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名县一中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试题二含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64582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35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试题二含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试题二含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试题二含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试题二含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试题二含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试题二含参考答案.docx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试题二含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大名县一中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试题二含参考答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试题二含参考答案.docx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试题二含参考答案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试题

(二)

时间90分钟分值100

一、单选题(共48题,每题1分,共48分)

1.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被称为“素封”的群体,他们虽无官爵封邑却富比封君,“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

这可以说明()

A.分封制的瓦解B.工商食官政策破坏

C.土地兼并严重D.阶级关系发生变化

2.汉朝的土地所有制与秦朝相同,土地私有,并可自由买卖。

土地所有者须向国家缴耕地税,耕地税率为亩产的十五分之一或三十分之一,在文帝时,曾全部免收田租,前后历十一年之久。

这将会导致()

A.大量自耕农出现B.土地兼并加剧

C.有效保护非耕地D.小农经济产生

3.傅筑夫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中谈到:

“唐代商业初步显现了商业的生活化、世俗化与平民化,近代型商业已初露端倪。

”下列选项能证明其观点的是()

A.当时重商主义政策日渐盛行B.当时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监督

C.当时商人社会地位大幅提高D.当时日用品大量进入流通领域

4.宋以后,中国东南闽岭各地种棉者渐多,开始种植由海外引进的占城稻以及由西北引进的西瓜,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都有进一步发展;在湖南洞庭湖区还出现了比较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专业户”。

这表明()

A.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种植结构B.宋代农村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

C.宋代农村经济作物成为种植主体D.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

5.明人章潢论中国经济地区差异时说:

“秦汉以前,西北壮而东南稚也。

魏晋而下,壮者之齿益衰,稚者之年方长。

至于宋朝,而壮者已老,稚者已壮矣!

”造成以上经济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地区经过长期开发而资源耗竭B.人口和生产技术向南方的不断迁移

C.政治中心由西北地区转向东部地区D.海上丝绸之路取代了西北丝绸之路

6.梁柏力《被误解的中国》一书中曾对中西商业状况进行了对比,一方面指出歧视商贾并非中国独有的传统,明清时期中国富商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微。

另一方面又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英国代表的西方存在不少明显不同,并对英国商人势力强的原因有如下一些文字介绍:

“英国数百年来都处于战乱之中……英国要与其他欧洲国家争霸……”。

照此推断,梁氏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商贾势力不及西方的原因可能是()

A.儒家思想含有明显的抑商倾向B.社会相对安定对商人依赖较小

C.禁止商人买卖土地和科考入仕D.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上升

7.读《上海和广州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单位:

万美元),图表数据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外贸逆差的加剧B.经济结构的变迁

C.外贸中心的变动D.新式工业的兴起

8.据统计,从19世纪60年代到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对近代产业投资约2796.6万银元,其投资总额占我国此时期近代产业资本的70.48%。

这说明当时()

A.民间资本对近代工业的冷淡B.国家资本极力排斥民间资本

C.近代工业化是现出畸形发展D.国家资本主导着工业化进程

9.下图是据杜恂诚《中国近代经济史概论》整理的“晚清时期生丝出口销售渠道”。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注释:

“洋行”指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开设的商行()

A.完全沦为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B.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动

C.生丝生产行业出现近代生产方式D.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10.1844年,一个英国人搜集了中国生产的各式各样的土布布样送回英国,看能不能按照中国土布的价格在英国生产出来,但是得到的回答却是:

“他们在曼彻斯特不能按照同样的价格生产那种布匹,更说不上按照这种价格在中国出卖了。

”这主要说明()

A.英国机器大生产在中国优势不明显B.中国棉纺织技术优于英国

C.传统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相对落后D.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1.1898年,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继上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

1904年,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等奏请将山东济南、潍县、周村一并自行开为商埠,经外务部议复,亦获得朝廷谕准。

清末自开商埠()

A.反映了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B.主要是受清政府洋务运动的诱导

C.符合了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D.反映了列强经济侵略的不断加深

12.1928年6月,南京政府在所谓“北伐告成”之际,发表了对外宣言,要求同各国重订新约,7月,美国首先与南京政府订立新约,承认中国“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随后南京政府陆续与法、英等国缔结类似条约。

这些条约的签订()

A.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逆差的局面B.标志着中国关税自主的实现

C.主要得益于中国对外战争的胜利D.利于提高民族工业的竞争力

13.据统计,1952年我国在各类工业城市建设中,如包头、大同抚顺等具有明显资源性特征的资源型城市约为1/3,1954年的比例约为13强。

这一现象()

A.有利于建立独立的工业化体系B.旨在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C.导致了工业城市建设比例失衡D.反映了国家工业建设重心转移

14.1956年,安微芜湖有的农业合作社实行了“生产队向管委会包工包产”的办法。

河北邢台县将主要农作物的夏季管理包到户的社占全县总社数的一半,这些措施意在()

A.对农业合作社进一步探索B.改革农村的土地所有制

C.强化人民公社的经营体制D.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15.1978年10月,中美洽谈合作的谈判中,美方提出来一个英语词汇“jointventure”将其解释为“合资经营”,“就是把我们的钱包放在一起,合资共同办个企业,要赚一起赚,要赔一起赔,这是一种互利的合作方式。

……就是好比‘结婚’、建立一个共同的‘家庭’。

”中方认为既新鲜有趣又不可思议,尽管有道理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这反映了()

A.发展经济必须解放思想B.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C.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型D.美方资本在中国市场的扩张

16.1981年11月25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陈云提出: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者的关系是主要方面和从属方面的关系,计划经济起主要作用,市场调节还是从属于计划”。

上述结论()

A.总结了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的基本经验

B.确定了市场经济姓“资”姓“社”的标准

C.反映了当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状

D.巩固了经济特区逐步对外开放的主要成果

17.1985年,沈阳市政府下发了正式文件《沈阳市破产倒闭实行规定》,不久该市一家防爆器械厂成为新中国首家破产企业,职工们在厂门口哭成一片。

而十年后,当沈阳另一家中型企业宣布破产时,大会现场则响起一片掌声。

这一变迁反映了()

A.市场经济观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

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对外开放推动了与国际接轨步伐

18.从1990年开始,广东、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先后废除粮票。

1993年底,绝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和经营均已放开,原来的粮食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供应,粮票在全国范围内终止流通。

这反映出()

A.城乡区域差别完全消除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C.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发展D.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增加

19.袁昶《乱中日记残稿》“顺(天府)属州县中穷民,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约四万余人”。

材料反映铁路的修筑()

A.阻碍当地经济发展B.利于反抗外国侵略

C.促进社会经济转型D.改变传统就业结构

20.1908年的《申报》,在光绪去世前的几个月里,一直密切关注其病情的变化,连续报道达30次以上,并多次刊出御医入诊的“脉案”和药方。

这说明()

A.民主思想传播,民众皇权思想淡漠

B.清政府利用媒体,缓和与民众关系

C.晚清社会生活和社会观念发生巨大变化

D.报刊成为资产阶级改造社会的重要阵地

21.传统婚姻遵循“父母之命”。

1905年,留日学生王建善在报纸征婚广告中公开说明了本人的基本情况,而对女方的要求则只字未提,只提出“女同志”可以以通信的方式进一步了解男方。

这一现象说明当时中国()

A.婚俗渗透浓厚的保守观念B.婚姻的主导权发生变化

C.进步青年崇尚简化的婚俗D.男女社会地位基本平等

22.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法令,民众纷纷剪去辫子。

1917年,张勋拥立清帝复辟,京津地区民众纷纷抢购假辫子。

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出()

A.辛亥革命彻底失败了B.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需要一个渐进过程

C.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取决于政权的变更D.民主共和之路艰难曲折

23.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校舍普遍采用西式建筑风格,而教会大学则按业主要求,在设计风格中融入了斗拱支撑的宽阔大屋顶、仿木混凝土柱、铁制花格窗等元素。

这说明(  )

A.教会力求适应中国文化B.中西方的建筑理念共通

C.中国传统文化遭到打击D.政局稳定利于教育发展

24.下表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组数据统计,它反映了()

A.与人民生活有关的各项支出均呈上升趋势

B.市场经济确立使各项指标发生了重大变化

C.改革开放后信息交流和人口流动情况明显

D.文教娱乐服务支出上升导致食品支出下降

25.明清时期手工作坊主赚钱后多买田置地,18世纪的英国商人在经商致富后第一件要做的事也是在乡村购买田地或与土地贵族联姻。

导致这种现象的共同原因是()

A.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B.土地贵族掌握政权

C.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农业经营方式落后

26.新航路开辟以后,来自美洲的金银大量流入葡萄牙,造成通货膨胀;同时,葡萄牙商人变得富有,他们纷纷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

而同时期的法国则鼓励对外贸易,发展工商业,多储备金银。

这些现象()

A.加快了两国社会转型的完成B.导致两国不同的发展轨迹

C.受两国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D.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27.现代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认为自己所处时代的经济政策是商人们精心设计,然后灌输给对经济事务一窍不通的统治者和政客,并用“重商主义”一词来使其制度化,突出其荒诞性和不公正性。

由此判断亚当·斯密认为()

A.重商主义政策需要辩证认识B.重商主义政策已不合适宜

C.重商主义政策对经济发展是无益的D.重商主义政策只对商人有利

28.下表反映了英国不同时期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地域分布情况(单位:

%),表中信息表明

A.英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B.亚非拉地区经济水平大大提高

C.亚非拉地区殖民化程度逐渐加深D.英国在欧洲的产品销售额下降

29.阅读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英、法、美、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年代

1870

1896—1900

1913

比例

78%

74%

72%

A.第二次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B.设备陈旧阻碍了欧美国家的发展

C.欧美列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D.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持续下降

30.在整个19世纪美国工业崛起的100年中,美国关税率在大多数年份均高达40%以上,低的时候也有20%。

美国实行高关税政策的目的主要是()

A.抵制世界市场对美国经济的冲击B.防止欧洲的剩余资本流入国内

C.维护美利坚民族的世界大国的形象D.加紧与欧洲国家争夺世界市场

31.1931年10月,美国总统胡佛召集纽约30个主要银行家和保险公司总经理举行秘密会议,要求银行建立65亿美元的紧急信贷备用金,要求保险公司在债权人真有困难时不取消抵押品赎回权。

据此可知,胡佛()

A.意识到金融领域的破坏最重B.强调国家干预以迅速克服危机

C.采取措施以防止经济危机的扩散D.主张调整银行业打击投机活动

32.有人这样评价罗斯福的“以工代赈”:

联邦政府的大笔资金,经过工人的口袋、通过不同渠道和消费,又回到了资本家手中,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

此材料旨在说明“以工代赈”()

A.用于解决就业问题B.可以保护民众自尊

C.利于解决产销矛盾D.受资本家大力支持

33.罗斯福新政打破了政府不应干预经济生活的迷思,其在社会保障、劳资关系、基础建设等各方面的举措迄今仍在塑造着美国政治经济的面貌。

罗斯福新政所塑造的“经济政治面貌”最大的问题是()

A.彻底破坏自由主义原则B.引起垄断资本家不满

C.扩大社会贫富差距D.造成巨额政府债务

34.联邦德国总理艾哈德在谈到本国经济发展模式时说:

“国家的任务不在于直接干涉经济……政府只要在需要支持竞争机械论的时候插手到市场里去就好了,或者在不可能实现全面竞争的时候,出面监督这些市场就好了。

”以下表述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A.联邦德国政府明确反对干预经济B.凯恩斯主义不适合德国国情

C.“模式”体现“混合经济”特征D.德国大力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35.美国里根总统在1981年颁布行政命令,以“收益高于成本”原则审核现行管制企业的规章,撤销和放宽了60多项管制条例。

此后,联邦政府将原先负责的食品券和抚养未成年子女家庭补助等40多项补助项目交给州和地方政府承担,减轻社会保障责任。

这表明美国联邦政府()

A.减少国家干预,减轻政府负担B.放松经济管制,恢复自由放任

C.放弃社保责任,缩减福利规模D.扩大政府职能,转移福利开支

36.当代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企业家、政治家意识到,两极分化的结果是市场购买力严重不足,这不仅是社会公平问题,而且还是经济问题,当消费者无钱消费时,商业企业也就失去了获利的机会。

为此,这些国家()

A.大力发展第三产业B.开创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C.完善社会福利制度D.发展知识经济增加社会财富

37.据史料记载,1917年至1940年间,苏俄(联)有段时间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粮食不断减产,牲畜不断减少,经济结构畸形化趋势明显。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外敌人的疯狂进攻,经济濒临崩溃()

B.俄共调整政策,重视发挥商品市场功能

C.德军全面入侵苏联,卫国战争正式爆发

D.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国家资源分配不均

38.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多出50%的土地和10倍的人力,但其生产量仅相当于美国农场的四分之三;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25%—30%。

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苏联政府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方针B.苏联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很落后

C.国内的政治斗争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D.激进的集体化政策压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39.以下数据摘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的1928年和1940年苏联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项目

1928年

1940年

增幅(%)

钢(万吨)

430

1830

326

煤炭(万吨)

3550

16600

368

棉织物(亿米)

26.78

39.54

48

谷物(万吨)

7300

9550

31

对该表反映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农业集体化运动解决了粮食供应问题B.五年计划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C.新工业化模式成为经济发展重要途径D.以指导性计划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升

40.1958年,苏共中央计划三到五年内,将拖拉机等农业机器卖给集体农庄。

但在赫鲁晓夫的要求下,不到一年就完成了。

结果,大多数集体农庄由于要花费大笔钱财购买机械设备,不得不取消或推迟许多计划内的项目;由于缺乏技术人员,许多拖拉机处于闲置状态,这项改革最终不了了之。

由此可见,“拖拉机改革”失败的直接原因是()

A.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旧模式B.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C.操之过急,缺乏科学规划D.未能调动农民积极性

41.1966年,苏联推行的“新经济体制”中规定:

企业可以确定工资形式和奖励办法;企业有权处理多余的设备、工具和仪器。

这说明,当时苏联()

A.政府对企业的指导加强B.企业所有权走向多元化

C.注重提高企业经济效益D.开始尝试建立市场经济

42.1975年,在美国出售给苏联的全部产品中,高技术产品占32.7%,到1983年这一比重降至5.4%。

1983年5月,美国推动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签署协议,规定西欧从苏联进口的天然气不得超过其能源需求量的30%。

对上述情况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B.加快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C.加重了苏联经济改革难度D.促进了美苏关系走向缓和

4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于1945年底向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提议召开国际贸易与就业会议,以讨论在联合国组织之下成立一个协调国际贸易的专门机构。

1947年联合国贸易与就业会议正式审议和通过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但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没有批准该宪章,拟建的国际贸易组织最后流产了。

这反映了()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完全受美国操纵

B.美国的经济霸权影响战后国际经济规则制定

C.国际贸易组织的建立违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D.冷战的爆发是国际贸易组织流产的根本原因

44.二战后美国实行“廉价货币”政策,大量美元涌入欧洲,同时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恶化,造成美元贬值的压力,动摇了人们对美元与黄金固定兑换比价的信心。

1960年10月,伦敦黄金市场价格猛涨,美元大幅贬值,形成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

此次危机表明()

A.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缺陷B.美苏两国冷战加剧

C.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D.战后国际金融秩序混乱

45.958年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可口可乐公司进入印度市场,20年后宣布退出,原因是印度政府要求跨国公司将其股份减少到50%以下。

结果导致印度22家瓶装厂停产、数千工人失业。

1993年,印度政府主动召回可口可乐,但可口可乐公司仍遇到种种危机,甚至被要求公布秘方以防止里面有超标的杀虫剂含量。

2006年,双方以和解告终。

由此可知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A.不同国家的公司监管、规则相同B.跨国公司进入别国必然会遭到抵制

C.印度与可口可乐的目标一致D.要掌握好开放和保护的适度性

46.有学者研究发现,2008年10月以来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短短几个月,世界贸易减少了约20%,但相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对于世界贸易的冲击,2008年到2009年的世界贸易衰退持续的时间要短得多,世界贸易的恢复也快得多,出现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

A.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B.全球范围贸易自由化的实现

C.贸易保护退出历史舞台D.世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47.世贸组织前总干事鲁杰罗认为:

“在全球范围内,以经济力量和技术力量为依托的经济外交正在拆除各种围墙藩篱,跨越各国国界,编织一个统一的世界经济。

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的‘无国界经济’正在全球范围内形成。

"这表明经济全球化()

A.促进统一的世界经济形成B.根植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C.消除了各国间的贸易壁垒D.符合人类发展利益的需求

48.读下图:

2000年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贸易比较(百万美元)从图示可以看出()

A.区域间贸易增长率超过区域内贸易增长率

B.区域内贸易在各个区域集团的出口总贸易中重要性降低

C.区域集团内部贸易流量明显高于区域间贸易流量

D.区域间贸易的年均增长率都超过了同期的全球贸易增长率

49.(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掀起了洋务运动。

作为运动代表之一的李鸿章曾说: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基于此种认识,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等。

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李鸿章认识到“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

”于是,他又先后创办了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

李鸿章的所作所为,正代表了地主阶级进行工业化探索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

——《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材料二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称“南洋公司”)产品销售量示意图:

(注:

1917年上海厂开工后的产品销售量未计入)

材料三抗战期间,官僚集团凭借战时专卖制度,利用国家扶持民营企业的低息贷款,兼并民族资本,大发“国难财”。

1937年,宋子文趁人之危,以低于市场价格强行买走南洋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这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

1940年成立的雍业实业公司,由宋氏家族控股,重点经营纺织业。

它在两年内投资18家企业,遍布甘陕两省,拥有纱绽10.6万枚,占到战时后方纱绽总数的44.2%。

在国统区的工业中心重庆,1943年的871家工厂,停产者达到270余家。

(1)据材料一概括李鸿章等人的主要主张。

材料表明他们先后付诸实施的行动有哪两大类?

他们“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对中国社会有何积极影响?

(10分)

(2)材料二示意图表明,民国初期南洋公司的营业状况如何?

这一时期,南洋公司等民族企业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9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

据材料三分析其成因。

(6分)

5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事件

约1815~1835年

欧洲商业帝国向中国出口鸦片的价值增加了5倍

1840年夏

为了对付中国中断与英国的贸易,英国封锁了中国的港口

1842~1844年

《南京条约》结束了鸦片战争;中美签订《望厦条约》;中法签订《黄埔条约》

1850~1859年

世界贸易额增加了80%

1860~1861年

英法联军占领了北京

19世纪50年代

2.5万中国劳工生活和工作于加利福尼亚

19世纪60~90年代

中国开展了洋务运动

1870~1900年

世界工业产量增加了4倍;世界造船业增加了2倍;世界贸易额翻了一番

1877年

维多利亚女王接受印度女皇的称号

1878~1913年

欧洲帝国的总面积翻了一番,达到2000万平方英里;欧洲帝国的总人口从3亿增加到5.5亿

1894~1895年

日本对华战争取得胜利并占领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

——据(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

一部历史》整理

从表格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

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请考生在第51、52、53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51.(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改革开放之前,城镇住房主要由国家投资建设;住房通过职工所在单位,按照工龄、职务、学历等打分排队进行分配;对于分配后的住房,只收取象征性的、近乎无偿使用的低租金。

这种住房制度不仅住房建设投资“有去无回”,而且收取的低租金不够支付住房的日常维修和管理费用,同时职工对住房形成“等、靠、要”观念。

1978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由1949年的4.5m2下降到了3.6m2,缺房户占当时城镇总户数的47.5%。

住房制度改革的实践,始于1979年,从新建住房全价出售起步。

1979—1991年,住房制度改革经历了公房出售试点、提租补贴试点和全面起步三个阶段。

经过1992—1993年房产过热期之后,1994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确定房改的根本目的是: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加快住房建设,改善居住条件,满足城镇居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

1998年7月,国务院明确提出“促使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一年,中国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