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留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202899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大留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南大留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南大留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南大留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南大留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大留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集.docx

《南大留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大留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大留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集.docx

南大留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集

南大留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实验名称

做酸奶

实验时间

 

授课教师

石国宾

问题

谁把牛奶变成酸奶?

假设

酸奶中的乳酸菌使牛奶变成酸奶。

实验器材

鲜牛奶、白糖、勺子、保温容器

实验过程及现象

(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40℃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实验结论

酸奶中的乳酸菌使牛奶变成酸奶。

实验人

评定等级

南大留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实验名称

做酸奶

实验时间

 

授课教师

石国宾

问题

谁把牛奶变成酸奶?

假设

酸奶中的乳酸菌使牛奶变成酸奶。

实验器材

鲜牛奶、白糖、勺子、保温容器

实验过程及现象

(4)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5)待牛奶冷却到35℃—40℃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6)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实验结论

酸奶中的乳酸菌使牛奶变成酸奶。

实验人

评定等级

南大留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实验名称

馒头发霉实验 

实验时间

 

授课教师

石国宾

问题

馒头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霉?

假设

霉菌适宜在温暖、潮湿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

实验器材

馒头、水、塑料袋、暖气片、冰箱

实验过程及现象

1、在阳光下或暖气片上,放置分别装有湿馒头和干馒头的塑料袋,

2、在冰箱里,放置分别装有湿馒头和干馒头的塑料袋,

3、几天后,观察这四个馒头上霉的生长繁殖情况。

序号

条件组合

实验方法

霉生长情况

1

温暖 潮湿

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最快

2

温暖 干燥

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缓慢

3

寒冷 潮湿

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电冰箱里

缓慢

4

寒冷 干燥

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电冰箱里

基本没有

实验结论

霉菌适宜在温暖、潮湿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

实验人

评定等级

南大留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实验名称

馒头发霉实验 

实验时间

 

授课教师

石国宾

问题

馒头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霉?

假设

霉菌适宜在温暖、潮湿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

实验器材

馒头、水、塑料袋、暖气片、冰箱

实验过程及现象

1、在阳光下或暖气片上,放置分别装有湿馒头和干馒头的塑料袋,

2、在冰箱里,放置分别装有湿馒头和干馒头的塑料袋,

3、几天后,观察这四个馒头上霉的生长繁殖情况。

序号

条件组合

实验方法

霉生长情况

1

温暖 潮湿

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最快

2

温暖 干燥

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缓慢

3

寒冷 潮湿

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电冰箱里

缓慢

4

寒冷 干燥

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电冰箱里

基本没有

实验结论

霉菌适宜在温暖、潮湿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

实验人

评定等级

南大留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实验名称

观察洋葱和人体表皮细胞

实验时间

 

授课教师

石国宾

问题

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有什么不同?

假设

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实验器材

洋葱表皮细胞装片、人体表皮细胞装片、显微镜

实验过程及现象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如果光线不够明亮,请调整反光镜角度。

如果图像不够清晰,请微调显微镜对焦旋钮。

不同:

洋葱表皮细胞形状规则,近似长方形,由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细胞膜和细胞壁组成。

人体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由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组成,无细胞壁和液泡,细胞之间的界限不清晰。

相同:

两种细胞都有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

实验结论

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实验人

评定等级

南大留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实验名称

观察洋葱和人体表皮细胞

实验时间

 

授课教师

石国宾

问题

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有什么不同?

假设

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实验器材

洋葱表皮细胞装片、人体表皮细胞装片、显微镜

实验过程及现象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如果光线不够明亮,请调整反光镜角度。

如果图像不够清晰,请微调显微镜对焦旋钮。

不同:

洋葱表皮细胞形状规则,近似长方形,由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细胞膜和细胞壁组成。

人体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由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组成,无细胞壁和液泡,细胞之间的界限不清晰。

相同:

两种细胞都有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

实验结论

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实验人

评定等级

南大留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实验名称

模拟地球内部构造

实验时间

 

授课教师

石国宾

问题

地球的内部构造是怎样的?

假设

地球的内部是由地核、地幔和地壳构成的。

实验器材

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小刀、尺子

实验过程及现象

1.按照地球各圈层厚度的比例计算各个橡皮泥圈层的厚度,如果将内核的直径做成约1厘米的小球,则外核的厚度约为0.9厘米,地幔厚度约为1.1厘米,最外面的地壳只要薄薄一层即可。

2、将橡皮泥按照计算好的厚度先做好里面,再做外面,一层一层包裹起来。

3、用小刀切开制作好的地球模型,观察地球内部构造。

 

实验结论

地球的内部是由地核、地幔和地壳构成的,地核最厚,地幔次之,地壳最薄。

实验人

评定等级

南大留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实验名称

模拟地球构造

实验时间

 

授课教师

石国宾

问题

地球的内部构造是怎样的?

假设

地球的内部是由地核、地幔和地壳构成的。

实验器材

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小刀、尺子

实验过程及现象

1.按照地球各圈层厚度的比例计算各个橡皮泥圈层的厚度,如果将内核的直径做成约1厘米的小球,则外核的厚度约为0.9厘米,地幔厚度约为1.1厘米,最外面的地壳只要薄薄一层即可。

2、将橡皮泥按照计算好的厚度先做好里面,再做外面,一层一层包裹起来。

3、用小刀切开制作好的地球模型,观察地球内部构造。

 

实验结论

地球的内部是由地核、地幔和地壳构成的,地核最厚,地幔次之,地壳最薄。

实验人

评定等级

 

南大留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实验名称

观察进港帆船

实验时间

 

授课教师

石国宾

问题

观察进港翻船推测地球的形状

假设

地球的形状是圆球形的。

实验器材

橡皮泥、火柴棒或牙签、小纸片、地球仪

实验过程及现象

1.用橡皮泥或纸做一只小船,插一根火柴梗作为桅杆。

2.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

3.观察船进港,你有什么发现?

4.再把船放在桌面上模拟航行。

两次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现象:

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时,总是先看见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在桌面上模拟航行时,桅杆和船身同时看见。

实验结论

地球的形状是圆球形的。

实验人

评定等级

南大留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实验名称

观察进港帆船

实验时间

 

授课教师

石国宾

问题

观察进港翻船推测地球的形状

假设

地球的形状是圆球形的。

实验器材

橡皮泥、火柴棒或牙签、小纸片、地球仪

实验过程及现象

1.用橡皮泥或纸做一只小船,插一根火柴梗作为桅杆。

2.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

3.观察船进港,你有什么发现?

4.再把船放在桌面上模拟航行。

两次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现象:

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时,总是先看见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在桌面上模拟航行时,桅杆和船身同时看见。

实验结论

地球的形状是圆球形的。

实验人

评定等级

南大留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实验名称

模拟火山喷发

实验时间

 

授课教师

石国宾

问题

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假设

火山是由地下岩浆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发形成的。

实验器材

三脚架、铁盒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火柴

实验过程及现象

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是,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外溢现象。

 

实验结论

火山是由地下岩浆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发形成的。

实验人

评定等级

南大留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实验名称

模拟火山喷发

实验时间

 

授课教师

石国宾

问题

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假设

火山是由地下岩浆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发形成的。

实验器材

三脚架、铁盒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火柴

实验过程及现象

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是,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外溢现象。

 

实验结论

火山是由地下岩浆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发形成的。

实验人

评定等级

 

南大留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实验名称

模拟地震发生

实验时间

 

授课教师

石国宾

问题

如何判断地震中心和强弱?

假设

距离地震中心越近,地震越强,楼房倒塌越严重。

实验器材

纸盒、木块、记号笔。

实验过程及现象

1.在纸箱上面画出街道的图形。

2.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都用小木块垒成楼房。

3.请一个同学在纸箱底部敲击,使楼房倒塌。

4.根据楼房倒塌的情况,判断地震的中心和强弱。

楼房倒塌程度与地震的强度和距离地震中心的距离远近有关,距离地震中心越近,地震越强,楼房倒塌越严重。

实验结论

距离地震中心越近,地震越强,楼房倒塌越严重。

实验人

评定等级

南大留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实验名称

模拟地震发生

实验时间

 

授课教师

石国宾

问题

如何判断地震中心和强弱?

假设

距离地震中心越近,地震越强,楼房倒塌越严重。

实验器材

纸盒、木块、记号笔。

实验过程及现象

1.在纸箱上面画出街道的图形。

2.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都用小木块垒成楼房。

3.请一个同学在纸箱底部敲击,使楼房倒塌。

4.根据楼房倒塌的情况,判断地震的中心和强弱。

楼房倒塌程度与地震的强度和距离地震中心的距离远近有关,距离地震中心越近,地震越强,楼房倒塌越严重。

实验结论

距离地震中心越近,地震越强,楼房倒塌越严重。

实验人

评定等级

南大留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实验名称

研究冷热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实验时间

 

授课教师

石国宾

问题

冷热的变化对岩石有什么作用

假设

冷热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实验器材

酒精灯、装有水的容器、小石块、镊子、火柴

实验过程及现象

1、用镊子夹住一小片石头,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会儿,然后迅速放入冷水中;

2、接着再烧,再浸入冷水中,反复几次,观察石头的变化。

会发现石头开裂变碎了。

 

实验结论

冷暖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实验人

评定等级

南大留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实验名称

研究冷热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实验时间

 

授课教师

石国宾

问题

冷热的变化对岩石有什么作用

假设

冷热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实验器材

酒精灯、装有水的容器、小石块、镊子、火柴

实验过程及现象

1、用镊子夹住一小片石头,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会儿,然后迅速放入冷水中;

2、接着再烧,再浸入冷水中,反复几次,观察石头的变化。

会发现石头开裂变碎了。

 

实验结论

冷暖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实验人

评定等级

 

南大留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实验名称

研究流水的搬运作用

实验时间

 

授课教师

石国宾

问题

流水对岩石有什么作用

假设

流水的搬运作用可以侵蚀岩石,使地表发生变化。

实验器材

木条、沙子、泥土、沙盘、胶带、塑料杯、小水盆、水杯

实验过程及现象

(1)用木条将沙和泥土的混合物推至沙盘的一侧。

(2)把混合物抹平,保证混合物各处的厚度相同。

(3)将木尺横放在沙盘上,固定住,把底部有孔的水杯架在沙盘和木尺之间。

(4)沙盘伸出桌外的一端底部有孔,地上放一水盆接水。

(5)往水杯中加水,在课堂上展示现象,学生描述结果。

 

实验结论

流水的搬运作用可以侵蚀岩石,使地表发生变化。

岩石的破坏程度与山体的坡度有关,坡度越大,搬运越远,岩石破碎越严重。

实验人

评定等级

南大留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实验名称

研究流水的搬运作用

实验时间

 

授课教师

石国宾

问题

流水对岩石有什么作用

假设

流水的搬运作用可以侵蚀岩石,使地表发生变化。

实验器材

木条、沙子、泥土、沙盘、胶带、塑料杯、小水盆、水杯

实验过程及现象

(1)用木条将沙和泥土的混合物推至沙盘的一侧。

(2)把混合物抹平,保证混合物各处的厚度相同。

(3)将木尺横放在沙盘上,固定住,把底部有孔的水杯架在沙盘和木尺之间。

(4)沙盘伸出桌外的一端底部有孔,地上放一水盆接水。

(5)往水杯中加水,在课堂上展示现象,学生描述结果。

 

实验结论

流水的搬运作用可以侵蚀岩石,使地表发生变化。

岩石的破坏程度与山体的坡度有关,坡度越大,搬运越远,岩石破碎越严重。

实验人

评定等级

南大留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实验名称

探究铁钉生锈

实验时间

 

授课教师

石国宾

问题

铁钉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假设

如果把铁放在水里,那么铁就会生锈。

实验器材

几根无锈铁钉,几根试管,凉开水,油,自来水

实验过程及现象

1.把铁钉分别放在两个不同的试管里,

2.在一个试管里加满自来水,在另一个试管里加入凉开水,使凉开水刚好没过铁钉,在凉开水上面加入少许油,

3.每天观察铁钉的变化。

现象:

隔几天发现,放在自来水里的铁钉生出较多锈,放在凉开水的铁钉没有生锈。

实验结论

铁钉在有水、有空气的条件下容易生锈。

实验人

评定等级

南大留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实验名称

探究铁钉生锈

实验时间

 

授课教师

石国宾

问题

铁钉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假设

如果把铁放在水里,那么铁就会生锈。

实验器材

几根无锈铁钉,几根试管,凉开水,油,自来水

实验过程及现象

1.把铁钉分别放在两个不同的试管里,

2.在一个试管里加满自来水,在另一个试管里加入凉开水,使凉开水刚好没过铁钉,在凉开水上面加入少许油,

3.每天观察铁钉的变化。

现象:

隔几天发现,放在自来水里的铁钉生出较多锈,放在凉开水的铁钉没有生锈。

实验结论

铁钉在有水、有空气的条件下容易生锈。

实验人

评定等级

南大留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实验名称

模拟月球环形山的形成

实验时间

 

授课教师

石国宾

问题

月球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

假设

月球环形山是由流星和陨石撞击形成的。

实验器材

盘子、细沙、大小不同的石子、手电筒

实验过程及现象

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

2.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相同大小的石子。

3.再从同一高度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

4.用手电筒光直射和斜射细沙上的石子坑,观察石子坑影子的变化。

现象:

得到的沙坑大小不一,坑的面积比石块大。

从不同角度照射,沙坑的影子大小不一样。

实验结论

月球环形山是由流星和陨石撞击形成的。

实验人

评定等级

南大留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实验名称

模拟月球环形山的形成

实验时间

 

授课教师

石国宾

问题

月球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

假设

月球环形山是由流星和陨石撞击形成的。

实验器材

盘子、细沙、大小不同的石子、手电筒

实验过程及现象

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

2.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相同大小的石子。

3.再从同一高度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

4.用手电筒光直射和斜射细沙上的石子坑,观察石子坑影子的变化。

现象:

得到的沙坑大小不一,坑的面积比石块大。

从不同角度照射,沙坑的影子大小不一样。

实验结论

月球环形山是由流星和陨石撞击形成的。

实验人

评定等级

南大留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实验名称

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有什么关系

实验时间

 

授课教师

石国宾

问题

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有什么关系?

假设

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越远,行星公转周期越长。

实验器材

细绳、塑料管、橡皮塞、秒表、砝码、垫圈

实验过程及现象

1、把细绳穿过塑料管,一头拴上橡皮塞,一头拴上砝码。

2、捏住塑料管,举过头顶,让橡皮塞做匀速圆周运动。

注意:

使塑料管下的绳长保持不变。

3、分别使转动的绳长为20厘米、40厘米、60厘米,用秒表测量橡皮塞的不同运转周期。

每次转动10圈,用转动时间除以10,至少重复3次,取平均值。

现象:

绳子越长,橡皮塞的运转周期越长。

实验结论

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越近,行星公转周期越短。

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越远,行星公转周期越长。

实验人

评定等级

南大留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实验名称

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有什么关系

实验时间

 

授课教师

石国宾

问题

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有什么关系?

假设

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越远,行星公转周期越长。

实验器材

细绳、塑料管、橡皮塞、秒表、砝码、垫圈

实验过程及现象

1、把细绳穿过塑料管,一头拴上橡皮塞,一头拴上砝码。

2、捏住塑料管,举过头顶,让橡皮塞做匀速圆周运动。

注意:

使塑料管下的绳长保持不变。

3、分别使转动的绳长为20厘米、40厘米、60厘米,用秒表测量橡皮塞的不同运转周期。

每次转动10圈,用转动时间除以10,至少重复3次,取平均值。

现象:

绳子越长,橡皮塞的运转周期越长。

实验结论

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越近,行星公转周期越短。

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越远,行星公转周期越长。

实验人

评定等级

南大留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实验名称

纸片和纸团落地

实验时间

 

授课教师

石国宾

问题

等重的纸片和纸团谁先落地?

假设

纸团先着地。

实验器材

两张同样重的纸

实验过程及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人

评定等级

南大留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实验名称

纸片和纸团落地

实验时间

 

授课教师

石国宾

问题

等重的纸片和纸团谁先落地?

假设

纸团先着地。

实验器材

两张同样重的纸

实验过程及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人

评定等级

 

南大留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实验名称

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有什么关系

实验时间

 

授课教师

石国宾

问题

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有什么关系?

假设

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越远,行星公转周期越长。

实验器材

细绳、塑料管、橡皮塞、秒表、砝码、垫圈

实验过程及现象

1、把细绳穿过塑料管,一头拴上橡皮塞,一头拴上砝码。

2、捏住塑料管,举过头顶,让橡皮塞做匀速圆周运动。

注意:

使塑料管下的绳长保持不变。

3、分别使转动的绳长为20厘米、40厘米、60厘米,用秒表测量橡皮塞的不同运转周期。

每次转动10圈,用转动时间除以10,至少重复3次,取平均值。

现象:

绳子越,橡皮塞的运转周期越。

实验记录

 

距离

(厘米)

测试结果

测试1

测试2

测试3

平均值

20

40

60

 

实验结论

 

实验人

评定等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