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218991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河南省开封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12月)语文试题

河南省开封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12月)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学界曾普遍认为,我国古代社会停滞以至僵化始于宋代。

其实,宋代是个竞争性强、开放性高的社会。

传统社会是封闭式的固态社会,人们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以及职业具有非运动性,和前代相比,宋代呈现较为明显的社会流动倾向。

社会流动是指人们的社会地位以及职业的变动,是社会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是社会富有活力与否的重要标志。

面对社会流动增大的现实,宋人张载在《经学理窟》)中说:

今日万钟,明日弃之;今日富贵,明日饥饿。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往往世代为官,这种状况到唐代没有根本性改变。

宋代朝廷无世臣,士庶界限趋于消解,官民之间可以化。

沈伦原是以教书为业的穷书生,后来官拜宰相,去世后,家道随之中落。

宋代政治上的流动与科举改革关系极大。

宋代取士不问家世一切考诸试篇,采取弥封、誊录等措施,平民子弟仕进的可能性增大。

明代学者胡应麟在《华阳博议下》中说:

五代以还,不崇门阀。

宋代门第观念相对淡薄,人们更加看重科举和官职,这些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前士庶不通婚、不交往的旧习俗有所改变,出现了婚姻不问阀阅所交不限士庶(朱熹《增损吕氏乡约》)等新现象。

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经济色彩浓重。

中唐前后,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

营利者往往累千金之得,以求田问舍,政治权力向经济力量屈服,宋朝政府不得不减少对土地买卖的限制和干预,土地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土地所有权换频率加快,以致庄田置后频移主(刘克庄《故宅》)。

苏洵曾感叹:

富者之子孙或不能保其地,以复于贫。

商人比田主风险更大,有朝为富商,暮为乞丐者,达官显宦同样难免。

对于经济上的社会流动,宋人概括道:

富儿更替做。

我国古代,人们的身份被固化为四大类别——士农工商。

士列四民之首,商居四民之末。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四民由四种不同身份演变为四种不同的职业。

范仲淹《四民诗》便将四民一视同仁,并为商人鸣不平:

货赖斯民。

远近日中合,有无天下均。

上以利吾国,下以藩吾身。

随着商人地位的提高,宋代士商相混。

苏辙渲染道:

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

天下之士多出于商,某些贱商旧规被突破,商人之子摇身一变而为士,再变而为官者大有人在;官吏也经商成风,甚至一身二任。

大将张俊既是枢密使,又是临安大酒店太平楼主,还经营海外贸易;亦商亦官者,如茶商马季良官至兵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等。

社会流动规模过大,势必造成社会动荡。

宋代的社会流动尚属适度,这是宋代既富有活力、又不曾发生全国规模的民众反抗事件的重要原因。

当然,宋代的社会流动是有限的,贫者贱者上升的概率不大,远远不足以填平贫富贵贱分化、阶级阶层分野的鸿沟。

(摘编自张帮炜《从社会流动看宋代社会的自我调节与活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张载所说的今日万钟,明日弃之;今日富贵,明日饥饿来看,宋朝贫富变化急剧,社会动荡。

B.宋代改变了前代门阀士族世代为官的现象,人们更加重视科举而不很看重门第,士庶可以通婚,有了交往。

C.我国古代,士列四民之首,商人居四民之末;宋代商人地位有了提高,彻底改变了士尊商卑的传统观念。

D.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士商混淆,商人可以为官,官员也可以经商,有识之士对此提出尖锐批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政治、经济、职业三方面论证了宋代社会流动的情况,与学界对宋代社会的认识有明显不同。

B.文章以原是穷书生的沈伦官拜宰相,去世后家道中落为例,论证了宋代官民身份是可以相互化的。

C.文章把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宋代社会进行深入的对比,集中论证了宋代社会流动性强,开放性高的特点。

D.文章较多引用了典型的、有价值的相关资料,增添了文章的学术色彩,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代科举取士不问家世一切考诸试篇,增大了平民子弟仕进的机会,促进了政治方面的社会流动。

B.由于宋朝政府采取了宽松的土地政策,土地作为商品得以进入流通领域,从而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C.贫富贵贱处于变动之中,士庶界限趋于消解,宋代社会各阶层的相互流动对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D.宋代的社会流动尽管不能填平贵贱、阶级的鸿沟,但体现了观念上的一些变化,增强了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旷野中的诱惑

肖复兴

列宾在彼得堡美术学院读书的时候,克拉姆斯科依是他的老师。

十九岁的列宾来到彼得堡,深夜拜访克拉姆斯科依。

走进克拉姆斯科依不大的画室,给列宾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墙上挂着的一幅基督画像,和一个画师笔下基督画像没有什么不同,列宾不明白像克拉姆斯科依为什么要画这样千篇一律的基督标准像?

克拉姆斯科依老辣的眼睛,注意到了列宾看墙上基督像时瞥下的一丝讥讽的眼光。

他对列宾说:

这是人家定购的一幅基督像。

列宾知道,即使再大画家的画也卖不出大价钱,都需要靠给有钱人画像谋生。

那天夜里,克拉姆斯科依兴致勃勃地对列宾聊起了基督。

令列宾没有想到的是,克拉姆斯科依说起了基督也曾经受到诱惑。

克拉姆斯科依对列宾说:

你看,已经忍饥挨饿了四十天的基督,在旷野里,远处有繁华的城市灯火闪烁,人类各种欲望的呼声此起彼伏,纷纷在对基督呼喊:

这一切都可以据为己有,变成你的财产,让你成为万能的主宰!

呼喊声还在进一步对基督说:

你,神的儿子,你可以试一试,如果你肚子饿了,只要吩咐这些石头,它们就会变成面包;如果你想穿得漂亮,只要吩咐这些树木花草,它们就会变成漂亮的衣服……最后,克拉姆斯科依对列宾说:

这就是生活的诱惑。

这种诱惑,旷野上有,城市里也有;对普通人有,对基督也有。

晚年的列宾回忆起那一晚的交谈时,写道:

我一生还没有听到过比这更有意义的谈话,特别是克拉姆斯科依讲到在旷野里诱惑的内容,设想出基督与人类天性中的黑暗进行的斗争。

正是受到那一夜克拉姆斯科依谈话的启发,列宾创作了《基督在旷野受诱惑》的油画。

他将基督画成了赤着脚,裸露着斑斑伤痕,置身于悬崖之上,面对的是一片遥远的城市;让痛苦而悲伤的基督,扭过头去不看诱惑他的大千世界;他画基督的一只手颤抖地按紧脑门儿,一只手伸向一旁,仿佛在使劲地推开已经如蛇一样缠裹的尘世的权力、金钱、美色等种种诱惑。

他画出基督在面对诱惑时的痛苦,也画出了基督的抵抗与决绝。

克拉姆斯科依同样想创作一幅关于基督在旷野受诱惑的油画,从构思到完成,用了十年时间。

克拉姆斯科依每天清早起来,脸也不洗,饭也不吃,趿拉着拖鞋,到他的基督画像前挥笔作画,一画就画到了晚上。

那时,他正患有严重的气喘病,常常夜不成眠。

他的脑子里、他的眼前总是浮现出基督痛苦焦虑的影子。

终于,他画完了这幅他最想画的画。

这幅题为《旷野中的基督》在巡回展览中,好评如潮。

和列宾画的一样衣衫褴褛赤脚的基督,孤独而凄婉地坐在荒凉的旷野中光秃秃的石头上,诱惑被象征地画成城市之光,在基督的背后,呈一片朦胧而颤动的光影。

逆光中的基督垂着头,双手交叉,目光痛苦,凝神沉思,将枯瘦的身影打在荒凉坚硬又尖利的石堆前。

声名日隆的克拉姆斯科依在创作《旷野中的基督》时,没有停下为他人定制画像的活儿。

贫穷的画家一直没有一间像样的画室。

于是,他拼命为有钱的财主、有势的将军、娇宠的贵妇画像,将赚来的钱购买了土地,建筑漂亮别墅和豪华画室,再画画时,穿着精致的长襟礼服,趿着款式最新的拖鞋,连袜子都是十八世纪的古典样式。

他不像一个画家,不像一个从底层乡村出来的经过奋斗成功的贫寒画家,而像一个庄园主。

大家都觉得克拉姆斯科依变了,唯一没变的是他依然孜孜不倦地为人画像。

如今,想起克拉姆斯科依,我就想起列宾,因为他们都曾画过旷野里被诱惑过的基督。

克拉姆斯科依的《旷野中的基督》、列宾的《基督在旷野受诱惑》都陈列在莫斯科的美术馆里。

面对两幅同样是基督受诱惑的作品,我心生感慨。

无论在克拉姆斯科依的笔下还是在列宾的笔下,基督都是他们自己。

其实,茫茫人生中,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是旷野中受诱惑的基督。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用较多篇幅写克拉姆斯科依和列宾关于基督的谈话,既说明对列宾的影响深刻,又引出两人创作同样主题的油画。

B.看到克拉姆斯科依的画室挂着一幅和普通画师一样水平的基督像,年轻的列宾甚为不解,流露出讥讽的眼神。

C.克拉姆斯科依靠给他人画像谋生,成名后也没有停止,既写出了他的痛苦无奈,也表达了对他的同情和惋惜。

D.文章讲述了克拉姆斯科依和列宾两位画家的故事,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入思考和独到的生活感悟,意味隽永。

5.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分)

6.为什么说无论在克拉姆斯科依的笔下还是在列宾的笔下,基督都是他们自己?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

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10%,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即被称为老龄化社会。

19世纪后期,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生育率持续下降,老龄化现象在部分国家出现。

1851年,法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龄化国家,此后,瑞典、挪威、英国等一批欧洲国家步入老龄化。

20世纪70年代,随着生育率的下降以及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老龄化逐渐向亚洲和美洲的发展中国家扩散,进入21世纪,全球老龄化速度加快。

2015年,全球有6.17亿人口年龄在65岁以上;预计到

2020

年,13个国家将成为超高龄国,即20%以上的人口超过65岁。

到2050年全球将有16亿老年人,届时将有94个国家的老龄化人口占比超过21%,其中有39个国家的老龄化比例达28%以上。

1982年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第一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通过了《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199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老年人原则》;2002年联合国在马德里召开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通过了《老龄化马德里政治宣言》。

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政府制定法律法规、政策,积极老龄化观念被纳入各国发展框架。

(摘自《全球老龄化状况及其应对策略》)

材料二:

全面两孩政策下的生育态势,2017—2021年

年份

新增出生人口(万人)

总出生人口(万人)

总和生育率

2017

339.9

2019.9

1.97

2018

463.8

2188.6

2.09

2019

402.8

2077.3

2.04

2020

352.8

1935.8

1.96

2021

160.2

1689.1

1.77

全面两孩政策使老年人口比例略有下降,而老年人口数量不会有任何差异。

到2035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会降低0.5个百分点,而到2050年也仅降低1个百分点,全面两孩政策无法缓解我国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进程。

21世界后半叶,中国将处于超稳定和超高的老龄化态势,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高达40%,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35%。

从世界经验看,通过生育政策调整以提升生育率进而改变人口结构和老龄化趋势往往很难奏效。

应对乃至引领中国的老龄社会,需要在长期发展战略的高度,设计一个综合性的经济、社会、人口政策的框架体系。

(摘自《国际视野下的中国人口老龄化》)

材料三:

1999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比例首次超过10%;2015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人口突破两亿的国家;预计到2025年,老年人口突破3亿,2033年突破4亿,2053年达到4.87亿,占亚洲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二,全球的四分之一,我国老年人口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2000年—2005年全球人口老龄化水平从10%提高到22%,同期中国人口老龄化水平从10%提高到34%。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失能化、高龄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剧,2050年,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将达到1亿,占老年人口总量的22.3%,占世界高龄老年人口的的四分之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和发达地区,留下来的大多是缺乏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不发达地区高于发达地区。

与边富边老甚至先富后老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超前经济发展,未富先老,面临的风险挑战更加严峻。

人口老龄化使得我国人口负担比加重,同时也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老年人口增多,特别是高龄、患病老年人增多,对养老服务设施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并且提出更多方面的要求。

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身体较弱,有病的相对较多,对卫生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产生了不同于其他人口体的特殊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这预示着在社会总需求中,老年人需求市场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摘自《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应对策略》)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面两孩政策下,生育率会有短暂上升,不过很快又回落到较低水平,生育率的短暂上升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十分有限。

B.人口生育率的提高能使老年人口比例有所下降,但老年人口数量不会下降,因此,无法缓解我国快速发展的老龄化进程。

C.尽管用提高生育率改变老龄化趋势很困难,但实施全面两孩以及鼓励生育的政策仍是遏制我国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最有效举措。

D.应对、引领中国的老龄社会,不只是短期内改变人口结构,还需要从长期发展的角度设计综合的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政策体系。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生育率下降和平均寿命延长是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突出的社会问题。

B.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就开始探索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世界各国都制定相应法规、政策,积极老龄化观念已纳入各国发展框架。

C.中国在全球老龄化格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中国是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

D.养老配套设施不全,医疗卫生资源有限,养老服务业发展滞后,这是我国高龄、患病老年人不断增多的重要原因。

E.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老年人特殊需求的增多,不仅带来了我国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更使满足不同年龄体需求的难度加大。

9.根据上述材料,请简要概括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刘勔,字伯猷,彭城人也。

少有志节。

孝建初,遣费沈伐陈檀,不克。

乃除勔龙骧将军,勔既至,率军进讨,随宜翦定。

还,除新安王刘子鸾抚军中兵参军,遭母忧,不拜。

太宗即位,加宁朔将军。

会豫州刺史殷琰反叛,征勔还都,假辅国将军,率众讨琰。

琰婴城固守,勔内攻外御,战无不捷。

善抚将帅,以宽厚为众所依。

将军王广之求勔所自乘马,诸将帅并忿广之叨冒,劝勔以法裁之,勔即时解马与广之。

及琰开门请降,勔约令三军,不得妄动,城内士民,秋毫无所失,百姓感悦,生为立碑。

泰始三年以勔为征虏将军勔使司徒参军孙昙瓘督义阳以西会虏寇义阳昙瓘大破之虏上其北豫州租勔招荒人邀击于许昌虏众奔散淮西人贾元友上书太宗,劝北攻悬瓠。

上以所陈示勔,勔对曰:

臣窃寻元嘉以来,伧荒远人,多干国议,负担归阙,皆劝讨虏。

鲁爽诞说,实挫国威,徒失兵力,虚费金宝。

界上之人,唯视强弱,王师至境,必壶浆候途,裁见退军,便抄截蜂起。

太宗纳之,元友议遂寝。

勔以世路纠纷,有怀止足,求东阳郡。

上以勔启遍示朝臣,莫不称赞,咸谓宜许。

勔经始钟岭之南,以为栖息,聚石蓄水,仿佛丘中,朝士爱素者,多往游之。

太宗临崩,顾命以为守尚书右仆射。

元徽初,桂阳王刘休范为乱,奄至京邑,加勔领军,镇扞石头城。

既而,贼众屯朱雀航南,右军王道隆率宿卫向朱雀,闻贼已至,急信召勔。

勔至,命闭航,道隆不听,催勔渡航进战。

率所领于航南战败,临阵死之,时年五十七。

谥曰忠昭公。

(节选自《宋史·刘勔传》)

(注)悬瓠(hu):

古城名。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泰始三年/以勔为征虏将军/勔使司徒参军孙昙瓘督义阳以西/会虏寇义阳/昙瓘大破之虏/上其北豫州租/勔招荒人邀击/于许昌虏众奔散/

B.

泰始三年/以勔为征虏将军/勔使司徒参军孙昙瓘督义阳以西/会虏寇义阳/昙瓘大破之/虏上其北豫州/租勔招荒人/邀击于许昌/虏众奔散/

C.

泰始三年/以勔为征虏将军/勔使司徒参军孙昙瓘督义阳/以西会虏寇义阳/昙瓘大破之/虏上其北豫州/租勔招荒人/邀击于许昌/虏众奔散/

D.

泰始三年/以勔为征虏将军/勔使司徒参军孙昙瓘督义阳以西/会虏寇义阳/昙瓘大破之/虏上其北豫州租/勔招荒人/邀击于许昌/虏众奔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孝建是年号,我国封建王朝用年号来纪年,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后世用年号称呼皇帝。

B.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C.阙是宫门前两侧的楼台,又可借指朝廷;归阙指来到朝廷。

D.顾命是帝王临终前的遗诏,顾命大臣是帝王临终前托以治国重任的大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勔善于征战,战无不捷。

费沈攻打陈檀,没有攻下,刘勔率军征讨,随即平定;殷琰反叛,刘勔代理辅国将军讨伐,取得胜利。

B.刘勔善抚将领,约束军队。

将军王广之向刘勔索求战马,刘勔随即送给他;殷琰投降后,刘勔命令军队不得行不法之事,百姓感动。

C.刘勔见识过人,颇知进退。

贾元友劝说太宗进攻悬瓠城,刘勔上书反对,皇上采纳了;刘勔认为世道纷扰,应该知止知足,受到称赞。

D.刘勔临阵战死,尽忠朝廷。

贼人叛乱,驻扎在朱雀航南,王道隆不听刘勔的建议,催促渡航进战,刘勔率部作战,战败牺牲。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上以勔启遍示朝臣,莫不称赞,咸谓宜许。

(2)元徽初,桂阳王刘休范为乱,奄至京邑,加勔领军,镇扞石头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冶城

刘克庄

断镞遗枪不可求,西风古意满原头。

孙刘数子如春梦,王谢千年有旧游。

高塔不知何代作,暮笳似说昔人愁。

神州只在阑干北,度度来时怕上楼。

【注】冶城:

在今天江苏南京市内朝天宫一带,这里是春秋时代冶铸刀枪剑戟的中心。

刘克庄:

南宋末年豪放派诗人。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曾是铸造兵器之地,而今寻断镞遗枪都不可得,首句把人沉重孤绝的历史感中。

B.

西风萧瑟,古意悲凉,满原头凸显出一片苍茫之境,使抽象的思想活动变得形象化了。

C.追慕和冶城有关的孙刘、王谢等历史人物的英雄业绩,表达为国效力的愿望。

D.第三联回到现实,诗人借所见高塔、所闻暮笳,来抒发自己的感慨愁情。

E.登临冶城,思接千载,怀古伤今,总结兴亡教训,意在为南宋统治者提供借鉴。

15.诗人为什么度度来时怕上楼?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左传

曹刿论战》中,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

(2)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古亭怀古》中

三句,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北伐,结果一败涂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边城》清新自然,不落言筌,用平常的事物、质朴的语言创造出似浅而实深的意境,使读者体味的深意。

台风所到之处狂风巨浪,瓦釜雷鸣,有时还能引起海啸,全球每年约有3万人死于台风,直接经济损失达10亿美元。

父亲对到外地上大学的儿子说:

看事情要全面客观,揆情度理,不可偏颇;遇到问题要冷静,不可意气用事。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庄重恢宏,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音乐爱好者对此甘之如饴,如醉如痴。

十九大代表们广开言路,讨论热烈而深入,认为十九大报告融前瞻性与现实性、思想性与实践性于一体,意义深远。

张教授在如何推进基础教育改革高峰论坛上的发言简洁明了,直击要害,没有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A.

B.

C.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评论家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发掘并论证了张爱玲、张天翼等作家的文学史地位,成为西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经典之作。

B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出租车司机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样才能维护各方的权益。

C.专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意识,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

D.我们从实验报告中了解到,引起生物体异常的原因:

一是生物体缺氧引起的结果,二是宇宙带电粒子变化造成地球生物的不良反映。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各位老师对于学前教育所发表的管见让我受益匪浅,我也谈点自己的粗浅看法,请大家指正。

B.我和朋友相约周末去看香山红叶,朋友却临时有事失陪,他连声向我说:

非常抱歉,请见谅!

C.为了小区邻里关系的和谐融洽,看到谁家有困难,我都会鼎力相助,我深信远亲不如近邻。

D.在开封名家书画展上,某书法名家现场挥毫,并将作品赠予主持人,说:

拙笔一幅,敬请惠存。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字。

(5分)

近30年来,各项政策的实施使我国基础教育取得长足进步,

,需要决策者注意:

一是上层决策应把重点放在宏观把握上,

,给基层施行者以创造空间;二是应尊重教育规律,不应简单套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改革策略,因为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的事业,如果不尊重教育规律,

21.阅读下面的材料,请围绕共享经济提取5个关键词语。

(5分)

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的先后出现,开启了我国共享经济模式。

共享经济是社会上闲散资源的整合,与消费者的信息连接后,提供给消费者有偿使用,此种共享更多的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的。

目前,共享经济已渗透到交通、住宿、餐饮等多个领域,日益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近日,全国百家媒体开展记录了不起的中国人活动,记录选摘如下:

无锡地铁上,中学生金子添帮同学拿着饭团,不小心掉下后,跪下来用纸巾擦拭地上污渍;

24岁的陶津津失去了右臂,我不想跟父母要钱,也不想让人笑话,在村里建筑队一干就是五六年;

下雨了,环卫工人没地方避雨,路过的民警主动邀请环卫工人上车,环卫工人说,等雨小一点还要工作,于是,民警和他一起坐在后备箱避雨;

55岁的保洁员大叔,左眼几乎失明,右眼视力只有0.3,为了完成在孩子们面前跳好舞的承诺,把舞蹈动作画成分解图,一段段练,8个月后,他的舞蹈在网上热传,被网友称为60后新生代偶像;

91岁的农村孤寡老人刘盛兰,17年几乎未尝肉味,17年未添一件新衣,用拾荒和省吃俭用的钱资助100多名贫困学生。

读了上面几则事例,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从中选取两三则事例来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