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核心考点02.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96325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政治核心考点0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考研政治核心考点0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考研政治核心考点0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考研政治核心考点0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考研政治核心考点0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政治核心考点02.docx

《考研政治核心考点0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政治核心考点0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政治核心考点02.docx

考研政治核心考点02

24,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四)★感性是基础,理性是升华①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

特点直接性具体性。

②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特点间接性抽象性。

③区别和联系: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并要发展到理性认识;在认识活动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渗透的。

25,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四)

(1)第一次飞跃的条件:

(能动反映论和机械反映论区别:

是否承认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①必须占有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②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加工制作。

(2)第二次飞跃的条件:

(抽象的东西是深刻的,正确的)

①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②把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利益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③理论必须掌握群众,化为群众的行动;

④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①实践认识实践无限循环;②感性-理性-实践

26,真理(四)★★★真理与谬误的界限:

是否正确反映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1)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2)凡是真理都具有客观性:

①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真理的客观性两点)

(3)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的含义:

①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②世界是可知的,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③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4)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

①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

②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的近似正确认识,有待于深化;

③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5)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①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和颗粒。

②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6)真理的具体性指真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

2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四)★★

(1)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即确定性是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①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②实践也一定能够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③凡经过实践检验过的都包含绝对真理的因素。

(2)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即不确定性是指:

①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②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

③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28,价值及其客观性和主体性、价值评价(价值的特点)(四)

(1)价值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用关系。

价值由两方面构成一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二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价值是在二者的关系中生成的。

(2)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

(两方面)

①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

②人的需要是受社会实践和历史条件制约的。

(3)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

★★

①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是否具有价值及何种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

②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

③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在实践中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

(4)价值评价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进行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

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应当符合两项基本要求:

一是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二是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两项要求)29,真理和价值的关系(四)★

①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客观尺度;价值是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主体尺度。

②凡是真理必有价值,凡有价值的东西应不与真理相悖。

相互贯通,互为前提,相互引导,实践是共同标准

③真理强调的是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的一致,价值则强调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特点(区别)

30,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四)★★★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②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07年新加)(五)

①历史观是人们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

②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

③社会意识是属于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生活过程。

32,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五)★

①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②地理环境:

与人类社会所处的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③人口因素:

从事生产和自我生产的人们的总和。

④社会经济结构:

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33,生产力(物质性、社会性、历史性、层次性)(五)

①生产力:

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它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

②构成要素分为两大类:

实体性要素,智能性要素(科学技术、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等)③先进生产力:

集中体现科技水平的社会生产力,是生产力系统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34,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五)

①生产关系:

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人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构成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生产关系性质

35,社会的政治结构(五)社会政治结构核心问题:

国家

①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

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

②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的基本内容由两部分构成:

①政治法律制度②政治法律设施36,社会的观念结构(五)

①社会观念结构:

社会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又称思想的上层建筑或观念的上层建筑②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点、艺术思想和哲学等社会意识形式及其联结方式。

37,意识形态与文化结构、意识形态的本质、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五)

(1)社会存在:

包括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

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

(3)意识形态:

在社会意识诸形式中,反映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称为意识形态。

(4)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具体表现在:

★判断社会意识是否先进看它是否反映并服务于新生产方式

①意识形态根源于社会存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

②意识形态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意识形态是历史的,永恒不变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

③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超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

④在一个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5)意识形态相对的独立性表现在:

(背熟)★★★

①意识形态的变化发展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表现为超前或滞后两种情况;②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③意识的发展水平同某国家、地区的经济水平有不平衡性。

④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意识形态功能集中体现在维护或批判社会,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上。

38,文化的本质和功能(五)

(1)文化是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本质即是人化。

(2)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3)人化的形式、社会的性质和多样的形态是文化的一般特征。

(4)文化的功能:

①知识传承功能②对人的教化、培育功能③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功能④提升、规范人类认识过程的认识功能。

(5)先进文化:

①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②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③代表未来发展方向④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

39,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六)★★★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的方向;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2)经济基础:

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3)上层建筑: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

40,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科技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五)

①科学技术活动是人类改造自然、控制和调节社会的一种重要活动

②科学技术从一开始并且始终是进步的革命的因素。

③科学技术具有认识功能、生产功能、经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和社会政治功能④科技革命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来推动社会发展。

⑤现代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强烈、更加深远。

41,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六)

①社会和人是密不可分的,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

②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规律只是存在于人的活动之中并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实现的。

③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

④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⑤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42,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六)

(1)普通个人属于人民群众xx

(2)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重大作用的人物,包括杰出历史人物和反动历史人物。

(3)杰出人物:

反映时代要求,代表进步阶级阶层利益,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

(4)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①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②历史人物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

③甚至对历史事件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④历史人物及其作用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受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制约。

43,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六)★★

(1)群众观点基本内容:

①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③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④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2)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4,社会形态(七)

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45,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七)

①决定性:

社会运动具有必然性、规律性,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②主体选择性:

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

③主体的选择有前提并受规律制约,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不能改变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

④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46,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七)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形态的更替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

(1)纵向上:

①统一性是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依次更替;②多样性是不同的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地向前发展。

③跨越的方向、跨越的限度是受总体历史进程制约的。

(2)横向上,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特点。

47,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七)

①社会发展进程的决定性、统一性表明:

总趋势是前进的

②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选择性、多样性表明:

具体道路是曲折的。

③社会发展的前进性是指社会形态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

④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总趋势中的局部的“回复”和暂时的“倒退”。

⑤曲折前进是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4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改革:

同一社会形态中,调整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部分,实现社会形态的自我完善。

①改革是社会发展中经常出现的、具有相当普遍性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

②社会改革是走向社会革命的一个步骤,是革命的前提和准备;

③在革命后,改革是巩固革命成果、完善社会制度、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④改革和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的两种方法和手段,互相补充

⑤改革是一种“制度创新”,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是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49,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背熟)(七)★★★

(1)人的本质:

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本质,即人的社会性。

(2)人的属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①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生物性和生理方面的属性;

②人的社会属性是人在从事物质生产、社会交往等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社会性。

③社会属性才是人的特殊本质所在。

在阶级社会表现为阶级性。

(3)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①人的价值即人对人自身的意义,就在于人能够创造价值以满足人自身的需要

②人的社会价值:

个人的创造活动对于社会需要的满足,即个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

③人的个人价值:

个人通过自己活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即社会对个人需要的尊重和满足。

(4)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目的。

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0,人的自由及其实现(背熟)(七)★★

(1)自由:

指从受束缚下解放出来,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

其含义有①自由是建立在必然性的基础上的,必然既是自由的限度,也是自由的根据

②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这是指人的意志自由

③自由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这是指人的行动自由,

(2)自由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状态,人的自由的真正实现就是人类的解放。

(3)人的发展是指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发展,包括人的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4)人的发展三个方面:

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

(5)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6)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三个阶段

①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

②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

③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