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形象分析.docx
《林黛玉形象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黛玉形象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林黛玉形象分析
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分析之林黛玉形象分析
陈旭
摘要:
红楼梦既是女性颂歌,又是女性的悲剧,林黛玉出生书香世家,是个思想开放的女子,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有高尚品格,也有那惊人的才华,同时也在用自己的力量去反抗封建社会的制度。
红楼梦塑造的林黛玉的这些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关键字:
个性、精神、封建社会
正文:
在大观园里的小小女儿国,充满了花招绣带,柳拂香风之美,在那里的美人有如下的特点不但容貌美而且内心美,此外美得有个性,更重要的是虽是女儿身,却体现了非凡的理想。
林黛玉就是其中典型的人物,我将从黛玉个人性格和个人精神来分析。
一、林黛玉的个人性格
1、天生貌美、聪慧
林黛玉是个内慧外秀的女性,红楼梦中黛玉迷离、梦幻、病态、柔弱、动静交融的美丽和气质,我找不到一个更好的形容词来综合形容这样脱俗的美和媚,或许用“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都还不能够形容他,“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寻。
我们第一次见到林黛玉,是她刚刚来到贾府,通过凤辣子王熙凤看到了曹雪芹笔下林黛玉的美,凤姐一见便惊叹:
“天下竟有这样标致人儿!
我今日才算看见了!
”况且这通身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心头口头一时不忘。
在贾宝玉的眼中,林黛玉是位神仙似的妹妹,初进贾家与王熙凤的彩绣辉煌,头戴金丝八宝攒珠髻,体格风骚,分娩含春威不漏等相较,林黛玉确实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红楼梦第四十回通过刘姥姥的视角形容黛玉所居的潇湘馆:
“先到了潇湘馆。
一进门,只见两边翠竹夹路,土地下苍苔布满,中间羊肠一条石子漫的路。
住处拥有翠竹的,在大观园里黛玉还是第一个。
在古今中外的诗句里都可见翠竹是宁静的象征,有此可见黛玉拥有独特的清雅之美。
林妹妹的身上一种说不出的美也确实让贾宝玉为之心动。
林妹妹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更具有绝世的姿容;富有西施“捧心而蹙”、袅娜风流的外形之美。
初到贾家,众人见待遇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
待遇的蒙师贾雨村说道:
“我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近日女子相同,度其母必不凡,方得其女”。
因为其母名贾敏,“他读至凡书中有敏字他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
邢夫人苦留黛玉吃晚饭,黛玉心知才贾府,还未拜见二舅舅,便笑回道:
“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
”黛玉此般地懂事是贾府多人不及的。
初到贾府,不多言多语,每见一个人总是先观察,听其言语,再相应回礼。
吃晚饭时,王熙凤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子上做了,黛玉十分推让,深知自己元不该做那个位置的。
她总是眼看心想,暗暗审视;然其言行举止,却又那样彬彬有礼,恰有其度。
2、率真善良的个性
黛玉是最有同情心,最善良的。
她没有薛宝钗那样的世故那样的城府,不会八面玲珑,取悦于别人。
她懂得尊重自己,也更懂得尊重别人。
当史湘云联出高于她的诗词时,她亦能虚心请教,甘拜下风。
这些都表现出她待人真诚,尊重他人的高贵品质她对待丫鬟紫鹃,黛玉却从来不摆小姐架子,两人就像朋友一样,互相关爱,谈心聊天。
犹如亲姐妹,情同骨肉。
在有一次紫鹃去试探宝玉时,黛玉虽然说了紫鹃几句,还是可以看出紫鹃不是由衷地至此黛玉和宝玉之间的爱情,然而黛玉与她仍是一时一刻都离不开互相都不想辜负素日的情常。
诚挚的友情感人至深。
她从来不会对人恶言相向,即使对“下人”也从来摆过小姐的架子。
香菱想叫宝钗教他学诗,宝钗却说她“得陇望蜀”,不愿意教他。
随后向黛玉请教,黛玉却热诚相接,并说:
“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
”待人十分真诚不摆架子。
她给香菱讲解诗的起承转合,讲解如何理解诗句,在香菱说道喜爱陆放翁的诗,黛玉劝言莫要学那样的诗,恐入了格局再学不出来的。
遂把自己的诗集《王摩诘全集》借给香菱,并圈定阅读篇目,指定读几名名家的诗作作底子,带领香菱去结实王摩诘、李青莲等一代名家,并嘱咐有不明白的问姑娘或者问她,此举堪称“诲人不倦”。
一次,当宝玉听宝钗说吃冷酒对身体有害而放下酒杯时,不巧雪雁送手炉来,黛玉便一语双关地说:
“谁叫你送来的?
难为他费心。
”雪雁说:
“是紫鹃叫送来的。
”她马上又说:
“也亏你暗中摸索他的话!
我平日和你说话,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了,比圣旨还快呢!
”只有敏感的黛玉,才能把她的妒意表达的如此锋利而又含蓄,讥讽了别人而又不露痕迹。
然而直率的林黛玉,在她几乎毫无遮掩地表露自己的缺点的同时,也向人们敞开了他那天真无邪的心扉。
在她眼里容不得微尘,也不记的微嫌。
从中可见,黛玉非常单纯可爱。
她心地善良纯洁,宝玉挨打,黛玉最后才去看他,但她来的时候眼睛是哭肿的,像桃子一样大。
林黛玉不只为人坦率,而且也很谦和。
她从不在心上做事,不会巴结逢迎,更不会嫁祸别人,连防人之心都没有,薛姨妈下钩子,她只当是真疼她。
另外,每次赛诗,她总是推崇别人写的好,不计较高低。
林黛玉实则冰心玉壶,晶莹剔透,纯如赤子。
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我国优秀的古典文化传统所陶冶出来的高尚情操。
3、自尊心极强、不服输
在其性格背后,隐藏的正是她那颗十分强烈的自尊心。
执着地维护自己的自尊心。
正是她一切性格的根源,要求尊重和维护人的尊严,不能容忍对人格和自尊心的丝毫亵渎。
林黛玉母亲去世后,进入京城寄人篱下。
她就“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她去。
”正反映了她那种强烈的自尊心和独立性。
时刻小心谨慎。
林黛玉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曾常听母亲说过,她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她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何况今至其家。
而自己如今处境是寄人篱下,不是“真正的主子”因而显得更加小心在意,就怕自尊心在众人面前受损。
可以说,林黛玉就是带着这样的一颗强烈的自尊心来到贾府的,林黛玉说话尖酸刻薄等事情都是和她这颗强烈的自尊心密切相关的,它就像一根绷得紧紧的弦,安装在异常敏感的林黛玉身上,不管有意无意,只要稍微一触动,就会强烈地颤动起来,在《红楼梦》第二十六回林黛玉到怡红院敲门,晴雯不开门,林黛玉就怪在在贾宝玉身上,就“独立墙角边花阴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
”林黛玉只因一点误会受了点委屈就撕心裂肺的痛苦,实可见其自尊心的强烈了。
每次作诗时,黛玉都力争作到最好。
在元妃省亲时贾元春为试贾宝玉的才学有无长进,要他当场赋五言律四首。
贾宝玉被薛宝钗在一旁又是催又是问,搞得心神不定,好不容易才有了三首。
“此时林黛玉未得展其才,自是不快。
”她见贾宝玉为第四首诗“大费神思”便有心替他作一首,只“低头一想,早已吟成一律”。
随后与宝钗几次吟诗,林黛玉都屈居第二,很是不甘心。
后来在菊花诗赛中,《咏菊》《问菊》《菊梦》三首诗包揽了前三名,林黛玉才感到些许欣慰。
4、才华出众
林黛玉的美,还表现在她才华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
林黛玉从小受过良好的封建教育,文采极好,黛玉本身也是命好强争胜的女子,因此每次作诗,她必定是全力以赴,拿出最好的诗作。
曹雪晴笔下被诗化的林黛玉,诗魂总是时刻伴随着她,总是随时从她的心里和身上飘散出沁人心脾的诗香。
比如说,从刘姥姥眼中看到黛玉闺房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著满满的书,刘姥姥道:
“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了。
”贾母笑指黛玉道:
“这是我这外孙女儿的屋子。
”刘姥姥留神打量了黛玉一番,方笑道:
“这那像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
”由此说明黛玉是位浑身上充满诗香的女子。
诗,对于她来说是不可一日无的。
她用诗发泄痛苦和悲愤,她用诗抒写欢乐与爱情,她用诗表示抗议与叛逆的决心。
诗表现了她冰清玉洁的节操,诗表现了她独立不阿的人格,诗表现了她美丽圣洁的灵魂,诗使她有一种迷人的艺术光辉!
由于在贾府时时刻刻小心谨慎,也将才华都一一隐藏起来。
第十八回中自元妃省亲,黛玉的才华初露锋芒。
黛玉只是为应景胡作的《世外仙源》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香融酒,花媚人.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这首五律诗得到贾妃的称赏。
在第二十七回中,因低头看见许多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锦重重的落了一地,低声吟唱的那首《葬花吟》是进入贾府以后的生活感受,是她感叹身世遭遇和悲剧命运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作,她以落花自况,血泪作墨,如泣如诉,表面是悲叹落花,实则是悲叹自己的命运。
诗中的悲感让宝玉听得心碎。
第三十九回中黛玉不假思索提起笔来一挥,已有了一首诗。
在一次菊花诗赛中林黛玉所作《咏菊》《问菊》《菊梦》三首诗包揽了前三名!
一句“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将菊花对秋风的怨诉写得淋漓尽致;一句“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把菊花问得无言以对;再一句“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喻意人的生生死死与花开花谢一样,不过是如梦一场。
林黛玉三首诗皆是令人嗔目结舌,这等才华,谁人可比!
无论是五十回中在芦雪庭争联的即景诗,还是六十四回闲时偶成的《五美吟》,以及七十回为填柳絮词所作的一阕《唐多令》都充分展示了林黛玉无以伦比的才华。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也是毫不吝啬把自己最爱的诗句都赋予在黛玉身上。
如果说没有了诗,那么也就没有了林黛玉。
二、高尚的精神
1、执着的爱情
黛玉的爱情是纯粹而彻底的,她从看见宝玉的第一眼便爱上了他,从未思虑怀疑过,一生中没有一分钟的摇摆,不似宝钗,是在入宫失败后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做贾家媳妇。
爱一个人,爱到极处,便是无嗔,无怨,无悔,甚至无妒,只是一心一意为他着想,想他好,想他快乐,想他活的轻松。
在三十六回中我们看到黛玉从不逼迫宝玉不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不支持宝玉去追逐名利权贵,不劝宝玉立身扬名。
黛玉和宝玉的爱情是当时那个社会不曾有的,他们的爱情是纯真的质朴的。
在第三十二回中,宝玉在人前也是不断地夸赞黛玉。
他们的爱情是建立在相互了解,是一种相遇、相识、相知、到相爱的过程,与当时的包办婚姻恰好不一样的。
他们的爱情是两颗心的碰撞,到彼此认同的过程。
他们每天一起读书写字作诗,过着诗情画意的生活,他们以为他们获得了自己的幸福,不料那却是加速他们爱情悲剧的来到。
她对宝玉是那样一片痴情:
情痴、意痴、神痴,所作的诗词也句句痴。
她去葬花,就已经痴的出奇,而她的葬花词,更是句句痴的出奇。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真是痴人之音、痴人之泪”。
是啊!
这种痴已经到了近乎病态、变态。
其实是痴深到常人无法理解的深渊。
她用她的整个生命吟唱出一曲缠绵哀艳的恋歌,以弱小的力量维护她的那一块爱情园地,执着地追求她所憧憬的情感生活,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林黛玉是为了爱情几生几死,当他们这种共同生命的爱情遭到毁灭时,黛玉焚了诗稿,断了痴情、泪哭干了债还完了真正到了人去梁空巢已倾的时候,黛玉反不伤心,一心想死。
她向世人展示对宝玉的爱情的坚贞。
贾宝玉的存在,就是她生命之所依,一旦失去,她的唯一出路便是“魂归离恨天”了。
在九十六回,黛玉在昏迷之中,“黛玉直声叫道:
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
一句未完的话给读者留下了许多的悲伤。
林黛玉为真纯的爱情而生,亦为真纯的爱情而死。
她把全部的我投入到这个神圣的恋爱过程中去,任她是谁,一旦企图参与进来,都采取坚决的排斥态度,决不肯有丝毫让步。
“女孩子们都希望被男子拥抱,对男子撒娇,都希望被人所爱,并希望这种爱被自己所独占。
2、叛逆的精神
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不顾及他人的看法,在贾府他毫无顾忌的施展自己的才华,而且在作诗方面在大观园是无人能比的。
她不仅才学横溢,学识渊博,而且又是那样如饥似渴地阅读性灵之学和描写爱情的角本杂剧,那样如醉如痴地沉浸在艺术的境界,他熟记在竟把《西厢记》、《牡丹亭》中一些片段,后来还引为酒令。
而且他还与贾府顽劣异常、极恶读书常常厮混的混世魔王贾宝玉结为知音,结为同心,从思想到行动,都对宝玉完全支持。
唯有黛玉不劝全宝玉走为官仕途之道,不让宝玉去追逐名利权贵,不去立身扬名。
在当时女子都是遵规循矩的,在大观园里唯有黛玉不拘礼节,不遵循封建礼教,这些对于外人来说黛玉的性格气质隐隐透露出某种叛逆性。
在第三十二回中,湘云劝说宝玉多会会达官贵人,不要成天与女孩子混在一起里,宝玉当即说:
“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接下来又毫不避嫌称赞黛玉不曾说过那些混账话,可见,黛玉从不说这些“混账话”,所以“宝玉深敬黛玉”,也与黛玉志同道合。
林黛玉反对“仕途经济”,实质上就是否定了封建主义的人生道路,否定了地主阶级的政权,否定当时政治。
在《》中,她言,说绿珠为殉葬的不值;她咏,赞扬红拂私奔,这些都是在当时让人对她产生反感的。
在她的身上闪耀着追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
虽是柔弱的女子,却敢于与当时的封建制度作斗争。
黛玉想要冲破封建婚姻制度,想要获得与宝玉两人的自由恋爱,想要冲破封建婚姻制度的束缚。
通读红楼梦,可以看出林黛玉是个天真率直,不谙世事、追求真爱至死不渝的奇女子。
她和宝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是真心相爱的。
可她又寄人篱下,身不由己,虽有老祖宗的疼爱和贾宝玉的情投意合与心灵寄托,但人生路漫漫,对于未来黛玉是茫然的。
由于从小生活在思想环境比较开放的南方,加之是独女父母疼爱,把她当作男孩来教育,使得她的思想比较开放,才华横溢,写诗作词不输于其他人。
她生性高尚,和宝玉都是封建制度的叛逆者,她蔑视高官厚禄,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宦道路。
她有着纷繁复杂的性格,明显的弱点,和敢于反抗、追求爱情的鲜明个性。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M]岳麓书社.,1987
【2】罗宗强,《中国古代文学史》
(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M].北京出版社,2004.
【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