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第二十章 中国古代的佛教教学课件.ppt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719626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PPTX 页数:21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第二十章 中国古代的佛教教学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第二十章 中国古代的佛教教学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第二十章 中国古代的佛教教学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第二十章 中国古代的佛教教学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第二十章 中国古代的佛教教学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第二十章 中国古代的佛教教学课件.pptx

《20第二十章 中国古代的佛教教学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第二十章 中国古代的佛教教学课件.ppt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第二十章 中国古代的佛教教学课件.pptx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第二十章中国古代的佛教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佛教的产生及其在中国传播的基本概况,掌握中国古代佛教的主要教派及佛教的基本教义,从而深刻理解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化的重大影响。

主要内容佛教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佛教的基本教义与禅宗佛教的教徒与佛祖佛教的名寺与名山佛教是由古印度传入我国的宗教,两千多年来,它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在语言学、音韵学、文学、哲学、建筑、绘画、音乐、舞蹈等许许多多的领域中,处处都有“佛”在。

佛教产生在印度,兴旺在中国,要知道中国的历史、认识中国的文化,就不能不了解佛教。

第一节佛教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一、佛教的产生佛教是以信仰“佛”为中心的宗教。

它是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由释迦牟尼在古印度创立的,后来逐渐传播到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性宗教。

释迦牟尼(约公元前565-前486年)原名悉达多,姓乔达摩,是古印度北部伽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净饭王的王子。

他聪颖博学,善于思考。

当时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古印度,社会矛盾非常尖锐,思想界也十分活跃,出现了各种思想互相争辩的局面。

其中的主流是居于统治地位的婆罗门教和反对婆罗门教的沙门。

沙门是由自由思想家和追随他们的信徒组成的宗教派别,主张苦行,为他人服务。

受沙门思想的影响,悉达多王子对各种人生苦难进行不断的思索。

为了寻求摆脱苦难之途,在二十九岁那年,他毅然放弃对王位的继承,离开妻儿,出家做了沙门。

经过六年的苦难折磨,在濒临死亡之际,他悟出苦行无益,决定另寻途径。

于是他在尼连禅河洗去六年的积垢,接受了牧女所献的乳粥,在菩提伽耶的一棵毕钵罗树下盘腿趺坐,经过四十九天的禅观静想,终于证悟得道,成了觉悟真理的“佛陀”,简称为“佛”。

人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即释迦族的圣人,这一年他三十五岁。

悉达多成佛以后,便到处宣传他所觉悟的佛理,招纳弟子,并在各地组织起许多僧团。

有教主,有教义,有教徒,有教团,佛教正式形成。

释迦牟尼传教长达四十五年。

公元前486年,八十岁的释迦牟尼涅槃。

他所创建的佛教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二、佛教传入中国及其发展

(一)两汉时期佛教的传入阶段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向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始,史称“伊存授经”。

东汉初年,佛教在统治阶级中间开始流传。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发展阶段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苦难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同时,在教义上,它又与玄学、儒学相结合,取得广泛支持的基础。

在各国统治者的大力支持下,佛教迅速发展起来,一度超过了土生土长的道教。

南朝的各统治者都崇信佛教,其中以梁武帝最为突出,曾四次出家舍身寺院,并亲自登台讲经,一度把佛教定为“国教”。

南朝佛寺遍地,仅建康就有寺院五百多所,僧尼十万人。

(三)隋唐时期佛教的鼎盛阶段佛教在唐代进入了它的全盛期。

中国僧人分别以一定的印度佛教经典为依据,开宗立派,创建了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等几个主要教派。

各个宗派互相争辩,推动了佛学理论的深化与发展。

特别是禅宗中的南宗,在唐末五代时,达到极盛,后来成为佛教主流。

(四)宋元明清时期佛教的衰落宋代崇奉道教,尽管宋初禅宗五宗并盛,但道教在政治上的势力超过了佛教。

元代重视佛教,特别是尊崇藏传佛教僧侣,他们信奉密宗。

佛教并没有因为元代统治者的支持而振兴。

宋代以后,中国封建专制主义更加巩固。

以宋明理学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成为维护封建秩序的指导思想。

所以,明、清时期的佛教更处于日趋衰落之势,已经失去昔日的辉煌。

三、佛教的基本教义与禅宗基本教义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是“四谛说”,它是佛教各派共同承认的基础教义。

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大佛理。

苦、集二谛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其成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

苦谛指的是人在世间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盛等“八苦”。

此外还有一百零八种烦恼。

总之,人生充满痛苦。

集谛是对造成人生痛苦与烦恼的原因进行分析。

佛教认为人之所以有痛苦与烦恼,其根本原因在于由“无明”(愚昧无知)、“渴爱”(不断追求快乐)所引起的各种贪欲,即佛教所说的“业”与“惑”。

惑与业的存在,使人们永远摆脱不了生死轮回之苦。

灭谛是无苦的境界,即熄灭一切“烦恼”,除却所有的痛苦,从生死的轮回中解脱出来,进入超越时空、超越生死的无苦的涅槃境界。

它是佛教追求的最高理想目标。

道谛是达到无苦境界的途径,是通向涅槃之路。

主要包括“八正道”和“戒、定、慧”三学。

“八正道”是指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它从身、口、意三个方面规范佛教徒日常的思想行为,是人们由迷转悟、超凡入圣,最终达到涅槃境界的途径。

总之,佛教对人生的看法是苦海无边,而种种的痛苦都是前生之“业”的报应。

佛教试图用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等说教解释现实的苦乐、贫富,劝导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行善、修行、看破红尘、超然物外,追求一种解脱一切苦难的涅槃境界,强调任何人只要奉从其说教就可以成佛,这就使得佛教具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三、佛教的基本教义与禅宗禅宗在佛教的各宗派中,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

它是中国独有的佛教宗派,盛行于唐代后期及五代。

唐末以后,佛教的其他几支宗派都逐渐衰亡,禅宗取得了佛教的垄断地位。

“禅”,梵文的意思为安静地沉思,本是印度佛教的一种修养方法。

中国习惯上把“禅”与“定”合称为“禅定”,是指端庄静坐,调整呼吸,使思想高度集中,不为外界所动。

禅宗的祖师是南梁时来中国的印度和尚菩提达摩。

经过五代相传至弘忍,但并没有形成正式的教派,也没有禅宗之名。

禅宗真正形成宗派是在唐代中叶,六世祖惠能(公元638年-公元713年)是其创始人。

惠能的宗教世界观是强调主观意识决定一切,他把物质世界看成是空的,彻底否定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同时他继承和发展了南朝竺道生的“顿悟成佛”说,认为人人都有佛性,只要凭主观信仰和觉悟,就能明心见性,“顿悟成佛”。

据说,惠能的师傅弘忍有一天宣称要选法嗣(继承人),令徒弟各写一偈(佛家所唱的诗句),以阐明禅宗的根本教义。

大弟子神秀夜间在墙壁上写下一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是说佛教徒要经常地进行修养,“渐修”成佛。

弘忍认为神秀对客观物质否定得不彻底,承认存在菩提树、明镜台,承认人心受世俗杂念的影响,还未真正参透禅宗教义。

当时还在寺中服杂役的惠能听到后,认为神秀之偈“未见本性”,便也随口出一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认为惠能的“空无”观比神秀彻底,能“悟其本性”,即选定他为法嗣。

从此,惠能成为禅宗的六世祖。

惠能与神秀,由于对“空无”的理解不同,一个主张“顿悟成佛”,一个主张“渐进成佛”,在弘忍去世后遂分为南北两派。

北禅宗以神秀为首,南禅宗以惠能为首,两派斗争非常激烈。

唐末,南宗彻底战胜北宗,独主佛坛。

禅宗以心外无佛、佛在心中为宗旨,以自悟自修为教门,以顿悟成佛为方法。

这种佛理,通俗易懂,速见成效。

对苦难中的人民来说,易于接受;对统治阶级来说,可以立刻收到以宗教麻醉人民、巩固统治的效果,所以禅宗得以长久不息地发展。

第二节佛教的经典、教徒与佛祖一、佛教的经典释迦牟尼在世时,并没有文字记载的佛教经典。

其涅槃后,弟子们在王舍城举行第一次集会,才编成最早的佛经。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经典都是分为经、律、论“三藏”,称为“三藏经”或“大藏经”。

“藏”的本意是指盛放东西的竹筐,有容纳、收藏的意思,佛教用以概指全部佛教经典。

“经”是指释迦牟尼说法的言论汇集,“律”是佛教戒律和规章制度的汇集,“论”是释迦牟尼的大弟子对其思想理论进行阐述的汇集。

精通经、律、论的僧人称为“三藏法师”。

藏传佛教的经典分为“甘珠尔”和“丹珠尔”两部。

前者意为佛语部,包括律、经、密咒三部分;后者意为论部,包括赞颂、经释、咒释三部分。

两千余年间,传入中国的佛经非常之多。

晋代以后,有人便把这些佛典进行汇集整理,称为“佛藏”,也称为“大佛藏”。

它是一切佛教经典的总集。

其中以唐代智昇的开元释教录最为精详。

它收佛经5048卷。

宋代太祖开宝四年至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71年-公元983年)形成的开宝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木版印行的佛藏。

我国现在的汉文大藏经,收集各类佛经1520部,5620卷。

佛经的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是研究佛学的经典,也是研究古代东方文化的重要资料。

二、佛教的派别大乘和小乘大乘与小乘是印度佛教的两个派别。

大乘的音译为“摩诃衍那”,小乘的音译为“希那衍那”。

“摩诃”意为大,“希那”意为小。

“衍那”意为“乘载”(如车、船)或“道路”。

公元1世纪左右,印度出现一个由大众部支派演化而来的新的佛教派别,自称能运载无量众生从生死大河的北岸到达菩提涅槃的彼岸,成就佛果。

他们自称为“大乘”,而贬称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为“小乘”。

大乘和小乘主要的区别是:

大乘强调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一切修行应以自立、立他并重,是“菩萨”之道。

大乘提倡“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十方”(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有无数佛,并把佛进一步神圣化。

提倡大慈大悲,普度众生,把成佛度世、建立佛国净土作为最高目标。

它的主要经典是般若经维摩经法华经华严经等。

小乘主张自立自度,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把“灭身灭智”、证得阿罗汉果作为最高目标,非难大乘是“非佛所说”。

小乘的主要经典是阿含经等。

中国等北传佛教地区,开始曾有小乘流传,但流传广、影响大的是大乘。

小乘主要流传于南亚与东南亚各国,属于南传佛教。

小乘自称“上座部”,不接受“小乘”的称号。

佛教的教徒有“四众”之分。

四众指出家的男女两众与在家的男女两众。

出家的男性称为“比丘”,女性称为“比丘尼”。

居家的男性称为“优婆塞”,女性称为“优婆夷”。

比丘比丘为梵语,意为“乞士”,即乞食者。

印度早期佛教的教徒出家修行、传教等,以乞食为生,又称为“托钵僧”。

比丘俗称为“僧人”。

僧是“僧伽”之略,意为“众”。

凡三个以上比丘共处即称为众(僧伽)。

世俗也称比丘为“和尚”。

西域泛称知识渊博、教诲他人的人为“和阇”,“和尚”即“和阇”的音译,意为亲承教诲之师。

和尚也称为“沙门”。

在印度,凡出家修行者都统称为“沙门”,意为止息一切恶行。

在中国,沙门即为佛教徒的称谓,蒙、藏地区称为“喇嘛”。

比丘尼俗称“尼姑”。

“尼”是梵语比丘尼的略称,“姑”是汉语词,是出家修行的女教徒。

优婆塞“优婆塞”为梵语,意为“清信士”,又作“近事男”,表示他们是亲近和奉事“三宝”的。

所谓的“三宝”,即佛、法(教义)、僧(宣法者)。

优婆夷“优婆夷”为梵语,意为“清信女”。

佛教统称在家的男女教徒为“居士”,梵语为“迦罗越”。

原是指多财快乐的人,转而成为在家修道之人的称谓。

行者这是对欲出家住在佛教寺院里服杂役而未剃度者的通称,一般也用它称呼苦行的僧侣。

梵语称为“畔头波罗沙”。

方丈原来是指禅寺的住持长老或住持所居之处。

维摩诘经(即维摩纪)说,维摩诘的居处,室方一丈,能广容大众。

由此,后来转称寺院的住持为方丈。

三、佛教的教徒出家成为佛教徒,必须按佛教戒纪的规定履行一定的程序。

首先是欲出家者要在寺院中找一位比丘(和尚)作为自己的“依止师”(即介绍人、监护人),这位比丘要向全寺僧侣说明情由,取得一致后,方可收留此人为弟子,为之剃除须发,为之受“沙弥戒”。

“沙弥”为梵语,意为“勤策男”,言其当经常受比丘的教诲策励,息恶行善。

沙弥年岁最小的为七岁,由其依止师负责教育抚养。

待其年满二十岁,经僧侣同意,召集十位大长老,共同为之受“比丘戒”,之后便成为比丘。

在受比丘戒五年后,其方可离开依止师,自己单独修道。

唐宋时代,出家者要先到寺院做“行者”。

经政府考查合格,给度牒,并指定僧籍隶属于某寺院之后,方可剃度为僧。

成为比丘的仪式叫“受戒”,即接受佛教的戒条。

戒有五戒、八戒、十戒等,仪式各不相同。

五戒、八戒为在家教徒所受,十戒为比丘和比丘尼所受。

其戒条是: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眠坐高广华丽床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