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2法律保障生活学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80923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2法律保障生活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2法律保障生活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2法律保障生活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2法律保障生活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2法律保障生活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2法律保障生活学案.docx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2法律保障生活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2法律保障生活学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2法律保障生活学案.docx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2法律保障生活学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2法律保障生活学案

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

【基础知识】

1.法律和道德等行为规范的相同点【是什么】

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________人们的行为,调整____________,维护____________。

2.法律具有哪些特征?

【是什么】

(1)法律是由________制定或认可的。

(2)法律是由____________保证实施的。

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________________。

(3)法律对__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约束力。

3.国家创制法律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是什么】

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________和________,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

4.如何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表现)【是什么】

(1)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何人都没有________法律的特权。

(2)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________,平等地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____________。

5.法律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为什么】

法律________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________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环境。

(1)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________,应该履行的________。

法律让我们懂得在____________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________,指引、教育人向善。

(2)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________。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________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基础达标】

1.下列关于道德和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行为规范,都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有约束作用

B.都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道德鼓励做的,也是法律要求公民必须去做的

D.都具有强制性,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下列说法符合法律特征的有(  )

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全体人民同意才能生效 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④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下列属于法律的规范作用的有(  )

①法律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 ③法律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④法律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

A.①②B.②④

C.②③D.①④

4.李某在手机上点击陌生人发来的网址链接,导致银行卡上的巨款被盗刷。

李某报警求助。

最终,李某的巨款被追回,诈骗者受到了刑罚处罚。

从法律的作用来看,李某的钱款被追回体现了我国法律(  )

A.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保护作用

B.只打击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C.对公民的行为具有指引作用

D.规范全体公民的行为

5.在课堂上,就“什么是法律”问题,小卓和小娅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小卓:

我国法律是广大人民通过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

所以,我国法律只约束敌对分子,并不约束人民群众。

小娅:

我国法律与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是一致的,人民自觉遵守法律,就是自觉维护自己的根本利益。

所以,我国人民守法是自觉的,根本不需要国家的强制力。

你怎样看待小卓和小娅的观点?

并简要说明理由。

 

【能力提升】

1.下列能体现“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这一特征的是(  )

A.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

B.全国公安系统开展大练兵活动

C.南京市整治交通违法行为

D.某同学违反校规受到学校纪律处分

2.陈某某因诈骗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无期徒刑,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这一案例体现了我国法律(  )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由人民法院保证实施

D.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节目主持人郎某某危险驾驶案一审宣判,被告人郎某某犯危险驾驶罪被判处拘役3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

郎某某被依法判处拘役3个月(  )

①体现了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表明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③体现了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④说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4.开车接听或者拨打手机这种行为不但违反交通法规,还存在安全隐患。

在假期的安全教育活动中,小磊了解到本地开始抓拍开车拨打、接听手机电话的行为,并将处以罚款50元、扣2分的处罚。

这表明(  )

A.法律对违法人员具有约束力

B.法律是做事所依据的唯一标准

C.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具有规范作用

D.生活中我们应该拒绝使用手机

5.陈姓兄妹因家庭琐事发生矛盾而相互推诿责任,致使年近九旬的老母亲袁某无人赡养,老人无奈之下将子女告上法庭。

法院对这起赡养纠纷案进行了公开审理,解决了老人的赡养问题。

从中我们可以体味到(  )

①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 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③法律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 ④法律指引、教育人向善

A.①②④B.①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在学校的法治教育课上,同学们听取了以下案例:

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经常不完成作业,旷课。

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老师。

后来,他便放纵自己,曾因偷学校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

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

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就作案多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1)从陈某失足的轨迹来看,他的行为受到过什么准则制约?

这些准则有什么不同?

 

(2)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沦为“阶下囚”,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3)法律有什么作用?

 

【学科素养】

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一起特大贩婴案,25名被告人结伙拐卖儿童,犯拐卖儿童罪,其中23人获刑,2名被告人免于刑事处罚。

其中被告人章某辉参与实施拐卖儿童次数最多,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恶劣,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思考:

依法严惩拐卖儿童行为体现了我国法律的什么作用?

这对你有何启示?

教师详解详析

【基础知识小练】

1.约束 社会关系 社会秩序

2.国家 国家强制力 最主要特征 全体社会成员 普遍

3.制定 认可

4.一律平等 超越 保护 享有权利 履行义务

法律责任

5.规范 保护 安全、健康、有序 权利 义务 社会生活 准绳 保护 制裁

【基础达标小练】

1.A [解析]道德和法律都是规则,都对人们的行为有规范作用,所以A正确;B、C、D错误,道德自发形成,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道德鼓励做的,未必是法律要求的;道德靠自觉遵守,法律靠强制力保障实施。

故选A。

2.D [解析]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而非全体人民同意,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所以②观点错误。

故选D。

3.C

4.A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

题干中案例说明了法律通过打击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了我们的合法权益,因而体现了法律的保护作用。

故选A。

5.①小卓和小娅的看法都不全面。

②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在我国,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我国法律与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志是一致的,需要人们自觉遵守法律,但如果没有国家强制力作保障,法律将成为一纸空文。

【综合能力提升】

1.A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的特征。

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A符合题意;B属于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的行为,不正确;C属于执法行为,不正确;校规不属于法律,D不正确。

故选A。

2.B [解析]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作后盾,案例体现了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特征。

故选B。

3.B 

4.C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的规范作用。

法律通过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题中A、B、D的观点都是错误的,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观点。

故选C。

5.D [解析]本题中的案例说明了法律是我们行为的准绳,一方面规范人们的行为,指引人们向善,履行义务;另一方面,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因而我们要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法治素养。

①②③④都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观点。

故选D。

6.

(1)从陈某的失足轨迹来看,他的行为受到过道德、纪律、法律的制约。

不同点: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不是由国家制定的。

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作后盾,而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证实施。

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2)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因此,遵守规矩十分重要,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3)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

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学科素养提升】

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启示:

我们要学习法律,了解法律,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

9.2法律保障生活

《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长兴县龙山中学张伟红

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七下学生已初步具备了分析生活案例、学习思想品德知识的方法。

对本课时的违法、犯罪知识在日常生活和新闻媒体中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比较浅显,没有科学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法律的作用,以及违法行为的类别;

(2)知道犯罪行为的判定依据以及刑罚的种类。

2、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分析案例,了解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 

(2)在案例分析、法律知识的学习中体会学法守法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违纪,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而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加强道德修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

教学重点:

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

教学难点:

树立法律意识,防微杜渐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张某的今天……

初二学生张某因吸毒缺钱,持刀抢劫伤人被判有期徒刑5年。

其患有高血压的母亲因受刺激,脑溢血而亡,而后父亲因悲伤心神不宁驾车时发生车祸受伤。

说一说以上案例中张某的行为会造成哪些危害?

(从张某本人、父母亲、被害人、对社会等角度)

学生回答后,总结:

犯罪是毒瘤,是陷阱!

展示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条规定: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己满十四周岁

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

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张某的昨天……

张某,曾经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的一些朋友后……

 

大盗汉子2014/6/1519:

21:

17

明天晚上6:

30到普乐迪,我请客,嗨歌!

张无忌2014/6/1519:

22:

19

我要做作业。

不行,我妈不让去!

出不来

大盗汉子2014/6/1519:

24:

43

做啥作业去他妈的。

孬种,想办法过来,有酒喝,有烟抽,超级嗨皮!

张无忌2014/6/1519:

26:

34

恩,我想办法,一定来!

我要来刺激刺激!

喝酒抽烟

无心学习伙同社会青年敲诈勒索同学

违纪旷课打架吸毒

分析案例:

张某的人生历程在继续……

片段一:

一天,张某在公交车上拾到一部手提电脑据为已有,失主(调取公交录像取证)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张某限期归还。

法律依据:

《民法通则》第99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

此行为:

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片段二:

一次周末放学,张某伙同三个社会青年在校门口起哄、打闹、吹口哨。

学校保安和老师劝阻无效后找来民警将四人带走,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张某四人警告处分。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规定,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此行为:

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

片段三:

为毒资张某持刀抢劫伤害他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刑法》第263条规定: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此行为:

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

总结知识:

法律的作用

1.规定权利和义务(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规范

2.解决纠纷,制裁违法犯罪

保护

展示:

我国法律的本质:

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案例

社会

危害性

违反

法律

承担

法律责任

违法

类别

按违反法律

按情节轻重

不归还

失物

较轻

民法

民事责任

民事违法

一般违法

扰乱

公共秩序

较轻

行政法

行政制裁

行政违法

一般违法

抢劫

严重

刑法

刑事处罚

刑事违法

严重违法

强调指出:

犯罪=严重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学生尝试完成犯罪含义填空教师总结板书:

具有社会危害性,本质特征:

严重危害性

触犯法,法律标志:

刑事违法性

并依法应受的行为必然后果:

刑罚当罚性

张某被处:

有期徒刑5年罚金

刑罚

主刑附加刑

类别:

管制罚金

拘役剥夺政治权利

有期徒刑没收财产

无期徒刑驱逐出境

死刑

三、张某经历的启示……

张某,曾经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的一些朋友后……

 

大盗汉子2014/6/1519:

21:

17

明天晚上6:

30到普乐迪,我请客,嗨歌!

张无忌2014/6/1519:

22:

19

我要做作业。

不行,我妈不让去!

出不来

大盗汉子2014/6/1519:

24:

43

做啥作业去他妈的。

孬种,想办法过来,有酒喝,有烟抽,超级嗨皮!

张无忌2014/6/1519:

26:

34

恩,我想办法,一定来!

我要来刺激刺激!

喝酒抽烟

无心学习伙同社会青年敲诈勒索同学持刀抢劫

违纪旷课打架吸毒

学生讨论:

张某的经历告诉我们什么,从中能获得哪些启示?

学生讨论发言后总结:

违纪,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启示我们:

1.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

2.加强道德修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3.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远离违法犯罪。

(点题)

结束语: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