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古诗词三首.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92131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古诗词三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5古诗词三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5古诗词三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5古诗词三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5古诗词三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古诗词三首.docx

《5古诗词三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古诗词三首.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古诗词三首.docx

5古诗词三首

5.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

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

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

重点难点

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

1、了解诗人的生平。

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初读古诗,想象画面

 

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

 

四、再读古诗,陶冶情趣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

今天,咱就一起来试试。

1、指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

指导划分诗节奏

2、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在《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1、提出自学要求

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

2、交流反馈。

学习《牧童》:

(1)理解字词

(2)精读诗句,理解诗意,领略诗境,领悟诗情

学习《舟过安仁》

(1)理解字词

(2)品读诗句,入情入境。

学了这两首诗,学生一定有很多感触,比较两首诗,你有什么话想对谁说?

布置作业。

 

1、自由朗读两首古诗。

注意“蓑”、“遮”的读音和写法。

2、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1、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首合作学习。

进行品读理解。

2、学生自主学习。

3、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诗句。

4、说说诗句的意思和感受,如:

A、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呢?

从哪里看出来的?

B、如果你就是牧童,你会在月光下想些什么?

做些什么呢?

而诗人又想借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

5、然后感情朗读,诵读古诗,感受意境。

6、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带着自己的体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学生跟着轻快的音乐诵读。

然后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可对诗中的儿童说,对家人说,对老师说……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默写《牧童》。

3、选择其中一首古诗,可自创一幅图画,也可改编成一篇小短文。

以抒情的话语,为课堂营造轻快、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不露声色地点明诗歌的学习要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指导学生读通诗歌,读出节奏。

想象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意思的理解,充实诗歌的内涵,使学生易学、乐学。

 

这两首诗的主人公都是孩子,展现的是美好的童年,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不遥远,理解起来也较容易,因此安排充足的时间,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置换成牧童,设身处地想牧童所想,做牧童所做,从而更好地领略诗境、领悟诗情。

让学生放飞想象,想到了自己曾做过的调皮事,更能入情入境。

 

给学生倾吐的机会,又可拓宽思维、丰富体验。

 

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5古诗词三首

牧童舟过安仁

黄昏-----------------月明----两小童-----

草、笛、蓑衣╲∣╱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

 

二、揭题解题,获得知识

 

三、品读全文,获得美感

 

四、再读全文,升华情感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哪个孩子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几个男孩,走进他们的生活。

1、引导学生观察此课题与其他诗歌题目的区别。

2、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3、师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

4、初读全文,读准读通。

1、边读边想象画面,谈谈有什么感受,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

2、课文中,什么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3、他们会亲热地说些什么呢?

这句中的哪个字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心情?

(“醉”。

4、难道仅仅是酒使他们醉了吗?

说说你的体会。

乡村条件简朴,但环境优美,夫妇恩爱,孩子勤劳,生活温馨,难怪令人陶醉。

你能通过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

 

说印象。

 

1、自由读词,读准字音。

2、合作探究,理解字词。

3、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且读且评,读出韵律节奏。

 

1、边读边想象画面,谈谈有什么感受,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

2、感情练读,读出孩子们的轻松、活泼、愉快。

3、结合图画,说说感受。

 

1、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悟情。

2、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欣赏到的画面描绘出来。

3、配乐朗读或背诵。

通过回忆巩固旧知,加深印象,自然地引出新知,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课前预习,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自主发现词与诗的区别,掌握词的有关知识。

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画面,谈感受,整体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为下面准确地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从最深的印象入手,自由选择句子研读体会,配合学生的大胆想象,拉近学生与词中人物的距离,贴近人物的心理,丰富了人物的内涵,使形象更加真实、丰满。

巩固全文意思,锻炼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课外拓展,激发兴趣

1、背诵这首词。

2、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优美的短文。

3、改编歌曲,用自己喜欢的曲调唱《清平乐·村居》。

4、收集、背诵其他描写童年趣事的古诗词。

板书设计:

5古诗三首

清平乐 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

翁媪 吴音 相媚好 醉

大儿 中儿 小儿  无赖

课后反思:

 

6冬阳·童年·骆驼队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9个认识的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小说《城南旧事》。

重点难点

能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

课前准备

歌曲《送别》

简单制作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营造氛围

 

二、交流信息,了解作者与背景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四、品读课文,体会童年趣事

 

五、总结学法,布置作业

1、时光悄悄流逝,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你还记得小时候哪些有趣的事呢?

(《送别》的音乐轻轻响起)

2、看来,幸福的童年真是各有各的幸福。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童年。

(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

冬阳,童年,骆驼队,从这三个词语组成的文章题目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1、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2、结合“资料袋”,总结出示。

 

1、提出要求:

(1)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思考:

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

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作者童年的往事,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

那就拿起笔来,把你觉得最有趣的一件事用笔划一划,然后在旁边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或一个词写下你的感受。

A.“学骆驼咀嚼”

教师范读,学生想象。

B.“想象驼铃用处”

体会“我”对骆驼的关注。

在这里,爸爸会想些什么?

笑的是什么?

想一想:

“我”为什么会有和大人不同的想法。

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归纳,教师总结:

反复品读→画词句、谈感受→感情朗读。

 

学生敞开心扉说说一件傻事,或是一个教训……

 

1、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1、自由朗读课文。

2、汇报、交流。

 

1、划出觉得最有趣的一件事,并在旁边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或一个词写下感受。

2、再读课文,边读边划,体会感悟。

3、汇报、交流。

4、交流:

想象到的“我”学骆驼咀嚼的画面。

5、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写自己观察小动物的一个场面。

深情的音乐,营造出淡淡的怀旧情思。

不经意间,把学生融进了课文的意象和情感空间。

借这三个意象鲜明的词语,使学生产生联想,为下面的深入学习作铺垫。

 

了解作者与背景。

 

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地去理解。

进一步明白“我”对骆驼的喜爱。

 

进行小练笔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二、迁移学法,回忆童年

 

三、继续品读,怀念童年

 

四、总结全文,珍惜童年

 

回忆本课主要内容,复习学习方法。

1、“想替骆驼剪毛”

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暧和……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1)看出“我”很爱整洁,想把骆驼弄干净一点。

(2)从这个片断中体会作者叙述的真实,描写的逼真。

(3)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追问骆驼去处”

(1)从“总是问,总是问”联系全文内容,想想,“我”可能还会问些什么?

(2)从“追问骆驼去处”这个片段体会到“我”的好奇心和对骆驼的喜爱。

这么多的为什么,长大后的“我”还会再问吗?

“学骆驼咀嚼”、“想替骆驼剪毛”这些事还会再做吗?

请找出文中相应的自然段。

交流:

A.“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B.“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

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正是和这篇课文一样,《城南旧事》写出了我们每个人的共同感受,所以才能深深地打动读者。

后来,它被拍成了电影,又深受观众的喜爱。

(再次响起《送别》

回忆本课主要内容。

 

1、读读这段话,从这段话里又看出了什么?

 

1、自由朗读“追问骆驼去处”这个片段。

想想,“我”可能还会问些什么?

2、分角色感情朗读。

 

1、自由朗读,体会情感。

2、全班交流。

3、当“我”又看到冬阳下的骆驼队,触景生情,就又想起了那段难忘的童年生活。

4、细细品读句子,体会作者情感。

5、带着感悟有感情地朗读。

 

伴着深情的音乐,再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两段话。

回顾学法。

 

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缠着大人追问却又常被敷衍的经历都不陌生。

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想象当时的“我”还会问什么,在尽情提问中不知不觉地更接近了文中的主人公。

 

联系全文内容,联系自己生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充分品读感悟,降低理解难度,获得真切感受。

 

照应开头,再次深化本课主旨。

在配乐朗读中,共同把情感推向了高潮。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抄写喜欢的句子。

2、写一段自己的童年中最有情趣的事情。

3、推荐阅读小说《城南旧事》。

板书设计:

6冬阳·童年·骆驼队

学骆驼咀嚼(4)

想象驼铃用处(5—9)对童年生活无限怀念

想替骆驼剪毛(10)

追问骆驼去处(11—14)

课后反思:

 

7*祖父的园子

 

 

学习目标

1、会认读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文中优美的句子

4、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课前准备

让学生了解作家萧红,读一读他的有关文章。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研读课文,体验情感

 

四、回归全文,领悟写法

 

上节课,我们随着台湾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好时光。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另一位女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

提出读文要求:

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思考:

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并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谈谈理解。

1、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情景,体会“我”的心情。

A.对园子的印象(1—3小节)

①从对园子描写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B.“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

(4—15小节)

“伏在”、“乱钩”,说明“我”的举止很天真可爱,说明了园子不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是学习的大课堂。

②小结:

“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

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③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快乐。

C.感受园子里所有生命的自由。

(16—17小节)

交流、讨论:

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

思考:

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作者的描写具体生动,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使我们好像真正走进了园子,看到了“我”一样。

因此,我们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

文。

思考问题。

2、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

并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

子谈谈理解。

1、学生自主学习。

2、汇报交流:

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

富多彩;昆虫非常可爱;

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

热闹、美丽……我对园

子非常喜爱,难以忘怀。

3、分角色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4、思考:

从16—17小节话中读出了什么?

是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

5、交流、讨论

6、重点朗读17小节,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

 

思考回答:

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把“我”一个小孩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来。

 

本课清新活泼的笔调定会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定会对祖父的园子产生深刻、美好的第一印象。

所以,开篇的第一个问题应顺应学生当时有话要说的心理,而且,对整体把握全文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安排角色表演的形式,激发兴趣、丰富内容、加深体验。

“捡了这个,扔了那个,心里却又想着另一个”,这种微妙的心情,是每个孩子共有的心理特点,因此,这一环节重视孩子的朗读体验,读出孩子所特有的俏皮可爱。

理解作者在这一

小节排举了大量事

物,花费大量笔墨

细致描写的用意,

充分感受园子中所

有生命的自由自在。

]

 

学习作者留心

观察生活,用心感

受生活,真实地表

达自己的感受。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兴趣的,还可以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2、摘抄课文中体现童真童趣的句段。

3、课外阅读有关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尔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

板书设计:

7*祖父的园子

祖父的园子----------“我”的乐园

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表达感受

课后反思:

 

8童年的发现

 

 

学习目标

1、认读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重点难点

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前准备

1、回忆自己童年的“发现”。

2、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读题质疑,激发兴趣

 

二、紧扣“发现”,初读课文

 

三、围绕“发现”,精读课文

 

四、转述发现,小结课文

难忘的童年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地成长着,有笑,也有泪;有喜,也有忧……今天我们学习《童年的发现》,不知它又能带给我们哪些感受。

(出示课题)从课题中,你最想了解什么?

提出读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

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

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

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

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3、联系整段话,反复朗读,体会当“我”发现这个规律时,是怎样的心情。

(格外高兴、得意……)

            1、默读课文,思考:

“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

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谈谈自己的体会。

2、探讨交流,理清脉络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4)“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体会作者执著探究的精神。

学生通过自行梳理,确定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如:

“我”的发现是什么?

是怎么发现的?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

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3、仔细读读这几句话,理解句子意思,并带上自己的理解转述这几句话。

4、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1、默读课文

2、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并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3、汇报探究结果。

4、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5、想象“我“研究一条鱼的样子,会翻来覆去地看些什么?

想些什么?

 

从课题着手,学生提出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明确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

 

前后几句连起来理解,抓住“绞尽脑汁”、“想啊想啊”、“嘿”、“哈”等词语体会发现的来之不易,从而更能体会出发现后的兴奋之情,才会发出“如此简单明了”、“大概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的感慨。

 

借这些优美的词句,体会“我”在梦中飞行的无比快乐和惬意。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是否有类似的经历,进行大胆的想象和扩充。

找出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明白后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从一个又一个的追问中,感受到“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想象当时的情景,加深对人物的印象。

初步感受“我”执着探究的精神。

 

五、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的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回忆导入

二、再读课文,体味感受

 

三、结合课文,赏析作者

 

四、联系生活,总结交流

 

“我”的发现有趣吗?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是怎样被证实的。

2、引导理解“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3、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这句话的意思。

(1)结合自己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2)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通过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用自己的话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从“我”的发现和发现过程,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找出相关的句子来理解,并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1、从“我”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

2、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发现?

说出来和大家交流交流。

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是怎样被证实的。

2、理解句子

3、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通过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用自己的话举例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4、朗读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1、“我”是一个富于幻想的孩子。

2、“我”是一个执着探索的孩子。

3、“我”是一个幽默风趣的孩子。

谈启发、体会。

激趣朗读。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鼓励学生多角度地理解、体会,培养大胆创新、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

五、布置作业

1、写一写自己的“发现”。

2、收集同学间的发现,看看谁的发现最有意义。

板书设计:

  

8童年的发现

             梦中飞行――>人的进化

地理课上――>胚胎发育

生物课上――>驱逐迫害

课后反思:

 

9*儿童诗两首

 

 

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课前准备

1、找几首儿童诗读一读;

2、了解《水浒传》里面的英雄人物。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初独诗歌,明白大意

 

三、精读

诗歌,进

入情境

 

四、赏析

诗歌,领

悟写法

 

一、自由

读诗

 

二、理解大意

 

三、赏析诗句

 

四、鉴赏写法

 

三、总结延伸

 

一、学习《我想》

1、此时,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2、是啊,美好的愿望有那么多,要是都能一一实现那该多好啊!

这不,有一个孩子就把自己的愿望写进了诗里,他的愿望是什么呢?

赶紧去读读吧。

1、指名分小节读诗(注意“丫”、“汲”的读音)。

2、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并想一想,孩子的愿望是什么?

3、交流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

(师随机板书)

1、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

说说理由。

2、诵读最神往的愿望,品读这一节诗句,想象画面。

3、想象“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愿望?

1、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

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

3、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二、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生自由朗读全诗,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的打上“?

”。

1、指名读诗,其余生边听边试着在每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