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科技设施建设规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162094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71 大小:9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交通科技设施建设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1页
智能交通科技设施建设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1页
智能交通科技设施建设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1页
智能交通科技设施建设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1页
智能交通科技设施建设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智能交通科技设施建设规范.docx

《智能交通科技设施建设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交通科技设施建设规范.docx(1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智能交通科技设施建设规范.docx

智能交通科技设施建设规范

XXXX省道交通安全智能管控系统

建设规范

(征求意见稿)

XXXXXX管理局

二〇一四年三月

目次

1概述1

2建设目标和内容2

2.1建设目标2

2.2建设内容2

2.2.1视频监控系统2

2.2.2路况信息管理系统2

2.2.3机动车违法采集处理系统3

2.2.4机动车缉查布控扩充平台3

2.2.5社会化服务平台3

3系统架构4

3.1平台部署架构4

3.2系统关系架构6

3.3网络拓扑架构7

3.4数据流程图8

4建设原则9

5系统建设要求11

5.1视频监控系统11

5.1.1系统组成11

5.1.2系统功能11

5.1.3设备要求13

5.1.4数据要求16

5.1.5传输要求16

5.1.6安装设置要求17

5.2路况信息管理系统17

5.2.1信息采集17

道路车流量信息采集17

气象信息采集21

事故事件信息采集23

道路拥堵信息采集24

交通管制信息采集25

5.2.2信息处理25

数据清洗25

数据分类存储26

数据分析27

5.2.3信息发布28

交通诱导屏发布28

车载式道路交通信息显示屏发布30

移动终端发布30

喊话发布(可选)31

5.3.1闯红灯自动记录31

5.3.2超速抓拍35

5.3.3区间测速37

5.3.4视频检测及抓拍39

5.3.5移动视频动态取证42

5.4机动车缉查布控扩充平台44

5.4.1系统组成45

5.4.2系统功能45

前端卡口子系统功能45

后端管理子系统功能48

5.4.3设备要求55

5.4.4数据要求57

5.4.5传输要求58

5.4.6安装设置要求58

5.5社会化服务平台58

5.5.2系统功能59

网上业务办理59

交通管理政务信息公开59

交通管理工作动态60

5.5.3数据要求60

5.5.4对接共享要求60

6附则62

7附件63

7.1附件1:

关键数据标准规范63

7.1.1设备基础信息63

7.1.2视频设备63

7.1.3设备状态64

7.1.5道路车流量状态信息65

7.1.6气象信息66

7.1.7交通事故信息67

7.1.8道路施工信息68

7.1.9道路拥堵信息68

交通管制信息69

交通诱导信息发布69

可变限速标志发布信息70

移动终端发布信息71

喊话发布信息72

社会发布(互联网、电视台、电台等)信息72

车辆通行信息73

车辆违法信息74

布控车辆信息78

报警信息79

区间定义数据项80

区间违法原始信息项定义80

7.2附件2:

接口协议规范82

7.2.1接口调用方式82

7.2.2接口调用函数82

7.2.3接口说明85

7.2.4基础编码表126

7.3附件3:

建设依据规范130

7.4附件4:

设备设置规范132

7.4.2视频摄像机设置要求134

7.4.3交通事件视频检测器设置要求135

7.4.5卡口设备设置要求135

7.4.6闯红灯自动记录设备136

7.4.7微波检测设备设置要求136

7.4.8线圈检测器设置和安装要求136

7.4.9气象检测设备设置和安装要求136

交通信号灯设置要求137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视频取证设备设置要求139

超速抓拍设备设置要求139

区间测速设备设置要求140

视频检测及抓拍设备设置要求142

移动动态取证设备设置要求142

1概述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国发[2012]30号)和《XXXXX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12]30号文件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XXXXX政发[2012]36号)的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的指导思想,以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为核心,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重点,全面加强人、车、路、环境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执法,推进交通安全社会管理创新,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协调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格局,有效防范较大及以上道路交通事故。

2建设目标和内容

建设目标

通过《建设规范》的编制和推广,建立覆盖全省国省道和重要县乡道的智能管控系统建设的统一规范,为全省公安交警部门的道路交通安全智能管控系统的建设和运维,提供实用、可操作的行动指南。

依照该规范,各地建设本辖区内国省道和重要县乡道的视频监控系统、路况信息管理系统、机动车违法采集处理系统、机动车缉查布控扩充平台和社会化服务基础平台等五大系统。

本着公路交通和城区交通智能管控系统建设的一体化原则,本规范制定的相设备相关指标同样适用于城区交通的视频、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和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设备;城区和公路交通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尤其是重要县乡道涉及交通部门的信号设备,都需遵循最新的国家和部委标准,包括《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B25280-2010)和《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2011)。

建设内容

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是实现全省国省道统一监控指挥体系的基础系统,各地应遵循《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标准,自建、改建和利用已建属地内的视频监控系统,按本规范的接口和GB/T28181的联网标准,构建本辖区内统一的道路交通视频监控平台,实现各市交警部门视频资源的实时浏览、回放和集成,并与省级视频监控平台实现对接。

路况信息管理系统

路况信息管理系统是实现全省国省道统一路况信息监测和发布体系的基础系统。

各市应在遵循本规范建设标准的基础上,自建、集成现有交警、交通、气象等部门的路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对国省道公路主干断面的车流量、车速、拥堵等交通流信息,以及事故、道路施工、气象等环境信息的监控、采集、处理,并通过内、外部发布系统进行智能诱导和发布。

同时根据接口规范,将各市路况信息实时上传省级平台,实现全省国省道路况信息发布的联动和集成。

机动车违法采集处理系统

各地可因地制宜建设包括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超速抓拍、区间测速、视频检测等多种违法行为监测系统,对各类机动车辆违法行为进行抓拍、采集,进入非现场执法证据采集流程,同时遵循本规范标准,及时上传机动车违法信息到各市支队的缉查布控平台,实现对机动车闯红灯、超速、违法停车、违法占道、违法停车上下客、不系安全带等违法行为的执法处理。

各市可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违法行为,选用非现场执法查处流程和现场拦截的查处流程。

机动车缉查布控扩充平台

建设省市两级的机动车缉查布控扩充平台,实现对全省国省道主干公路及城区交通的通行轨迹实时缉查和布控功能,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对通行轨迹的深度分析功能。

全省机动车缉查布控扩充平台的建设,要遵循公安部缉查布控系统核心版的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立足本地实践,为大公安联控应用提供良好示范。

在数据标准一致的基础上,由各地新建、利旧或集成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实现对过车信息(含文本和图像)的采集、本地存储和黑名单比对报警、车辆的缉查布控。

通行信息统一接入各市支队的缉查布控扩充平台,同时在重要的省、市际卡口,拦截点卡口纳入机动车违法采集处理系统进行管理,实现对机动车违法统一的比对、布控、报警、拦截处理和状态同步等流程。

社会化服务平台

建立省市两级的社会化服务基础平台,通过互联网和多种新型媒体服务提供路况信息推送、交通信息查询和其它服务功能,最大限度的面向社会共享信息资源,进一步推进便民利民服务,提高交警信息化建设水平。

3系统架构

根据以上建设内容,XXXXX省国省道道路交通安全智能管控系统包括省市两级交通安全管理部门的前端设备和后端系统/平台的建设。

1、各级国省道安全智能管控系统与同级高速公路安全智能管控系统平行部署,共享路况、违法、布控和报警数据;

2、通过对视频监控、违法数据和路况信息采集实现对车辆追踪、违法报警和综合分析;

3、所有基础数据在省级平台进行汇总,实现全省数据共享、研判分析。

具体的部署矩阵如下:

平台部署架构

省级

市级

视频监控系统

综合平台

基础系统+平台

路况信息管理系统

综合平台

基础系统+平台

机动车违法采集处理系统

基础系统+平台

机动车缉查布控扩充系统

综合平台

基础系统+平台

社会化服务平台

综合平台

平台

注:

1.部署架构中的基础系统指智能管控建设中的硬件设备系统;

2.平台一般指市级后端平台,主要包括设备管理平台和设备系统平台。

其中综合平台特指以集成各市平台和跨部门的信息为主的集成平台。

系统关系架构

从逻辑关系看,五大类系统/平台间的边界和关系如下:

注:

为本文所涉及建设系统内容

3.1网络拓扑架构

3.2数据流程图

4建设原则

本《建设规范》的编制以及省市两级协作推进国省道交通安全智能管控系统的工程建设,遵循以下原则和限制条件:

1.省市两级分工协作原则:

五大系统的建设采用省市两级分工协作的方式推进:

(1)省级负责编制《建设规范》,建立全省统一的省级四大平台;

(2)各市因地制宜,遵循建设规范,推进硬件基础系统和市级五个平台的建设,并按接口标准,向省级平台实时传输相关信息;

(3)平台和标准同步推进,以实现省市两级标准的可验证性和可操作性。

2.公路交通和城区交通智能管控系统建设的一体化原则:

各市辖区内国省道智能管控系统的建设,应充分考虑与城区交通智能管控系统建设的一体化原则,最大程度实现平台和应用的集成和共享。

3.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原则:

XXXXX省国省道交通安全智能管控系统涉及省市两级、前端设备和后端平台的同步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公安、交通、气象部门的系统资源,实现共享共建:

(1)路况信息管理系统。

智能管控系统建设要充分利用交通部门的路况信息,结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实时路况为群众提供便利的出行服务;同时为相关部门正在建设的重点路网灾害性气象预报和预测系统、智能诱导和路况系统预留接口。

兼容气象信息资源,共享交通部门、气象部门的系统资源;

(2)全省视频监控系统。

要提前规划,主动利用咨询和设计服务,充分共享公安部门和交通部门现有及拟建的视频资源,同时结合在重点路段新建高清监控来推进视频监控建设。

4.分步实施和重点先行原则。

系统的设备数量、点位分布应遵循XXXXX国省道路的路网和流量情况来布局和分步实施,同时遵循重点先行的布点思路:

(1)在重要路段、停车区、收费站等重要位置设置视频监控,用于监控国省道路的运行和人员、车辆的违法行为;

(2)在重要路段、大流量区域、枢纽立交和收费出入口设置卡口设备,采集车辆通行信息用于实现对车辆记录和实时布控;

(3)在重要路段、大流量区域的主干断面采集车流量、平均速度、占有率等道路信息用于交通拥堵分析;

(4)在重要路段、大流量区域设置LED道路交通诱导可变信息标志,及时发布道路管控信息,实现智能诱导。

5.先进性与实用性并重。

各市在国省道交通安全智能管控系统的建设中,硬件设备/系统应遵循国家和部颁标准,整体的设备选型要注意先进性和实用性并重:

(1)各地的设备选型在遵循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最新高性价比的技术和产品,如视频技术的高清化;

(2)各地智能管控设备的访问控件SDK包、WebService接口或接口表,都必须采用统一的接入规范;

(3)充分利用公安部全国推广的《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和《公安部机动车辆缉查布控系统》的数据标准和规范,实现与两大核心的紧密集成。

5系统建设要求

视频监控系统

各地遵循《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标准,自建、改建和利旧属地内的视频监控系统,在国省道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次干路等重要位置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实时监控路面及周边环境情况。

各地系统需支持省平台统一调用,实现各市交警部门视频资源的实时浏览、回放和集成,为实现全省道路“实时监控、快速响应”的管理目标提供信息支持。

系统组成

视频监控系统一般由前端、传输、本地存储、控制及显示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1.前端部分包括一台或多台摄像机以及与之配套的镜头、云台、防护罩、解码器等;

2.传输部分包括电缆/光缆,以及可能的有线/无线信号调制解调设备等;

3.本地存储包括对系统中视频、图片、数据信令的存储设备与存储机制;

4.控制部分主要包括视频切换器、云台镜头控制器、操作键盘、各类控制通信接口、电源和与之配套的控制台、监视器柜等;

5.显示设备主要包括监视器、多画面分割器、大屏等。

系统功能

1.开放式视频接入

系统应支持不同品牌、不同格式的前端设备,包含嵌入式硬盘录像机、视频编解码器、网络摄像机、高清摄像机、网络型报警主机等,实现开放式资源接入、跨设备报警联动等功能,通过统一的系统管理,实现对前端设备的接入管理和配置。

系统应支持与省级缉查布控扩充平台的对接,开放应用层所需数据接口和开发接口,实现视频实时浏览、录像文件回放、录像下载等功能。

2.视频浏览

系统能够按照指定设备、指定通道进行图像的实时浏览,支持浏览图像的显示、缩放、抓拍和录像,支持多用户对同一图像资源的同时浏览;应配合前端编码设备,支持QCIF至1080p多种分辨率,支持MJPEG、MPEG1、MPEG4、H.264等多种编码格式;支持1~25分屏同时浏览功能,配合双码流自动切换功能;支持开放式云镜控制接口,支持Pelco-D、Pelco-P等多种串行控制协议,应能根据组态工具自定义控制协议。

3.录像回放

系统应能从视频存储系统中读取录制的历史图像,解码后进行播放,支持单路回放和多路回放功能;应能实现多通道同一时段同步回放和单通道多时段回放功能,回放的方式应支持单帧、慢放、常速、快速等方式;支持录像时间的智能定位,精确到秒对录像进行自动定位播放;支持录像快照、局部放大、剪切、下载等功能。

4.触发及抓拍

前端的视频摄像单元,也可以作为卡口的触发源,触发方式支持灵活配置,可采用IO、RS232、RS485、网络等方式。

5.报警联动

系统应支持智能报警联动策略配置,通过配置实现不同报警点、不同时段产生的报警,执行不同的应急预案。

系统报警联动策略不受设备物理链路制约,并支持声光报警、中心语音提示报警、云台预置位、电视墙预案联动、警务通短信等多种报警输出方式。

6.交通事件检测(可选功能)

系统利用自动检测模块提供对交通事件的自动检测功能,包括事故检测、逆行检测、非法变线、违法停车、交通拥堵等交通事件;

系统检测到交通违法事件后,能够通过前端跟踪球机进行音频输入、输出,支持监控中心与前端扩音设备的通讯转接,在发现交通违法事件时可对现场进行语音喊话,录音播放等,提示现场驾驶人员及时停止违法行为。

当新建视频监控部署在隧道内时,必须具备交通事件检测功能。

7.交通流参数检测(可选功能)

系统利用自动检测模块提供对交通流参数的检测功能,所检测的主要参量包括:

交通流量、车速、占有率、车头时距、车头间距、车长度分类等。

8.虚拟电视墙(可选功能)

平台扩展支持远程云镜、数字矩阵控制、模拟矩阵控制,通过虚拟矩阵功能在平台上搭建虚拟电视墙,通过系统配置实现虚拟电视墙和物理设备之间的通道对应。

设备要求

1.摄像机要求

(1)设备选型原则

摄像机应满足现场环境要求和功能使用要求,同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有关技术要求。

1道路主线监控:

国省道路重点地段宜采用智能卡口一体机。

智能卡口一体机可实现卡口违法抓拍,流量统计等功能;此外,重点路段和事故多发路端建议部署高清网络球机,用于大视野监控,也可以为交通事件检测提供视频数据。

2路口监控:

路口是交通行为最复杂的场所,因此路口监控建议采用智能电警一体机和高清球机,每个方向的电子警察负责监控各自的路口;高清网络球机用于监控路口全景,可对角安装,有条件也可安装与路口中间。

3其他构造物监控:

其它构造物包括高架、隧道、下穿立交、桥梁等,高架、桥梁、隧道及其入口宜采用智能卡口一体机和低照度宽动态高清球机。

(2)摄像机技术指标:

1智能卡口一体机

智能卡口一体机是集成视频监控、视频检测及号牌识别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卡口系统,主要用于视频监控、流量统计和旅行时间调查,技术指标要求如下:

200万像素以上图像传感器;

支持照片抓拍和高清视频流输出,分辨率1080P下视频帧率不小于15帧;

具备进行车牌识别和车流量统计(可选)等功能。

2智能电警一体机

智能电警一体机是集成视频监控、高清视频检测、车辆识别、违法行为识别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卡口系统,主要用于非现场执法取证、公安刑侦、流量统计、视频监控,技术指标要求如下:

300万像素以上图像传感器;

支持照片抓拍和高清视频流输出,分辨率1080P下视频帧率不小于10帧;

具备视频车辆检测功能(可选);

3高清网络球机

高清网络球机主要用于视频监控,具有广角视野,可通过长变焦镜头对重点区域监控,技术指标要求如下:

支持照片抓拍和高清视频流输出,1080P分辨率下视频帧率不小于25fps

视频流支持H.264编码标准;

支持不少于1路1000M网络接口;

支持360度云台控制功能

配备变焦镜头;

最低照度为0.1lux

4低照宽动态高清球机

低照宽动态高清球机用于复杂光线,低照度,光线变暗变化频繁,光线明暗对比强烈条件下进行视频监控,技术指标要求如下:

支持照片抓拍和高清视频流输出,1080P分辨率下视频帧率不小于25fps

视频流支持H.264编码标准;

支持不少于1路1000M网络接口;

支持360度云台控制功能;

配备变焦镜头;

最低照度为0.1lux

动态范围达100dB;

(3)交通事件视频检测器

①事件项目:

逆行车辆、停等车辆、行人、抛洒物、烟雾等事件检测;

②视频压缩格式:

MPEG-4SPLoCompliant;

③分辨率:

多编码流输出D1(704x576)MPEG4,GIF(352x288)MPEG4;QCIF(176x144)MPEG4;

④压缩比:

20Kbps~2Mbps;

⑤LAN/WAN网络接口:

以太网(10/100M以上),RJ-45端子;

⑥通讯协议:

TCP,UDP,IP,HTTP,DHCP,PPPoE,RTP,RTSP,NTP,FTP,UPnP,SMTP。

(4)交通流参数视频检测器

①系统检测项:

交通流量、车型分类、?

车辆速度、车头时距、道路占有率、?

车间距、排队长度、违章变道、事件存在报警。

②系统技术指标:

流量检测精度≥95%;

速度检测精度≥90%;

道路占有率检测精度≥90%;

事件触发准确率:

白天:

≥95%,夜间:

≥90%;

速度检测范围:

5~200km/h;

检测车道数:

6车道或以上。

2.传输设备

可选用普通的电缆、光调制解调设备与光纤配合、微波开路传输设备等。

3.数字图像记录设备

应根据管理要求,合理选择设备自身应有不可修改的系统特征信息(如系统“时间戳”、跟踪文件或其他硬件措施),以保证系统记录资料的完整性。

记录设备宜选用数字记录设备,如数字硬盘录像设备和网络数字硬盘录像设备。

4.显示设备

(1)可选用普通的电视机、专业监视器、显示器或其他设备,如投影机、组合大屏幕等,并可配置多画面分割器、大屏幕控制器等。

(2)显示设备的配置数量应满足现场监视用摄像机数量和管理使用的要求,即应合理确定视频输入输出的配比关系。

(3)显示设备的屏幕尺寸应满足观察者监视要求。

5.控制设备

控制设备中的切换器与云台镜头控制器等可以是分离的。

对于新建系统,切换器、云台镜头控制器等宜采用集成式设备。

数据要求

1.视频监控存储时间应不少于30天。

2.视频数据应遵循以下标准:

视频压缩标准

H.264、MPEG4(要求视频厂家提供WEB集成播放开发包)

实时监视图像分辨率

200万像素下,PAL:

1920×1080?

?

?

?

NTSC:

1920×1080

130万像素下,PAL:

1280×720?

?

?

?

?

NTSC:

1280×720

回放分辨率

200万像素下,QCIF/CIF/2CIF/4CIF/720p/1080p

130万像素下,QCIF/CIF/2CIF/4CIF/720p

视频输入路数

8/10/12/16/32/64

码流类型

视频流/复合流

3.系统数据标准参见“附件1:

关键数据标准规范”中的设备基础信息、视频通道、设备状态。

传输要求

1.通信接口:

前端设备应提供光纤接口、无线通信接口、以太网接口、数据传输接口及相关配件,以便系统能通过有线及无线方式实现信息传输。

系统建议采用光纤接口,有条件的采用无线通信接口。

2.控制协议:

网络传输协议(RTP);联网控制协议(SIP);视频存储封装(TS流)。

3.联网标准:

遵循全国《公路网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互联技术规范》(GB/T28059.3)标准(联网)及公安部《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2011)(平台)。

4.当通讯出现故障或中断时,数据暂存于前端设备内,待故障恢复后自动上传。

传输涉及外网与公安内网连接时,应通过公安移动边界接入网实现数据传输。

安装设置要求

各系统的具体安装设置要求,请参见本规范“附件4:

设备设置规范”。

路况信息管理系统

本系统主要是基于采集的实时路况数据信息,通过对数据的融合和预测分析,将交通信息转化为文字、图形信息,通过交通信息发布平台等方式进行发布,传递给相关交通参与者。

信息采集

主要是在国省道国省道路重点路段位置采用自建或共享视频监控、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微波检测、气象设备、卡口分析等方式检测车流量、车速、车辆密度、道路占有率、路面温度、湿度、风力、能见度等基本数据来完成信息采集。

道路车流量信息采集

1.采集方式:

道路车流量采集的来源包括视频检测、微波检测、线圈检测、地磁、雷达、卡口过车采集等,通过上述手段获取道路车流量、车速、道路占有率、车辆密度、道路状况等信息。

2.视频检测设备建设要求

通过视频摄像头和智能分析技术,检测车辆的流量、速度、占有率、事件、拥挤等动态交通流信息。

系统建设时应遵循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原则,有效利用道路上已建的视频摄像机,减少重复投入。

(1)系统组成:

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视频检测摄像机、传感器及适配镜头,视频分析检测软件和通信模块。

(2)主要功能:

交通数据采集:

需支持多达6车道或以上交通数据的采集,包括车流量、占有率等。

实时路况采集:

系统能判断当前道路交通流的状况,状况信息自动上传,时间支持灵活设定。

触发及抓拍:

触发方式支持灵活配置,可采用IO、RS232、RS485、网络等。

(3)设备要求

视频摄像机的建设要求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详细请参见“5.1视频监控系统”部分。

系统检测项:

交通流量、车型分类、?

车辆速度、车头时距、?

车间距、车流密度、道路占有率、排队长度等。

系统技术指标:

流量检测精度≥95%;速度检测精度≥90%;道路占有率精度:

90%;触发准确率:

白天:

≥95%,夜间:

≥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