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学年七年级期末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94752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学年七年级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学年七年级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学年七年级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学年七年级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学年七年级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学年七年级期末生物试题.docx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学年七年级期末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学年七年级期末生物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学年七年级期末生物试题.docx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学年七年级期末生物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期末生物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森林古猿从树上到地上生活的原因是

A.为了换环境B.由于流星撞击

C.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D.为了扩张领地

2.产生卵细胞及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

A.卵巢、子宫

B.输卵管、子宫

C.卵巢、输卵管

D.子宫、卵巢

3.假如在某人消化道的某一部位内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发现其中的食物基本被消化。

那么,该部位应是()

A.口腔B.食道C.胃D.小肠

4.胖胖最近要减肥,请你帮他选出最佳的减肥方法()

A.进行高强度的运动B.到药店买减肥药

C.少吃或不吃食物D.适当的锻炼加合理膳食

5.小宜同学坚持每天刷三次牙,可最近刷牙时,发现牙龈经常出血,你建议他应多吃()

A.肉类和蛋B.奶类和蔬菜

C.蔬菜和水果D.豆类和水果

6.不属于代谢废物的是()

A.尿素B.二氧化碳

C.多余的水D.氨基酸

7.人在吸气时,肺和肺内气压的变化是()

A.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B.肺扩张,肺内气压上升

C.肺收缩,肺内气压下降D.肺收缩,肺内气压上升

8.下列哪种消化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A.唾液B.胃液C.胰液D.胆汁

9.毛细血管的主要特征是()

A.血流较快

B.管壁较厚

C.只分布在身体的某些部位

D.管中红细胞成单行通过

10.甲是B型血,甲能给乙输血,但乙却不能给甲输血,则乙的血型是(  )

A.O型B.A型C.B型D.AB型

11.如图是人眼的图片,有关标注正确的是

A.1——瞳孔B.2——巩膜C.3——视网膜D.3——角膜

12.由二氧化碳增加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酸雨B.臭氧空洞C.温室效应D.植物光合作用增强

13.人若由于意外事故受伤,损伤了动脉要比损伤静脉危险得多,主要因为动脉()

A.流动着动脉血

B.血液含有丰富的养料和氧气

C.将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血流速度快

D.血管厚,损伤后极难修复

14.耳是听觉信息的感觉器官,有对声波敏感的细胞,感受声音刺激的部位是()

A.外耳道B.听小骨

C.耳蜗D.前庭

15.下列反射中哪一个是人类特有的()

A.缩手反射B.排尿反射

C.望梅止渴D.眨眼反射

16.近年来,患近视的学生越来越多,有关近视眼描述正确的是()

A.眼球前后径过长,应配戴凹透镜

B.眼球前后径过长,应配戴凸透镜

C.眼球前后径过短,应配戴凹透镜

D.眼球前后径过短,应配戴凸透镜

17.下列腺体中既有内分泌部,又有外分泌部的是()

A.垂体B.甲状腺

C.胰腺D.性腺

18.当突然遇到危机情况时,心脏会怦怦乱跳,是因为()

A.大脑皮层被抑制B.肾上腺素增加C.血压突降D.肾上腺素减少

19.心脏内的瓣膜使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

A.心房→心室→动脉B.心室→心房→静脉

C.心室→心房→动脉D.心房→心室→静脉

20.某人某部受损,心跳和呼吸立即停止并死亡,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

A.小脑B.脊髓

C.神经D.脑干

二、综合题

21.如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

请回答:

(1)如果你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会迅速把手松开,完成此动作的祌经传导途径是[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从而完成缩手反射。

(2)缩手反射属于___________反射(填“简单”或“复杂”),由____________控制完成(填“脊髓”或“大脑”)。

烫的感觉是在____________产生的。

(3)人在被针刺痛的缩手反射中,其反应是(_______)。

A.先缩手,后感到疼痛

B.先疼痛,后缩手

C.缩手和疼痛同时发生

D.因人而异

22.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1)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是____________。

(2)请写出以下序号所代表结构的名称:

3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

(3)血液由2射出,流经5、6到3的循环途径叫____________循环。

(4)在M→N处由于血液与____________之间发生了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23.如图是人体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人体内每个肾单位由_____共同组成(填标号)

(2)图中②中的液体叫做_____,正常情况下,它与④中液体的成分相比,缺少_____和大分子蛋白质.

(3)图中④是一个毛细血管球,从这里出来的血管③中流动的血液属于_____.

(4)图中⑤能够重新吸收管内液体中的全部_____,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

24.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

有人设计实验研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请你根据以下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提出的问题是:

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1)作出的假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名同学用食醋和清水配置成了“模拟酸雨”,他把pH'控制在4.0以下。

他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①在培养皿底部垫上几层吸水纸,加入少量的水使纸湿润,在纸上放10粒大豆种子,在种子上面覆盖潮湿的纱布,把培养皿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

②每天在纱布上淋几次“模拟酸雨”。

③观察大豆种子的发芽状况。

(2)如果这些种子都没发芽(不考虑种子的自身条件、休眠等),就能说明是受____________的影响。

(3)应再设计一组实验,其他条件与上述实验相同,所不同之处是在第____________步中每天在纱布上淋几次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

距现在大约3000多万年以前,亚、非、欧的热带和亚热带的原始森林,像海洋一般望不到边,浓密的树荫把天空部快遮满了.那时候,古猿成群地生活在树上.以果实、嫩叶、根茎和小动物之类作为主要的食物.古猿的前肢已初步分工,它们善于在树林间进行臂行活动,能用前肢采摘果实,并会使用天然木棒、石块,用树枝和树叶在枝桠间筑巢,偶尔也下地,勉强地用后肢站立行走.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气候也有变化.在亚洲和非洲,大面积的森林地带变成了稀疏的林间草原.生活在这里的古猿,由于环境的变化和适应能力的差别,产生了分化.一些古猿,适应不了变化的环境灭绝了;一些古猿,从森林的边缘退向深处,继续在树上生活,它们的后代,就是现代类人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等.而另一些古猿,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成群结队地来到林间草原,开始长期的地面生活,朝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这些直立行走的古猿,后来就进化成人类.故选C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人类起源于古猿。

2.A

【解析】

试题分析:

卵巢产生卵细胞,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考点:

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D

【解析】

【分析】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淀粉是在口腔内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蛋白质是在胃中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被消化。

【详解】

根据“食物基本被消化”可知,说明营养大分子物质被消化为小分子物质了。

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有分解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能够把淀粉和麦芽糖最终分解为葡萄糖,将蛋白质和多肽最终分解为氨基酸,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故选D。

【点睛】

理解营养物质的消化部位是解题的关键。

4.D

【分析】

合理膳食利于人体的健康成长,偏食等不合理的膳食习惯会导致人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

【详解】

减肥时要注意方法科学,不能影响营养物质的正常摄入量。

少吃饭或不吃饭等办法会造成其他营养物质的缺乏,减肥药有一定的副作用,高强度的体育运动需要专业的指导,否则有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伤,影响人体的健康。

减肥时应该要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同时正常合理的饮食,这样既能消耗掉较多的脂肪,起到减肥的效果,又不影响身体健康,故选D。

【点睛】

注意减肥时需要合理膳食和适当锻炼。

5.C

【分析】

根据“牙龈出血,食物”可知,本题可能考查的是营养元素缺乏时的表现以及要补充的食物,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维生素C可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缺乏数月的话,患者感倦怠、全身乏力,精神抑郁、虚弱、厌食、营养不良,面色苍白,牙龈肿胀、出血等。

因此小宜同学最近刷牙时,发现牙龈经常出血,可能是体内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应该注意补充,故选C。

【点睛】

掌握缺乏维生素C的表现及食物来源是解题关键。

6.D

【分析】

根据“代谢废物”可知,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排泄废物,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排泄是指动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把所产生的不能再利用的(尿素、尿酸、二氧化碳、氨等)、过剩的(水和无机盐类)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像二氧化碳、多余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废物。

氨基酸是营养大分子物质蛋白质被消化后的产物,不属于代谢废物,故选D。

【点睛】

理解排泄是解题的关键。

7.A

【分析】

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

【详解】

吸气时:

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导致肺内的容积增大,肺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可见,人在吸气时,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入肺,A正确。

故选A。

【点睛】

吸气和呼气的实现,都是由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肺内与外界存在气压差。

8.C

【解析】

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里面含有唾液淀粉酶,只能对糖类进行初步的化学性消化,将糖类初步消化成麦芽糖,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只能对蛋白质进行化学性消化,对脂肪和糖类不能消化,胰腺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对糖类和蛋白质、脂肪进行化学性消化,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里面不含消化酶,但能够乳化脂肪,将较大的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增大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对糖类和蛋白质不能消化,因此,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的消化液是肠液、胰液,C正确。

9.D

【分析】

根据“毛细血管的主要特征”可知,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血管的类型及其特点,据此分析解答。

下表为血管的类型及其特点。

【详解】

A.血流较快,这描述的是动脉血管的血流速度,故A错误。

B.管壁较厚,这描述的是动脉血管的管壁特点,故B错误。

C.毛细血管在身体中的分布是广泛的,故C错误。

D.毛细血管的血流速度最慢,管中的红细胞是单行通过,故D正确。

【点睛】

知道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以及血液流动特点是解题关键。

10.D

【解析】

【分析】

输血关系如图:

【详解】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例如:

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

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不能输给其他血型的人,只能输个自己,且输的时候要慢而少。

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

甲是B型血,甲可以给乙输血,但乙却不能给甲输血,则乙应该是AB型血。

故选D。

11.A

【分析】

人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

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详解】

眼球的结构如图:

对比两图可知,1是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2是虹膜,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

3是巩膜,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

故选:

A

【点睛】

掌握眼球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2.C

【分析】

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详解】

A、酸雨又被称为“空中死神”,通常是指酸碱度指数的PH值低于5.6的酸性降水,是当前全球三大环境问题之一,A错误。

B、氟氯代烃中的氯元素易被分解成氯原子,氯原子能使臭氧分解而产生臭氧空洞,臭氧具有强氧化性而对地球上生物有害,B错误。

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C正确。

D、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气,D错误。

故选:

C

【点睛】

掌握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是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

13.C

【解析】

试题分析:

人受外伤出血,损伤了动脉要比损伤静脉危险得多,原因是动脉血管内血压高,血流速度快,出血时血呈喷射状喷出,危险极大。

考点:

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

14.C

【解析】

试题分析:

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时,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

因此感受声波刺激的细胞位于内耳的耳蜗内。

考点:

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15.C

【分析】

语言、文字是从具体的信号刺激中抽象出来的刺激,人类对这类抽象的刺激也能建立起条件反射,这就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之一。

如:

谈虎色变、画饼充饥等。

【详解】

C望梅止渴,当说到梅子的时候,就会想到梅子酸而产生流涎,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A缩手反射、B排尿反射、D眨眼反射,都是具体条件刺激引起的简单反射,人和动物共有。

因此只有人类才能建立的反射是望梅止渴,故选C。

【点睛】

掌握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解题关键。

16.A

【解析】

试题分析:

长时间近距离看书,会导致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物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这就是近视。

可佩戴凹透镜纠正。

考点:

近视的形成。

17.C

【解析】

试题分析:

A、B、D都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都属于内分泌腺,A、B、D不符合题意;

C、胰腺具有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其内分泌部是胰岛,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是内分泌腺;外分泌部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是外分泌腺;因此胰腺既有内分泌部,又有外分泌部。

C符合题意;

考点:

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

18.B

【解析】

试题分析:

当突然遇到危机情况时,感到心脏怦怦乱跳,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血压升高,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

考点:

肾上腺素的作用。

19.A

【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动脉瓣和房室瓣的作用。

【详解】

在心脏的四个腔中:

由于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心室和动脉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动脉瓣,使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并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血液不能流过,即心脏瓣膜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心房→心室→动脉,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需要熟练掌握瓣膜的位置及开口的方向,可结合课本示意图进行掌握。

20.D

【解析】

试题分析:

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均与脑干的功能有关。

所以某人某部受损,心跳和呼吸立即停止并死亡,受损的部位最可能是脑干。

考点:

脑干的功能。

21.传出神经效应器简单脊髓大脑皮层A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

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典型的模式一般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观图可知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

【详解】

(1)如果你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会迅速把手松开,这属于简单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的祌经传导途径是[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从而完成缩手反射。

(2)缩手反射是一个典型的简单反射的实例。

缩手反射不需经过大脑皮层,由脊髓发出指令,是“低级的神经活动”。

一方面可以引起比较简单而迅速的缩手反射,另一方面冲动还会在脊髓和脑干里继续上传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在此产生相应的感觉,那么烫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

(3)人在被针刺痛的缩手反射中也属于简单反射。

由脊髓发出指令,是“低级的神经活动”。

一方面可以引起比较简单而迅速的缩手反射,另一方面冲动还会在脊髓和脑干里继续上传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在此产生相应的感觉,即疼痛的感觉。

因此,人在被针刺痛的缩手反射中先缩手,后感到疼痛。

【点睛】

掌握反射弧的结构是解题关键。

注意感觉的形成是在大脑皮层。

22.心脏左心房主动脉肺组织细胞

【分析】

观图可知:

1是右心房,2是右心室,3是左心房,4是左心室,5是肺动脉,6是肺静脉,7是主动脉,8是上下腔静脉。

下图是血液循环路线:

【详解】

(1)心脏的搏动推动血液的流动,是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

(2)观图以及结合血液循环路线图,可知体循环的路线为:

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因此,3是左心房,7是主动脉。

(3)肺循环的路线为:

2右心室→5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6肺静脉→3左心房。

因此,血液由2射出,流经5、6到3的循环途径叫肺循环。

(4)在M→N处,这是处于体循环中,所以在全身毛细血管网处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发生了气体交换,进而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点睛】

熟悉血液循环路线是解题关键。

23.②④⑤原尿血细胞动脉血葡萄糖

【解析】

1是入球小动脉,2是肾小囊,3是出球小动脉,4是肾小球,5是肾小管,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

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

出球小动脉中流动的血液属于动脉血。

试题分析: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尿液的形成

24.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模拟酸雨②清水

【分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

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酸雨可导致土壤酸化。

土壤中含有大量铝的氢氧化物,土壤酸化后,可加速土壤中含铝的原生和次生矿物风化而释放大量铝离子,形成植物可吸收的形态铝化合物。

植物长期和过量的吸收铝,会中毒,甚至死亡。

【详解】

(1)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一般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作出假设,现在提出的探究的问题是“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那么可作出假设为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

(2)如果这些种子都没发芽(不考虑种子的自身条件、休眠等),即说现在实验现象是在种子受到模拟酸雨的影响后并没有萌发,因此可以说明是受模拟酸雨的影响。

(3)作为对照实验要保证变量的唯一性,由于实验探究的是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所以唯一变量应为“酸雨”,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种子,在第②步里每天喷洒清水。

【点睛】

理解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解题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