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知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64264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汉语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古汉语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古汉语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古汉语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古汉语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汉语知识.docx

《古汉语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汉语知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汉语知识.docx

古汉语知识

古代汉语语法

    学习古代汉语要建立一种观念,即古代汉语是依据现代汉语作为参照体系而总结出来的古代汉语特殊语法现象。

学习时,我们可以使用比较法,即拿现代汉语语法和古代汉语语法进行分析比较,不问相同,掌握相异,从而把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翻译的与现代汉语相同。

    古代汉语语法包括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两种情况。

    一、词类活用(词法)

    

(一)、名词用作状语

    现代汉语里,名词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而在古代汉语里,名词可以直接修饰谓语动词,构成“名+动词(谓语)”现象。

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名词作状语。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表状态。

如:

其一犬坐于前;天下云集响应;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翻译为“像……一样”的形式。

    2.表态度。

如: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翻译为“像对待……一样”的形式。

    3.表工具。

如: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翻译为“用(以)……(相应动词)”的形式,“用(以)”有时也可以省略。

    4.表处所。

如:

廷见相如;面刺寡人之过者。

翻译为“在(当)+名词”的形式。

    5.表频率。

如:

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日饮食得无衰乎?

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翻译为“每+时间名词”的形式。

    6.表层递。

如: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日削月割;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翻译为“一天(月、年)比一天(月、年)地……”或“一天天(月月、年年)地……”的形式。

    7.表趋向。

如:

孔雀东南飞;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翻译为“向+方位名词”的形式。

       

(二)、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动词,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名+名(代)。

如:

冠切云之崔嵬;左右欲刃相如。

翻译为相应的动词,有时也可以附带上相关的状语,“冠”译为“戴着”,“刃”译为“用刀杀死”。

    2.能愿动词+名词。

如:

云青青兮欲雨;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能官能民。

翻译为相应恰当、得体的动词,“雨”译为“下雨”,“水”译为“游泳”,“官、民”译为“做官、为民”。

    3.所+名。

因为所与后面的动词构成所字结构。

如:

置人所罾鱼腹中。

翻译为相应恰当、准确的动词,“罾”本意为“网”,这里是“用网捕(的)”的意思。

    4.副+名。

如:

失时不雨,民且狼顾;不翼而飞;不毛之地。

翻译为恰当、准确的动词,“雨”译为“下雨”,“翼”译为“长翅膀”,“毛”译为“生长(草木)”。

    5.名+补。

如沛公军(于)霸上。

译为相应的、能够恰当搭配的动词,“军”译为“军队驻扎”。

    (三)、名词用作使动

    就是主语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表示的人或物,简言之,就是“主语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

如: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其特点如下:

    成为            翻译为“……使(让)……(怎么样)”。

“病”

    ↓                  ∣   “译为使……病态”,“王”译为“让……为王”。

    主语……名词(动词谓语)……宾语

    ∣       (客观)使         ↑

     (四)、名词用作意动

    就是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是这个名词表示的人或物。

如: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粪土当年万户侯。

其特点如下:

    是(当成)        翻译为“……认为……(怎么样)” 或“……

    ↓                  ∣   把……当成(什么)“。

”宾客“译为”把他父亲

    主语……名词(动词谓语)……宾语  当成宾客(款待)“,”粪土“译为”把当年的万

    ∣    (主观)认为(把)    ↑   户侯看成粪土“。

    (五)、动词用作名词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改变了一个动词的用法,充当句子的主语或宾语,这一用法,就叫动词用作名词。

如:

惧有伏焉;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翻译为“语境动词+相应的名词”。

“伏”译为“伏兵”,“继”译为“后继人”或“继承人”。

    (六)、动词用作使动

    就是主语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发出动词所表示的动作。

简言之,就是“主语使宾语动”。

如: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序八州而朝同列;外连衡而斗诸侯;项伯杀人,臣活之。

其特点如下:

    发出          翻译为“……使(让)……(怎么样)”的兼语式,

    ↓              ∣    或“及物动词+形容词或不及物动词”的后补式动词。

    主语……动词(谓语)……宾语   “闻”译为“传到”,“朝”译为“使……朝拜”,“斗”

    ∣  (客观)使(让)    ↑    译为“使……相斗”,“活”译为“救活”。

    (七)、动词用作为动

    动词不是直接支配宾语,而是表示为宾语或对宾语施行某一动作。

即:

主语为宾语(而产生这个动作)。

如:

等死,死国可乎?

庐陵欧阳修自序其诗;帝感其诚;既泣之三日。

翻译为“为……(怎么样),对……(怎么样),被……(怎么样)”等。

“死”译为“为……而死”,“序”译为“为……作序”,“感”译为“被……感动”,“泣”译为“对……哭泣”。

      (八)、形容词用作名词

    当形容词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这个形容词用作了名词。

如:

吊有忧,贺有喜;与苍梧太守巨有旧,欲往投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翻译为“语境形容词+(补出的相应的)中心词(名词)”。

“忧”译为“忧事”,“喜”译为“喜事”,“旧”译为“旧交情”,“远”译为“远方的国家”。

    (九)、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

如: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翻译为相关的动词,有词语关系的,要把词语关系体现出来。

“善”译为“跟……交好”。

    (十)、形容词用作使动

    就是主语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如: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必先苦其心志;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其特点如下:

    具有          翻译为“……使(让)……(怎么样)”的兼语式,

    ↓               ∣   或“后补式动词”。

“高”译为“抬高”,“苦”译为

    主语……形容词(谓语)……宾语  “使……痛苦”,“弱”译为“削弱”。

    ∣    (客观)使(让)    ↑

    (十一)、形容词用作意动

    就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如:

成以其小,劣之;渔人甚异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其特点如下:

    具有         翻译为“……认为(觉得)……(怎么样)”。

“劣”

    ↓               ∣  译为“(成名)认为它低劣”,“异”译为“(渔人)

    主语……形容词(谓语)……宾语觉得他们与众不同“,”耻“译为”……认为……是

    ∣     (主观)认为        ↑  耻辱(的事情)“,”美“译为”认为我美“。

       二、特殊句式(语法)

    

(一)、判断句

    1.“者……也”式,具体有“……也、……者,……也”等。

如:

南阳刘子骥,高士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意合式,即主语与宾语之间存在着判断性质。

如:

刘备,天下枭雄;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3.虚词式,即用“为、乃、则、即、是、非”等虚词表示判断。

如: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臣乃市井鼓刀徒者;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问今是何世。

    翻译为“……是……”。

    

(二)、被动句

    1.“于”字式,格式为“动词+于”。

如:

而君幸于赵王;使不辱于诸侯。

    2.“见”字式,格式为“见+动词”等。

如: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3.“为”字式,格式为“为+(介词宾语)+动词、为所、为……所……”等三种。

如:

贤能为之用;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若属皆且为所虏;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4.意合式,即主语和宾语之间存在着被动关系。

如:

曹军破,必北还。

    被动句的特点为:

    “主语+(动词)+介词+(介词)宾语”  或“主语+介词+(介词)宾语+动词

    (受事)        (介宾短语)(施事)     (受事)(介宾短语)(施事)

    翻译为“……被……(怎么样)。

    (三)、省略句

    1.省略主语。

如:

夜缒而出,(烛之武)见秦伯,(烛之武)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2.省略谓语。

如: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

如:

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

如: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之)分人;欲呼张良与(己)俱去。

    5.省略介词“于、以”。

如:

亚父受玉斗,置之(于)地;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以)百金。

    6.省略兼语。

如: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其)归赵;令(军官)辱之,以激怒其众。

    翻译时,要结合前后语境,准确地补出省略成分。

根据前后语境可以补出具体对象的,补上具体人物或“其”;根据语境无法补出具体对象的,一般补上“人”。

      (四)、倒装句

    1.主谓倒装。

如:

悲哉,世也!

甚矣,汝之不惠!

    翻译时,将主语、谓语的顺序调整过来,使其通顺流畅。

如:

(这个)社会(多)可悲呀!

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

主要类型有:

    

(1)。

否定句宾语前置。

条件为A. 有否定词语;B. 代词作宾语。

构成“否定副词+代词+动词”的基本格式。

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翻译时,将代词调整到动词之后,“不余欺”调整为“不欺余”,“未之尝闻”调整为“未尝闻之”。

    

(2)。

疑问句宾语前置。

条件为A. 有疑问语气;B. 疑问代词作宾语。

构成“疑问代词+动词”的基本格式。

如:

豫州今欲何至?

大王来何操?

    翻译时,将疑问代词调整到动词之后,“何至”调整为“至何”,“何操”调整为“操何”。

    (3)。

宾语被强调时。

有“否定句宾语被强调时、疑问句宾语被强调时、陈述句宾语被强调时”三种情况。

否定句宾语被强调时的条件为A. 有否定词语;B. 名词作宾语;C. 用“之”或“是”作为前置标志。

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疑问句宾语被强调时的条件为A. 有疑问语气;B. 名词作宾语;C. 用“之”或“是”作为前置标志。

如:

夫晋,何厌之有?

陈述句宾语被强调时的条件为A. 表陈述语气;B. 名词作宾语;C. 用“之”或“是”作为前置标志。

如:

唯余马首是瞻。

    翻译时,将宾语调整到动词之后,虚词去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调整为“不知句读,不解惑”:

“夫晋,何厌之有”调整为“夫晋,有何厌”:

“唯余马首是瞻”调整为“唯瞻余马首”。

    (4)。

介词宾语前置。

如:

微斯人,吾谁与归?

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

    翻译时,将宾语调整到介词之后。

“谁与”调整为“与谁”,“胡以”调整为“以胡”。

     3.定语后置。

主要类型有:

    

(1)。

中心词+之(标志)+后置定语(形容词)。

如: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翻译时,将后置定语(形容词)调整到中心词之前,去掉虚词。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调整为“居高庙堂”“处远江湖”。

    

(2)。

中心词+之(标志)+后置定语+者。

如: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翻译时,将后置定语调整到中心词之前,去掉虚词。

“马之千里者”调整为“千里马”。

    (3)。

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如:

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翻译时,将后置定语调整到中心词之前。

“子孙荷担者”调整为“荷担者(的)子孙”。

    (4)。

中心词+而(标志)+后置定语+者。

如: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翻译时,将后置定语调整到中心词之前,去掉“而”。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调整为“能不易其志者(的)缙绅”。

    (5)。

中心词+数(量)词。

如:

尝贻余核舟一。

    翻译时,将后置定语(数量词)调整到中心词之前,没有量词的添加恰当的量词。

“核舟一”调整为“一(只)核舟”。

    4. 介宾短语后置。

主要类型有:

    

(1)。

“于+名词(代词)”后置。

如:

皆美于徐公;皆朝于齐。

    翻译时,将后置的介宾短语调整到谓语之前。

“美于徐公”调整为“于(比)徐公美”,“朝于齐”调整为“于(向)齐朝”。

    

(2)。

“以+名词(代词)”后置。

如:

何不试之以足?

王尝语暴以好乐。

    翻译时,将后置的介宾短语调整到谓语之前。

“试之以足”调整为“以(用)足试之”,“语暴以好乐”调整为“以(把)好乐语暴”。

    在现代汉语中,有许多介宾短语跟在谓语后面作补语。

所以,在文言文中,是否是介宾短语后置,必须加以区分。

只有翻译时必须将后置的介宾短语调整到谓语之前才通顺流畅的,才能叫做“介宾短语后置”。

    以上是文言文全部的特殊语法体系。

学习文言文语法时,大家要确立一个观念:

古代语言是没有语法概念的,今天所讲的文言文语法体系,是以现代汉语语法体系作为参照语法体系,然后对文言文的语言现象作出分析,弃同存异之后,而建立起来的一套反映古代语言组词造句特殊规则的语法体系。

因此,学习文言文语法,应熟练运用现代汉语语法体系,对文言文的特殊语法现象作出比较分析,找出文言文特殊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不同之处,以便更快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特殊语法规律。

文言文句读和翻译

    古本的书是不断句的。

前人读书要自己断句,常在一句末尾,用“。

”断开,叫“句”;在语意未完而需要停顿的地方,用“。

”断开,叫“读(dòu)”,合称“句读”。

    文言文断句主要方法是:

    一、解读语言环境。

必须读清“三境”,即人物情境、事件情境和语言情境。

人物情境要了解人物的基本情况、身份、学识、官职、性格、作风及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情境要分清一件件事情,及每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语言情境要分析语言的逻辑关系,是并列、递进,还是假设、转折等,还要体味句子的语气,是陈述,是感叹,是疑问,还是祈使。

另外还需要分析表达语体色彩,是记叙、描写,还是抒情、议论。

    二、作出语法分析。

一个句子,至少有主语、谓语。

断句之后,要用语法手段对所断的句子作出分析,即解析句子的主谓宾及其修饰成分,确保句子完整。

当然,古代汉语有省略成分,分析时,要注意这一情况,根据承前省略和蒙后省略的原则,断句时要考虑补出省略的内容,如果相关内容补出之后,句子是完整的,那么,这个句子应该是正确的;如果相关内容补出之后,句子仍不完整,仍然缺少必要的成分,或缺主语,或缺谓语,或缺宾语,那么,这个句子断得很可能不正确,就要重新划分。

    以上两点,是断句的关键,必须认真分析。

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以下手段辅助断句:

    三、利用前后虚词。

如:

“夫、盖”往往用在开头,“也、乎、矣、哉”多在句尾。

当然,要熟悉虚词用法,要加以区分。

有一套口诀教我们如何利用虚词断句:

    “曰”后往往加冒号(:

),“哉”字后面跟感叹(!

),“盖、夫”大多在句首,“于、而”一般在中间,“耶、乎”经常表疑问,“矣、耳”后面加圈圈(。

),“也、者”作用表停顿,或句(。

)或读(,)酌情看。

    四、利用语言标志。

如:

“曰、云”常常表示说话,可以断开。

    五、利用句式特点。

文言文中,行文往往具有句式整齐的特点,或四言,或五言,或六言,或七言,两两对称,据此可以划分句子。

    请为岳飞的《良马对》断句:

    高宗谓岳飞曰卿得良马否对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即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chǐ)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高宗称善

    这一段文字,人物有两个:

高宗和岳飞,两人就良马问题进行了一段对话,特别是岳飞的回答相当精彩。

他将自己过去骑的马与今天骑的马从饮食的数量、干净与否,上路开始奔跑的状态、百里以后的表现、停止后的情况,原因及其本质作了鲜明的对比,语言逻辑关系非常明确。

文段中有“曰”“也、者”以及对称性的语言可以辅助断句。

如果再能够用语法规则加以分析检验,就不难将句子断准确。

    「参考句读」高宗谓岳飞曰:

“卿得良马否?

”对曰:

“臣有二马。

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即不受。

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

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

褫(chǐ)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

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

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

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高宗称善。

   

    下面谈一谈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是在阅读基础上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一种形式。

他要求既要准确地阅读、理解文句的含义,又要把文句的含义准确、通顺地表达出来。

从这一点来看,文言文翻译符合语文教学的目的及要求,所以,一时不会轮空。

    一、文言翻译遵循原则。

“信、达、雅” 是文言文翻译要遵循的原则,“信”就是准确,“达”就是通顺,“雅”就是讲究文采。

其中,“信”和“达”最关键。

    二、文言翻译突显重点。

“重点实词、重点虚词、特殊语法”是文言文翻译应突出的重点,因为将会在这几方面设立得分点。

如: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在这句段话里,“何厌之有”是疑问句宾语前置,翻译时要调整顺序,为“有何厌”,译为“有什么满足的呢”。

“东”是名词作状语,译为“向东”。

两个“封”字是重点实词,第一个“封”字是意动用法,译为“把……当作边境(疆界)”,意译为“占领郑国”;第二个“封”字是名词,译为“边境、疆界”。

“肆”是一个重点实词,译为“扩张、扩展”。

 “阙”又是一个重点实词,读jué,通“掘”,由“挖掘”引申为“攫取、夺取”。

“其、焉”为重点虚词,“其”是反身代词(第一人称代词的一种)译为“自己的”:

“焉”既要表示动作行为涉及到的处所,又要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情况,是兼词,相当于“于此、于之、于是”等,译为“从哪里、向哪里”等。

这些关键点弄清了,整个句子就好翻译了。

全句译文是: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它)在向东占领了郑国之后,又想扩张西部的边境,假若(它)不夺取秦国(的土地),将从哪里获取它想要的土地呢?

       三、文言翻译讲究方法。

“直译”和“意译”是文言文翻译的两种主要方法。

    

(一)、直译

    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的翻译方法。

直译应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表达文法和原文一致。

    直译的方法一般归纳为“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

    1、对——对译,强调“不衍不脱,字字落实”,即在翻译的语句里,不随便增加内容(不衍),也不随便减少内容(不脱),凡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实词、虚词都要一一对应地翻译出来,之后,如果有词序不当的地方,再加以调整。

如:

    天下事有难易乎?

译为“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2、换——替换,强调“合成词语,以词换词”,即在已有的单音实词、虚词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个(或两个以上)词素,构建一个表义和原单音词意义完全一样的合成词,用这个词替换原来的单音词;或者,用一个意义与原词语相同的词,替换语句中的古今异义词。

如: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茅庐之中。

翻译为“先帝不认为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茅庐来探望我。

    3、留——保留,强调“古书留名,留今用词”,即文言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器物名等,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如“山、水、中、笑、有”等,以及今天仍在使用的词语,如“兢兢业业”等,都按原文保留下来。

如: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翻译为“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太守。

    4、删——删略,强调“分析结构,删略虚词”,即对词语结构、句子结构进行分析之后,将那些表发语、调音节、变结构的“夫、盖,之”等虚词删除不译。

如:

    夫战,勇气也。

翻译为“作战,(是靠)勇气的。

”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翻译为“在长勺(这个地方与齐军)交战,鲁庄公将要击鼓(命令将士前进)。

    5、补——补充,强调“省略成分,补充完整”,即将被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兼语、介词、介词宾语等内容,完整、准确地补充出来。

如: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翻译为“(桃花源里面的人)看见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

(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

    6、调——调整,强调“该调必调,合乎语序”,即要将不合现代汉语语序的特殊句式调整过来,使其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需要调整的主要有:

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等。

如: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翻译为“其中一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讲授)。

    

(二)、意译

    就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词句。

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

直译和意译相辅相成,在难于直译时,辅以意译。

文言文中的修辞,像比喻、借代、用典、讳饰等可以意译。

如:

“金城千里”保留比喻,译为“钢铁般的城防”,不保留比喻,译为“坚固的城防”:

“臣本布衣”用借代,译为“我本来是老百姓”:

“权起更衣”用讳饰,译为“孙权站起来上厕所”。

    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

    (郭原平)每出卖物,裁求半价,邑人皆共识悉,辄加本价与之,彼此相让,要使微贱,然后取直。

‖宅上种竹,夜有盗其笋者,原平遇见之,盗者奔走坠沟。

原平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通,又采笋篱外。

邻里惭愧,无复取者。

    (选自《南史列传六十三 孝义上》)

    根据人物传记阅读方法,首先要读清人物情境、事件情境和语言情境。

这段文字写了郭原平与“邑人”及“盗者”的关系。

写了两件事,一是卖物求价之事,一是处理盗笋之事。

再对语言的各种逻辑关系作出分析,运用好以上翻译方法,不难将这段文字翻译得准确、通顺。

    「参考译文」每次出外卖农产品,只收半价,,邑里的人都知道(他这种情况),就按本价给他,彼此间相互推让,(最后,原平总是)要让(价钱)稍微便宜些,才肯收钱。

原平的院子里种有竹子,夜里有人偷笋,(正好)让原平碰见了,偷笋的人在奔跑时掉到沟里。

原平于是就在他种竹子地方的沟上造了一座小桥,让他通过,又采竹笋放在篱笆外,(让他带走)。

他的邻居很惭愧,没有再来偷竹笋的。

    文言文翻译其实并不难,只要作到“忠于语境,以词换词,字字落实,不衍不脱,该补则补,该调必调”,大家应该能够将文言文翻译作得很好。

    附《良马对》参考译文:

    宋高宗问岳飞:

“你是否得到良马?

”岳飞答复说:

“我本来有两匹良马。

它们每天要吃洁净的小豆数斗,要喝清澈的泉水一斛。

若不是干净良好的食料或饮料,它们宁可挨饿而不承受。

装上鞍甲,骑着它起跑,初时并不是很快,等到跑上百里,才奔驰奋进。

从中午跑到黄昏,还可以多跑两百里。

此时卸下鞍甲,它既不喘气,也不出汗,展现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这是因为它们度量大却不贪随便之食,精力充沛却不逞一时之勇。

它们是跑远路的良驹啊!

可是,不幸的是,它们在历次战役中已相继死了。

目前我所骑的马就差多了。

它每天吃的粮食只有数升,对食料从不挑剔,对饮用的水也不作选择。

马鞍尚未套好,就要举蹄奔跑。

刚跑完百里路,力气就用完了,汗水也湿透了,好象就要死去那样。

这是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