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复习222《城市化》课后跟踪训练20含答案.docx
《高中地理复习222《城市化》课后跟踪训练20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复习222《城市化》课后跟踪训练20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复习222《城市化》课后跟踪训练20含答案
课后跟踪训练(二十)
一、选择题
(2019·湖北七市(州)教研协作体3月联考)下面两图分别是1978~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与三产业就业情况变动图和城镇化率变化与GDP增速变动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甲中表示城镇化率的曲线是( )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 图乙中显示城镇化率增速均为正值,说明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同时图乙还显示1995年前后城镇化率增速变化大,则城镇化率曲线应在1995年前后斜率变化大,即前缓后陡;图甲中④曲线与上述分析相符,故表示我国城镇化率的曲线是④。
[答案] D
2.据图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一直高于第三产业
B.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最低时我国城市化进程最快
C.城镇化率增速与GDP增速始终呈正相关
D.2011年第一、三产业就业比重相近
[解析] 图中①处于下降态势,为农业就业情况;一般是由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从而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故图中早期工业就业比重要大于第三产业,即②表示工业就业情况、③为第三产业就业情况。
结合图示信息,可判断D正确。
[答案] D
(2019·河北衡水三测)城市常住人口不等同于户籍人口,如图为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较图。
据此完成3~5题。
3.导致两类城镇化率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
A.城市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
B.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
C.城市商品房价格的不断上涨
D.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缩小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化。
图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明显高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这些人员虽成为城镇的常住居民却没有当地户口,B正确;A、C、D并非直接原因。
[答案] B
4.缩小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将有益于( )
A.抑制城市房价上涨
B.增加城市居民的就业机会
C.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D.提高更多人口的公共服务待遇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化的意义。
由于没有当地户籍,进城务工人员不能享受同等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实质性城镇化福利,缩小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也就是非城镇户籍人口得以落户,从而享受城镇居民的待遇,将有益于提高更多人口的公共服务待遇,D正确。
更多的人口落户,可能意味着更多的住房需求,房价甚至会进一步上涨,A错。
也意味着更多的劳动者需要工作,加重就业困难,B错。
政府要解决更多人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财政负担会加重,C错。
[答案] D
5.自2014年开始,两类城镇化率差异呈减小趋势,其原因可能是( )
A.回乡再就业等政策实施
B.城镇内就业机会减少
C.农村人均耕地增多
D.户籍管理趋严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动力。
两类城镇化率差异减小,说明进城务工人员减少,而回乡再就业等政策实施可以导致进城务工人员数量相对降低,A正确。
城镇化率依然在增加,说明城镇内就业机会并没有减少,B错。
由于农村人口增多,农村人均耕地不可能增多,C错。
目前我国户籍管理还是有利于人员流动的,并没有趋严,D错。
[答案] A
(2019·广东六校联盟三联)工作地与居住地的空间匹配(职住空间匹配)直接影响到城市通勤成本。
城市各空间单元职住比的区位熵是反映城市职住空间匹配的重要指标(以下简称区位熵)。
区位熵=
÷
。
据此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城市某个空间单元职住比的区位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区位熵显著偏高的地方,通勤成本低
B.区位熵显著偏低的地方,通勤成本高
C.区位熵显著偏高的地方,常住人口密度高
D.区位熵显著偏低的地方,常住人口密度低
[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分析。
上下班的交通成本即通勤成本。
区位熵高,该区域就业程度高,不一定通勤成本低,如果距离居住地远,那么通勤成本反而会高,A错误。
区位熵低说明了该区域常住人口中就业比重低,人们选择的是另外的区域就业,居住地和工作地有一定的距离,故通勤成本高,B项正确。
区位熵高说明了该区域就业的比重高,区位熵低说明了该区域就业的比重低,但不能反映常住人口的密度,故C、D错。
[答案] B
7.下列因素对区位熵变化影响最不明显的是( )
A.城市住房发展B.城市产业发展
C.城市规划D.城市公共交通负荷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职住比区位熵的影响因素。
城市住房发展,优化了工作地和居住地位置和环境,会影响区位熵,A不符合题意。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区位熵与就业有直接关系;城市产业发展,会直接提高区位熵,B明显不符合题意。
通过城市规划,改善工作地与居住地位置和环境,也会改变区位熵,C也不符合题意。
城市公共交通负荷会影响通勤成本,但不会影响区位熵,选D。
[答案] D
(2019·湖南六校4月联考)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俗称“北京大七环”,于2018年8月全线贯通。
“北京大七环”立交桥较多,其中通州—大兴段就建有15座立交桥,且立交桥设计坡度较小。
《北京人口蓝皮书:
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2018)》显示:
2017年底,北京市外来人口、户籍人口实现了双下降,20年来首次实现负增长,人口分布中心化趋势有所缓解,其中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京津冀都市圈内的中小城市。
据此完成8~9题。
8.关于“大七环”给京津冀带来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交通网密度增加,加大北京市区的交通压力
B.提升北京城市等级,完善北京城市服务功能
C.促进区域城市分工与合作,改善区域投资环境
D.促进北京城市用地规模向周边区域拓展
[解析] “大七环”使北京与周边地区的交通更加快速便捷,让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效率更高,改善了整个区域的投资环境,则C正确。
[答案] C
9.关于北京市外来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推测错误的是( )
A.近年来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B.交通拥堵状况日益严重
C.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布局
D.政策引导分散城市职能
[解析] 交通拥堵会影响人口的出行效率,而人口向北京集聚主因是经济收入高、就业机会多,则交通拥堵对北京人口负增长贡献很小,则选B项。
[答案] B
(2019·江西百所名校一联)城市森林花园是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的第四代住房,被誉为“住房4.0”,每家都有单独的庭院,外墙长满绿色植物,还有一处两层楼高的空中室外私人小院及一块几十平方米的土地,可种树、种花、种菜、遛狗、养鸟……在空中占一亩地就会带来数十亩长满花草的院子,一处建筑就相当于一片森林,使住在繁华城市中心的人们实现“回归大自然”的梦想。
读“住房3.0”和“住房4.0”景观对比图,完成10~11题。
10.建设“住房4.0”可以( )
①增加城市绿地 ②促进城市化深度发展 ③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 ④改善市内大气环境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 “住房4.0”通过墙体植被,可以增加城市绿地,绿地可以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改善市内大气环境,但由于增加的土地是在空中的建筑中,不占用陆地实体空间,因此不能促进城市化深度发展。
[答案] B
11.从大气循环和水循环的角度看,“住房4.0”可以( )
①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②增大城乡风强度 ③增加城市地下径流 ④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 “住房4.0”增加了城市绿地面积,可以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增加城市空气湿度;可减小城乡风强度,对城市地下径流起较弱的减轻作用。
[答案] C
二、综合题
12.(2019·甘肃诊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雨水管理是人居环境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和基础,通过海绵城市、地下水库建设等管理好雨水,能有效促进水循环良性发展,可有效缓解缺水城市、偏远海岛等地区的水资源匮乏问题。
地下水库工程是一项以自然系统为主体、以人工措施为引导的系统工程,要想其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充分发挥“渗、滞、蓄、净、用、排”(简称“六字方针”)的系统治理效益,不但要有足够的天然及人造地下蓄水空间,还应建设相应的配套工程。
材料二 回灌补源系统是地表水向地下水快速转化的枢纽,是地下水库发挥防洪除涝功能、实现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之一,对应于六字方针中的“渗”“净”;主要通过自然入渗回灌和加压回灌两种方式进行。
下图示意地下水库系统主导的海绵城市水循环。
(1)说出城市地下水库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2)简述地下水库系统主导的海绵城市水循环过程。
(3)请为地下水库回灌补源系统的具体实施提出建议。
[解析] 第
(1)问,修建城市地下水库可增加海绵城市的水资源调节能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节约用水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成本。
第
(2)问,结合示意图的主要环节分析可知,地下水库系统主导的海绵城市水循环过程包括拦蓄雨水、回灌补给进入地下、水体水质达到使用标准后进入取水系统。
第(3)问,根据材料,主要从回灌补源的自然入渗回灌和加压回灌两种方式进行考虑。
自然入渗回灌主要从设置透水下垫面、设置生态护岸、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等方面分析;加压回灌主要是通过加压水泵将地表水回灌至地下水库。
[答案]
(1)增强城市防洪涝能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整体架构,综合发挥系统效益,节约用水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成本。
(2)地下水库利用地表拦蓄系统和陆域雨水收集系统收集水,通过地表拦蓄系统及回灌补源系统将水回灌入地下蓄水系统,然后利用地下蓄水系统进行调蓄、净化,待水体水质达到使用标准后,使其进入取水系统。
(3)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避免下垫面隔水化,在城市广场、道路、绿地、小区等地铺设透水砖,使降雨中的部分水资源可直接入渗回补地下水;在河湖水系中设置生态护岸,使河水与土壤相互渗透;保护湿地生态系统,调蓄水源,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高差进行回灌;大范围短时强降雨后,可采取加压回灌的应急措施,通过加压水泵将城市涝洼区的水回灌入地下水库。
(其他回答合理亦可)
13.(2018·河南省林州市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些年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但是在城乡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许多地方的城市建设进入了误区,将加速城镇化等同于加强城市建设,不考虑地方的实际经济情况,透支未来进行城市建设。
材料二 现代田园城市是以良好的生态基础为基底,以多中心、多组团为新型城乡空间格局,以经济、社会、生态、交通一体化作为城乡发展模式,拥有人性化、现代化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分工明确、分类精细的社会性城市功能,由多级城乡组团构成的城市,也是能够为居民提供高质、高效生活的城市。
材料三 下图为现代田园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研究思路图。
(1)说明我国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原因。
(2)从城市等级结构、城市空间布局、城市产业类型等方面分析现代田园城市与传统城市的区别。
(3)指出影响现代田园城市等级规模的因素。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原因。
主要从我国城市的发展状况、城市环境问题以及现代田园城市的意义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我国城镇化进程进入中期加速阶段,城镇规模快速扩张,城乡发展不均衡;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城镇化质量低;现代田园城市能够为居民提供高质、高效的生活。
(2)本题主要考查现代田园城市与传统城市的区别。
(3)本题主要考查影响现代田园城市等级规模的因素,主要包括城市功能、公共服务设施、合理工作半径、人口分布密度。
[答案]
(1)我国城镇化进程进入中期加速阶段,城镇规模快速扩张,城乡发展不均衡;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城镇化质量低;现代田园城市能够为居民提供高质、高效的生活。
(2)现代田园城市由城、镇、村共同组成,而传统城市只包括城市本身;现代田园城市各功能区比较分散,形成多中心、多组团、网格化的空间格局,而传统城市功能区多为集中式布局,采用单中心模式;现代田园城市产业类型以高科技产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业为主导,传统城市的产业多为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3)城市功能;公共服务设施;合理工作半径;人口分布密度。
如何学好高中地理?
一、字头记忆法
【释义】即从同类地理知识中分别提取字头,编成简短话语进行记忆,这种字头法,简化知识,利于增强记忆。
二、综合法
【释义】认识地理特点的过程,绝大多数情况下,要在分析要素特征和各部分联系的基础上加以综合。
三、用地图学地理法
【做法】首先,要利用好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挂图。
教师指图讲课时,学生一定要注意看图,不要自己看书,或是做别的事情。
教师指图讲课,事先是经过充分备课的。
他会把图中的知识直接指给学生,避免学生费时间走弯路地自己去查找。
四、谐音记忆法
【释义】即把枯燥的数据换成有趣的文字加以记忆。
五、识图记忆法
【释义】即通过看图、填图、用图来记忆地理知识。
首先要掌握地图知识技巧,如辨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地势高低、熟悉主要图例、了解经纬网等,练好看图的基本功。
六、简化地图法
【释义】简化地图法是根据学习的需要,把地图作简化处理,删去大量繁杂的图例,只保留有关知识的信息的方法。
通过简化图的构思设计,达到突出重点、有利记忆和反映动态、易于理解的目的,并更深刻地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
七、归类记忆法
【释义】纷乱的无条理的事物是不容易记忆的。
我们把事物做一点理顺和归类,记忆起来就比较方便。
如山脉、河流、岛屿、湖泊等分别归类在一起,再进行记忆就比较容易。
八、比较法
【释义】它用于对同类地理事物或具有相似特点的地理事物问,进行异同比较。
比较总是根据一定目的,按确定标准作比较,常用形式是列表。
比较法对理清知识很有帮助,例如学了七大洲的地形特点之后,可按海拔、地形起伏、地形种类和分布立项作比较。
比较法一般要同其他方法相结合,才能揭示事物的特征、规律和联系。
例如要认识我国东部河流汛期自南向北的变化规律,用比较法易理解。
地理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实践性强,应用性广,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密切联系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当地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内外的时事热点等,让学习更贴近生活实际,更为鲜活有趣。
还要尽可能地走进大自然、走入社会,亲身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和现象,将书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在野外观察和社会活动中得到应用,培养观察分析、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实践创新的能力。
最后我想在说一个问题,有的同学们觉得地理特别抽象和生活没太大关系,我想说,生活之中处处有地理,时时有地理,例如阴晴冷暖,昼夜更替,日长日短,抽洗脸池子按钮的旋转,冬夏季节影子长短等等,都有地理的影子,因此地理就在我们生活中,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学好地理其实真的不难,大家一起努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