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0万头标准化园林式生态循环生猪养殖示范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221720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0万头标准化园林式生态循环生猪养殖示范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0万头标准化园林式生态循环生猪养殖示范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0万头标准化园林式生态循环生猪养殖示范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0万头标准化园林式生态循环生猪养殖示范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0万头标准化园林式生态循环生猪养殖示范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0万头标准化园林式生态循环生猪养殖示范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0万头标准化园林式生态循环生猪养殖示范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0万头标准化园林式生态循环生猪养殖示范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0万头标准化园林式生态循环生猪养殖示范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0万头标准化园林式生态循环生猪养殖示范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

10万头标准化园林式生态循环生猪养殖示范项目

单位名称:

山东华农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编写时间:

2009年10月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OO九年制

 

 

一、总论

(一)申请项目概述

本项目为10万头标准化园林式生态循环生猪养殖示范项目,建设建立标准化园林式生态循环猪场,通过标准的示范化养殖提高生猪产品质量,解决质量安全问题,通过科学合理处理与利用规模猪场粪污,解决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问题,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跨越,解决生产方式落后的问题。

该项目主要示范内容:

现代猪场的科学布局与园林式建设、标准化猪舍的修建、种猪科学饲养管理、良种猪的制种、优质肉猪的养殖、畜禽粪便的处理与利用、猪肉的加工、冷却销售等。

该项目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项目市场转化及产业化前景广阔。

(二)项目预期目标

1.总体目标

本项目总投资7980万元,占地500亩,建立标准化园林式生态循环猪场一个,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

存栏基础种母猪6000头,年生产仔猪10万头以上,年出栏肥猪10万头以上。

建设年产无公害优质有机肥料30000吨的有机肥料制造厂1个,年加工猪粪能力10万吨。

建设沼气池(罐)容量10000立方米,储气罐(袋)容量10000立方米,沼液储存池(窖)100000立方米。

建立消化沼液的农业种植(蔬菜、农作物、林木、花卉、草地等)基地10000亩。

年产沼气300万立方米,建设沼气发电装机容量1000kw,单机500kw,年沼气发电450万度,可实现年产值1.9335亿元,年实现税利2000万元以上。

该项目建成后,猪场母猪年产活仔达10万头以上,仔猪保育至70日龄结束,仔猪成活率95%,平均个体重22千克以上,料重比1.6:

1。

肉猪料肉比在2.6以下,肉猪瘦肉率在63%以上,肉猪日增重达1000克以上。

猪粪生产成无公害的优质有机肥料,猪尿及少量粪经过沼气处理后灌溉农作物,完全实现零排放。

肉猪及其加工产品达到国际通行标准。

2.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

20010年1月—2010年8月,重点是标准化园林式生态循环猪场的建设。

此阶段完成投资4000万元,其中3930万元来源于企业自筹资金,15万元来自地方配套,55万元来自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无偿资助。

第二阶段:

2010年8月—2010年12月,重点是标准化园林式生态循环猪场的建设和基础种母猪的引进。

此阶段完成投资2000万元,其中1940万元来源于企业自筹资金,25万元来自地方配套资金,35万元来自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无偿资助。

第三阶段:

2010年12月到2011年5月,重点是有机肥料制造厂、沼气池(罐)的建设,建立消化沼液的农业种植(蔬菜、农作物、林木、花卉、草地等)基地10000亩。

此阶段完成投资2980万元,其中2960万元来源于企业自筹资金,10万元来自地方配套资金,10万元来自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无偿资助。

实现年产沼气300万立方米,年沼气发电450万度,年产值1.9335亿元,年实现税利2000万元以上,猪场母猪年产活仔达10万头以上。

3.资金投入及使用计划

项目计划投资总额7980万元,其中自筹7830万元,地方匹配50万元,申请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无偿资助100万元。

资金使用计划:

土地征用:

500亩,1000万元。

基建:

6285万元。

其中:

(1)猪舍设施:

2736万元

(2)宿舍及办公用房:

174万元

(3)兽医室:

10万元

(4)值班室:

5万元

(5)配合饲料用房:

96万元

(6)有机肥料厂房:

150万元

(7)发电厂房:

45万元

(8)沼气及排污系统:

240万元

(9)围墙及其它附属设施:

57万元

(10)厂区绿化:

12万元

(11)供水设施:

60万元

(12)供电设施:

90万元

(13)运输设备:

15辆,150万元

(14)办公设备:

30万元

(15)主要工艺设备:

1014万元

(16)种公猪:

30头,9万元

(17)种母猪:

6000头,840万元

(18)建设期利息:

279万元

(19)不可预见费用:

288万元

开办费投入:

(1)人员招聘、培训费用:

12万元

(2)筹建期间等开办费用:

150万元

流动资金:

1020万元。

其中:

(1)、药品:

168.00万元;

(2)、管理费用(含人员工资等):

379万元;

(3)、水电及燃料动力等:

129.5万元;

(4)、贷款利息:

279万元;

(5)、其他:

64.5万元。

二、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

(一)简述

1、国内外的现状及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生产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

随着畜牧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养猪业也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2000年生猪年末存栏44681.5头,肉猪年出栏52763.3万头,猪肉产量达到了4031.4万吨,分别比1999年增长3.6%、3.8%和3.6%,猪肉在全国肉类总产量中的比例占到65.8%。

我国生猪存栏数超过了世界总存栏量的一半,肉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基本占到世界总量的50%,猪肉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高近28个百分点。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1999年我国猪的出栏率为124.77%,接近世界平均水平129.01%;头均胴体重为78千克,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存栏猪平均产肉量达到98千克,接近世界平均水平100千克。

人均占有肉类46.85千克其中猪肉31.46千克,分别高于37.79千克和14.79千克的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猪的存栏数和出栏数分别比1978年增加了1.278亿头和3.4835亿头;猪肉产量和人均占有猪肉分别比1978年增加了3129.8万吨和22.46千克。

由此看出,猪肉不但是我国肉类生产的主体,是城乡居民肉食消费的主体,而且在世界猪肉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四川、湖南、湖北、山东、江西、安徽、江苏、河南、广西及河北是我国十大生猪主产省,2000年生猪出栏3.39亿头,猪肉产量2576.8万吨,分别占到全国总量的64.4%和63.9%。

生猪年出栏在5000万头以上的有四川和湖南省;年出栏在3000头以上的有河北、河南和山东省。

辽宁、吉林及黑龙江三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1998年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3%,当年出栏生猪3453.4万头,比1991年的1862.0万头增加1591.4万头,年递增率达9.2%,比同期全国6.2%的年递增率高3个百分点,发展势头强劲,形成了我国生猪生产的新产区。

猪肉供应由1991年以前的每年调入170万头变为自给有余。

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及浙江等省、市是生猪的主要销区,每年都要调入相当数量的生猪。

截止1998年,全国已建立了480个商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其生猪出栏量为22482.9万头,猪肉产量为1620.66万吨,分别为全国总量的45.6%和43.2%。

基地县中涌现了一批生猪生产大县。

年出栏生猪100万头以上的县有41个,占基地县数的8.8%,仅湖南省就有14个出栏生猪超百万的大县,其中湘潭县出栏生猪达185万头。

基地县向外调出生猪10145.44万头,其中二、三元杂交瘦肉型猪9638.2万头,外调量大的省有四川省外调1096.88万头、山东省外调929.9万头、湖南省895万头。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生猪生产已经摆脱了传统单一的饲养模式,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目前主要的生产方式有三种。

传统的农户养猪:

一般每户饲养1或3~5头,作为家庭的副业,主要利用其家里的剩汤剩饭和一些副产品饲养,较少的利用配合饲料和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较为粗放。

其生猪饲养量占全国饲养总量的75%~80%,生产的猪肉偏脂肪型。

猪肉主要供给广大农村、城镇及中小城市等。

这种方式仍为我国生猪生产的主要方式。

专业户养猪:

一般每户饲养规模从几十头到上百头,从数百头到上千头不等。

这种生产方式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要有一定的投入,建造专门的养猪场,有专人负责管理,利用混合或配合饲料饲养,饲养专门化的瘦肉型猪品种或其二元、三元杂交种。

其生猪饲养量占全国饲养总量的15%左右,生产的猪肉偏瘦肉型。

主要分布在全国瘦肉型猪基地县,经济较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郊区等。

生产的猪肉主要供应国内大中城市。

工厂化养猪:

一般每场年出栏几千头或一万头到几万头。

这种生产方式专业性很强,投入也较大,要有一批专业人员负责生产管理,同时对饲料的营养要求也很高,饲养专门的洋二元、三元杂交种或专门化配套系。

其生猪饲养量占全国饲养总量的5%左右,生产的猪肉为瘦肉型。

主要作供港活猪和供国内大城市消费。

相当大一部分工厂化养猪场的生产水平已达到养猪发达国家的水平。

与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养猪经营规模处于劣势,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规模养猪数量和水平都在增大和提高,但是猪肉的供给主力依然是一家一户饲养2~3头的分散农户。

据1999年统计,全国年出栏50头以上的猪场或养猪专业户,年出栏商品猪占全国总出栏猪的21.4%,具体情况见下表。

在规模化养猪方面,横向比较我国和畜牧业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纵向比每年都有很大的提高。

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化养猪,确定发展的规模大小,饲养方式,以当地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以经济效益为前提,稳步发展。

另外还要注意规模饲养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关系,在确定发展规划的同时首先要考虑好环境保护。

为了适应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及加入WTO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实现我国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提高养猪的饲料报酬,目前英国料重比为2.85,丹麦为3.2,法国为3.29,荷兰为3.01,日本为3.26,美国中西部为3.37,我国为3.9~4.5。

(2)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目前每头母猪每年平均分娩胎数,美国为2.28胎,我国仅有1.7胎;每头母猪每年提供断奶仔猪,美国为20头,我国仅为16头;仔猪存活率,美国为95%,我国仅84%。

(3)提高肉猪出栏率,世界先进水平为160%,我国平均仅为125%左右.

(4)人工授精技术(AI)的应用,这项技术具有避免传染疫病,增加优良公猪的利用机会,减少公猪的使用数量等优点,已在养猪业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美国大约有50~70%的养猪场应用此项技术,我国只有部分猪场使用这项技术.

(5)超早期隔离断奶技术(SEW)的应用,其实质内容是母猪在分娩前按常规程序进行有关免疫注射,在仔猪出生后保证吃到初乳后,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注射后,根据本猪群需要根除的疾病,在10~21天之间进行断乳,然后将仔猪在隔离条件下进行保育饲养。

保育仔猪舍要与母猪舍及生产猪舍隔离开,隔离距离约从250米到10公里,具体要根据隔离条件来确定。

这项技术于美国1993年开始试行并逐渐成熟,1994年正式在生产上大量推广,1999年美国已有40%~60%的养猪者采用这种方法。

我国的一些规模比较大、管理比较好的养猪场也在逐步试行这一技术,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6)多位点生产(场外生产)技术的使用,这在养猪发达国家的大型养猪联合企业迅速普及,其主要做法是使断奶仔猪与分娩环境相分离、育肥猪与育成环境相分离,这是减少疾病传染及维持猪只较高健康水平的一种有效措施。

(7)计算机管理技术的应用,这项技术在养猪业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普遍使用,这对于猪场各类数据的记录、保存及分析,生产管理,疫病监测,经营决策,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等等都有很大作用。

猪场应用后可以提前发现问题、减少损失、节约劳动开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盈利。

目前我国一些养猪也在逐步使用这项技术。

(8)猪的饲养管理自动化技术应用,有利于减少疾病的传播途径,降低各个环节猪的死亡率,准确的记录便于科学的管理,减少劳动力及饲料等资源的浪费等等,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猪的生产性能,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主要包括母猪饲喂自动化,断奶仔猪、生产肥育和泌乳母猪的饲喂自动化,种猪性能测定自动化等等。

这项技术在我国养猪业比较发达的省份已经逐步应用,并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9)养猪的新工艺与猪舍的环境控制技术应用,通过人为的改善工艺和环境条件,以最大限度满足猪生产发育对环境需求,使其更大限度的发挥遗传潜力,提高生产性能,增加养猪生产者的经济效益。

(10)猪育种新技术的应用,根据美国农业部1996年对50年来畜牧业中各种科学技术所起的作用进行的总结,遗传育种的贡献率在40%以上,足以可见遗传育种的重要性。

养猪业是一个高污染环境的行业,所产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①污染空气。

猪粪便在厌氧环境条件下,可分解释放出氨气、硫化氢、甲基硫酸、三甲基胶等带有酸味、臭蛋味、鱼腥味的刺激性气味,会对养殖场周边的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挥发到大气中的氨气还可引起酸雨,影响农作物的生长;②污染水体。

养殖场排出的污水包括尿、冲洗物、部分粪便和食物残渣、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水,其中含有大量有机物、病源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和重金属等。

这些未经处理的污水排放后会污染地表水、地下水、河流、池塘。

有机物在水中分解、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得厌氧菌大量繁殖。

不管是有氧还是无氧,含有大量有机物质的污水都是病源微生物很好的营养基。

这些污水渗透到哪里就污染到哪里。

③传播人畜共患病。

全世界已知的人畜共患病有200多种。

④影响猪自身的生长。

猪的生长环境卫生状况与猪的正常生长发育有很大关系。

比如由粪便产生的氨、硫化氢等气体可使猪的生产性能下降,严重时会造成仔猪中毒死亡。

氨还影响猪的繁殖性能。

环境保护是关系人类生存的大事,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家畜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不仅关系到环境保护,而且也关系到生态平衡、农业良性循环、发展持续农业、绿色食品生产等重大问题。

因此,本项目通过标准化园林式生态循环规模猪场建设,对猪场粪尿进行处理综合利用,为规模猪场粪尿处理利用提供样板,为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实现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2、本项目技术成果转化后在克服生产中现存主要问题与国内外同类技术、产品质量性能等量化比较

标准化园林式生态循环规模养猪具有规模化程度高、生态、循环、环保等特点,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

(此处必须要以表格的形式对经济技术指标对比,请参照以下格式)

项目实施与国内同类产品现行指标对比表

领域

科目

本项目实施

国内同类产品

国外同类产品

仔猪成活率

99%

97%

99%

育肥猪成活率

98%

97%

98%

猪肉质量

绿色标准

无公害标准

绿色标准

猪粪处理

绿色有机肥料

几乎没有开展处理

绿色有机肥料

污水处理

达到国家规定排放标准后农业灌溉循环利用

10%处理,还未见农业灌溉循环利用

处理后农业灌溉循环利用

项目实施前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比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项目实施前

项目实施后

技术指标

1

仔猪成活率

%

96

99

2

育肥猪成活率

%

96

98

3

猪肉质量

标准

无公害

有机

4

日增重

800

950

5

料肉比

3:

1

2.8:

1

经济指标

1

年销售收入

万元

300

15000

2

年交税总额

万元

10

100

3

年净利润

万元

50

2000

(二)项目创新点

(1、本项目结合山东的气候、地域等特点,在通过大量深入细致的调研和总结的基础上,在国内率先制定和应用了有机标准化规模猪场修建与改造技术、规模猪场内外环境控制技术,填补了我国规模猪场有机标准化建设标准的空白,优化了生猪生长环境,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猪肉质量安全。

2、本项目将工业废水处理中的成熟技术(接触性UASB技术和改进SBR技术)首次成功应用到养殖业废水处理中,处理后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远远低于国家《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的限值,为规模猪场污水处理树立了样板。

3、本项目猪场的粪、尿采取干、湿分离的办法收集,分成两套处理系统,猪粪经过储存、发酵、除臭等一系列处理后生成优质有机肥料,非常适应当前生产安全农产品的需要,实现了生态循环型农业对资源的高效利用。

本项目采用的关键技术,2009年5月25日经山东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进行鉴定,该技术在同类技术中居国内领先水平。

)---供参考

1、技术创新

本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的几项关键技术都有一定程度的自主创新。

(1)、标准化园林式生态猪场的修建技术

①猪场地址选择:

应在离公路干道和居民点1000米远以上,环境宁静,周围环境噪音在90分贝以下,地下水位在2米以下,地势较高,通风向阳、干燥、水源充足良好的地方建设。

场地土壤卫生要求应达GB/T17824.4规定标准。

②猪场的布局:

应分为三个区域,即办公生活区、生产区和病畜管理区。

③猪舍的大小与养猪数量的确定:

猪舍按统一规格及标准建造,每栋猪舍尺寸规格为:

长80m,宽8m,高4~4.5m(屋檐)(详见猪舍建造图)。

④猪圈修建:

根据不同的猪的类型修建猪圈,可采用栏栅、限位、漏缝等(详见猪圈建造图)。

⑤设备利用:

母猪可采用限位栏、高床产仔设备等,可直接到畜牧机械厂购进,亦可自做其产仔栏,尺寸规格为:

高床--宽180cm,长200~220cm,高70~75cm。

限位栏--宽60cm,长200~220cm,高70~75cm。

仔猪采用网上培育,可用金属网,漏逢地板等。

商品猪采用2/3为漏缝的猪圈(尺寸详见下表),每圈安装2个自动饮水器和自动料槽。

板条和缝隙宽度的推荐值

猪的类型

猪的体重(㎏)

最大板条宽度(mm)

缝隙宽度(mm)

泌乳母猪

180

100

9.5(仔猪栏内)

培育前期仔猪

5.5~13.5

50

9.5

培育期仔猪

13.5~34

50~100

25

生长期

34~68

150

25

肥育猪

68~100

150~200

25

在圈内

150~200

25

在栏内

100

25

注仔猪漏缝地板总的缝隙面积应较大,板条应光滑,而无孔隙,如编织金

金属网

饲料投喂、饲槽等,规模猪场可选用畜牧机械厂的配套设备。

⑥引进国外先进的智能化母猪饲养管理系统(详见相关资料)。

(2)、规模猪场的内部环境控制技术

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噪声、有害气体等的控制。

可采用温度控制设施设备、机械通风换气设施设备、开足够的窗户等办法来加以控制。

仔猪只需要取暖器、垫草或舍式加热;乳猪最好是全身表面(背部和腹部)都被加热。

降温也可使用空气循环风扇,把风水平方向横吹到猪身上;也可以在天花板上悬吊桨片状风扇,把空气向下吹到猪体,间隔8m安置一个。

各类猪舍的生产噪声或外界传入的噪声不得超过80dB,并避免突然的强烈噪声。

猪舍建筑应考虑保温隔热,除了屋顶、天花板和墙壁的隔热之外,猪舍周围的地基也可设置隔热层。

猪舍空气中的氨(NH3)、硫化氨(H2S)、二氧化碳(CO2)、细菌总数和粉尘含量不得超过下表中的规定。

猪舍空气卫生要求

猪群类别

mg/m3

硫化氢

mg/m3

二氧化碳

%

细菌总数

万个/m3

粉尘

mg/m3

种公猪

26

10

0.2

≤6

≤1.5

成年母猪

26

10

0.2

≤10

≤1.5

哺乳母猪

15

10

0.2

≤5

≤1.5

哺乳仔猪

15

10

0.2

≤5

≤1.5

培育仔猪

26

10

0.2

≤5

≤1.5

育服猪

26

10

0.2

≤5

≤1.5

猪场的环境监测:

猪场规定的各项环境参数须定期进行环境监测,至少冬、夏各进行一次,根据监测结果做出环境评价,提出环境改善措施。

猪场的绿化:

猪舍与猪舍之间至少应有一栋猪舍宽的位置,中间可裁植树木进行绿化,在场界周边种植乔木和灌木混合林带,场内道路两旁用1~2行树冠整齐乔木或亚乔木进行绿化,总之,使猪场的绿化面积达30%左右,形成园林式的环境清幽的空气新鲜的冬暖夏凉式的小气候环境。

(3)、投入品安全使用技术

安全优质饲料的生产技术:

使用达到国家无公害质量标准的饲料原料、预混料、浓缩料进行配制配合饲料,在原材料玉米、豆粕、麦麸的购进时注意黄曲霉素、赤霉素的污染;

使用通过国家GMP认证的兽药、中草药制剂等,严格按照规范使用,并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

使用的水,按照国家无公害畜禽饮用水标准进行化验,达到标准的才能使用。

重点检测大肠菌数、氟化物、氰化物、总砷、总汞、铅、铬、镉、硝酸盐等。

(4)、猪粪尿的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

①干法清粪技术:

采取漏缝办法将粪和尿进行分离,猪粪经人清扫收集运至有机肥料厂,实现日产日清。

②雨污分离技术:

将排雨水系统和排污水系统分离,场内外设置的污水收集输送系统采取暗沟布设。

③污水处理与利用技术:

主要包括建立废水处理站、专用废水管网、处理后废水回流输送管网、大型处理水储存池、肥水养鱼与水生植物种植等,猪场废水经专用废水管网流入废水处理站,废水处理站建立初沉酸化池、UASB反应器、厌氧池、好氧池等对废水进行处理。

基本工艺为:

猪场污水→集水池→提升干湿分离→兼氧应急池→初沉酸化池→UASB反应池→中间预曝池→改进SBR生化池→消毒稳定池→达标→生态降解(或综合回流作为猪场冲洗用水与水生植物种植与养鱼)→排放。

UASB反应器产生的沼气由专业生物发电厂家建立发电厂进行沼气发电。

④、粪便贮存发酵生产有机肥料利用技术:

粪便及时运输至有机肥料厂,通过专利技术,生物发酵,科学配方生产有机肥、复合肥,其工艺为:

猪粪→加入辅料→发酵槽→搅拌、投药杀菌→掘进充氧→转载、掘进充氧→上料运输→皮带运输机→分料斗储存→振动筛→粉碎机粉碎→皮带运输机→分料储斗→涡轮搅拌机→皮带运输机→储料斗→计量秤→皮带运输机→转运车→成品库。

2、生产工艺创新

养殖良种有机猪

(请补充生产工艺流程图并作出相关说明)生产工艺流程图

标准化猪场修建

向市场提供有机猪肉、农产品。

粪污

干粪生产有机肥料

有机农业种植生产有机农产品

污水生产沼气、沼液

 

3、管理创新

(1)、人员管理:

饲养人员应身体健康,并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

从事规模场技术工作的技术人员必须是专业学校毕业或取得畜牧兽医助师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且有3年以上的实践经验。

(2)、制度管理:

要建立各种管理制度,包括:

进入规模场人员物品管理制度、畜禽出入场管理制度、兽药购进使用管理制度、饲料加工使用管理制度、饲料添加济使用管理制度、卫生防疫制度、消毒制度、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疫情监测登记报告制度、畜禽传染病控制措施、生产人员培训制度、产品销售制度、日常操作规程、光照制度等。

(3)、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主要包括种公猪的引进与选留、饲养、运动与调教、合理配种等。

(4)、母猪的饲养管理:

主要包括种母猪的选留与引进、饲养、管理、发情配种、接产等。

(5)、仔猪的饲养管理:

①固定乳头,早吃初乳:

仔猪出生2小时内应吃上初乳,将弱小仔猪固定在母猪靠前的乳头,体重大的仔猪固定在后面几对乳头。

②保温防寒:

可采用保温箱或保育栏,用电热板或红外线灯提供热源。

在冬季,注意关闭门窗,堵塞缝隙防止贼风侵袭。

仔猪培育适宜温度参照下表要求。

仔猪培育适宜温度表

日龄

温度范围

日龄

温度范围

1~3

(32~30)

4~7

(30~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