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辛弃疾词的比较.docx
《苏轼与辛弃疾词的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与辛弃疾词的比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轼与辛弃疾词的比较
苏轼与辛弃疾词的比较
宋朝两大著名词人——苏轼和辛弃疾,他们的词都以豪放著称,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苏轼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突破了词以“艳科”的传统格局,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和词境。
由他开创的豪放一派,后被南宋辛弃疾继承并发展,并且辛派词人把词体的表现功能发挥到了最大限度。
虽然他们都是豪放派词人,但是在词风上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缪钺说:
“苏东坡词出于《庄》,而辛稼轩词则出于《骚》。
”这句话,无疑是个恰当的概括。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在他主导文坛的那个时代,宋朝文学多方面的发展都到达了高峰。
苏轼的词被称为"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他的词可分为三类1)抒情词。
具有严肃博大的特点,具体包括从政之情,爱国之情,怀古之情,人伦之情等。
(2)咏物词。
词形神兼备,富有寄托,代表作有《卜算子》和《水龙吟》(3)农村词,代表作为《浣溪沙》五首。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
因为从小长于金人占领区,所以那刻爱国之心和收复失地,复仇雪耻的民族英雄气概是与生俱来的。
辛弃疾的词集名《稼轩长短句》,存词600余首,是宋代存词最多的词人。
他的词大致可分为三类
(1)爱国词。
主要追忆当年的抗金生活,抒发自己的报国壮志,表达对于沦陷区人民的同情和对投降派的愤懑之情。
代表作有《破阵子》;
(2)农村词。
主要描写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以化解现实中的痛苦。
代表作有《清平乐》;(3)闲适词与言情词。
代表作有《西江月·遣兴》和《祝英台近》。
辛弃疾词的内容虽有差别,但都贯串着爱国主义的英雄情怀。
在辛弃疾爱国情怀和豪放风格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风格相近的词人,如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被称为辛派词人。
苏词有诗化的倾向,使词的审美价值上升到崇高的境界。
生动的景物描写生成雄宏壮阔的画面,所能宣泄的激情与义愤,往往以不可遏阻之势表现理想与抱负。
理想与抱负难以实现的怅惘,也显得那么自然与雄放。
放逸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所体验的人生,常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
华丽典雅而又高傲不羁的语言风格,使其本来故作矜持的态度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大度。
在词这一领域中,苏轼对题材、风格、技巧都进行了大胆的开拓与创新,使他的词作与词的传统出现重大的差异,在当时引起了普遍的注意。
辛词有散文化的意境,这种笔法有利于表现散乱的心灵。
关注社会现实,往往以时代的歌手自居。
执着的爱国热忱与壮志难酬的忧愤悲情相交织,使其内心痛苦不已。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诘问与感喟,使人产生几多悲凉之感。
田园风光所能慰藉的苍凉老境,其温度毕竟还是有限的。
典故所能表达的文化底蕴与口语化的鲜活话语所包装的鲜活而又坚持的思想。
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的又一大特色,是广泛地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融化或镶嵌在自己的词里。
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篇为例,百余字的篇幅,叙及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五个历史人物的事迹,而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观情感、意念丝丝入扣;不仅内涵极为丰厚,而且语气飞动,神情毕露,实在是不容易的事情。
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
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可以说,凡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范围比苏词还要广泛得多。
苏轼与辛弃疾都是性情中人,只是苏轼天性自由旷达,而辛弃疾豪健悲愤。
尽管他们都遭遇不平坦的仕途经历,但是个性的不同也就注定了他们看待问题的差异和词风上的迥异。
苏轼改变了自唐五代以来词多用来描写闺房青楼,寻欢作乐的意象,加入了日常生活,自然山水,人生哲理的词境。
然而到了南宋辛弃疾笔下,词的意境再次被扩大,大量描写民族苦难,社会现实的词出现了。
苏辛二人都为宋词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国历史文坛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后人以“苏辛”并称,把他们推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自然也是当之无愧的。
苏轼与辛弃疾两位豪放派的大家的作品,总使人有不尽的遐想。
苏轼与辛弃疾的异同,相同之处:
两人都是至情至性之人。
不同之处:
苏轼天性忠爱,自如畅达;辛弃疾气势沉雄,豪壮悲愤。
苏轼词风旷达,辛弃疾词风豪健。
苏轼的豪放是很洒脱的,是个性使然。
因为苏轼是一个很达观的文人。
虽然他的政治生涯一直很不顺达,但是他的学问他的个性,使他始终能够很洒脱很轻松的看待生命中的挫折和不满意,所以苏轼的豪放是从心里自然而然的一种流露,给人的感觉是飘逸和洒脱,如行云流水。
但是辛弃疾的豪放给人的是壮烈是沉郁,因为辛弃疾本身就是一个很传奇的词人,他最大的愿望是收复北方失地。
他英雄一样直爽的性格,使他的愿望一直不能够实现,所以在他的作品里就自然充满了一种冲天的豪放感觉,弥漫着一个爱国战士的悲壮和激情。
他的不受重用又导致他的失意,这就在豪放之外多了一些杜甫似的沉郁。
总起来看苏轼的豪放是达观者的风采轻松而迷人,辛弃疾的豪放是壮志难酬的悲壮之音,沉郁而震撼人心。
辛词和苏词都是以境界阔大、感情豪爽开朗著称的,但不同的是:
苏轼常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来体验人生,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并以这种参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而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
而他的英雄的豪壮与绝望交织纽结,大起大落,反差强烈,更形成瀑布般的冲击力量。
在意象的使用上,辛弃疾也自有特点。
在他的笔下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多有一种奔腾耸峙、不可一世的气派。
这种自然和历史素材的选用,都与词中的感情力量成为恰好的配合,令人为之感奋。
《望月怀远》和《春江花月夜》的比较
细读盛唐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发现它和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有许多相似之处。
1、《望》的第一句“海上生明月”就和《春》的第二句“海上明月共潮生”惊人的相似。
去掉“共潮”,再调下顺序,就成了“海上生明月”。
2、《望》的第三四句“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是《春》中“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这几句的概括总结。
白云一片去悠悠,谁家今夜扁舟子?
两句是主要写游子的相思;青枫浦上不胜愁,何处相思明月楼?
两句主要是写思妇的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是多么完美的概括。
3、《望》的“不堪盈手赠”和《春》中“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在审美价值上相同。
都是用幼稚的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的行动来表现相思之苦的感情。
用手来捧月光,用帘子把月光卷去,拂去捣衣砧上的月光,这些做法同样的可笑,无用。
但是它们在感情的体现上是那么的相似。
越无用,越体现相思之情,美感就越强烈。
这就是他们在审美上的相同。
4、《望》中的“还寝梦佳期”和《春》中的“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都是以梦来写相思。
细读《望月怀远》,发现它在表现相思上,境界比《春江花月夜》有所超越。
1、《望》在“海上生明月”时,想的是“天涯共此时”,表达了天下有情人的共同的心声。
张九龄从“小我”想到了“大我”。
而《春》只是局限在了游子和闺中之妇的范围中。
2、《望》中“怨”月中有“怜”月,而《春》中只有“怨”。
说明《望》在表达相思的手法上较《春》曲折而丰富。
《望》有“情人怨遥夜“,又有”灭烛怜光满“,又“怨”又“怜”,把相思双方的复杂矛盾的心理完美的统一起来了。
情感真切,艺术感染力强。
3、《望》的结尾比《春》的表现力更含蓄更有余味。
《望》在写望月无法排遣怀人的相思之情后,以“还寝梦佳期”结束,后面没有多余的语言了。
就会让读者揪心,“佳期”怎样?
梦到了吗?
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强烈。
而《春》写梦后,又写到了“江潭落月复西斜”,写到了“碣石潇湘无限路”,想到了“不知乘月几人归?
”似乎多余。
余味尽失矣!
从《望》和《春》的相似和不相似中,窥一斑而知全貌,我们似乎看到了诗歌的继《春江花月夜》是乐府吴歌的旧辞,诗歌以春江月夜为背景,细腻而有层次的将相思之苦娓娓道来,但作者并没有很明显的将自己置于诗中,只是说“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廉中卷不去,蹈衣砧上复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至于诗中所说的“扁舟子”到底是不是诗人就不一定了,并且诗歌也更多的描写了思妇的情怀。
《望月怀远》也是以月夜为背景,描写在满室的月光下无法独眠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景,但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诗人是将自己也沉浸在了里面,这就让诗歌更多了一点人情味,更加的贴近读者。
两首诗同样的清丽脱俗,缠绵悱恻,都是望月思人的佳作。
承和发扬,改革和创造的关系。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据《隋唐嘉话》上说,这首诗是薛聘陈时在江南作。
薛道衡在隋初作过聘陈内史,此诗可能作于这时。
传说鸿雁正月从南方返回北方。
字词解释
思:
思归。
发:
产生。
人日:
阴历正月初七。
落:
居,落在……后。
遗留在后面的
入春才七日:
即人日。
把春节当成春天开始,故言“入春”。
思发在花前:
自己在花开以前就产生了回乡的想法。
赏析
这是一首构思新巧、想象奇妙的思乡之作。
据说作者写了这首诗后,南朝陈人看了一、二句,觉得薛不会作诗而加以嘲笑;等到看了三、四两句便立即夸赞说:
“真是名不虚传的诗人。
”它好在什么地方呢?
试看,归念早于花开之前,归时迟于雁归之后。
传说鸿雁正月从南方返回北方。
这一写,就把想归又不能马上归的着急心理以及迫不及待要归的心情充分地表达出来了。
而且,又是以雁归作衬托,更增添了诗的感情色彩。
人们常用最后两句表达思乡之情。
【句解】:
“入春才七日”这句话说得平平淡淡,好象诗人在核对一个事实:
今天是正月初七,是新年的第七天。
然而一个“才”字,则透露出诗人的满腹心事。
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正在屈指计日,可能在他的主观感受中新年已过去很久了,但是仔细一算,他不禁失望地说:
原来入春才七天呀!
——意外之意,时间怎么过得那么慢呀!
“离家已两年”一句也说得平平淡淡,好象不带什么感情,但是将“入春才七日”与“离家已两年”连在一起吟诵细品,就会感觉到一股无可奈何的帐惘之情弥漫在字里行间,就会品尝到诗人羁居异乡的苦涩之情。
在这两句诗中,诗人将“才七日”和“已二年”作了一个对比,短短的七日已让人难以忍受,离乡两年的岁月又是怎么样熬过去的呢!
读者可以从这两句平淡质朴的诗句中领略到诗人度日如年的心情。
传说鸿雁在正月里从南方飞回北方,因此在后两句中作者借这个传说来抒写自己思归急切的心情。
在这个春天到来之前,他就盘算着回乡了,即“思发在花前”;可是现在新的一个春天已到来,眼看着春草将绿,春花将开,成队的鸿雁从头顶掠过,飞回北方,诗人却无法归去,所以说“人归落雁后”。
在这里,诗人先说“人归落雁后”,再说“思发在花前”,从将来的迟归的结局来回顾眼前的念念在心的思归愿望,更见出诗人身不由已的苦恼。
读者仿佛可以听见诗人对鸿雁说:
你们有一双自由的翅膀,我却没有,你们肯定比我先回到家乡。
但是,我的心思却在你们动身之前就早已经到家了。
语淡而情浓,是这首诗的显著特点。
其次,这首诗结构精巧,对仗极工,表现出典型的齐梁风格。
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我们都知道,唐代诗人王维,兼诗人与画家于一身,把诗画艺术溶为一体,留下千古名诗,也留下传世名画,给人以情的感染,美的享受。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是苏轼对王维诗的赞誉。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乃王维诗歌作品的主要艺术特色。
所谓诗中有画,主要是指以诗为主体,吸收画的某些因素,溶入诗境,从而体现出一般诗作所难以达到的美感。
下面我就以其《渭川田家》、《使至塞上》来分析下其“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纵观全诗,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知道,“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二句是本诗的主旨。
作者大力描绘了农村的闲逸,也就鲜明地表示了对官场奔竞生活的厌恶。
作者在前八句中列举了农村生活的许多个别迹象,第九句只用“闲逸”二字一点,就把那些个别迹象贯穿起来了,组成一幅十分和谐而又具体、生动的完整画面。
从该诗中,我们不仅可以很清晰明了的看到一幅农村生活图,还可以意会到农村生活的舒适与闲逸。
而这,也就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众所周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乃此诗的精华之所在。
在这里,作者仅用十个字就抓住了塞外景色的特点,勾勒出一幅辽阔荒凉的画面,对全诗的豪迈气息,起了有力的衬映作用。
其中“孤烟直”可见观察之细,而“落日圆”更见体会之深。
落日总是圆的,似乎是一般的常识,没有什么值得写的;然而在大漠、长河的环境中,什么景物也看不到,只有为旋风所卷、直上天空的黄沙,以及映在长河中的日影,“落日”在这里正是突出的景色,于是也就分外觉得“圆”了。
这种观察、体会的工夫,和深厚的绘画修养是密切联系着的。
而这,也足见其“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诗句看到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让人从不同角度感受山水情韵。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
“诗中有画”是王维诗歌作品的一大艺术特色。
他把画与诗相互融会贯通,把相应的诗歌以文字为媒介,状物表意,诗情与画意有机结合,从而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
举例分析李白作品的浪漫主义特色。
1、李白的诗歌,继承了前代浪漫主义创作的成就,以他叛逆的思想,豪放的风格,反映了盛唐时代乐观向上的创造精神以及不满封建秩序的潜在力量,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丰富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
这些成就,使他的诗成为屈原以后浪漫主义诗歌的新的高峰。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本诗通过由梦游仙境到复归现实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名山仙境的向往,表现了他的自由和理想境界的渴求,以及不满黑暗现实、蔑视封建权贵的叛逆精神。
本诗突破了一般留别诗伤离惜别的常调,在艺术构思、表现手法和语言运用上都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特色。
(1)别具匠心的构思
这首诗突破了一般留别诗伤离惜别的常调,别具匠心地围绕梦境进行构思,为驰骋幻想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全诗在结构上可以分为入梦原因、梦游经过和梦后感慨三部分,而以梦游经过为主。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对此欲倒东南倾”,写梦游原因,以虚幻难求的瀛洲衬托实际存在的天姥,并用,夸张的对比手法描绘出天姥山的高大形象。
第二部分从“我欲因之梦吴越”到“失向来之烟霞”,写梦游天姥的经过,时间上从入梦到梦醒,空间上是山下到山上,展现出一幅幅瑰丽变幻的奇景。
第三部分从“世间行乐亦如此”到结束,写梦后感慨,向朋友们表明对世事的看法(如梦幻,如流水)、自己今后的去向和不媚权贵的态度,即归到“留别”的题面,又点明了主题。
正因为有前面的梦幻境界,后面的感慨才显得合情合理。
(2)丰富的想象和高度的夸张。
诗中将丰富的想象和高度的夸张相结合,创造出辉煌流丽、缤纷多彩的艺术形象。
夸张为想象服务,正因为夸张了天姥山的高峻。
后来梦游所见的山水奇幻、云霞明灭、众仙来会的境界,才显得真实合理,和谐统一。
(3)语言酣畅淋漓,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全诗以七言句为主,随着感情的起伏,杂以长短不齐的句式,造成疾缓相间的节奏。
如“列缺霹雳”四句,以急骤的节奏,表现电闪雷鸣、山崩石开的情景;接着改用七言句写神仙来会,以舒缓的节奏表现众仙飘然而下的情景。
不同的节奏与不同的内容相统一,极尽和谐之妙。
为什么说《鹿寨》是有声的寂静,有光的幽暗
“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境界顿出。
“但闻”二字颇可玩味。
通常情况下,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
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然而,现在这一切都杳无声息,只是偶而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
这“人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
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
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
深林,本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
寂静与幽暗,虽分别诉之于听觉与视觉,但幽与静往往连类而及。
按照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该着力描绘它不见阳光,这两句却特意写返景射入深林,照映在青苔上。
猛然一看,会觉得这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给林间青苔带来一丝暖意,或者说给整个深林带来一点生意。
这首诗不拘泥于“鹿”的字面,从空山不见人而闻人语,深林中苔翠阴阴而反景照入,让人想象这幽深冷僻之山林,定是麋鹿来往之场所。
2.王昌龄七绝的艺术成就
王昌龄七绝的艺术成就在盛唐诗人中是出类拔萃的.首先,善于运用层层铺叙的创作技巧,融情入景,烘托环境氛围从而为突出主题奠定情感基调,甚至创设空间跳跃式背景切换为主题服务
试析王昌龄的七绝特点。
(1)王昌龄是专攻七绝的高手,无论什么题材,表达什么感情,格调或高昂开朗,或低迷凄婉,或雄浑跌宕,或爽丽自然,总有一种清刚之美。
(2)因出身孤寒和受道教思想影响,他身上有一种豪侠之人缺少的深沉,观察问题较为敏锐,亦有深度,因而诗作带有透视历史的厚重感。
他作诗不是全凭情气,也很讲究立意构思,其作品除豪爽俊丽外,还有“绪密思清”的特点。
如《出塞》: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对勇于献身边关者的同情和民族自豪感,隐含着对现实中将非其人的讽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深厚的情感,压缩在短短四句诗中,意脉细密曲折而情气疏宕俊爽,堪称大手笔。
(3)王昌龄的边塞诗七言长于五言,思致深刻,讲究作法,为补短章之局限和反映复杂内容的需要,他创作了以相关连的多首七绝咏边事的连章组诗。
章法井然,意脉贯串,以人之常情的离愁别怨和英雄气概相结合,声情更显,悲壮激昂。
清而刚,婉而健,有气骨。
如(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下长城。
”又如(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这首五言诗通篇咏香兰杜若。
香兰和杜若都是草本植物,秀丽芬芳。
兰若之美,固然在其花色的秀丽,但好花还须绿叶扶。
花叶掩映,枝茎交合,兰若才显得绚丽多姿。
所以作品首先从兰若的枝叶上着笔,迭用了“芊蔚”与“青青”两个同义词来形容花叶的茂盛,中间贯一“何”字,充满赞赏之情。
如果说“芊蔚何青青”是用以衬托花色之美的话,那么“朱蕤冒紫茎”则是由茎及花,从正面刻画了。
这一笔着以“朱”、“紫”,浓墨重彩地加以描绘,并下一“冒”字,将“朱蕤”、“紫茎”联成一体。
全句的意思是:
朱红色的花下垂,覆盖着紫色的茎,不但画出了兰若的身姿,而且突出了它花簇纷披的情态。
兰若不象菊花那样昂首怒放,自命清高;也不象牡丹那般浓妆艳抹,富丽堂皇。
兰若花红茎紫,叶儿青青,显得幽雅清秀,独具风采。
“幽独空林色”,诗人赞美兰若秀色超群,以群花的失色来反衬兰若的卓然风姿。
其中对比和反衬手法的结合运用,大大增强了艺术效果。
特下“幽独”二字,可见诗中孤芳自赏的命意。
诗的前四句赞美兰若风采的秀丽,后四句转而感叹其芳华的零落。
“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
由夏入秋,白天渐短。
“迟迟”二字即写出了这种逐渐变化的特点。
用“嫋嫋”来形容秋风乍起、寒而不冽,形象十分传神。
然而“嫋嫋秋风”并不平和。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芬芳的鲜花自然也凋零了。
《感遇》,是陈子昂所写的以感慨身世及时政为主旨的组诗,共三十八首,本篇为其中的第二首。
诗中以兰若自比,寄托了个人的身世之感。
陈子昂颇有政治才干,但屡受排挤压抑,报国无门,四十一岁为射洪县令段简所害。
这正象秀美幽独的兰若,在风刀霜剑的摧残下枯萎凋谢了。
此诗全用比兴手法,诗的前半着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以其“幽独空林色”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
后半以“白日晚”、“秋风生”写芳华逝去,寒光威迫,充满美人迟暮之感。
“岁华”、“芳意”用语双关,借花草之凋零,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寓意凄婉,寄慨遥深。
从形式上看,这首诗颇象五律,而实际上却是一首五言古诗。
它以效古为革新,继承了阮籍《咏怀》的传统手法,托物感怀,寄意深远。
和初唐诗坛上那些“采丽竞繁”、吟风弄月之作相比,它显得格外充实而清新,正象芬芳的兰若,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
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
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
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
武为人轻率,少谋略。
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
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
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与《登幽州台歌》是同时之作,其内容可资参证。
《蓟丘览古》七首,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无限钦慕。
但是,象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
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
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
念这首诗,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而深深为之激动。
在用辞造语方面,此诗深受《楚辞》特别是其中《远游》篇的影响。
《远游》有云: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
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
”本篇语句即从此化出,然而意境却更苍茫遒劲。
同时,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
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式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式为: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
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