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假期规定.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232545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假期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公务员假期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公务员假期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公务员假期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公务员假期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务员假期规定.docx

《公务员假期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假期规定.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务员假期规定.docx

公务员假期规定

公务员假期规定

  公务员假期规定现将《文化部机关国家公务员考勤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

文化部机关国家公务员考勤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文化部机关国家公务员的组织性、纪律性,规范各项请假、考勤制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部机关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文化部机关国家公务员。

  第二章假期类别和期限第三条病假公务员因疾病(因公致残或患职业病者除外)必须治疗和休养的,可以请病假。

  第四条事假公务员因本人或家庭有紧急事务需要处理的,可以请事假。

  第五条公假属下列情况之一者,经领导批准,可以算公假:

(一)公务员凭学校通知书参加学生家长会的。

  

(二)公务员的住宅设施因房管部门维修或其它原因须由公务员在家料理的。

  第六条婚假公务员本人结婚,可以请婚假,假期三天。

  男二十五周岁、女二十三周岁以上初婚登记的,为晚婚。

  双方晚婚的,除国家规定的三天婚假外,各增加奖励假七天。

  第七条丧葬假公务员的配偶、父母、子女、岳父母、公婆死亡,可以请丧葬假,假期不得超过五天。

  第八条探亲假公务员连续工作满一年,与配偶或与父母不住在一起并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请探亲假。

  

(一)公务员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三十天。

  

(二)未婚公务员(包括丧偶或离婚已满一年的)探望父母(包括自幼抚养其长大,现仍与本人保持联系的抚养人,下同),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二十天。

  如因工作需要,本司局当年不能给假或本人自愿两年探亲一次的,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四十五天。

  (三)已婚公务员探望父母,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二十天。

  第九条出境探亲假凡符合国家规定探亲条件的公务员出境探亲,可以请出境探亲假,假期三个月,归侨、侨眷假期六个月。

  出境探亲的假期视不同情况可适当延长,假期最多不得超过一年。

  第十条路程假公务员到外地结婚(不包括旅行结婚)、奔丧或探亲,给予往返路程假。

  第十一条生育假

(一)婚前检查假:

公务员进行婚前检查,给假半天。

  

(二)产前检查假:

女性公务员进行产前检查,按实际情况给假。

  (三)产假:

女性公务员产假九十天,其中产前假十五天;难产的增加假期十五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

  (四)晚育奖励假:

已婚妇女二十四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孩子的为晚育。

  晚育的女性公务员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奖励假十五天。

  产妇护理有困难的,此项奖励假亦可由男方使用。

  (五)抚育独生子女假:

育龄女性公务员响应国家号召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凭独生子女证,可以在产假期满后继续休假至孩子满六个月(晚育奖励假另加)。

  (六)怀孕流产假:

女性公务员怀孕流产的,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休假。

  1.女性公务员怀孕不满四个月流产的,给假十五天至三十天。

  2.女性公务员怀孕满四个月以上流产的,给假四十二天。

  (七)哺乳假:

女性公务员有不满一周岁的婴儿需要亲自哺乳的,每天给一小时的哺乳时间。

  多胞胎生育的,每多一个婴儿增加三十分钟。

  以上

(二)、(三)、(四)、(五)、(六)、(七)项均不适用非婚生育及非计划生育。

  第十二条工伤假公务员因公受伤,必须治疗和休养的,给予公伤假。

  第十三条搬迁假公务员因住房搬迁,给假三天。

  第十四条出差假公务员因公出差前,根据实际情况可做有关准备事宜,给假半天至一天;完成任务返回后,出差超过两周的,给假一天,超过一个月的,给假两天。

  对于出差的公务员的公休假日,应在出差的地点享受,如果在出差地点未享受的,应在两周内补给与公休假日相等的休息时间。

  第十五条值班假公务员在法定假日或公休假日值班的,应在两周内补给与值班时间相等的休息时间。

  第十六条出国准备假派驻使领馆常驻人员出国前,给假三十天,准备出国事宜。

  第十七条驻外回国休假派驻使领馆常驻人员,任期结束回国后,给假三十天,未在任期内休假的,给假六十天,中间休假超假的不再给假。

  第十八条带薪年休假公务员(不包括试用期和见习期人员)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可享受带薪年休假。

  

(一)参加工作不足十年的,休假七天;

(二)参加工作满十年不足二十年的,休假十天;(三)参加工作满二十年的,休假十五天。

  第十九条假期计算病假、生育假、路程假、探亲假、出境探亲假、公伤假、出差假、出国准备假、驻外回国休假均包括法定假日和公休假日在内;事假、婚假、丧葬假、值班假、带薪年休假均不包括法定假日和公休假日在内。

  第三章各类假期的待遇第二十条病假期间的待遇全年病假累计超过三个月不满六个月的,扣发本人年度奖金的三分之一;超过六个月的,不发本人年度奖金。

  第二十一条事假期间的待遇全年事假累计超过一个月不满三个月的,扣发本人年度奖金的三分之一;超过三个月不满六个月的,扣发本人年度奖金的二分之一;超过六个月的,不发本人年度奖金。

  第二十二条探亲假期间的待遇探亲假期间,年度奖金照发。

  第二十三条出境探亲假期间的待遇出境探亲假期间,年度奖金照发。

  批准续假期间内待遇,按事假规定办理。

  第二十四条生育假期间的待遇

(一)生育假期间,年度奖金照发。

  

(二)产假期满后,因身体原因仍不能工作的,经医务部门证明后,其超过产假期间的待遇,按病假的有关规定处理。

  以上

(一)、

(二)项均不适用于非婚生育及非计划生育。

  第二十五条各类假期间的工资待遇执行有关规定。

  第四章请假程序第二十六条公务员请假须提出书面申请,填写《文化部机关国家公务员请假单》(附件一)①,经领导批准后有效。

  如因重病或急事不能事先请假时,可委托他人代为请假或办理补假手续。

  ①附件一略。

  第二十七条凡请病假或工伤假两天以上的,均须有合同医院证明或非合同医院的急诊证明;病假、工伤假需延长休养期和产假期满需继续休养的,均根据合同医院的诊断证明由所在司局审核批准。

  第二十八条请假期满因故不能上班的,可以申请续假。

  续假手续与请假手续相同。

  公务员出境探亲一般不得续假,如确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期返回的,本人必须提前一个月向所在司局提出申请,经批准方可续假。

  第二十九条请假或续假期满上班后,应立即销假。

  第三十条公务员请假,假期在一周之内的由直接行政首长审批,超过一周的应由上一级行政首长审批。

  司局长请假,由主管部长批准并报办公厅部长办公室备案。

  司局长的考勤由各司局办公室负责。

  第五章旷工及其行政处理第三十一条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按旷工论:

(一)不经请假或请假未获批准而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的。

  

(二)请假期限已满,不续假或续假未获批准而逾期不归的。

  (三)不服从组织调动和工作分配,不按时到工作岗位工作的。

  第三十二条旷工连续十五天以内或一年累计三十天以内的,不发年度奖金。

  第三十三条旷工连续超过十五天或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予以辞退。

  第六章附则第三十四条本办法的实施由各司局办公室(综合处)负责。

  各司局应建立相应的考勤制度,每月由各处(室)填写《文化部机关国家公务员考勤登记表》(附件二)①,定期公布公务员出勤、迟到、早退、请假、旷工等情况,各司局办公室(综合处)汇总后,于每月十日前,将《考勤登记表》报送人事司,其中涉及工资变动、年度奖金和行政处理的,由人事部门承办。

  ①附件二略第三十五条本办法由人事司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公务员假期规定2014年有关公务员的产假最新规定公务员产假规定2014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指出,该《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等用人单位及其女职工。

  所以我国公务员休产假的规定也是根据这个《规定》进行休假。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以上是国家上的规定,对于公务员晚婚晚育的产假,可以参照所在具体省、地方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

  公务员假期规定2014年有关公务员的产假最新规定公务员产假规定2014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指出,该《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等用人单位及其女职工。

  所以我国公务员休产假的规定也是根据这个《规定》进行休假。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以上是国家上的规定,对于公务员晚婚晚育的产假,可以参照所在具体省、地方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

  有关公务员假期文化部关于印发《文化部机关国家公务员考勤办法》的通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文化部机关国家公务员的组织性、纪律性,规范各项请假、考勤制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部机关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文化部机关国家公务员。

  第二章假期类别和期限第三条病假公务员因疾病(因公致残或患职业病者除外)必须治疗和休养的,可以请病假。

  第四条事假公务员因本人或家庭有紧急事务需要处理的,可以请事假。

  第五条公假属下列情况之一者,经领导批准,可以算公假:

(一)公务员凭学校通知书参加学生家长会的。

  

(二)公务员的住宅设施因房管部门维修或其它原因须由公务员在家料理的。

  第六条婚假公务员本人结婚,可以请婚假,假期三天。

  男二十五周岁、女二十三周岁以上初婚登记的,为晚婚。

  双方晚婚的,除国家规定的三天婚假外,各增加奖励假七天。

  第七条丧葬假公务员的配偶、父母、子女、岳父母、公婆死亡,可以请丧葬假,假期不得超过五天。

  第八条探亲假公务员连续工作满一年,与配偶或与父母不住在一起并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请探亲假。

  

(一)公务员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三十天。

  

(二)未婚公务员(包括丧偶或离婚已满一年的)探望父母(包括自幼抚养其长大,现仍与本人保持联系的抚养人,下同),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二十天。

  如因工作需要,本司局当年不能给假或本人自愿两年探亲一次的,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四十五天。

  (三)已婚公务员探望父母,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二十天。

  第九条出境探亲假凡符合国家规定探亲条件的公务员出境探亲,可以请出境探亲假,假期三个月,归侨、侨眷假期六个月。

  出境探亲的假期视不同情况可适当延长,假期最多不得超过一年。

  第十条路程假公务员到外地结婚(不包括旅行结婚)、奔丧或探亲,给予往返路程假。

  第十一条生育假

(一)婚前检查假:

公务员进行婚前检查,给假半天。

  

(二)产前检查假:

女性公务员进行产前检查,按实际情况给假。

  (三)产假:

女性公务员产假九十天,其中产前假十五天;难产的增加假期十五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

  (四)晚育奖励假:

已婚妇女二十四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孩子的为晚育。

  晚育的女性公务员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奖励假十五天。

  产妇护理有困难的,此项奖励假亦可由男方使用。

  (五)抚育独生子女假:

育龄女性公务员响应国家号召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凭独生子女证,可以在产假期满后继续休假至孩子满六个月(晚育奖励假另加)。

  (六)怀孕流产假:

女性公务员怀孕流产的,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休假。

  1.女性公务员怀孕不满四个月流产的,给假十五天至三十天。

  2.女性公务员怀孕满四个月以上流产的,给假四十二天。

  (七)哺乳假:

女性公务员有不满一周岁的婴儿需要亲自哺乳的,每天给一小时的哺乳时间。

  多胞胎生育的,每多一个婴儿增加三十分钟。

  以上

(二)、(三)、(四)、(五)、(六)、(七)项均不适用非婚生育及非计划生育。

  第十二条工伤假公务员因公受伤,必须治疗和休养的,给予公伤假。

  第十三条搬迁假公务员因住房搬迁,给假三天。

  第十四条出差假公务员因公出差前,根据实际情况可做有关准备事宜,给假半天至一天;完成任务返回后,出差超过两周的,给假一天,超过一个月的,给假两天。

  对于出差的公务员的公休假日,应在出差的地点享受,如果在出差地点未享受的,应在两周内补给与公休假日相等的休息时间。

  第十五条值班假公务员在法定假日或公休假日值班的,应在两周内补给与值班时间相等的休息时间。

  第十六条出国准备假派驻使领馆常驻人员出国前,给假三十天,准备出国事宜。

  第十七条驻外回国休假派驻使领馆常驻人员,任期结束回国后,给假三十天,未在任期内休假的,给假六十天,中间休假超假的不再给假。

  第十八条带薪年休假公务员(不包括试用期和见习期人员)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可享受带薪年休假。

  

(一)参加工作不足十年的,休假七天;

(二)参加工作满十年不足二十年的,休假十天;(三)参加工作满二十年的,休假十五天。

  第十九条假期计算病假、生育假、路程假、探亲假、出境探亲假、公伤假、出差假、出国准备假、驻外回国休假均包括法定假日和公休假日在内;事假、婚假、丧葬假、值班假、带薪年休假均不包括法定假日和公休假日在内。

  第三章各类假期的待遇第二十条病假期间的待遇全年病假累计超过三个月不满六个月的,扣发本人年度奖金的三分之一;超过六个月的,不发本人年度奖金。

  第二十一条事假期间的待遇全年事假累计超过一个月不满三个月的,扣发本人年度奖金的三分之一;超过三个月不满六个月的,扣发本人年度奖金的二分之一;超过六个月的,不发本人年度奖金。

  第二十二条探亲假期间的待遇探亲假期间,年度奖金照发。

  第二十三条出境探亲假期间的待遇出境探亲假期间,年度奖金照发。

  批准续假期间内待遇,按事假规定办理。

  第二十四条生育假期间的待遇

(一)生育假期间,年度奖金照发。

  

(二)产假期满后,因身体原因仍不能工作的,经医务部门证明后,其超过产假期间的待遇,按病假的有关规定处理。

  以上

(一)、

(二)项均不适用于非婚生育及非计划生育。

  第二十五条各类假期间的工资待遇执行有关规定。

  第四章请假程序第二十六条公务员请假须提出书面申请,填写《文化部机关国家公务员请假单》(附件一)①,经领导批准后有效。

  如因重病或急事不能事先请假时,可委托他人代为请假或办理补假手续。

  ①附件一略。

  第二十七条凡请病假或工伤假两天以上的,均须有合同医院证明或非合同医院的急诊证明;病假、工伤假需延长休养期和产假期满需继续休养的,均根据合同医院的诊断证明由所在司局审核批准。

  第二十八条请假期满因故不能上班的,可以申请续假。

  续假手续与请假手续相同。

  公务员出境探亲一般不得续假,如确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期返回的,本人必须提前一个月向所在司局提出申请,经批准方可续假。

  第二十九条请假或续假期满上班后,应立即销假。

  第三十条公务员请假,假期在一周之内的由直接行政首长审批,超过一周的应由上一级行政首长审批。

  司局长请假,由主管部长批准并报办公厅部长办公室备案。

  司局长的考勤由各司局办公室负责。

  第五章旷工及其行政处理第三十一条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按旷工论:

(一)不经请假或请假未获批准而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的。

  

(二)请假期限已满,不续假或续假未获批准而逾期不归的。

  (三)不服从组织调动和工作分配,不按时到工作岗位工作的。

  第三十二条旷工连续十五天以内或一年累计三十天以内的,不发年度奖金。

  第三十三条旷工连续超过十五天或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予以辞退。

  第六章附则第三十四条本办法的实施由各司局办公室(综合处)负责。

  各司局应建立相应的考勤制度,每月由各处(室)填写《文化部机关国家公务员考勤登记表》(附件二)①,定期公布公务员出勤、迟到、早退、请假、旷工等情况,各司局办公室(综合处)汇总后,于每月十日前,将《考勤登记表》报送人事司,其中涉及工资变动、年度奖金和行政处理的,由人事部门承办。

  ①附件二略第三十五条本办法由人事司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公务员辞退规定公务员辞退规定(试行)来源:

河南省公务员局时间:

2010-11-0508:

54:

45浏览606人次打印此文关闭窗口第一条为规范公务员辞退工作,保障机关与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根据公务员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辞退,是指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解除与公务员的任用关系。

  公务员被辞退后,不再具有公务员身份。

  第三条辞退公务员,应当依照法定的情形、权限和程序办理。

  第四条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

(一)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三)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四)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五)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第五条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务员,不得辞退:

(一)因公致残,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三)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的;(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退的情形。

  第六条辞退公务员,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所在单位在核准事实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并填写《辞退公务员审批表》报任免机关。

  

(二)任免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审核。

  (三)任免机关审批。

  作出辞退决定的,以书面形式通知呈报单位和被辞退的公务员,同时抄送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

  县级以下机关辞退公务员,由县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县级党委或者人民政府批准后作出决定。

  (四)《辞退公务员审批表》和辞退决定等存入本人档案。

  任免机关根据有关规定可以直接作出辞退决定。

  第七条被辞退公务员离职前应当办理公务交接手续,必要时按照规定接受审计。

  对拒不办理公务交接手续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八条《辞退公务员通知书》应当直接送达被辞退公务员本人。

  直接送达本人有困难的,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公务员对辞退决定不服的,可以按照规定申请复核或者提出申诉。

  复核、申诉期间不停止辞退决定的执行。

  第十条公务员被辞退后,自批准之日的次月起停发工资。

  第十一条公务员被辞退后,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转递档案。

  在九十日内重新就业的,应当在就业单位报到后三十日内,按照干部人事档案转递的有关规定,将档案转至有关的组织人事部门保管;在九十日内未就业或者重新就业单位不具备保管条件的,按照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转递档案。

  第十二条被辞退的公务员,可以领取辞退费或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其他社会保险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领取辞退费的,机关在其档案转出后十五日内,将辞退费一次性向接收档案的人才服务机构拨付。

  

(一)公务员被辞退前连续工作满一年以上的,自被辞退的次月起,由有关的人才服务机构按月发放辞退费。

  

(二)辞退费发放标准为公务员被辞退前上月基本工资。

  (三)辞退费发放期限根据被辞退公务员在机关的工作年限确定。

  工作年限不满两年的,按照三个月发放;满两年的,按照四个月发放;两年以上的,每增加一年增发一个月,但最长不得超过二十四个月。

  第十四条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辞退费停发:

(一)领取期限已满;

(二)重新就业;(三)应征服兵役;(四)移居境外;(五)被判刑或者被劳动教养;(六)死亡。

  未发放的辞退费,有关的人才服务机构应当返还被辞退公务员原所在机关。

  第十五条辞退公务员所需经费,应当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第十六条公务员被辞退后重新就业的,其被辞退前在机关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

  第十七条在辞退公务员时,有徇私舞弊、打击报复、弄虚作假等违法违纪行为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十八条辞退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本规定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公务员范围规定公务员范围规定第一条为明确公务员范围,加强公务员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列入公务员范围的工作人员必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依法履行公职;

(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三)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第三条下列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列入公务员范围:

(一)中国共产党各级机关;

(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三)各级行政机关;(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五)各级审判机关;(六)各级检察机关;(七)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各级机关。

  第四条中国共产党各级机关中列入公务员范围的人员:

(一)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领导人员;

(二)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工作部门、办事机构和派出机构的工作人员;(三)中央和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和派出机构的工作人员;(四)街道、乡、镇党委机关的工作人员。

  第五条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中列入公务员范围的人员:

(一)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领导人员,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

(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的工作人员;(三)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办事机构的工作人员。

  第六条各级行政机关中列入公务员范围的人员:

(一)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人员;

(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和派出机构的工作人员;(三)乡、镇人民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

  第七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中列入公务员范围的人员: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的领导人员;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

  第八条各级审判机关中列入公务员范围的人员:

(一)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