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232540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在这节课中,教师将教学目标分解成不同层次的任务,将教学内容设置成环环相扣的问题,并且提供相关的知识背景,创设出良好的探究氛围,层层深入地展开教学:

通过精子的减数分裂复习的导入到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习路线的设计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主动获得知识的快乐和骄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二、教学方法

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法

这节课让学生通过图片动画结合回顾减数分裂精子的形成过程,突破卵细胞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不仅增加了感性认识,更获得了知识,加深了对减数分裂的理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明卵细胞形成过程及图解

2、归纳、总结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异同点

3、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的规律性变化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比较法叙述卵细胞形成过程和精子形成过程不同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2、通过对卵细胞的存在位置、卵细胞形成过程以及减数分裂图解等图的观察和学习,培养学生识图和分析图的能力

3、通过对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以及染色单体的数目和行为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比较与有丝分裂图像的区别。

(三)情感目标:

认同物质的规律性,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四、学法指导

设疑导学,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减数分裂过程中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协作,自主学习的习惯;点拨导议,启发学生观察减数分裂的变化过程,使学生学会从知识的发生过程入手,从已掌握的知识出发去分析、推理、概括、总结的基本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温故

知新

Flash展示精子的形成过程

学生思考、回忆

复习精子的形成过程,进入卵细胞形成的学习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播放卵细胞减数分裂动画,学生完成学案[自学学案]第7题,归纳卵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以及和形成精子的不同点。

教师展示卵细胞减数分裂图片,提问并精讲过程并重点强调和精细胞形成的不同点。

1、原始的生殖细胞的名称是?

2、染色体复制之后形成的细胞名称是什么?

3、卵细胞、精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有什么不同点?

形成的子细胞分别是?

4、最后形成的卵细胞是否需要变形?

观看动画,阅读书本;

 

学生回答、聆听。

回忆学过知识,思考。

有目的阅读书本,在比较过程中思考。

 

巩固知识。

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的规律性变化

展示精细胞形成的图片,思考:

1、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分别是多少?

规律性变化分别是多少?

2、染色体、染色单体及DNA数目变化坐标图

板书

练习

学生思考、并上台写出答案。

 

回忆学过知识,思考。

表格、坐标图解的形式更加清楚明了地了解减数分裂中的规律变化。

 

巩固知识。

《学情分析》

1.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采用“启发与探究”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即:

目标→观察→思考→总结→应用,根据教学目标设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通过归纳和总结来解决问题并形成知识体系。

然后加以应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尽量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2.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能力: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科学性和课堂内容容量。

以此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

《效果分析》

本节课首先通过Flash动画复习了精子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对新知识卵细胞形成过程的讲解起到“预热”作用。

并通过设计PPT突出了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各时期特点、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以及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图像区分。

在环节设计中,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整个过程是通过教师的步步设疑,以“探究式”教学过程为思路,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对比,引导自己探索减数分裂过程的有关知识,形成染色体行为变化的思维空间。

知识重点通过表格、图像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脉络清晰,一目了然。

整个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只是起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性提高,始终处于动脑,动眼,动手,动口的状态,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圆满完成本节课的三维目标,效果良好!

《教材分析》

一、教学地位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减数分裂是细胞增殖知识的延续,尤其与有丝分裂间的比较和图形辨析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之一。

另外,减数分裂是三大遗传定律发生的细胞学基础,对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的理解是学好遗传和变异的的关键。

二、重点、难点分析

这节课教学的重点是减数分裂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尤其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行为的分析和理解还有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图像的比较是教学的核心内容。

这节课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比较精卵形成过程的异同点

2、总结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变化曲线图

3、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的比较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评测练习设计

一、考查意图:

题号

所属题型

考查意图

分值

能力要求

1

选择题

考察减数分裂的过程以及生成生殖细胞的数目问题。

2

理解(b)

2

选择题

考察染色体行为导致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丰富来源,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

2

理解(b)应用(c)

 

3

选择题

考察减数分裂过程的四个时期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数量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该题中的题眼是“细胞膜开始缢缩”。

2

理解(b)应用(c)

4

选择题

考察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时,每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此时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前、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

2

理解(b)

应用(c)

5

选择题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四分体的组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2

理解(b)

应用(c)

6

选择题

考察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变异的丰富来源是基因重组,即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使后代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

2

理解(b)

7

选择题

考察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曲线图。

2

理解(b)

应用(c)

8

选择题

考察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有染色单体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无染色单体时,DNA与染色体的数量关系是1∶1。

2

理解(b)

应用(c)

9

非选择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D→F属于有丝分裂,D→F属于有丝分裂,D→A属于减数分裂;C细胞和A细胞分别称之为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也就是G图中的1阶段,a与a的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也就是G图中的3阶段。

A、B、C、E中只有C、E含有同源染色体。

8

理解(b)

应用(c)

二、评测练习:

1.下列有关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者形成过程中都出现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现象

B.二者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二者所含遗传物质均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C.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地方是精子需变形,卵细胞不需要变形,其余完全相同

D.形成100个受精卵,至少需要100个精原细胞和100个卵原细胞

2.(2010·南京联考)下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中的染色体行为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B.细胞①、②、③、⑤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

C.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⑤→③→①

D.④细胞分裂形成精细胞或第二极体

3.(2009·上海卷,18)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含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  )

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C.将形成配子D.正在发生DNA复制

4.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曲线。

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为有丝分裂,则e~f时期的细胞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若为有丝分裂,则赤道板和纺锤体都出现于d~e时期

C.若为减数分裂,则c~d时期的细胞都有23对同源染色体

D.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发生于c~d时期

5.(2009·江苏卷,15)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

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

A.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B.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C.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D.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6.(2009·北京卷,3)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减数分裂和随机受精使后代(  )

A.增加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

B.继承双亲全部的遗传性状

C.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

D.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

7.(2009·南京模拟)如图为两种高等动物体内与细胞分裂有关的一组图像,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可发生在曲线图的d过程和图③中

B.细胞②可能对应曲线图中的c时期

C.细胞①可能对应曲线图中的a时期

D.细胞④可能对应曲线图中的e过程

8.下图A、B、C、D分别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2n)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表示细胞数目。

试判断c所代表的结构物质、基因重组可能发生的时期(  )

A.染色体B

C的过程中

B.染色体C

D的过程中

C.DNAA

B的过程

D.DNAC

D的过程

9.(2010·临沂月考)图中A→G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动物睾丸内细胞分裂图像和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

请据图回答:

(1)细胞图像D→F属于______分裂;D→A属于________分裂。

(2)图中C细胞和A细胞分别叫做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图中一个D细胞经C细胞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D细胞在分裂产生配子时A和a的分离和a与a的分开分别发生在坐标G中的_______、________阶段(用数字表示)。

(5)图A、B、C、E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答案解析:

1、解析:

A项中,精子和卵细胞都是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减Ⅰ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B项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均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而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多于正常体细胞细胞质中遗传物质的一半,精子则几乎不含细胞质。

C项中,精子与卵细胞形成中除精子需变形形成外还有细胞质的分裂分配情况不同、分裂结果不同等。

D项中,1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精子,只需25个精原细胞就能产生100个精子。

答案:

A

2、解析:

②中的染色体行为导致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丰富来源,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细胞②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无同源染色体;从②图看出此动物为雄性,因此不可能产生极体,所以D项错。

答案:

C

3、解析:

减数分裂过程的四个时期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数量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该题中的题眼是“细胞膜开始缢缩”,可判断该细胞处于分裂后期(A、D项错),再由“细胞内含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可判断出不含染色单体,因此不会是B项(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存在染色单体。

答案:

C

4、解析:

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时,每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此时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前、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每条染色体上经过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后期、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末期。

若为有丝分裂,e~f时期可能有四个染色体组(后期),纺锤体开始出现在有丝分裂前期(c~d),赤道板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结构;若为减数分裂,c~d时期的细胞可能含23对同源染色体,也可能为0;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答案:

D

5、解析: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四分体的组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因此1对等位基因复制后会在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点上得到4个基因,染色后呈现相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

因此,这2对基因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该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这2对基因若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荧光点,另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绿色荧光点。

答案:

B

6、解析:

有性生殖是指由亲本产生雌雄配子,经过雌雄配子的结合,成为合子(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过程中会发生广泛的基因组合,增加了变异的概率。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变异的丰富来源是基因重组,即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使后代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使后代个体具有双亲的遗传物质,但不是全部的遗传物质,如果只考虑细胞核遗传,后代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但考虑到细胞质遗传,后代从母方得到的DNA则多于父方。

减数分裂和随机受精并不增加基因突变的概率。

答案:

D

7、解析:

曲线图表示有丝分裂(a点前,包括a点)、减数分裂(a~d)、受精作用(e点)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种动物,分别表示减Ⅱ后、减Ⅱ前,减Ⅰ后和减Ⅱ后。

基因重组发生在减Ⅰ后,对应的是曲线图中的b过程和图③;细胞①和④中均无同源染色体,为减Ⅱ后期,对应曲线图中d点。

答案:

B

8、解析: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有染色单体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无染色单体时,DNA与染色体的数量关系是1∶1,由图可知,a为细胞数目,b为DNA,c为染色体,d为染色单体;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B是减数第一次分裂,C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D为产生的子细胞。

答案:

A

9、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D→F属于有丝分裂,D→F属于有丝分裂,D→A属于减数分裂;C细胞和A细胞分别称之为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也就是G图中的1阶段,a与a的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也就是G图中的3阶段。

A、B、C、E中只有C、E含有同源染色体。

 

《课后反思》

减数分裂这一节同有丝分裂一样,是高中生物课程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而且课程内容很抽象,所以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可能有些难理解,所以就运用了多媒体。

用形象的图片和生动的动画给学生展示减数分裂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动态的情境中理解这一过程。

需要注意的就是课后加强练习,这一点特别重要,当把很多图放到一起时学生一下子就如坠云雾,晕头转向,如果这时候整理一些专题让学生进行练习,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讲解,老师起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效果会更好。

在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画一些图,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掌握的效果远比一味地听老师的讲解要好得多。

而且,减数分裂最重要的是要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变化过程,只要学生形成了这个映像,所有的知识名词的理解和记忆都不再是什么难事了。

《课标分析》

减数分裂从细胞水平上阐述生命的延续性。

新课标增加了模型建构、观察细胞减数分裂的实验,新增内容旨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学习,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教学要求中阐明本节课的重点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以及主要特征的描述”。

模型建构是知识内化的过程,可帮助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

如果让模型建构与科学发现史联系起来,学生相当于对减数分裂过程经历了一次再发现。

减数分裂的发现历史是:

科学家先显微观察到马蛔虫的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即先发现了减数分裂的结果,然后经过多年后才从初生小兔的卵巢中观察到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一些特殊分裂相的。

在此过程,科学家对减数分裂有过多种预想,我们的学生可做类似的模型预构,再根据显微观察结果进行纠错,从做中学,体味发现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