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跟踪检测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66719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82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跟踪检测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数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跟踪检测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数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跟踪检测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数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跟踪检测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数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跟踪检测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跟踪检测卷.docx

《数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跟踪检测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跟踪检测卷.docx(9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跟踪检测卷.docx

数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跟踪检测卷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跟踪检测卷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一、填空。

(每空1分,共21分)

1.欣赏下面的图形,它们分别是通过什么变换得到的?

(填“平移”或“旋转”)

2.移一移,说一说。

(1)向(   )平移了(   )格,

(2)向(   )平移了(   )格,

(3)向(   )平移了(   )格。

3.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圆有(   )条对称轴,正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

 

4.如右图,指针从B点开始,顺时针旋转180°到(   )点,指针从B点开始,逆时针旋转90°到(   )点。

5.一个五角星先向右平移了5格,再向左平移了3格。

这个五角星相当于从原来的位置向(   )平移了(   )格。

一个梯形先向上平移了7格,再向下平移了10格。

这个梯形相当于从原来的位置向(   )平移了(   )格。

6.右图中秤上有500克香蕉,拿走(   )克后,指针逆时针旋转90°。

 

二、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每题2分,共10分)

1.钟面上的时针指向数字“6”,当时针顺时针旋转90°时,时针指向数字“9”。

(  )

2.数字“6”可以通过平移的方法变成数字“9”。

(  )

3.在三角形、正方形和五边形中,五边形的对称轴最多。

(  )

4.图形平移后,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

(  )

5.将一个等边三角形顺时针旋转90°可以与原图形重合。

(  )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每题2分,共18分)

1.每年的12月2日是全国交通安全日。

下列交通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2个B.3个 C.4个

2.将一个正方形对折两次,不可能得到的图形是(  )。

A.正方形B.三角形C.梯形

3.如图是某种衣服的洗涤说明,可以利用图形的旋转得到的图案是(  )。

4.将长度是5厘米的线段向上平移10厘米,所得到的线段的长度是(  )。

A.10厘米B.5厘米C.15厘米

5.从5:

48到8:

48,时针旋转了(  )。

A.60°B.90°C.180°

6.有一个图形

,下面(  )是这个图形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

7.钟表分针的运动可看成一种旋转现象,一个标准时钟的分针匀速旋转,经过15分钟,分针旋转了(  )。

A.15°B.90°C.75°

8.仔细观察下面方格图中的涂色部分,再给1个格子涂上颜色,使涂色部分成为轴对称图形,一共有(  )种不同的涂法。

A.4B.3C.2

9.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有(  )个。

①升降梯和钟摆的运动是平移现象。

②将三角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一定能完全重合。

③一个图形绕某个固定的点旋转360°后可以回到原来的位置。

④字母E只有一条对称轴。

A.1B.2C.3

四、操作题。

(共51分)

1.画出下面每个图形所有的对称轴。

(每题2分,共8分)

2.(每题2分,共4分)

(1)把小旗先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5格。

(2)把三角形绕点B逆时针旋转90°。

3.(每题2分,共6分)

(1)以直线MN为对称轴画出图形A的轴对称图形B。

(2)把图形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C。

(3)把图形C向右平移6格,得到图形D。

4.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4分)

5.按规律接着画下去。

(每题3分,共6分)

(1)(            )

(2)(            )

6.请用三个大小相同的圆画一画。

(每题4分,共12分)

(1)组成一个只有一条对称轴的图形。

 

(2)组成一个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

 

(3)组成一个有3条对称轴的图形。

 

7.想一想,左图怎样通过平移和旋转还原成右图?

(11分)

  

 

附加题:

(10分)

在3×3的方格中,已经放了2枚棋子,如果要将它变成上下、左右都对称的图形,最少还要摆上几枚棋子?

在图中画出来。

答案

一、1.平移 平移 平移(或旋转) 旋转

2.上 2 左 4 右 6 

3.4 2 无数 3 

4.A D 

5.右 2 下 3 

6.250

二、1.√ 2.× 3.× 4.√ 5.×

三、1.C 2.C 3.C 4.B 5.B 6.C 7.B

8.B 9.B

四、1.

2.

3.

4.

5.

(1)

 

(2)

6.

(1) 

 

(2)

(3)

【点拨】本题画法不唯一。

7.左下角的图先向上平移1格,再向右平移1格,右侧的图绕其左下角逆时针旋转90°。

附加题:

最少还要摆上3枚棋子。

 

 

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以《我的青春阅读》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络空间中汲取知识;你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著;你也可以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圣今贤对话的乐趣……

当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

【答案】我的青春阅读

记得有个智者这样忠告过:

生活里,要善于阅读那本无字的书。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生活就是一场场温和细腻的诗情画意;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生活更是这一场场的简单明朗,却又不加修饰。

但走过这回味悠长的岁月,经过这些鲜翠嫩绿的日子,在蓦然回首处才会发现,这简洁生动的生活,这宽阔明朗的心地,才是那本无字的书,

西游记里有这么个情节:

师徒四人取经回来的半路上,才发现那些取回来的经书空无一字。

是他们的失误吗?

是佛祖的故意捉弄吗?

都不是。

其实,人生就是一本需要阅读的无字书,每个人的人生之路不可复制,自己的路就在自己脚下。

在这深情款款的岁月,阅读着生命,阅读着生活,生活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黯淡萧条的境遇,忧愁抑郁的心境,懵懂青涩的日子,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必修课。

即使小心翼翼地不去主动招惹那些缠人的烦恼,这种种烦恼也会随时随地充盈心头。

而剑拔弩张的各种执着,更是壮大了那些烦恼的力量,更加让那些浓浓的烦恼溢满了生活。

这如同初春嫩绿的树芽般的青春岁月,也不会逃离那些烦恼的侵扰。

对童年的失落,对未来的向往,对现实的迷茫,被各种烦恼蒸煮着的生活,也涌动着淡淡的愁绪。

生活的过往,需要的不是迷失于烦恼,而是读懂那些烦恼,超越那些烦恼,读懂生活,活出生活的惬意和恬淡。

青春不是一场失意的蜷缩,对生活的积极面对、积极改变,才是对青春最大的致敬。

生活的禅法,单纯而繁复、憨拙而聪灵、岑寂而鲜活。

它需要那出那份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去直面一切躁动着的烦恼困惑,去把那些如夏天的空气般溽热的烦恼,去转化为一场生动而温和的宽厚。

这不仅是青春的意义,更是对青春、对生命最大的致敬。

生活不是一场在各种烦恼打击下的垂头丧气,而是需要站成一棵树的样子,抖擞着满身精神,一枝一条,一梗一叶,一地绿荫,一片葱茏。

生活更像是一场回味悠长的经过,也许等年华老去的时候,才会真正去仔细回味这生气盎然的生活。

生活不应该是一场面对回忆的后悔,因为生活里的一切都可以被我们认真把握,都可以被我们努力改变。

生命从来就是一场积极努力,不懈怠,不懒惰,不消极,勇敢地去直面那些烦恼,去改善那些所有的境遇,去承担哪些所有的重量,这就是我们对生命勤奋积极的阅读,这才是我们光芒万丈的青春。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

题目是《我的青春阅读》,关键词是“阅读”,“我的”和“青春”是“阅读”的限定修饰语。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

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

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

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

阅读可以改变命运,但并不是一定改变命运。

所以作文时可以围绕阅读方式来谈谈自己的青春阅读。

比如,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络空间中汲取知识;你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著;还可以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圣今贤对话的乐趣。

也可以结合个人的阅读体验和思考,谈谈自己的青春阅读。

写写自己的阅读体验,也可以写自己的阅读收获,还可以写自己对阅读有关问题的思考。

不管些什么方面的内容,都要注意题目要求:

不少于800字。

点睛:

命题作文是传统的作文考试方式。

有人说命题作文是“戴着镣铐跳舞”。

意思是命题作文限制得过死,不利于同学们发挥习作个性。

其实,我们只要把握命题作文的写作规律,一样可以写得精彩。

命题作文,审题非常关键,拿到作文题目,要解决三方面问题:

1、确定文章体裁;2、划定取材范围;3、掌握写作重点。

要写好一篇命题作文,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步:

精细审题。

一般情况下,审题应做到“瞻前顾后、一字不漏”,明确题目的范围及重点,找准“题眼”。

第二步:

精深立意。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

中心犹如文章的灵魂,必须正确、集中、深刻。

第三步:

精心选材。

力争用与众不同的材料,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

第四步:

精彩表达。

表达包括结构和语言两个方面。

确立了中心,选好了材料,就要考虑文章的谋篇布局。

此外,还要精心锤炼词语,巧用修辞手法,力求让文章语言“活”起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曾永义《愉快人间》说:

“为了‘人间愉快’,就要‘人间处处开心眼’,就要具备担荷、化解、包容、观赏等四种能力,达成‘莲花步步生’的境界。

”这是一段充满生命智慧的哲思。

“人间愉快”,可以是敞开心胸、放宽眼界的自得;可以是承担责任、化解问题的喜悦;可以是对周遭事物的谅解和包容;可以是观照生活情趣的艺术……。

请你以“人间愉快“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可叙述,可议论,可抒情,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答案】人间愉快

愉快,听上去是一个很“大”的词。

很多人一生都在寻求愉快,但到了垂暮之年,终于有时间坐在摇椅上,享受午后的慵懒阳光时,才发现,愉快其实就在身边。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特别喜欢绘画,但其实那只能称为涂鸦。

我喜欢拿着五颜六色的水彩笔在白纸上涂涂抹抹,画一些别人根本看不懂的线条与图形。

但在我的眼里,它们也许是我在树枝间看到的一只麻雀,或是在阳台上无意中注意到的一株幼苗,抑或是傍晚天边的那一片灿烂的火烧云……也许我永远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画家,但小时候的我,拿着画笔,用画来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无疑是愉快的。

愉快,其实就在于你可以用所爱的方式去展现生活。

稍大一些,我又爱上了摄影。

与其说喜欢在那些变幻莫测的光影中找寻最美的状态,不如说我喜欢用这种瞬间“凝固”的方式记录生活中点滴的美。

我拍摄的照片也许并不专业,甚至有些许模糊。

但每当我回顾那些照片时,它记录下的情景却仿若重现,也让我重温了当时的愉快。

毋庸置疑,那个手举照相机,透过相机屏幕,小心翼翼地将自己认为“美”的东西一一记录下来,并在成功后手舞足蹈地与父母分享的我,是愉快的。

愉快,在于你珍视生活中细微的美,并用心想把它留住。

后来,我渐渐喜欢上了登山。

纵然,爬山的过程很累,但当我站在山顶,俯瞰大地,看到山下小小的人影穿梭在那些街道上时;当我仰望天空,看到远处的云海仿佛触手可及时;当我回望来路,看到已走过了那些数不清的台阶时,那种战胜自己的胜利感带给我无与伦比的愉快。

愉快,就在于你不断地挑战自己,不断地努力,不轻言放弃,直到成功地站上山巅。

毫无疑问,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我们可以选择用自己的方式体味生活,可以学着珍惜、把握生活中点滴的美好,这样,才能收获真正的人间愉快。

【解析】

【详解】

本题属于命题作文,从内涵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观点型命题作文。

论题型命题作文。

命题提供的是一个观点所属的范围,具体的观点需要我们对论题进行分析和切割,

寓意型命题作文。

命题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表面的意义,更有隐含意义。

关系型命题作文。

命题采用两个或三个词语,中间用间隔号或“与”“和”等词连接,这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本次作文的题目是“人间愉快”,重点在“愉快”,材料中已经给出解释:

可以是敞开心胸、放宽眼界的自得;可以是承担责任、化解问题的喜悦;可以是对周遭事物的谅解和包容;可以是观照生活情趣的艺术……考生可以就此取材作文。

命题老师希望考生必须具备担荷、化解、包容、观赏等四种能力,因此,考生必须不能太肤浅,只停留在吃喝玩乐的感官愉悦。

“人间愉快”是长年以来逐渐体悟的一种生命境界,甚至于认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立意上:

应论述承担生命的意义,“生活小确幸”,例如观赏一只猫的表情、读书读累了抬头望见皎洁的月光等,从中反思“人间愉快”的来源。

如自愿当义工的经历,在助人过程中,不但解除自己心中的郁闷,也获得别人感谢,这就是最好的回馈。

要有写作深度,如“如果双手握紧名利不放,就无法空出手来去开天辟地。

如果双眼紧盯着目标,就无法看见背后的洞天福地”,再如“心中的小恶魔不作怪,取而代之的就是人间愉快”,又如“一个人笑,两个人都会快乐,何况是一群人”这样的语句。

【点睛】

命题类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如下,

(一)增加词语法,有一些命题作文题比较宽泛,有时让人摸不着边际,可以采用“增加词语法”。

具体步骤:

第一步,明确已给题目含义(内涵和外延),第二步,在题目的或前或后或中间加上词语,达到缩小外延、化大为小、明确范围的目的,第三步,根据所添加的词语确定写作的中心(主旨、主题、中心论点),确立观点时,可以用判断句或者条件句来表达自己的爱憎情感,确定自己肯定什么,否定什么。

(二)抓关键词法,命题作文题目中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就是写作的重点。

具体步骤:

第一步,确定词语结构,明确写作范围和对象,辨清写作重点。

在偏正短语的题目中,中心词往往就是写作的对象,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往往体现了题目的特殊要求,它也往往就是题眼。

在动宾短语的题目中,宾语一般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对象,而动词一般是写作的重点所在,它也往往就是题眼。

在主谓短语的题目中,谓语部分常常是写作的重点,它也往往就是题眼。

比如本题中的“愉快”,应是写作的重点。

第二步,找到可以拓展联想的词语,运用联想和想象确定自己熟悉的主题。

(三)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法(即化具体为抽象,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有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我们需要化实为虚,抽象概括;有些命题比较抽象,我们需要化虚为实,找到抓手;还有些命题可能虚实兼备,我们则需要虚实结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周国平先生对当代人的精神状况作过这样的描述:

“精神生活的平庸化是我们时代的一个明显事实。

在精神领域,不管幸运还是不幸,每个人独自承担拯救自己灵魂的责任,这将是许多代人的命运。

热情的理想家所能做到的,至多是鼓舞人们自救,而不是充当救世主。

精神自救是精神健康的标志,即使没有哲学和哲学家,我们也有不满和自救的需要。

请以“精神的自救”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可以叙述自己或别人的经历,也可以表达感悟和思考。

注意:

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精神的自救

人生在世,处于何种心态,拥有怎样的精神很重要。

在精神普遍平庸的当今,我们首先要拯救自己的精神,然后才能担当责任,兼济天下。

当“3·11”日本大地震的消息传来时,我们本以为失去亲人的日本人将会满面痛苦,整个国家将会陷入一片沉痛气氛中。

然而,打开电视、电脑,所看到的画面让人震惊:

地震灾区的市民有序地在超市排队买生活用品;有的安然、平静地坐在宽敞的避震区;有的在电话亭外有秩序地排队等待着给亲人打电话,报平安……若不是屏幕上写着“日本大地震”等字样,我简直不相信这会是震后人民的反应!

面对灾难,他们隐忍着悲痛情怀,理性地对待灾后救援。

这应该是“精神自救”的极好范例。

抛开历史的仇恨,用客观的眼光看待日本,他们确确实实地做到了精神的自救,他们能如此镇定地对待苦难,是因为他们拥有坚定的自救精神。

当今社会,有多少精神缺失的人,他们将毒奶粉送入婴儿的嘴里,他们将瘦肉精端上人们的餐桌,将馒头染色,他们将公园里的盆景据为己有,他们将道路旁的公共设施随意毁坏……如果不进行一场“精神自救”的革命,我们的社会将毫无信义和秩序可言。

“精神的自救”需要信心,需要意志,更需要顽强的毅力。

当黑暗遮蔽了光明,“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毅然投入汨罗江,这是屈原对自己精神的自救,他不希望自己的精神被玷污,于是采用这种极端的方法来拯救精神。

渔父对他的劝告他不听取,他要让自己的精神存活下来,传递给后人。

当伟大的思想遭遇强暴,生命颠簸于急流险滩,孔子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的精神自救便是坚定信念,怀抱理想,相信未来。

从皇帝成为阶下囚应该不是滋味,一般人很可能会熄灭生命之火,但李煜却以赋诗填词来陶冶情操,拯救自己的精神,因为他的精神自救,中国文学也就多了“春花秋月”的词韵。

精神自救是精神健康的标志,每一个人都有不满和自救的需要。

在精神生活匮乏的现在,我们应该拯救自己的精神,不能等待救世主的降临,更不能坐以待毙。

我们要为自己的精神与灵魂负起责任,更要让精神之火熊熊燃烧,绵延不绝。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是一则命题作文,命题是“精神的自救”,这是一个关于人与自我的话题,直指人的心灵,符合高考命题的趋势。

写好这篇文章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

这则材料透露出三方面的意思:

一是当今时代存在着精神生活平庸化的现象;二是每个人都有独自承担拯救自己灵魂的责任;三是精神自救是精神健康的标志,精神的缺失要靠自救来完成。

理解了这三层意思,就可以进行立意了。

可从以下几方面构思:

(1)什么是“精神的自救”。

简单地讲,“精神的自救”,就是从精神的层面对自己进行思考、反省、修正和调整,从而加强道德修养,提升精神境界。

(2)为什么要进行“精神的自救”。

可列举现象,阐述当代人精神的缺失。

如缺少应有的信仰和信念,精神颓废,萎靡不振,人心浮躁,功利至上,以“自我”为中心。

或缺少应有的基本道德。

如瘦肉精、毒奶粉、地沟油、注水肉、苏丹红、漂白剂等事件屡禁不绝。

缺少应有的基本文明行为,如乱吐乱扔、破坏环境、毁坏公共设施等行为屡见不鲜。

(3)怎样进行“精神的自救”。

可阐述“精神自救”的具体方式和途径。

如多读书,吸收前人的精神营养。

多思考,经常自省。

多学习,补充精神给养。

(4)“精神自救”的艰巨性、复杂性。

“精神自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努力,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5)只有“精神自救”,才能成为人格完善的人。

要明确表达自己对“精神自救”的理解,力求把见解说深说透,但也要注意辩证思考。

注意论证的全面性与层次性。

从文体上看,本题没有限定文体,故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如写议论文,要有明确的观点,有充足的论据,有清晰的论证思路;如写记叙文,要注意所叙之事必须真实感人,把握好感情基调,主题要积极向上,注意在行文中将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生动细腻地描写出来;要叙议结合,在叙事中恰当地穿插抒情议论,深化主题。

【点睛】

作为命题作文,要充分吸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确定文章的写作走向。

命题人往往通过题面中的某个字词或字词之间的某种关系,向考生展示一些信息,我们要认真地领会和推敲。

敲定一定的质,即文题点示考生应表达怎样的旨意,抒发何种感情,从而形成哪种走向的文面氛围。

框定一定的量,即对出现在笔下的这篇作文中的人与事、情与理、时与空的量,作出某种限定:

或一人或多人,或一事或数事,或瞬间或久远等等。

要切中题旨文意,暗合命题要求。

命题人总是从《新课程标准》出发,紧扣教材,巧拟文题,从某个角度去测试考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

为此,我们必须整体揣摩出命题人的意图,把握作文的主题选材范围、结构等,以利正确定向下笔。

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突出个人感受最深的材料。

众所周知,我们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记自己熟悉的事,谈自己熟悉的问题,才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才能写出内容充实、重点突出的好文章来。

为此,我们一定要把文题与自己熟悉的内容对接,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把作文引入得心应手、挥洒自如的境地。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青春,是一边流泪一边微笑的成长过程。

请以“我迈过了那道坎”或“我想迈过那道坎”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要求:

①两题中任选一题;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姓名;③书写规范工整。

【来源】安徽省马鞍山市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

【答案】我迈过了那道坎

“又输了,不玩了。

”话音未落,我手一掀,象棋子滑落棋盘,散落一地。

有几枚棋子,也许是摔疼了,也许是输的次数太多了,滚到茶几下面藏了起来。

“不像话,没出息。

”爸爸点上烟,坐在沙发上,慢慢的吸着,目不转睛的盯着我,既不生气,也不着急。

我被看毛了,怒目而视,冲爸爸喊:

“别抽了,别在屋里抽烟。

爸爸掐灭了烟,半晌没说话。

我气还未消,用脚踢了几个地上的棋子。

这时爸爸左手举着面包,右手举着苹果,向我晃了晃,心平气和的说:

“儿子,你看,农民不知道当年会不会发生干旱或洪涝,他们都要劳作。

怕天灾就不干活了吗?

不干活就没吃的。

同样,你怕输,就什么都干不成,什么都学不会,长大也不会有出息。

那一年我六岁,爸爸讲的道理能懂。

收拾好残局,收拾好心情,继续和爸爸鏖战。

输棋虽生气,但不会无理取闹,我不怕输了,我要迈过那道坎。

我终于熬到咸鱼翻身的时候,并且发现了新大陆。

有一天,大姨夫来家里串门,和爸爸对弈,竟然胜了,胜了好几局,可替我“报仇雪恨”了,我似乎找到了知音。

以后每逢去大姨家,我都会和姨夫过招,我总是输。

可我不怕输,和高手过招能学到真本事。

大姨夫耐心的给我讲棋谱,讲思路,使我的棋艺大有进步。

不怕输是我制胜的法宝,带着它我要闯江湖去了。

夏天晚饭后,小区花园的灯下,几位爷爷定时定点的下象棋,我蹲在一旁,观棋不语,我不仅看热闹,还看门道。

过了一段时间,几位爷爷看我按时点卯,就说:

“小家伙,手痒吗?

上来露一手吧。

”我没推辞,大大方方的接受了邀请,心里盘算着怎样才能胜出。

姜还是老的辣,我没胜出,打个平手。

一天又一天的磨砺,爷爷们是我的免费陪练,在磨练中,我终于胜出了。

我从一个小屁孩长大了,经历了一些事,懂得不能怕输,怕输就没有赢的资格。

棋如人生,人生如棋。

山外青山楼外楼,用平和的心态去迎接强者的挑战,站在“高人”的肩上,增加了高度,还有迈不过去的坎吗?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题是一道材料+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的题目是命题者确定的,是唯一的,不容变更的。

考生审题时,要做到字字落实,有所侧重。

字字落实实际上就是把题目中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写清楚。

本题作文要求两题中任选一题,题目是“我迈过了那道坎”和“我想迈过那道坎”。

“我迈过了那道坎”这个题目由这样几个词语组成:

我,迈过了,那、道、坎。

我们要对这几个词语逐一落实,“那道坎”点明了特定的事物,这是一种明确的限制,其中的“坎”是一个比喻。

它既可以比喻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遭遇的艰难、挫折,也可以喻指一个家庭、社会乃至一个国家发展、前进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困难、矛盾和不足等。

所以,学生既可以从小处入手,也可以从大处着眼,从世界、国家、民族、文化角度来写这道坎。

“我迈过了那道坎”一是暗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