赛,达到扩大影响范围效果。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保护环境,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垃圾就在我们的身边,分类垃圾、利用垃圾变废为宝是我们有能力做到,我们应做到!

懂得合理利用、创造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变废为宝,从而来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

学生是社会极具影响力的群体,更是祖国的朝阳。

影响社会,当从学校开始培养,从学生开始抓起!

同时,通过本次课题活动,真正让学生将知识技能用在了生活、实践中,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真正目的。

附评价量表:

评价量表1

项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

方式

10分

课本直授

复习提问

创设情境

体验感受

被动接受

自然过渡

进入

情景

投入

活动

得分

1

1

4

5

1

1

4

5

教学

目标

10分

目标不明确

目标有一定体现

三维目标有机统一,

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

得分

2

5

10

教学

内容

实施

30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严守

教案

教师随机

调整教案

学生被动

接受

学生自主

获取

得分

2

7

3

8

偏重结论

重视学习

接受指令训练

师生合作敢于质疑

得分

2

7

5

8

评价量表2

教学程

中师生的交流活动

30分

教师的讲授对学生影响

被动地听讲

启发性接受

激发性参与

得分

1

3

5

教师的提问与对话对学生的影响

回应性作答

发散性回答

创见性交流

得分

6

12

15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

影响

感到紧张

情绪不稳

激情投入

得分

3

5

10

教学资源利用(5分)

不合理

较合理

有创意

得分 

0

3

5

小结

10分

重复知识点

形成知识网络

承上启下

情感升华

得分

2

5

7

10

教学效果5分

无效果

较有效

效果显著

得分 

0

3

5

 

简评:

评分人

总分

研究性学习学分申请认定记录表

学校:

班级:

研究小组名称:

申请理由:

高一上学期研究性学习活动已结束,通过对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的综合评议,本小组的研究课题已顺利结题,特申请认定学分.

申请时间:

2021年2月8日

课题名称:

立题时间:

结题时间:

课题负责人:

指导教师:

所用课时:

申请学分值:

3分

小组成员签名:

 

研究过程(简述):

 

研究体会(简述):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月日

学科小组意见:

 

组长签名:

年月日

学分认定委员会意见:

 

主任签名(盖章):

年月日

注:

此表要附小组成员注册学号及姓名;开题、结题报告;研究过程中考勤、作业的原始记录等相关材料。

研究课题:

岩石圈和地标形态

本人在小组内角色:

小组组长

小组成员:

薛成宇,范稳

指导教师:

李锁柱

成果简介:

地球内部大致分为三个主要圈层:

地壳、地幔和地核.

课题成果报告:

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纵波、横波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处会增大,在古登堡界面处纵波传播速度回突然减慢,横波也会完全消失。

横波在古登堡界面不会传播。

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

它是一个连续圈层,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平均厚度约17千米.地幔介于莫霍面界面和古登堡面界面之间,(厚度约2800千米。

在地幔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构成了岩石圈。

地核以古登堡面与地幔分界。

地核厚度约3400千米,根据地震波波速变化,可分为外核和内核。

地核的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

圈层

名称

不连

续面

深度

/km

地震波的速度变化

特征

地壳

莫霍面

古登

堡面

17(全球平均)

2900

纵波和横波速度明显加快

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消失

①固体外壳;②厚度最小,其中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上地幔

①固态,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物质处于熔融状态;②温度、压力、密度增大

下地幔

外核

呈熔融状态

内核

呈固态,压力、密度很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