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查语文含答案.docx
《福建省宁德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查语文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宁德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查语文含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宁德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查语文含答案
2018年宁德市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3分)
【解析】A.“前者以音乐的曲调、节奏、旋律为手段”这一表述不严密,依据原文所述,可知“曲调、节奏、旋律”只是实现“整体效果”的一部分手段。
B.“与王维的赠别诗《送元二使安西》相配的音乐主要是感伤基调”这一表述与原文意义不符。
D.“律诗、绝句被称为‘近代曲辞’、‘新乐府辞’”这一表述不当,限制不严密。
根据原文所述,被称为“近代曲辞”“新乐府辞”的是特指唐代的律、绝体诗歌。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级。
2.B(3分)
【解析】“再分说各类‘音象’的产生机理”这一表述不当,就选文而言,分说部分只介绍第一种“音象”的产生机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C级。
3.D(3分)
【解析】D.推理不当,“格律”只是产生唐诗音乐效果、构成“音象”的手段之一,除此之外,还有非格律手段。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C级。
4.D(3分)
【解析】“反映农民工以苦为乐的精神面貌”这一理解不当。
这篇小说写的是进城农民工的生存际遇,但作者不从农民工艰辛无奈、以苦为乐的“底层角度”入手,而着眼于“底层光芒”这一聚焦点,表现了“王达”们身上体现着的真、善、美,对美的人际、美的爱情、美的生活的诗意追求。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
能力层级为D级。
5.(5分)示例:
语言简洁传神。
如“奓着两手的泥巴,也嘿嘿笑”,勾勒出王达淳朴、憨厚的性格。
语言生活化。
如王达与工友们之间的交谈,王达与彩仙之间的对话,都洋溢着普通人的生活气息。
语言诗化,富有张力。
如小说中关于月光洒在王达身上的描写,还有彩仙与王达关于过日子的对话,含蓄有韵味。
文中多用短句,轻松、明快、活泼,富有节奏感。
人物语言个性化。
如老赵、彩仙的语言,都符合人物形象各自的特征。
(答对一点得2分,二点得3分,三点得5分。
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赋分。
)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分析与鉴赏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级。
6.(6分)
示例一:
不能删去。
理由:
这样结尾使情节结构更完整。
这部分叙述王达床头多了新捏的彩仙泥像,并点出彩仙给王达好吃的使他很开心。
这些内容是小说情节(为彩仙儿子捏泥人)的接续,点明王达重建家庭生活的美好心愿(或“对爱情新生活的美好心愿”)得以实现。
这样结尾突出了主题,张扬了人性美的力量。
称颂了当代中国农民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待与追求。
这样结尾满足了读者的审美期待,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观。
小说以美好结局收尾,体现了人情的和融与人性的醇美。
(每点2分,答到3点给满分。
)
示例二:
可以删去。
理由:
删去后,小说故事情节结构仍是完整的。
删去后,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形象仍是明晰的,王达的朴实、憨厚、内敛、坚韧和彩仙的善良、温和、真诚、体贴,依然能清晰呈现在读者眼前。
删去后,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
(每点2分,答到3点给满分。
)
(若有其它角度的表述,合乎文情且言之有理,亦可。
)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分析与鉴赏的解读能力。
能力层次为D级。
7.C(3分)
【解析】“人们可以预见报纸、期刊等传统纸质阅读将可能退出历史舞台”这一推断不成立。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和图表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
能力层级为C级。
8.BD(5分,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
)
【解析】A.“材料一引确凿的统计数据,阐述了培养青少年良好阅读习惯关键在于以优秀读物浸润青少年心灵的观点”这一表述不当,引统计数据是为了说明“阅读能力最旺盛的时期是青少年,这个时期的阅读会对青少年的成长起到助推作用”这一观点,“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阅读习惯,用优秀读物浸润青少年的心灵至关重要”则是由上述观点引申的推论。
C.“其主因是应试教育的桎梏”这一表述不当,原文只说其成因是多方面的,并未指出“应试教育的桎梏”是主因。
E.本项概括貌似合理,实则与原文信息不吻合;例如材料四就不是讲阅读习惯培养对青少年的重要性。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材料中相关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C级。
9.(4分)示例:
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将阅读课普遍列入课程设置并加以落实;
改进中小学语文课阅读教学;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提供充裕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
(答到4点,即给满分。
)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材料中相关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C级。
10.D(3分)
【解析】“往视之”的主语是史正志,故前面不能断开,排除A、C;“朋比”是依附勾结,不能断开,故排除B项。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句子能力。
能力层级为B级。
11.C(3分)
【解析】“致仕”,指交还官职,即退休;“请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
二者意思不同。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学生文言实词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级。
12.A(3分)
【解析】该项曲解文意。
“建王要代父出征”这一表述不符原文意思,原文是指“建王抗疏请率师为前驱”,意思是建王上书直言请求率领部队担任前导,并非代父出征。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本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C级。
13.(10分)
(1)首先是准备防御,这是良好的规划。
假如听信浅薄无谋的人,发动不经训练的军队,说这就是恢复(大业),怎么可以呢?
(5分)
【解析】备御,准备防御;傥,通“倘”,假如;反问句式(“谓之恢复得乎”);各1分。
句意通顺2分。
(2)我不知道有怨恨,假使把这当作怨恨而用恩德报答他,这就是存心的了。
(5分)
【解析】以为,以之为,把这当作;有心,存心;判断句式(“是有心也”);各1分。
句意通顺2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14.CD(5分,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
)
【解析】C,表达“裴公运筹帷幄的过人军事谋略”不合适,结合上下句来分析,颔联应该着重在表达赞美裴公建立勋业,同时也凸显君臣相遇之情。
D项,“三秋月”喻裴公襟怀坦诚,“两路棋”实际是借典故来表达诗人自己受赏识被爱护的感佩之情。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时理解诗句内容,把握人物形象,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D级。
15.(6分)
示例一:
①以景结情(若答“借景抒情”,亦可)。
(1分)②旧时的绿野堂紧闭,飞鸟在夕阳下缓缓而归,目光所触,清冷寂寥,余晖苍茫。
(2分)③诗人先用“惆怅”一词点明感情,接着以凄清黯淡的景色来渲染怅惘心绪。
(2分)形象生动,耐人回味。
(1分)
示例二:
①讽刺(或“美中有刺”、“巧用讽刺”)。
(1分)②旧时绿野堂紧闭,飞鸟在夕阳下缓缓而归,目光所触,清冷寂寥,余晖苍茫。
(2分)③诗人直抒惆怅之情,暗寄讽刺朝廷疏远老臣之意,也含有委婉劝裴公归隐、安享晚年的意味。
(2分)语意含蓄曲折,韵味深远。
(1分)
【评分说明】意思对即可。
从手法、情景和效果的角度答题,每答对一点,给相应的分数。
若有其它角度的解答,言之有据,析之成理,酌情给分。
对于示例二答案的第③点,若考生能答到“暗寄讽刺朝廷疏远老臣之意”和“委婉劝裴公归隐而安享晚年”中的一点,即可得2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D级。
16.(5分)
(1)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余独好修以为常(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每空1分,错字、漏字、增字、错序,均不给分。
)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A级。
17.A(3分)
【解析】
鱼龙混杂:
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成分复杂。
运用错误,应改为鱼目混珠。
捉襟见肘:
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
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符合语境,运用正确。
自毁长城:
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自己破坏自己的事业。
对象不恰当,改为“作茧自缚”。
习以为常:
意思是指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
语境不恰当,改为“屡见不鲜”。
鱼贯而入:
像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
形容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序进入。
运用错误。
改为“一拥而上”。
休戚与共:
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运用正确。
)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E级。
18.D(3分)
【解析】A.语序不当,“激励、使用、培养”应是“培养、使用、激励”。
B.“主要原因就在于”句式杂糅。
C.表意不清,应把“首次的”改为“的首次”;成分残缺,在“实行……毕业证落户”后加“政策”。
故选D项。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E级。
19.D(3分)
【解析】A.“华诞”是敬辞,用在小孩身上,对象不合。
B.“务必”使用不得体;另外,该请假条内容表述不简明。
C.“泰山大人”称谓不合语境。
故选D项。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E级。
19.(6分)
示例:
主观因素往往起决定性作用;
对正在欣赏音乐的人来说是乐音;
此时声音可能成为噪声或乐音。
(每空2分)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运用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20.(5分)
示例一:
(2)如果谢绝一切亲友约会之类的社交活动,那就能集中所有时间和精力写完作品。
(2分)(3)(如果)把半边头发和胡须剪去,就能集中所有时间和精力写完作品。
(3分)
示例二:
(2)如果谢绝一切亲友约会之类的社交活动,那就能集中所有时间和精力写完作品。
(2分)(3)(如果)要集中所有时间和精力写完作品,就要把半边头发和胡须剪去。
(3分)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语言表达运用及逻辑推理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E级。
22.【解析】这道作文试题所供材料,前四则都是“暖闻”,充满新时代青年努力奋斗、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有共性,又有个性,彰显了鲜明的时代感;第五则呈现的是当下社会部分青年的另类生活态度。
五则材料基本内涵分列如下:
第一则: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技校生小聂刻苦磨砺技艺,勇夺美发行业桂冠。
以“工匠精神”打底的青春,才有恒久价值。
第二则:
青春直面人生风雨,心中拥有诗歌与远方,这样的青春才美。
第三则:
年轻人要有志向,敢于担当。
第四则:
身残而志坚,一样能成就梦想。
让世界看见你的奋斗,这样的青春才美。
第五则:
这种现象反映的是缺乏积极进取与努力拼搏的消极的人生态度。
上述五则材料间存在对立、同一或矛盾的关系,考生可任取其二三则,生发所写文章的主旨。
材料一与二的组合,可生发立意:
现实人生的奋斗离不开对艺术美的追求。
材料一与三的组合,可生发立意:
(1)路是人走出来的,理想是靠奋斗实现的,青年人要有闯劲。
(2)秉持工匠精神,勇于开拓创新,是当代青年应有的追求。
(3)无论是弄潮时尚还是承续传统,都须有明确的志趣、坚定的信念、恒久的热爱。
材料一与四的组合,可生发立意: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要让世界见证我的奋斗。
材料一与五的组合,可生发立意:
青春的灿烂源自精益求精、勇于进取,而非“不争不抢,不求输赢”的态度。
材料二与四的组合,可生发立意:
面对人生的种种情形,年轻人都应该满怀诗意的乐观与憧憬。
材料一、三与四的组合,可生发立意:
壮丽的青春源于高远的理想和为之付出的不懈努力。
材料三、四与五的组合,可生发立意: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于“消费”的;不可“一切随缘”,而应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说明:
(1)每个立意角度都有其相应的对立面,而可生发出相应的反向角度立意,写成驳论文;
(2)若有其它角度的立意,切合材料基本内涵,亦可。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能力层级为E级。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
(20~16分)
二等
(15~11分)
三等
(10~6分)
四等
(5~0分)
基础等级
内容20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20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
特征2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内容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
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
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
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性
2.丰富:
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
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⑪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
⑫见解新颖⑬材料新鲜⑭构思新巧⑮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⑯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四)套作或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参考译文】
史浩,字直翁,明州鄞县人。
绍兴十四年进士及第。
三十年,授任史浩为代理建王府教授。
适逢金国完颜亮侵犯边境,(皇帝)下诏亲自出征。
当时两淮失守,建王上书直言请求率领部队担任前导。
史浩极力进言说:
“太子不可以率兵。
”建王大有所感而觉悟,立刻让史浩起草奏疏,请求随从帝王的车驾而尽到儿子的职责,文辞意气恳切周到。
高宗看了奏疏,知道奏疏是史浩起草的,说:
“真是王府的官员啊。
”接着,殿中侍御史吴芾请求派皇太子为元帅,先去视察部队。
高宗也想让建王普遍了解各位将领,于是(建王)随从帝王的车驾到建康。
三十二年,孝宗接受禅位,(史浩)升任翰林学士。
张浚将要谋求恢复中原,史浩和他意见不同。
史浩上奏说:
“首先是准备防御,这是良好的规划。
假如听信浅薄无谋的人,发动不经训练的军队,说这就是恢复(大业),怎么可以呢?
”隆兴元年,(史浩)被授任为尚书右仆射,首先进言赵鼎、李光清白无辜,岳飞久蒙冤屈,应当恢复他们的官爵,授予他们的子孙俸禄。
(皇帝)都听从了。
先前,史浩因为要在瓜州筑城,报告派遣太府丞史正志去视察,史正志和张浚辩论。
王十朋也上奏史正志依附勾结,一并牵连到史浩,从此十三年不被召见。
(后来)(史浩)被起用为绍兴府知府。
为服母丧还乡,服丧期满后,担任福州知州。
五年,(史浩)又担任右丞相。
枢密都承旨王抃建议以殿、步二司军有许多空位为由,请求各招募三千人补充部队。
不久殿前司就抓捕市民,被抓的人很多自己折断手指,表示不能当兵。
军人依仗人多,就借机抢夺百姓财物。
官司立案量刑时,想要拿军人、市民各一人杀头示众。
史浩说:
“开始挑衅的人是军人,按军法处理本来得当。
至于市民,只是和他们抵抗斗争罢了,可以一样处罚吗?
‘同样是死,为国而死可以吗?
’这难道是军人说的话吗?
”皇上发怒说:
“这是把我比作秦二世了。
”不久,史浩请求离职,(却被)授任为太傅。
十年,请求告老,授任太保退休,封为魏国公。
绍熙五年逝世,享年八十九岁,封为会稽郡王。
史浩喜欢推荐人才,曾经拟定陈之茂升官为郡守,皇上知道陈之茂曾经说过他坏话,说:
“你难道是在用恩德报答怨恨吗?
”史浩说“我不知道有怨恨,假使把这当作怨恨而用恩德报答他,这就是存心的了。
”莫济为王十朋作行状,诋毁史浩尤其厉害,他却举荐莫济掌管内制。
大致上他的宽厚就像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