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第十一次作业.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65989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第十一次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生物化学第十一次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生物化学第十一次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生物化学第十一次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生物化学第十一次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第十一次作业.docx

《生物化学第十一次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第十一次作业.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化学第十一次作业.docx

生物化学第十一次作业

第十一次作业

1、hydrogenbond氢键:

与电负性大的原子X(氟、氯、氧、氮等)共价结合的氢,如与负电性大的原子Y(与X相同的也可以)接近,在X与Y之间以氢为媒介,生成X-H…Y形的键。

这种键称为氢键。

2、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机制

酶的催化机理和一般化学催化剂基本相同,也是先和反应物(酶的底物)结合成络合物,通过降低反应的能来提高化学反应的速度,在恒定温度下,化学反应体系中每个反应物分子所含的能量虽然差别较大,但其平均值较低,这是反应的初态。

S(底物)→P(产物)这个反应之所以能够进行,是因为有相当部分的S分子已被激活成为活化(过渡态)分子,活化分子越多,反应速度越快。

在特定温度时,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是使1摩尔物质的全部分子成为活化分子所需的能量(千卡)。

酶(E)的作用是:

与S暂时结合形成一个新化合物ES,ES的活化状态(过渡态)比无催化剂的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活化分子含有的能量低得多。

ES再反应产生P,同时释放E。

E可与另外的S分子结合,再重复这个循环。

降低整个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使在单位时间内有更多的分子进行反应,反应速度得以加快。

如没有催化剂存在时,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的反应(2H2O2→2H2O+O2)需要的活化能为每摩尔18千卡(1千卡=4.187焦耳),用过氧化氢酶催化此反应时,只需要活化能每摩尔2千卡,反应速度约增加10^11倍。

3、PPP途径产生的主要中间产物及其功能氧化部分

第一步和糖酵解的第一步相同,在已糖激酶的催化下葡萄糖生成6磷酸葡萄糖。

后来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这也是磷酸戊糖途径的限速酶)(Glucose-6-phosphat-dehydrogenase),6-磷酸葡糖酸内酯酶(6-Phosphogluconolactonase)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hosphogluconatdehydrogenase)的帮助下生成5-磷酸核酮糖。

非氧化部分

其实是一系列的基团转移反应。

在5-磷酸核酮糖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一系列基团转移反应,将核糖转变成6-磷酸果糖和3-磷酸甘油醛而进入糖酵解途径。

这需要有酶的帮助,比如转羟乙醛酶可以转移两个碳单位。

而转二羟丙酮基酶则可转三个。

4、酶作用机理的酶共价调节的类型与机制:

他是一类由其它酶对其结构进行可逆共价修饰,使其处于活性和非活性的互变状态,从而调节酶活性。

共价调节酶一般都存在相对无活性和有活性两种形式,两种形式之间互变的正、逆向反应由不同的酶催化。

磷酸化是可逆共价修饰中最常见的类型。

共价调节酶主要有磷酸化/脱磷酸化和腺苷酸化/脱腺苷酸化两种形式,此外还有甲基化/脱甲基化,乙酰基化/脱乙酰基化等。

如E.coli谷氨酰胺合成酶及一些其它的酶,它们受ATP提供的腺苷酰基的共价修饰或酶促脱腺苷酰基而调节酶活性。

如糖原磷酸化酶有两种形式:

活性较高形式——磷酸化酶a,是由四个亚基组成的寡聚酶,每一个亚基含有一个被磷酸化的Ser残基;活性较低形式——磷酸化酶b,由两个亚基组成。

两分子的磷酸化酶b在磷酸化酶b激酶的催化下,每个亚基上的Ser14残基接受ATP提供的磷酸基团,形成四聚体的磷酸化酶a。

磷酸化酶a在磷酸化酶磷酸酶的作用下脱去磷酸基又转变为磷酸化酶b。

磷酸化酶的活性形式和非活性形式之间的平衡,使磷酸基共价地结合到酶分子上或从酶分子上脱下,从而调节控制此酶的活性。

5、蛋白质合成后的主要加工与修饰:

1.N端甲酰基或N端aa的除去:

2.信号肽(signalpeptide)的切除

3.二硫键的形成

4.氨基酸的修饰:

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羟基化、泛酸化、糖基化等

5.切去新生肽链中非功能所需的肽段:

6.高级结构的形成: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高级结构,多肽链的折叠在肽链

合成没有结束时就已经开始

6、细胞代谢间的联系与区域化的生理学意义:

7、酶作用机理的酶别构调节的作用及意义:

别构酶(allostericenzyme)一种其活性受到结合在活性部位以外部位的其它分子调节的酶。

调节物也称效应物或调节因子。

一般是酶作用的底物、底物类似物或代谢的终产物。

调节物与别构中心结合后,诱导或稳定住酶分子的某种构象,使酶的活性中心对底物的结合与催化作用受到影响,从而调节酶的反应速度和代谢过程,此效应称为酶的别构效应(allostericeffect)。

因别构导致酶活力升高的物质,称为正效应物或别构激活剂,反之为负效应物或别构抑制剂。

不同别构酶其调节物分子也不相同。

有的别构酶其调节物分子就是底物分子,酶分子上有两个以上与底物结合中心,其调节作用取决于分子中有多少个底物结合中心被占据。

别构酶的反应初速度与底物浓度(V对[S])的关系不服从米氏方程。

而是呈现S形曲线。

S形曲线表明,酶分子上一个功能位点的活性影响另一个功能位点的活性,显示协同效应(cooperativeeffect),当底物或效应物一旦与酶结合后,导致酶分子构象的改变,这种改变了的构象大大提高了酶对后续的底物分子的亲和力。

结果底物浓度发生的微小变化,能导致酶促反应速度极大的改变。

10、脂肪酸ß-氧化与脂肪酸合成的异同

机体内的脂肪酸大部分来源于食物,为外源性脂肪酸,在体内可通过改造加工被机体利用。

同时机体还可以利用糖和蛋白转变为脂肪酸称为内源性脂肪酸,用于甘油三酯的生成,贮存能量。

合成脂肪酸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和哺乳期乳腺,另外脂肪组织、肾脏、小肠均可以合成脂肪酸,合成脂肪酸的直接原料是乙酰CoA,消耗ATP和NADPH,首先生成十六碳的软脂酸,经过加工生成机体各种脂肪酸,合成在细胞质中进行。

肝和肌肉是进行脂肪酸氧化最活跃的组织,其最主要的氧化形式是β-氧化。

此过程可分为活化,转移,β-氧化共三个阶段。

脂酰CoA在线粒体基质中进入β氧化要经过四步反应,即脱氢、加水、再脱氢和硫解,生成一分子乙酰CoA和一个少两个碳的新的脂酰CoA。

11.磷酸戊糖途径的意义和作用:

磷酸戊糖途径也称为磷酸戊糖旁路(对应于双磷酸已糖降解途径,即Embden-Meyerhof途径)。

是一种葡萄糖代谢途径。

这是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可以因应不同的需求而产生多种产物,显示了该途径的灵活性。

磷酸戊糖途径的任务

  1产生NADPH

  2生成磷酸核糖,为核酸代谢做物质准备

  3分解戊糖

  过程

  磷酸戊糖途径可以分为氧化和非氧化两个部分。

  氧化部分

  第一步和糖酵解的第一步相同,在已糖激酶的催化下葡萄糖生成6磷酸葡萄糖。

后来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这也是磷酸戊糖途径的限速酶)(Glucose-6-phosphat-dehydrogenase),6-磷酸葡糖酸内酯酶(6-Phosphogluconolactonase)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hosphogluconatdehydrogenase)的帮助下生成5-磷酸核酮糖。

  非氧化部分

  其实是一系列的基团转移反应。

在5-磷酸核酮糖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一系列基团转移反应,将核糖转变成6-磷酸果糖和3-磷酸甘油醛而进入糖酵解途径。

这需要有酶的帮助,比如转羟乙醛酶可以转移两个碳单位。

而转二羟丙酮基酶则可转三个。

  调节

11、  虽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是磷酸戊糖途径的限速酶,但是磷酸戊糖途径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底物和产物浓度的变化实现的。

它是一“旁路”。

当机体需要NADPH和磷酸核糖的时候,葡萄糖就会流入这一途径。

特别是在脂肪酸和固醇合成发生的地方。

糖酵解途径与糖异生作用的酶促催化反应的异同:

糖酵解中有三步反应都是强放热反应,它们分别是:

  1葡萄糖经己糖激酶催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ΔG=-33.5kJ/mol

  26磷酸果糖经磷酸果糖激酶催化生成1,6二磷酸果糖ΔG=-22.2kJ/mol

  3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经丙酮酸激酶生成丙酮酸ΔG=-16.7kJ/mol

  这三步反应在糖异生种会这样被绕过

  1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6磷酸葡萄糖生成葡萄糖

  2果糖1,6二磷酸酶催化1,6二磷酸果糖生成6磷酸果糖。

12、  3丙酮酸在一元羧酸转运酶的帮助下进入线粒体,在丙酮酸羧化酶的催化下,消耗一分子ATP,生成草酰乙酸。

草酰乙酸不能通过线粒体膜。

在苹果酸-天冬氨酸循环里草酰乙酸通过了线粒体膜之后,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激酶的帮助下成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反应消耗一分子GTP。

13、EMP-TCA循环途径与氨基酸代谢的关系:

14、真核mRNA与原核mRNA结构的异同:

原核生物mRNA:

先导区(含Shine-Dalgarno(SD)sequence)+翻译区(多ORF,多顺反子)+末端序列

真核生物Mrna:

“帽子”(m7G-5´ppp5´-N-3´p)+单顺反子+“尾巴”(PolyA)

15、嘌呤和嘧啶从头合成途径和补救合成途径的异同:

嘌呤补救合成途径

嘧啶补救合成途径:

嘌呤从头合成途径:

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CO2等简单物质为原料合成嘌呤核苷酸的过程,称为从头合成途径(denovosynthesis),是体内的主要合成途径。

16、鸟氨酸循环部位、过程、关键酶和意义

总反应:

NH3+CO2+3ATP+天冬氨酸+2H2ONH2-CO-NH2+2ADP+2+AMP+PPi+延胡索酸

意义:

此循环生成尿素并将其排出体外,进行氮的循环。

17、葡萄糖的氧化途径、关键酶和生理意义:

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①糖氧化成丙酮酸。

葡萄糖进入细胞后经过一系列酶的催化反应,最后生成丙酮酸的过程,此过程在细胞质中进行,并且是不耗能的过程;②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基质中脱羧生成乙酰CoA;③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

关键酶是磷酸果糖激酶。

 

18、肽链合成的过程、延伸方向和中止方式: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方向:

N端→C端,mRNA的翻译方向:

5ˊ→3ˊ。

步骤:

氨基酸活化,肽链起始,肽链延长,肽链的终止和释放,肽链合成后的加工。

终止:

释放因子(releasefactorRF)能识别终止密码子与终止密码子结合。

19、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结构特征和生理意义

肌红蛋白:

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上的疏水侧链大都在分子内部,亲水侧链多位于分子表面,因此其水溶性较好。

  三级结构

  有8段α-螺旋区

  每个α-螺旋区含7~24个氨基酸残基,分别称为A、B、C…G及H肽段。

  有1~8个螺旋间区

  肽链拐角处为非螺旋区(亦称螺旋间区),包括N端有2个氨基酸残基,C端有5个氨基酸残基的非螺旋区

  内部存在一口袋形空穴,血红素居于此空穴中

  血红素是铁卟淋化合物,它由4个吡咯通过4个甲炔基相连成一个大环,Fe2+居于环中。

  铁与卟啉环及多肽链氨基酸残基的连接:

铁卟啉上的两个丙酸侧链以离子键形式与肽链中的两个碱性氨基酸侧链上的正电荷相连。

血红素的Fe2+与4个咯环的氮原子形成配位键,另2个配位键1个与F8组氨酸结合,1个与O2结合,故血红素在此空穴中保持稳定位置。

这种构象非常有利于运氧和储氧功能,同时也使血红素在多肽链中保持稳定。

血红蛋白:

分子结构:

每一血红蛋白分子由一分子的珠蛋白和四分子亚铁血红素组成,珠蛋白约占96%,血红素占4%。

  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由四个亚基构成,分别为两个α亚基和两个β亚基,在与人体环境相似的电解质溶液中血红蛋白的四个亚基可以自动组装成α2β2的形态。

  血红蛋白的每个亚基由一条肽链和一个血红素分子构成,肽链在生理条件下会盘绕折叠成球形,把血红素分子抱在里面,这条肽链盘绕成的球形结构又被称为珠蛋白。

血红素分子是一个具有卟啉结构的小分子,在卟啉分子中心,由卟啉中四个吡咯环上的氮原子与一个亚铁离子配位结合,珠蛋白肽链中第8位的一个组氨酸残基中的吲哚侧链上的氮原子从卟啉分子平面的上方与亚铁离子配位结合,当血红蛋白不与氧结合的时候,有一个水分子从卟啉环下方与亚铁离子配位结合,而当血红蛋白载氧的时候,就由氧分子顶替水的位置

生理意义

  血红蛋白的四级结构对其运氧功能有重要意义。

它能从肺携带氧经由动脉血运送给组织,又能携带组织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经静脉血送到肺再排出体外。

现知它的这种功能与其亚基结构的两种状态有关,在缺氧的地方(如静脉血中)亚基处于钳制状态,使氧不能与血红素结合,所以在需氧组织里可以快速地脱下氧;在含氧丰富的肺里,亚基结构呈松弛状态,使氧极易与血红素结合,从而迅速地将氧运载走。

亚基结构的转换使呼吸功能高效进行。

20、端粒酶(telomerase):

是基本的核蛋白逆转录酶,可将端粒DNA加至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

端粒在不同物种细胞中对于保持染色体稳定性和细胞活性有重要作用,端粒酶能延长缩短的端粒(缩短的端粒其细胞复制能力受限),从而增强体外细胞的增殖能力。

端粒酶在正常人体组织中的活性被抑制,在肿瘤中被重新激活,端粒酶可能参与恶性转化。

端粒酶在保持端粒稳定、基因组完整、细胞长期的活性和潜在的继续增殖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21、遗传密码有哪些基本特性:

1.连续性。

mRNA的读码方向从5'端至3'端方向,两个密码子之间无任何核苷酸隔开。

mRNA链上碱基的插入、缺失和重叠,均造成框移突变。

  2.简并性。

指一个氨基酸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密码子。

密码子的第三位碱基改变往往不影响氨基酸翻译。

  3.摆动性。

mRNA上的密码子与转移RNA(tRNA)J上的反密码子配对辨认时,大多数情况遵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也可出现不严格配对,尤其是密码子的第三位碱基与反密码子的第一位碱基配对时常出现不严格碱基互补,这种现象称为摆动配对。

  4.通用性。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整套密码,从原核生物到人类都通用。

但已发现少数例外,如动物细胞的线粒体、植物细胞的叶绿体。

22、酮体:

在肝脏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

肝脏具有较强的合成酮体的酶系,但却缺乏利用酮体的酶系。

  酮体是脂肪分解的产物,而不是高血糖的产物。

进食糖类物质也不会导致酮体增多。

23、hnRNA的概念:

heterogeneousnuclearRNA系heterogeneousnuclear之缩写。

核内不均一RNA为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核中的不稳定、大小不均的一组高分子RNA(分子量约为105~2×107,沉降系数约为30—100S)之总称。

占细胞全部RNA之百分之几,在核内主要存在于核仁的外侧。

认为hnRNA多属信使RNA(messengerribonucleicacid,mRNA)之先驱体,包括各种基因的转录产物及其成为mRNA前的各中间阶段的分子,在5’末端多附有间隙结构,而3’的末端附有多聚腺苷酸聚合酶分子。

这些hnR-NA在受到加工之后,移至细胞质,作为mRNA而发挥其功能。

大部分的hnRNA在核内与各种特异的蛋白质形成复合体而存在着。

24、EMP的生物学意义

EMP途径是指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同时释放出少量ATP的过程。

  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只是生成两分子的主要中间代谢产物:

3-磷酸-甘油醛。

  第二阶段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释放能量合成ATP,同时形成两分子的丙酮酸。

EMP途径的第一阶段中,葡萄糖在消耗ATP的情况下被磷酸化,形成葡萄糖-6-磷酸。

葡萄糖-6-磷酸进一步转化为果糖-6-磷酸,然后再次被磷酸化,形成果糖-1,6-二磷酸。

在醛缩酶催化下,果糖-1,6-二磷酸裂解成两个三碳化合物:

3-磷酸甘油醛与磷酸二羟丙酮。

此阶段的反应并不涉及电子转移。

在第二阶段中,3-磷酸甘油醛首先转化为1,3-二磷酸甘油醛,此过程是氧化反应,辅酶NAD+接受氢原子,形成NADH。

同时3-磷酸甘油醛接受无机磷酸被磷酸化。

与上述的葡萄糖-6-磷酸的有机磷酸键不同,二磷酸甘油醛中的两个磷酸键属于高能磷酸键。

在其后来的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成3-磷酸甘油酸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成丙酮酸的反应过程中,高能磷酸键的能量转移导致ATP的合成。

25、氨基酸骨架进入TCA循环的途经:

形成乙酰COA的途径

1.经丙酮酸到乙酰COA的途径——氨基酸转变为丙酮酸的途径

2.经乙酰乙酰-COA到乙酰-COA的途径

二.α-戊酮二酸途径

三.形成琥珀酸-COA的途径

四.形成延胡索酸途径

五.形成草酰乙酸途径

26、奇数碳原子的脂肪酸代谢步骤及其与偶数碳原子脂肪酸β-氧化途经的异同

奇数碳原子脂肪酸,经过β-氧化除生成乙酰CoA外还生成一分子丙酰CoA,某些氨基酸如异亮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的分解代谢过程中有丙酰CoA生成,胆汁酸生成过程中亦产生丙酰CoA。

丙酰CoA经过羧化反应和分子内重排,可转变生成琥珀酰CoA,可进一步氧化分解,也可经草酰乙酸异生成糖

1.合成:

中间产生—SH与acglcarrierPr连接,分解—SH与coA连接

2.合成:

cytosal,分解:

mitochondria

3.合成的酶是一个亚基的

4.辅酶是NADPH/NADP+,分解代谢是NADH/NAD+和FAD/FADH2

27、Komberg酶

28、Saccharides:

定义:

糖是多羟醛或多羟酮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

29、、Mutarotation:

变旋现象是环状单糖或糖苷的比旋光度由于其α-和β-端基差向异构体达到平衡而发生变化,最终达到一个稳定的平衡值的现象。

变旋现象往往能被某些酸或碱催化。

30、

31、  由于单糖溶于水后,即产生环式与链式异构体间的互变,所以新配成的单糖溶液在放置的过程中其旋光度会逐渐改变,但经过一定时间,几种异构体达成平衡后,旋光度就不再变化,这种现象叫变旋现象。

31、saponificationnumberorvalue:

皂化数量或价值,油脂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皂化类油脂和不皂化类油脂两大类。

都是从动植物体制备得来的,不溶于水而且密度比水小的油脂,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油脂在化学成分上都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所生成的酯,属于酯类,主要成分是脂肪,这类油脂与碱能发生作用,分解成能溶于水的脂肪酸盐(肥皂)和甘油:

(RCOO)3C3H5+3NaOH→3RCOONa+C3H5(OH3)这种反应叫皂化反应,也叫皂化作用。

32、configuration:

构型,一个有机分子中各个原子特有的固定的空间排列。

比如:

正·异·顺(Z)·反(E)·R·S·这种排列不经过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是不会改变的。

构型的改变往往使分子的光学活性发生变化。

区别于构象(conformation)

构型指在立体异构体中取代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取向。

33、EMP途径和意义EMP途径是指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同时释放出少量ATP的过程。

  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只是生成两分子的主要中间代谢产物:

3-磷酸-甘油醛。

  第二阶段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释放能量合成ATP,同时形成两分子的丙酮酸。

EMP途径的第一阶段中,葡萄糖在消耗ATP的情况下被磷酸化,形成葡萄糖-6-磷酸。

葡萄糖-6-磷酸进一步转化为果糖-6-磷酸,然后再次被磷酸化,形成果糖-1,6-二磷酸。

在醛缩酶催化下,果糖-1,6-二磷酸裂解成两个三碳化合物:

3-磷酸甘油醛与磷酸二羟丙酮。

此阶段的反应并不涉及电子转移。

在第二阶段中,3-磷酸甘油醛首先转化为1,3-二磷酸甘油醛,此过程是氧化反应,辅酶NAD+接受氢原子,形成NADH。

同时3-磷酸甘油醛接受无机磷酸被磷酸化。

与上述的葡萄糖-6-磷酸的有机磷酸键不同,二磷酸甘油醛中的两个磷酸键属于高能磷酸键。

在其后来的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成3-磷酸甘油酸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成丙酮酸的反应过程中,高能磷酸键的能量转移导致ATP的合成。

34、有哪些非标准氨基酸:

肌氨酸,甜菜碱,ß-丙氨酸,γ-氨基丁酸,羊毛硫氨酸,高半胱氨酸,高丝氨酸,环丝氨酸,鸟氨酸,瓜氨酸

35、同聚多糖和异聚多糖:

同多聚糖:

同聚多糖由一种单糖组成,水解后生成同种单糖。

如阿拉伯胶、糖元、淀粉、纤维素等。

淀粉和纤维素的表达式都是(C6H10O5)n。

但它们不是同分异构体,因为它们的n数量不同。

其中淀粉n<纤维素n。

36、糖脂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结构鞘脂类鞘脂类分子由3个基本结构成份组成:

一是鞘氨醇,是长链的带有氨基的二醇,链长约18碳原子左右;二是长链脂肪酸,链长约18~26碳原子,以酰胺键与鞘氨醇相结合,称为神经酰胺;三是极性基团的头部,通常联接在鞘氨醇第一个碳原子的羟基上。

因极性基团不同,形成不同类型的鞘脂,如:

含有磷酸的称为鞘磷脂,含有糖基的,称为鞘糖脂。

鞘糖脂分子中的糖基数目不等。

仅含一个糖基的鞘糖脂统称脑苷脂。

含多个糖基的鞘糖脂又分为两大类:

不含唾液酸的中性鞘糖脂和含有唾液酸的酸性鞘糖脂

功能细胞膜上的鞘糖脂与细胞生理状况密切相关。

鞘糖脂的组成,无论是神经酰胺部分还是糖链部分,都表现出一定的种族、个体、组织以及同一组织内各部分细胞的专一性。

即使同一类细胞,在不同的发育阶段,鞘糖脂的组成也不同。

正因为某些类型鞘糖脂是某种细胞在某个发育阶段所特有的,所以糖脂常常被作为细胞表面标志物质。

糖脂又是细胞表面抗原的重要组分,某些正常细胞癌化后,表面糖脂成分有明显变化;一些已分离出来的癌细胞特征抗原,也已证明是糖脂类物质。

细胞表面的糖脂还是许多胞外生理活性物质的受体(表2),参与细胞识别和信息传递过程。

37、糖酵解的途径、关键酶和生理意义

(1)葡萄糖磷酸化

  葡萄糖氧化是放能反应,但葡萄糖是较稳定的化合物,要使之放能就必须给与活化能来推动此反应,即必须先使葡萄糖从稳定状态变为活跃状态,活化一个葡萄糖需要消耗1个ATP,一个ATP放出一个高能磷酸键,大约放出30.5kj自由能,大部分变为热量而散失,小部分使磷酸与葡萄糖结合生成葡萄糖-6-磷酸。

催化酶为己糖激酶。

  

(2)葡萄糖-6-磷酸重排生成果糖-6-磷酸。

催化酶为葡萄糖磷酸异构酶。

  (3)生成果糖-1、6-二磷酸。

催化酶为6-磷酸果糖激酶-1。

  1个葡萄糖分子消耗了2个ATP分子而活化,经酶的催化生成果糖-1,6-二磷酸分子。

  (4)果糖-1、6-二磷酸断裂成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催化酶为醛缩酶。

  (5)磷酸二羟丙酮很快转变为3-磷酸甘油醛。

催化酶为丙糖磷酸异构酶。

  以上为第一阶段,1个6C的葡萄糖转化为2个3C化合物PGAL,消耗2个ATP用于葡萄糖的活化,如果以葡萄糖-1-磷酸形式进入糖酵解,仅消耗一个ATP。

这一阶段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6)3-磷酸甘油醛氧化生成1、3-二磷酸甘油酸,释放出两个电子和一个H+,传递给电子受体NAD+,生成NADH+H+,并且将能量转移到高能磷酸键中。

催化酶为3-磷酸甘油脱氢酶。

  (7)不稳定的1、3-二磷酸甘油酸失去高能磷酸键,生成3-磷酸甘油酸,能量转移到ATP中,一个1、3-二磷酸甘油酸生成一个ATP。

催化酶为磷酸甘油酸激酶。

此步骤中发生第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8)3-磷酸甘油酸重排生成2-磷酸甘油酸。

催化酶为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9)2-磷酸甘油酸脱水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

催化酶为烯醇化酶。

  (10)PEP将磷酸基团转移给ADP生成ATP,同时形成丙酮酸。

催化酶为丙酮酸激酶。

此步骤中发生第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以上为糖酵解第二个阶段。

一分子的PGAL在酶的作用下生成一分子的丙酮酸。

在此过程中,发生一次氧化反应生成一个分子的NADH,发生两次底物水平的磷酸化,生成2分子的ATP。

这样,一个葡萄糖分子在糖酵解的第二阶段共生成4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