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语文卷2套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231966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7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试题语文卷2套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考试题语文卷2套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考试题语文卷2套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高考试题语文卷2套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高考试题语文卷2套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试题语文卷2套含答案.docx

《高考试题语文卷2套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试题语文卷2套含答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试题语文卷2套含答案.docx

高考试题语文卷2套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

语文

本试卷共7道答题,22道小题,共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没有

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忍不拔是中华名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

中国人民;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进。

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光耀在我们的眼前。

1、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A.坚贞不屈自强不息百废待兴奋起直追

B.坚定不移自强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

C.坚贞不屈生生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

D.坚定不移生生不息百废待兴奋起直追

2.下列选项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A.比喻排比B.对偶比喻

C.排比夸张D.夸张对偶

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葱葱,奇花灼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皆隐于山坳树秒之间。

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而衔吐,桥上有亭。

3.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烁烁shuò曲折qǚ山坳ào石蹬chéng

B.烁烁shuò曲折qǖ山坳yòu石蹬dèng

C.烁烁shuó曲折qǚ山坳yòu石蹬chéng

D.烁烁shuó曲折qǖ山坳ào石蹬dèng

4.下列语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再进数步,渐向北边,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雕甍绣槛

B.渐向北边,再进数步,雕甍绣槛,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

C.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

D.渐向北边,雕甍绣槛,再进数步,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

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三事忠告》二则张养浩

治官知治家

治官如治家,古人尝有是训矣。

盖一家之事,无缓急巨细,皆所当知;有所不知,则有所不治也。

况牧民之长,百责所丛,若庠序,若传置,若仓廥,若囹吾,若沟血,若桥障,凡所司者甚众也。

相时度力,弊者葺之,污者洁之,堙者疏之,缺者补之,旧所无有者经营之。

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

前辈谓:

公家之务,一毫不尽其心,即为苟禄,获罪于天。

禁家人侵渔

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

中既不给,其势必当取于人,或营利以侵民,或因讼而纳贿,或名假贷,或託姻属,宴馈徵逐,通室无禁,以致动相掣肘,威无所施。

己虽日昌,民则日瘁,己虽日懽,民则日怨。

由是而坐败辱者,盖骈首骊踵也。

呜呼!

使为妻妾而为之,则妻妾不能我救也;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使为朋友而为之,则朋友不能我救也。

妻妾、子孙、朋友皆不能我救也,喝若廉勤乃职,而自为之为愈也哉!

盖自为虽阖门恒淡泊,而安荣及子孙;为人虽讙然如可乐,而祸患生几席也。

二者之间,非真知深悟(),未易()言。

有官君子,()审择焉。

(选自《三事忠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常有是训矣训:

斥责

B.况牧民之长,百则所丛牧:

治理

C.相时度力,敝者葺之相:

观察

D.喝若廉勤乃职,而自为之为愈也哉!

愈:

更好

6.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吗,最恰当的一组是()

二者之间,非真知深悟(),未易()言。

有官君子,()审择焉。

A.之与而B.者与其

C.之所其D.者所而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

B.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

C.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

D.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

8.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官如治家,凡事当知,而官府所司范围更广,责任更重因此治官更应尽心。

B.官吏若对家人侵吞牟利的“浸渔”行为不加禁止,那就会处处受制,祸生儿席.

C.前一则谈如何做事,后一则言如何做人,彰显出张养浩勤奋而淡泊的围观态度。

D.两则忠告观点鲜明,论证方法则有所区别,前者正反说理,后者重在反面论证。

9.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污者洁之,堙者疏之,缺者补之。

(3分)

译文:

(2)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

(4分)

译文:

(3)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

(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

(8分)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毗相驰逐。

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

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

城郭为虚①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

邺旁高家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

试上铜台歌舞处,惟有秋风愁杀人。

(张说《邺都引》,选自《全唐诗》)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选自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注1虚,废墟。

(1)第二段诗句节选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

(2分)

(2)请欣赏两诗中划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

(6分)

答:

11.古诗文默写。

(5分,每空1分)

(1)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观流水兮潺湲。

(屈原《湘夫人》)

(2)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王羲之《兰亭集序》)

(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

填空题4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生物电池可以利用蜗牛体内的葡萄糖发电。

我们在蜗牛壳上钻孔,把覆盖着酶的电极植入聚集在蜗牛身体和壳之间的血淋巴,也就是蜗牛的血液中。

与其他类型的电池类似,我们的电池也是基于化学反应来让电子流动的;一个电极捕获血淋巴中葡萄糖的电子,之后这些电子会通过外部的回路——包括我们想要供电的任何设备——抵达相对的电极子,之后这些电子会通过外部回路——包括我们想要供电的任何设备——抵达相对的电极。

在那里,电子与血淋巴中的氧反应形成水。

输出的电力很微弱, 在微瓦的量级上,而且在数分钟后悔因葡萄糖耗尽而断电。

收货能量之后,蜗 牛通过吃喝会恢复体内的葡萄糖水平,就可以再次发电了。

而蜗牛看来并没有 受到生物电池的伤害。

    电池的输出功率受两个因素的限制:

蜗牛微小身体内的葡萄糖含量,以及 葡萄糖向电极扩散所用的时间。

如果医生把类似的某种装置植入人体而不是蜗牛体内,我们就能获得更强更持久的电流,因为人类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要比蜗牛的高,而且人类的循环系统会持续把新的葡萄糖补充给电极(蜗牛没有闭合的循环系统)。

一个想法是用我们的生物电池基于人体的修改版来为植入医疗设备供电,例如起搏器。

蜗牛不能为手机充电,但它能为微型传感器供电,这促成另一个想法——让蜗牛、蠕虫和昆虫为环境监测和国土安全服务。

12. 第一段主要介绍生物电池的发电的       ;第二段主要介绍生物电池的       (4分)

13. 下列对“生物电池”的阐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生物电池可以利用蜗牛血液中的葡萄糖来发电,这种电池与其他类型电池类似,也是基于化学反应让电子流动的。

B. 生物电池通过植入生物血液中覆盖着酶的电极来捕获葡萄糖中的电子,这些电子可以通过外部设备到达相对电极。

C、生物电池输出的电力十分微弱,只能用微瓦来计算,短短几分钟后便会因血淋巴耗尽而引起断电现象。

D、生物电池在利用蜗牛发电时——电子与血液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水——应该没有对蜗牛造成伤害。

14.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蜗牛没有循环系统,而人类的循环系统会持续把新的电能补充给电极,可利用人体制造大功率的电池

B.可以为小型传感器供电的生物电池将肩负起环境监测和国土安全任务,用在家用电器上也为期不远了。

C.随着生物电池不断更新,植入人体的心脏起搏器和其他各种医疗设备所输出的电力将更强更持久。

D.人类身体较蜗牛有一定的优势,生物电池若能用于植入人体的医疗设备,将可以造福于人类健康。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童年随之而去(节选)木心

【节略部分内容提示】母亲、姑妈等人在睡狮庵请和尚做佛事。

“我”随着在山上呆了一段时间后,天天吵着要回家,终于——

回家啰!

走出山门时,回望了一眼——睡狮庵,庵是小的啊,怎么有这样大的庵呢?

这些人都不问问。

家庭教师是前清中举的饱学鸿儒,我却是块乱点头的顽石,一味敷衍度日。

背书,作对子,还混得过,私底下只想翻稗书。

那时代,尤其是我家吧,“禁书”的范围之广,连唐诗宋词也不准上桌,说:

“还早。

”所以一本《历代名窑释》中的两句“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我就觉得清新有味道,朗朗上口。

某日对着案头一只青瓷水盂,不觉漏了嘴,老夫子竟听见了,训道:

“哪里来的歪诗,以后不可吟风弄月,丧志的呢!

”一肚皮闷瞀的怨气,这个暗趸趸的书房就是下不完的雨,晴不了的天。

我用中指蘸了水,在桌上写个“逃”。

怎么个逃法呢,一点策略也没有。

满船的人兴奋地等待解缆起篙,我忽然想着了睡狮庵中的一只碗!

那碗却有来历——我不愿吃斋,老法师特意赠我一只名窑的小盂,青蓝得十分可爱,盛来的饭,似乎变得可口了。

母亲说:

“毕竟老法师道行高,摸得着孙行者的脾气。

我又诵起:

“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

”母亲说:

“对的,是越窑,这叫盌,这只色泽特别好,也只有大当家和尚才拿得出这样的宝贝,小心摔破了。

每次餐毕,我自去泉边洗净,藏好。

临走的那晚,我用棉纸包了,放在枕边。

不料清晨被催起后头昏昏地尽呆看众人忙碌,忘记将那碗放进箱笼里,索性忘了倒也是了,偏在这船要起篙的当儿,蓦地想起:

“碗!

“什么?

”母亲不知所云。

“那饭碗,越窑盌。

“你放在哪里?

“枕头边!

母亲素知凡是我想着什么东西,就忘不掉了,要使忘掉,唯一的办法是那东西到了我手上。

“回去可以买,同样的!

“买不到!

不会一样的。

”我似乎非常清楚那盌是有一无二。

“怎么办呢,再上去拿。

”母亲的意思是:

难道不开船,派人登山去庵中索取——不可能,不必想那盌了。

我走过正待抽落的跳板,登岸,坐在系揽的树桩上,低头凝视河水。

满船的人现实浑然相凝,继而一片吱吱喳喳,可也无人上岸来劝我拉我,都知道只有母亲才能使我离开树桩。

母亲没有说什么,轻声吩咐一个船夫,那赤膊小伙子披上一件棉袄三脚两步飞过跳板,上山了。

船里的吱吱喳喳渐急,各自找乐子,下棋、戏牌、嗑瓜子,有的开了和尚所赐的斋佛果盒,叫我回船去吃,我摇摇手,这河滩有的是好玩的东西,五色小石卵,黛绿的,的透明的小虾……心里懊悔。

我不知道上山下山要花这么长的时间。

在远处一声声叫。

夜里下过雨。

是那年轻的船夫的嗓音——来啰……来啰……可是不见人影。

他走的是另一条小径,两手空空地奔进来,我感到不详——碗没了!

找不到,或是打破了。

他憨笑着伸手入怀,从斜搭而系腰带的棉袄里,掏出那只夗,棉纸湿了破了,他脸上倒没有汗——我双手接过,谢了他。

捧着,走过跳板……

一阵摇晃,渐闻橹声欸乃,碧波像大匹软缎,荡漾舒展,船头的水声,船梢摇橹者的断续语声,显得异样地宁适。

我不愿进舱去,独自靠前舷而坐。

夜间是下过大雨,还听到雷声。

两岸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闪袅,迎面的风又暖又凉,母亲为什么不来。

河面渐宽,山也平下来了,我想把碗洗一洗。

人多船身吃水深,俯舷即就水面,用碗舀了河水顺手泼去,阳光照得水沫晶亮如珠……我站起来,可以泼得远些——一脱手,碗飞掉了!

那碗在急旋中平平着水,像一片断梗的小荷叶,浮着,氽着,向船后渐远渐远……

望着望不见的东西——醒不过来了。

对母亲怎说……那船夫。

母亲出舱来,端着一碟印糕艾饺。

我告诉了她。

“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

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着呢。

最后一句很轻很轻,什么意思?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可怕的预言,我的一生中,确实多的是这种事,比越窑的盌,珍贵百倍千倍万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脱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

那时,那浮氽的盌,随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

(选自《哥伦比亚的倒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有删节)

[注]①盌(wǎn),一种大口小腹的容器,也作“碗”。

15.文章以为叙事线索;第3自然段在文章的记叙顺序上属于。

(4分)

16.分析文中画波浪线段落景物描写手法。

(5分)

答:

17.“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

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着呢。

”“最后一句很轻很轻,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呢?

谈谈你的理解。

(6分)

答:

18.综观全文,从情节的发展分析“我”的心理变化。

(6分)

答:

六、选做题(12分,每小题6分)

注意:

选做题共3道小题,请任选其中2道作答。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6分)

何方圆之能周兮?

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原《离骚》)

(魏晋数学家刘徽在为《九章算术》所作注释中指出)从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割圆,“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

(《辞海》“割圆术”条)

两则材料从不同角度给以教益和启示,请就此谈谈你的认识。

答: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6分)

请一定别忘记诗歌,诗是会飞的,会把你带向神秘、自由和解放的语境,带向语言乌托邦。

诗,表达着语文的最高理想和生命的最纯粹区域,其追求与音乐很像。

青春应是读诗的旺季。

这时候的你,内心清澈、葱茏、轻盈,没有磐重的世故,杂芜的沉积和理性禁忌,你的精神体质与诗歌的灵魂是吻合的,美能轻易地诱惑你、俘虏你,你会心甘情愿跟她走。

(节选自王开岭《读书:

最美好的生命举止》)

为什么“青春就是读诗的旺季”?

请结合材料,用自己的语文阐述。

答:

21.根据首尾语句,发挥想象,有创意地补写中间一段文字。

100字左右。

(6分)

苍天有裂,补天迫在眉睫;苍生有苦,女娲忧心如焚!

面对万民翘盼,

只见,青冥浩荡,四海升平,万物回春,人们载歌载舞。

七、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休息场所。

飞禽走兽们经常谈论去各地旅行的见闻。

大树听了,请飞禽带自己去旅行,飞禽说大概没有翅膀,拒绝;请走兽帮助,走兽说大树没有腿,也拒绝了。

于是,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中包着种子。

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不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答案

1.B2.B3.D4.C5.A6.B7.A8.D

9.【答案】

(1)污秽的要使它清洁,堵塞的要疏通它,缺少的要补足它。

(2)做官的人之所以不能保持清廉,皆是因为家里人喜好奢侈才导致这样的。

(3)假使为了子孙而这样做(贪污受贿),那么子孙不能救我。

10.【答案】

(1)春江花月夜 

(2)第一首诗叙述魏武身后的历史变迁,流露出诗人哀叹时光易逝、英雄业绩无继的感慨。

第二首诗写的是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

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

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11.【答案】

(1)荒忽兮远望

(2)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3)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12.【答案】制作原理,用途

13.C

14.D

15.【答案】越窑盌插叙

16.【答案】比喻,把碧波比作大匹软缎,写出水面的荡漾舒展;感官角度,视觉听觉结合;选材角度,选取“橹声”“碧波”“山色”“水里倒影”“风”。

这几句景物描写表现了眼前风景的优美宜人,衬托了越窑盌失而复得后我心情的愉悦宁适

17.【答案】“这种事以后多着呢”,生活中无论是人还是物,都会远离我们或者被毁灭。

这句话中包含对人生中那些远离甚至已毁灭了的物和人的惋惜(或:

惆怅、慨叹)。

18.【答案】伤心难过→焦急等待→心里懊悔→感到不祥→高兴喜悦→感到宁适

19.【答案】涉及到原则的事情要坚持,但有时事物又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所以又要采取变通的方式。

20.【答案】青春的清澈精神体质和诗的自由、解放、纯粹的灵魂之间吻合。

21.【答案】略

语文I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____▲_____。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____▲_____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读书,不仅需要____▲_____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

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D.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

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

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

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

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

A.⑥③④①②⑤B.②⑤①④⑥③C.②④⑥③①⑤D.⑥④②⑤③①

5.下列对“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标志整体呈圆形,既体现民族团结、和谐包容的文化内涵,也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

B.标志中的太阳神鸟图案动感很强,既体现中国文化强大的向心力,也体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C.标志中的神鸟与太阳光芒的数目,暗合中国文化中四季、四方、十二生肖、十二时辰等元素。

D.标志中光芒四射的太阳,既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也象征着我国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欧阳伯和墓志铭

张耒

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

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

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

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

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

呜乎!

其志亦大矣。

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

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徒也。

君为殿中丞时,曹太后崩,诏定皇曾孙服制。

礼官陈公襄疑未决,方赴临,召君问其制,君从容为言,襄即奏用之。

是时,方下司天监讨论古占书是否同异,折中为天文书,久未就,而襄方总监事,即荐君刊修。

君为推考是非,取舍比次,书成,诏藏太史局。

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其著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年号录》,其未成者尚数十篇。

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

男一人,曰宪,滑州韦城县主簿。

女七人。

元祐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

(选自《张耒集》,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人纯实不欺欺:

欺骗B.不治科举文词治:

研究

C.要必申其意申:

施展D.召君问其制问:

询问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发学习刻苦,尊师重道。

十五岁时拜胡瑗为师,后来能够传授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

B.欧阳发为人诚实,淡薄名利,爱好礼义。

他性格刚直,议论事情坚持原则,不随意迎合别人。

C.曹太后去世后,欧阳发帮助陈襄解决了皇曾孙服制的问题。

后经陈襄推荐,欧阳发参与修订完成天文书。

D.欧阳发道德学问俱佳,不愧是名门之后。

他去世后,苏轼感到很悲伤,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2)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9.欧阳发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概括。

(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

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

(4分)

(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4分)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____▲_____,不思其反。

(《诗经·卫风·氓》)

(2)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

(杜甫《登高》)

(3)____▲_____,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韩愈《师说》)

(4)中通外直,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5)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

(6)____▲_____,徘徊于斗牛之间。

(苏轼《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