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174116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24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三年级科学导学案

 

科目

科学

时间

2014.9.1

班级

三年级

课题

1,科学是……

第(1——1)课时

学习

目标

1、在“观察折叠小人”活动中能够有所发现,提出问题。

2、知道科学是什么。

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3、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想知道,爱提问。

评价

方法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

教学

重点

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

教学

难点

从科学家的经历中了解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

教法

学法

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

课前

准备

插图、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导学过程

学法指导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同学们,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

2、提问:

你知道科学是什么吗?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讨论“什么是科学?

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引导学生看课本第2页插图,开阔一下视野。

(3)、提问:

图上的人在做什么?

让学生说一说插图的内容,教师适当地加以补充说明。

(4)、谈话:

只有科学家那里才有科学吗?

你有没有做过下面这些小朋友做的事情?

(看书中图片)想一想,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

2、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1)可采取放录音故事、老师讲故事、学生自己阅读等不同方法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

(2)提问: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琴纳是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医生。

在故事的开始部分,他有什么发现?

总结:

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

(板书)

 

了解儿童对“科学”的已知程度,便于后续活动的开展。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提出问题——寻找可能的原因——做试验证明——试验成功了。

(5)你能按照上面的提示,复述一遍琴纳的故事吗?

学生复述故事。

(6)搜集资料,找出其他科学家在研究活动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与儿童自身的经验衔接,为理解“科学是什么”做好铺垫。

激发学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

1、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实验分析)、(医学研究)、(农业研究)、(珠峰测量)、(航天探索)……

2、中国第一位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

1,科学是……

科学→兴趣→提出→探究

布置

预习

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科目

科学

时间

2014.9.3

班级

3年

课题

2,做一名小科学家

第(1——1)课时

学习

目标

1、能够从纸鹦鹉“站立”的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找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

3、树立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从小做一位小科学家。

评价

方法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

教学

重点

感受自己的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研究活动的相似之处。

教学

难点

找出降低重心使物体平衡的方法。

教法

学法

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

课前

准备

曲别针、卡纸

 

 

 

 

 

 

 

 

 

 

导学过程

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进行找平衡的活动。

①分步发放器材,进行提示。

②让学生去试

③提醒学生把曲别针的位置画下来,可以用一个圆点符号代替曲别针

你还能想出哪些办法使物体保持平衡?

(组织学生动手尝试)

引导学生回忆经历的过程。

组织学生交流科学家的资料。

组织学生做“视觉暂留”实验。

(做之前教师讲清要求。

你喜欢哪些科学家?

你过去做过哪些与科学家工作相似的活动?

你想做哪些和科学有关的研究?

总结:

做一位小科学家。

 

使学生经历一次科学探究的过程。

 

进一步寻找物体平衡的方法。

 

通过收集科学家资料,进一步理解科

 

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

1、我们做过类似科学家活动有:

(观察蚂蚁)、(拆玩具)、(看小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看电视机里有什么)等。

2、科学探究的步骤是:

(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3、我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有:

(居里夫人)、(李时珍)、(琴纳)……

2,

做一名小科学家

鹦鹉“站立”

科学的信心→小科学家

布置

预习

找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

第一单元测试

(1)2014.9.8

一、把你观察到的有关"植物"方面的知识填在方框里,如果方框不够,可以自己增加。

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用图画、拓印作记录,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2、为了观察树叶,我们可以在树上任意采摘我们需要的叶子。

()3、人有生命,植物没有生命。

()4、陆地上生长着许多植物,水中也生长着许多植物。

()5、新鲜的叶与落叶相比,除了颜色不同,其它都相同。

()6、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7、树叶都是绿色的。

()8、一片完整的叶由叶片、叶柄构成。

()9、植物生长只需要水和空气,不需要阳光。

()10、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叶柄里面有气囊,充满空气。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方框里)

1、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等几个生长阶段。

①发芽、开花、结果②种子、幼苗、开花、结果③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

2、植物的叶由()和()组成。

①叶片②叶柄③叶脉

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植物的叶片上都有()。

①叶纹②叶线③叶脉

4、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

①水生植物和陆地植物②陆地植物和海洋植物③水生植物和土地植物

5、观察就是()。

①随便看看②带着目的看③看到什么就记下什么

6、我们可以用()的方法来比较叶片的大小。

①看一看②摸一摸③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

7、只要两种树叶的()相同,我们就说它们是同一种叶。

①形状大小②大小③形状

8、龙血树是植物中的老寿星,它生长缓慢,往往能活()年。

①几百②几千③几万

9、()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它生长在印度尼西亚的热带森林里。

①茶花②王莲③大王花

第一单元测试

(2)2014.9.10

 

四、观察与发现。

1、你观察过大树与小草吗?

请你把大树和小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记录在下面的圈图中。

2、我们的周围生长着许多植物,我们已经认识了大树、狗尾巴草、水葫芦和金鱼藻,你还知道哪些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记录在下面的记录单里。

五、在观察水生植物的活动中,我们把水葫芦和金鱼藻放入水槽中,观察了它们在水中的样子,

请你用简图把它们画下来。

六、你观察过一棵大树吗?

请你选择喜欢的方式描述一棵树的形状、粗细和高矮。

七、阅读与思考。

新装修完房间散发出的各种有害气体令人烦恼,可有的花木因为具有吸收这些气体、净化空气的本事而大受欢迎,这类花木也被一些装修者戏称为“装修花”。

  绿萝不但长得好看,还专吸各种有害气体,刚装修完的房里放1-2盆,过几天空气就会变好。

  吊兰、扶郎花、金绿萝、芦荟、虎尾兰等主要吸收甲醛;吊兰可吸收一氧化碳

  常春藤、铁树、菊花能吸收胶合板、壁纸中的甲醛和苯毒素;

  月季可吸收二气化硫(呼吸道疾病者慎用);

  龙血树、雏菊、万年青等可清除乙烯。

  百合、荷兰铁、仙人掌、荷兰花箭等吸收二氧化碳,而龟背竹刚具有夜间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万年青、雏菊可吸收三氯乙烯;一叶兰、文竹等可吸收多种有害气体。

  这些花木为什么能吸收有害气体呢?

植物学家解释说:

“植物通常是靠叶子的细微舒张来吸收物质的。

实验证明,不光是叶子,植物的根以及土壤里的细菌在清除有害气体方面功不可没。

  人们一般把绿色植物买回去就是为了美化环境,而如今买回去放在新装修完的房间里,也有的是放在办公室里净化空气,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思考:

你从这篇短文中获得了关于植物的哪些知识?

 

科目

科学

时间

2014.9.15

班级

3年

课题

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第(1——1)课时

学习

目标

1、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需求。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

3、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

评价

方法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

教学

重点

初步了解有生命物体具有的共同特征。

教学

难点

找出生命物体具有的共同特征。

教法

学法

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

课前

准备

观察记录纸。

绳子、尺、放大镜

 

 

 

 

 

 

 

 

 

 

导学过程

学法指导

我们去校园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好吗?

教师事先考察寻找地点。

提醒学生注意:

不要遗忘一些隐蔽的地方。

寻找前,利用几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讲清注意事项。

讲清如何记录,强调可以写,也可以画。

规定寻找时间为15分钟左右。

教师可以划定一个活动范围,提醒学生不要跑出去很远。

1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2把汇报结果列在黑板上。

3“瀑布具有有生命物体的特征吗?

”要求学生在回答时说出理由

总结:

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

 

通过寻找,积累大量感性认识,为生物概念的形成提供依据。

 

概括出有生命物体的基本特征。

通过辨析,进一步明确有生命物体具有的特征。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把汇报结果列在黑板上。

“瀑布具有有生命物体的特征吗?

”要求学生在回答时说出理由

1、校园里(小草)、(树木)、(小鸟)、(蝴蝶)、(毛毛虫)、(蚂蚁)、(蜻蜓)、(蜜蜂)、(小鱼)等都是有生命的。

2、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有:

(能长大)、(会繁殖后代)、(都要呼吸)、(需要营养)、(会对刺激有反应)、(会死亡)等。

3、不认识的或叫不出名字的,我们可以把它(画下来)。

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共同特征:

能长大、会繁殖后代、都要呼吸、

需要营养、会对刺激有反应、会死亡

布置

预习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

科目

科学

时间

2014.9.17

班级

3年

课题

2,校园里的植物

第(2——1)课时

学习

目标

1、能够对植物进行细致观察,并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2、能够尽可能多地找出两株植物之间的不同和相同之处。

3、能够自定标准给身边的常见植物分类。

评价

方法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

教学

重点

初步了解植物在形态方面的特征。

教学

难点

找出植物的相同之处。

教法

学法

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

课前

准备

常见植物标本图片

 

 

 

 

 

 

 

 

 

 

导学过程

学法指导

植物有哪些不同与相同?

马上来研究。

1组织学生观察植物。

描述要陈述事实,可以使用数字,但不要有修饰语。

2问学生:

“你是怎么知道的?

是你看到的吗?

3任选两株具有代表性的植物。

要求先找不同,再找相同。

先找出最明显的不同与相同,再找出本质上的不同与相同。

要求学生边比较,边记录比较的结果。

3教师帮助学生归纳。

4补充一些植物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植物都有哪些,展学生视野。

 

总结:

绿色植物共同特征: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培养观察技能,认识绿色开花植物的主要器官。

了解植物的共同特征。

 

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引起学生对植物世界的关注。

1、(生物)一般可分为(植物)和(动物)。

2、观察一种植物,我们可以用(文字)和(图画)来描述.

3、桃树和向日葵的共同特征有:

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都是(绿色)。

2,校园里的植物

 

绿色植物共同特征: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布置

预习

能够自定标准给身边的常见植物分类。

 

科目

科学

时间

2014.9.22

班级

3年

课题

2,校园里的植物

第(2——1)课时

学习

目标

1、能够对植物进行细致观察,并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2、能够尽可能多地找出两株植物之间的不同和相同之处。

3、能够自定标准给身边的常见植物分类。

评价

方法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

教学

重点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

教学

难点

初步了解植物在形态方面的特征。

教法

学法

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

课前

准备

常见植物标本图片

 

 

 

 

 

 

 

 

 

 

导学过程

学法指导

 

组织学生观察植物。

描述要陈述事实,可以使用数字,但不要有修饰语。

问学生:

“你是怎么知道的?

是你看到的吗?

任选两株具有代表性的植物。

要求先找不同,再找相同。

先找出最明显的不同与相同,再找出本质上的不同与相同。

要求学生边比较,边记录比较的结果。

教师帮助学生归纳。

按照自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提醒学生:

每次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每个标准只能分一次。

总结:

绿色植物共同特征: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陈述

 

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引起学生对植物世界的关注。

能说出植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1、(生物)一般可分为(植物)和(动物)。

2、观察一种植物,我们可以用(文字)和(图画)来描述.

3、桃树和向日葵的共同特征有:

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都是(绿色)。

2,校园里的植物

绿色植物共同特征: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布置

预习

能够自定标准给身边的常见植物分类。

科目

科学

时间

2014.9.24

班级

3年

课题

3、校园里的小动物

第(1——1)课时

学习

目标

1、尽可能多地找出两个动物之间的不同和相同之处。

2、能够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3、能够按照自定的标准给身边的常见动物分类。

评价

方法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

教学

重点

概括小动物的特征。

教学

难点

围绕小动物如何开展探究性活动。

教法

学法

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

课前

准备

常见的小动物

 

 

 

 

 

 

 

 

 

 

导学过程

学法指导

1仔细观察一条鱼和蚂蚁,并把它画下来。

要求学生标出小动物身体上的各部分。

2比较鱼和蚂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把比较结果记录下来。

3观察小动物喜欢吃什么。

要求观察的前一段时间不喂食。

4任选两种有代表性的动物。

要求先找不同,再找相同。

先找出最明显的不同与相同,再找出本质上的不同与相同。

要求学生边比较,边记录比较的结果。

5补充一些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动物都有哪些,展学生视野。

6按照自定的标准给动物分类,提醒学生:

每次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每个标准只能分一次。

如:

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陆上走的、爬的或跑的如分成“哺乳类、两栖类”等,要加以肯定。

 

总结:

给身边的常见动物分类。

 

培养学生的观察技能,了解动物的共同特征。

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认识多种多样的动物。

培养学生的描述能力,养成在研讨中注意倾听的良好习惯。

 

巩固练习

1、在寻访小动物的活动中,你观察到了哪些小动物?

请记录在调查表上。

发现的地点观察到的动物

2在观察金鱼的活动中,我们观察认真观察了金鱼的身体,你能把它画下来吗?

3、校园里的小动物

常见动物分类

文字图画

布置

预习

能够按照自定的标准给身边的常见动物分类。

 

科目

科学

时间

2014.9.29

班级

3年

课题

4植物.动物.人

第(2——1)课时

学习

目标

1、对植物、动物、人进行观察,比较出它们的不同与相同。

2、能够用语言、文字、图表表达、交流观察的结果。

3、利用集合图表现生物类别关系。

评价

方法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

教学

重点

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

难点

对植物、动物、人进行观察,比较出它们的不同与相同。

教法

学法

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

课前

准备

图片资料

 

 

 

 

 

 

 

导学过程

学法指导

找出兔子和萝卜的不同之处,看谁找得多。

组织学生把比较的结果用集合图记录下来

找其他动植物作比较,尽量找身边熟悉的动植物。

人和黑猩猩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利用画面上类似的动作,引发学生讨论人与其它动物的关系。

随即进行善待动物、善待自然的教育。

引导学生把人归为动物一类,让学生说出人与动物的相同点和自身的独特性。

动物植物人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让学生谈谈人与动物、植物应如何相处。

引导学生说出图内各部分应该填什么,填圆圈图。

总结:

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

 

相同点:

(1)都是生物。

(2)都会生长。

(3)都需要水、阳光。

(4)都需要营养……

不同点:

(1)兔子会运动。

(2)兔子有血、肉、骨。

(3)它们的生活环境不一样。

(4)各自的味道也不一样……

1、蚂蚁的身体大多是黑色或红褐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和一对复眼,胸部有(三对足)。

2、蜗牛的身体分为(壳)、(头)、(腹足)、(尾);

3、蜗牛虽然爬得慢,它却能用几乎(相同)的速度向前爬行。

4植物.动物.人

植物、动物、人

语言、文字、图表

生物的共同特征

布置

预习

能够用语言、文字、图表表达、交流观察的结果。

 

第二单元测试

(1)2014.10.8

一、把你观察到的有关"动物"方面的知识填在方框里,如果方框不够,可以自己增加。

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5分)

()1、观察小动物时,要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2、在晴天中午的大树下我找到了很多蜗牛。

()3、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腹部有6只脚。

()4、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里,因此我们可以把它放在水中生活。

()5、蜗牛可以在玻璃上爬行。

()6、蚂蚁和蜗牛没有任何相同的地方。

()7、金鱼用鳍游泳,用鳃呼吸。

()8、蜗牛休眠了,我们可以使劲敲打它的外壳使它活动起来。

()9、蚂蚁喜欢甜食,我们可以用白糖和面包屑把它们引出来。

()10、蚯蚓的身体没有头、尾的区别。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方框里)(15分)

1、()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①老虎②长颈鹿③非洲象

2、()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

①老虎②长颈鹿③非洲象

3、蜗牛是用它的腹部爬行的,它的腹部就是它的足。

蜗牛的足叫()。

①腹足②软足③脚

4、蜗牛的触角有()对。

①3②1③2

5、蚂蚁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这种物质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

①粘液②信息素③水分

6、池塘、小河中生活着很多小动物,数量最多的是()。

①鱼类②虾类③螺蛳

7、蜗牛用()呼吸。

①鼻子②鳃③气孔

8、下列食物中,蜗牛最喜欢吃的食物是()。

①蛋糕②菜叶③桔子

9、观察完蚂蚁后,我们应该()。

①把蚂蚁放回家②把蚂蚁扔掉③把它养起来

10、植物和动物都属于(),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第二单元测试

(2)2014.10.10

 

五、观察与记录。

1、在寻访小动物的活动中,你观察到了哪些小动物?

请记录在调查表上。

发现的地点观察到的动物

2在观察金鱼的活动中,我们观察认真观察了金鱼的身体,你能把它画下来吗?

六、观察与发现。

世界上大约有一百多万种动物。

在学习本单元时,我们对蜗牛、蚯蚓、蚂蚁、金鱼等动物进行了观察和研究,你知道动物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吗?

七、阅读与思考。

聪明的蚂蚁

地球上的蚂蚁有8000多种,数量更是不计其数。

不被人们注意的小蚂蚁在不断地繁衍,通过辛勤的“工作”创造出自己的“世界”,从一些小家族发展成庞大的蚂蚁王国。

在建立王国的过程中,蚂蚁表现出了令人叫绝的“聪明才智”。

蚂蚁经常单独地在地面上侦察食物,如果遇到一条死虫或者一小块肉骨头,不能独自搬回去,就很快地返回蚁巢,马上互通消息纠集许多同伴来共同搬运,或者各取一口,或者协力拖拉。

那么,蚂蚁是如何与同伴传递“情报”的呢?

你蹲在地上仔细观察一下,常常会看到一只蚂蚁发现了一块食物,它在奔回蚁巢时行动变得很匆忙,与另一只蚂蚁碰到一起时,还要用这两根触角互相触碰一下,刺激同伴去找食。

假若第一个发现者已经很饥饿了,它的触角摆动就会比平时更加猛烈,在巢内的活动范围也更大,使更多的同伴受到刺激出来找食。

可见,蚂蚁的活动往往是通过触角来联系的。

人们发现,在触角互相触碰的时候,发现食物的蚂蚁,并不用把食物的方向,地点“告诉”给同伴。

所有被它动员出来的同伴,并不知道走向食物的路线,不过,嗅觉比较发达的蚂蚁,却能相当准确地走向食物,因为在这种蚂蚁中,第一个发现者在返回蚁巢时,已经在沿途留下一些气味,包括食物的气味或者从它肛门排出的特殊物质的气味。

这时候,同伴们只要追随这种气味,就能比较容易地找到食物。

如果不是同一个“家族”成员,则不能够破译这些“情报”,从而确保食物为同一“家族”成员享用。

通过阅读这篇短文,你知道了关于蚂蚁的哪些知识?

你还想知道蚂蚁的哪些问题?

 

科目

科学

时间

2014.10.13

班级

3年

课题

1、生命离不开水

第(1——1)课时

学习

目标

1、认识水的作用,了解常见物体的含水量。

2、提出问题,列举事例,实验探究。

3、了解水资源状况,珍惜水资源。

评价

方法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

教学

重点

水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教学

难点

比较物体的含水量。

教法

学法

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

课前

准备

西红柿、其他蔬菜和水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