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各论.ppt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719640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PPTX 页数:392 大小:3.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络腧穴各论.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92页
经络腧穴各论.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92页
经络腧穴各论.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92页
经络腧穴各论.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92页
经络腧穴各论.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络腧穴各论.pptx

《经络腧穴各论.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络腧穴各论.pptx(39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络腧穴各论.pptx

针灸学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手太阴肺经经脉循行体内:

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返循胃口,上膈属肺。

体表:

从胸前壁外上方,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止于拇指桡侧端。

支脉从腕后到食指桡侧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手太阴肺经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主要病候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咳血、伤风、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缺盆部和手臂内侧前缘痛、肩背部寒冷、疼痛等症。

手太阴肺经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主治概要肺系疾病:

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咳血,胸痛。

外经病:

肩背痛,肘臂挛痛,手腕痛。

手太阴肺经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腧穴本经共11个穴,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经穴歌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列次则侠白下尺泽又次孔最与列缺经渠太渊与鱼际抵指少商如韭叶手太阴肺经中府ZhongfuLu1出处:

素问离合真邪论篇定位:

在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1肋间隙。

锁骨下窝凹陷处(云门)下1寸。

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手太阴肺经中府ZhongfuLu1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宣肺理气,和胃利水。

主治:

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结核,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

常用配伍:

配风门、合谷,治寒热、喉痹。

配肺俞、云门、天府、华盖,治外感咳嗽、哮喘。

配意舍,治胸满。

配复溜,治肺热咳嗽。

操作:

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内脏,引起气胸。

备考:

肺募穴;手、足太阴经之交会穴。

手太阴肺经尺泽ChizeLU5出处:

灵枢本输定位: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取法:

仰掌,微屈肘,在肘横纹中可摸到肱二头肌腱,其桡侧凹陷处为穴。

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手太阴肺经尺泽ChizeLU5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清肺降气,和肠舒筋。

主治:

咳嗽,气喘,咯血,潮热,咽喉肿痛,胸部胀满,小儿惊风,吐泻,肘臂挛痛。

常用配伍:

肺系病咳嗽、气喘配肺俞。

咽喉肿痛配少商。

咯血配鱼际。

急症吐泻配委中。

(点刺放血)外经病肘臂挛痛配曲池。

操作:

直刺0.51.2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备考:

手太阴肺经合穴。

手太阴肺经列缺LiequeLU7出处:

灵枢经脉定位:

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取法:

两手虎口垂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为穴。

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手太阴肺经列缺LiequeLU7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祛风宣肺,通络止痛。

主治:

咳嗽,气喘,咽喉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头痛,颈项强痛,牙痛。

常用配伍:

肺系病伤风咳嗽配合谷、风门、风池。

咽喉痛、咳嗽配照海。

头项疾病头痛,颈项强痛配后溪。

口眼歪斜配地仓。

操作:

向上斜刺0.51寸。

备考:

手太阴之络穴,别走手阳明大肠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任脉。

手太阴肺经太渊TaiyuanLU9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出处:

灵枢九针十二原、灵枢本输定位: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

取法:

腕横纹分为三等分,桡侧1/3中点为穴。

手太阴肺经太渊TaiyuanLU9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清宣肺气,复脉通络。

主治:

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无脉症,手腕痛。

常用配伍:

肺系病咽喉肿痛、咳嗽、气喘配列缺、合谷。

外经病手腕痛配阳溪。

无脉症配内关。

操作:

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备考:

手太阴经输穴,原穴;八会穴之一,脉会穴。

手太阴肺经少商ShaoshangLU11出处:

灵枢本输定位:

拇指桡侧甲角旁约0.1寸。

取法:

0.1寸,内经形容为:

去爪甲角如韭叶。

沿甲底部引水平线与沿指甲桡侧缘引垂线交点处。

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手太阴肺经少商ShaoshangLU11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醒脑开窍,清热利咽。

主治:

咽喉肿痛,中风昏迷,中暑呕吐,小儿惊风,癫狂,咳嗽,鼻衄。

常用配伍:

急症中风昏迷配中冲、水沟、足三里。

小儿惊风配合谷、曲池。

热病咽喉肿痛配天突、合谷。

狂证配大敦。

操作: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备考:

手太阴经井穴。

手太阴肺经小结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属肺。

体表循行于上肢内侧手少阴和手厥阴之前,过鱼际,止于少商。

支脉从列缺分出,在商阳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连。

联系脏腑有肺、大肠、胃、膈、咽喉、气道本经腧穴起于中府,止于少商,共11穴,左右对称。

手太阴肺经小结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本经主要病候以肺系疾病为主,以及上肢内侧病变。

特殊作用尺泽治胃肠病;列缺治头项病;太渊治无脉症;少商治急症、热病。

手太阴肺经小结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取穴要点:

肘横纹肱二头肌腱桡侧取尺泽。

桡骨茎突上方取列缺。

腕横纹桡动脉搏动处取太渊。

拇指桡侧甲角旁取少商中府不可深刺,以免伤及肺脏,造成气胸,少商治疗实热证时,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关节部位腧穴不宜用直接灸手阳明大肠经经脉循行体表:

从食指桡侧端沿上肢外侧前缘上行,经肩颈上颜面,在人中沟交叉到对侧,在鼻翼旁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体内:

络肺,属大肠。

面部支脉进入下齿龈,绕上唇。

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手阳明大肠经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主要病候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咽喉肿痛,齿痛,鼻流清涕或出血,以及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肿或寒冷。

手阳明大肠经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主治概要头面五官疾病:

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头痛,鼻衄。

热病:

身热,热病无汗,多汗。

外经病:

瘰疬,肩臂痛,上肢不遂。

手阳明大肠经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腧穴本经共20穴:

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

经穴歌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温溜过,下廉上廉三里长,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当,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是迎香。

手阳明大肠经商阳ShangyangLI1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出处:

素问本输定位:

食指桡侧甲角旁约0.1寸。

手阳明大肠经商阳ShangyangLI1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清热泻火,醒脑开窍。

主治:

咽喉肿痛,耳鸣耳聋,中风昏迷,热病无汗,下齿痛,青盲(青光眼)。

常用配伍:

感冒发热,热病无汗配合谷。

耳鸣耳聋配中渚、外关。

齿痛配厉兑、合谷。

青盲配巨髎中风昏迷、中暑配水沟、劳宫操作: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备考:

井穴。

手阳明大肠经合谷HeguLI4出处:

灵枢本输定位:

手背第1、2掌骨之间,约平第2掌骨中点处。

取法:

将对侧拇指指关节横纹放在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处为穴。

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手阳明大肠经合谷HeguLI4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祛风解表,清热通络。

主治:

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失音,口眼歪斜,鼻衄,牙关紧闭,耳鸣耳聋,痄腮,疔疮,上肢瘫痪,腹痛,发热恶寒,无汗,多汗,小儿惊风,经闭,滞产。

操作:

直刺0.51寸。

孕妇慎针。

备考:

原穴。

手阳明大肠经合谷HeguLI4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常用配伍:

头痛、齿痛配三间目赤肿痛配太阳。

口眼歪斜配颊车、下关。

鼻衄配上星。

感冒发热恶寒配大椎、风池。

小儿惊风配太冲。

热病无汗、多汗配复溜。

(大成:

少汗:

先补合谷,次泻复溜;多汗:

先泻合谷,次补复溜)滞产配三阴交(大成:

合谷补,三阴交泻,太冲)。

经闭配血海(针灸集成:

合谷、阴交、血海、气冲)手阳明大肠经阳溪YangxiLI5出处:

灵枢本输定位:

在腕背横纹桡侧,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手阳明大肠经阳溪YangxiLI5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泻火利节。

主治:

头痛,耳聋耳鸣,咽喉肿痛,齿痛,腕臂痛。

常用配伍:

头面五官疾病耳鸣耳聋配翳风、听宫。

外经病腕臂痛配阳池、阳谷操作:

直刺0.50.8寸。

备考:

经穴。

手阳明大肠经手三里ShousanliLI10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出处:

针灸甲乙经定位:

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曲池下2寸。

手阳明大肠经手三里ShousanliLI10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祛风通络,理气通腑。

主治:

肘臂疼痛,上肢痿痹,腹痛,腹泻,腹胀,齿痛,失音。

常用配伍:

齿痛配颊车。

失音配温溜、曲池、中渚、丰隆。

上肢痿痹配合谷、外关、肩髃。

腹痛腹泻配上巨虚、天枢。

操作:

直刺0.81.2寸。

备考:

无。

手阳明大肠经曲池QuchiLI11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出处:

灵枢本输定位:

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手阳明大肠经曲池QuchiLI11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祛风解表,清热凉血。

主治:

热病,咽喉肿痛,目赤痛,齿痛,上肢不遂手臂肿痛,风疹,高血压,瘰疬,癫狂,腹痛吐泻常用配伍:

感冒、咽喉肿痛、目赤痛配合谷、外关。

风疹配风池、血海、足三里。

上肢瘫痪配合谷、外关、肩髃。

手臂肿痛配尺泽、天井、外关、合谷操作:

直刺11.5寸。

备考:

合穴。

手阳明大肠经臂臑BinaoLI14出处:

针灸甲乙经定位:

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7寸。

取法:

三角肌下端肱骨桡侧为穴。

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手阳明大肠经臂臑BinaoLI14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通经明目。

主治:

瘰疬,肩臂疼痛,颈项拘挛,目疾。

常用配伍:

肩臂疼痛、肩凝配肩髃。

颈项拘挛(落枕)配强间。

青盲、近视、目赤肿痛配睛明,承泣。

操作:

直刺或向上斜刺0.81.5寸,治目疾向上斜刺。

备考:

手阳明、手足太阳、阳维之会。

手阳明大肠经肩髃JianyuLI15出处:

灵枢经脉定位:

在肩部,三角肌上,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取法:

上臂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前方的凹陷中。

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手阳明大肠经肩髃JianyuLI15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活血通络,疏风清热。

主治:

肩臂疼痛,上肢不遂,手臂挛急,瘾疹,瘰疬。

常用配伍:

瘰疬(颈部淋巴结结核)配曲池。

风热瘾疹配阳溪。

(百症赋:

肩髃、阳溪消瘾风之热极)。

操作:

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

备考:

手阳明,阳跷脉交会穴。

手阳明大肠经迎香YingxiangLI20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出处:

针灸甲乙经定位: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约0.5寸,当鼻唇沟中。

手阳明大肠经迎香YingxiangLI20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活血通络,通窍驱虫。

主治:

鼻塞,鼻鼽,鼻衄,鼻息肉,口歪,面痒,胆道蛔虫症。

常用配伍:

鼻塞、鼻鼽、不闻香臭配合谷、印堂、上星。

口歪配颊车、四白。

面痒配合谷。

胆蛔症透四白配阳陵泉。

操作:

直刺或斜刺0.30.5寸,不宜灸。

备考:

手阳明与足阳明交会穴。

手阳明大肠经小结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经脉走向从食指桡侧端,沿上肢外侧前缘经肩、颈上颜面,止于对侧鼻翼旁。

体内支属大肠,络肺。

联系的器官有齿(入下齿中)、口、鼻(还出夹口上夹鼻孔)。

手阳明大肠经小结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取穴要点食指桡侧甲角旁取商阳。

第一、二掌骨间取合谷。

拇短、长伸肌腱之间凹陷取阳溪。

尺泽与肱骨外上髁之间取曲池。

曲池下两寸取手三里,上7寸取臂臑。

肩峰前下方凹陷取肩髃。

鼻唇沟中取迎香。

手阳明大肠经小结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主治要点头面五官病:

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头痛,鼻衄。

热病:

身热,热病无汗,多汗。

外经病:

瘰疬,肩臂痛,上肢不遂。

特殊作用商阳治中风昏迷。

合谷治滞产、经闭。

曲池、肩髃治风疹、瘾疹。

臂臑治目疾。

手阳明大肠经小结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操作要点商阳浅刺或点刺放血。

合谷孕妇慎针。

迎香向上斜刺或平刺,不宜艾炷灸。

足阳明胃经经脉循行体表:

起于鼻翼旁,上行眼眶下缘,折回下行口角,在下颌角前分成两支,一支上额角,另一支下沿颈前外下行缺盆,循乳中,夹脐旁两寸,经下肢前缘下行,止于足次趾外侧端。

胫部支脉从膝下三寸至中趾外侧,跗部支脉从足背至大趾内侧端,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体内:

属胃,络脾。

入上齿龈。

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