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语言的社会功能题.docx
《第1章语言的社会功能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语言的社会功能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章语言的社会功能题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一、填空题
1.一种语言的句子数量是无限的,人类之所以能掌握语言,是因为构成句子的语言材料和()是十分有限的。
2.语言是人类社会的(),而且也是思维的()。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控制语言活动,()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儿童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习()。
5.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的含义是语言具有(),没有()。
6.语言和说话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
语言是(),说话是个人的;语言是抽象的,说话是()。
7.语言和言语的主要区别是();语言和言语的主要联系是()。
8.从语言的社会功能上看,语言是();从语言的内部结构上看,语言是()。
二、单项选择题
1.人大脑的右半球掌管()
A.语言活动B.直观动作的思维活动C.抽象思维D.判断和推理
2.关于语言与言语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就是语言,用声音说出来的就是言语
B.语言具有内在的一致的规律,而言语则不同,很难找到一致的规律
C.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
D.言语具有个人特点,因此不同于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
3.()受到损害后,患者会出现语言障碍,基本上不能说话,但能听懂说话。
A.大脑右半球前部B.大脑左半球前部C.大脑右半球后部D.大脑左半球后部
4.关于语言能力,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能力指语言表达能力B、语言能力指利用语言进行思考的能力
C、语言能力指不同年龄段获得语言的能力D、语言能力指人类的大脑为人类提供了掌握语言的先天基础
5.患“失语症”是因为()
A.大脑左、右半球的单侧化功能发生了改变
B.大脑左半球的某个部位受到了损伤
C.大脑的语言获得机制出现了遗传性障碍
D.在语言临界期以前没有接触语言环境
6.关于“语言”的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B.语言就是人们说出来的话
C.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D.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7.关于语言获得的原因,下列学说中偏重于内部条件解释的是()
A.模仿说B.天赋说C.强化说D.刺激反应说
8.基本上不能说话,但仍能听懂别人说话,这种症状的失语症是()
A.失读症B.布洛卡失语症C.失名症D.维尔尼克失语症
三、名词解释
1.语言
2.说话
3.言语
4.交际工具
5.思维
6.社会
7.社会现象
8.感性思维
9.直观思维
10.表象思维
11.抽象思维
12.发散思维
13.形象思维
14.语言学习
15.语言获得
四、判断题
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
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
4.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语言的重要性日渐削弱。
()
5.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维。
()
6.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
六、问答题
1.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
2.怎样理解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语言有没有阶级性?
为什么?
3.语言交际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请举例具体说明。
4.语言的作用是什么,举例说明。
5.怎样认识理解语言和说话的关系?
6.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句子的数量都是无限的,那么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学会掌握语言呢?
7.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8.语言的社会性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具体认识?
9.为什么说语言不是个人现象?
10.语言是不是自然现象?
11.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怎样理解?
12.语言没有阶级性,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表述认识?
13.为什么说文字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14.怎样理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5.什么是思维?
16.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怎样?
17.语言和思维是同一个东西吗?
它们有没有区别?
18.两个人在争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个人说先有语言,因为语言是思维工具,没有这个工具就无法思维;一个人说先有思维,因为语句是思维的成果,没有思维,人们无法把散沙一样的词语组合成句。
你认为谁的观点对呢?
19.人类语言能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学会的,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语言规则2.交际工具工具3.左半球右半球4.语言5.社会性阶级性6.全民的具体的7.言语具有个人的特点,语言属于全社会言语是运用语言的行为和结果,语言在言语中起着规范作用8.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
1.B2.A3.B4.D5.B6.B7.B8.B
三、名词解释
1.语言:
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说话:
运用语言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本身不等于语言。
3.言语:
是对语言的运用,它有两个意思:
一是指人的说和写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叫言语活动,也叫言语行为;一是指人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
4.交际工具:
人类交际活动所使用的工具。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此外,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5.思维:
狭义的思维指人们认识现实世界的过程;广义的思维既包括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也包括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思维结果。
根据思维活动的不同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
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6.社会:
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习惯的人类社会的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
与此相关联的现象就是社会现象。
7.社会现象:
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一切活动——产生、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的现象
8.感性思维:
狭义的感性思维指运用感觉器官感受外界事物的活动,这是一种直观思维;广义的感性思维除直观思维外也包括唤起表象并在想象中对表象加工改造的活动,即表象思维。
9.直观思维:
运用感觉器官感受外界事物的活动叫直观思维。
10.表象思维:
唤起表象并在想象中对表象加工改造的活动。
11.抽象思维:
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复杂逻辑形式进行的思维活动。
12.发散思维:
随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产生的综合心理活动。
13.形象思维:
文化意识和艺术创作中的思维活动。
14.语言学习:
通过有意识的教或学的形式来掌握一种语言的过程。
15.语言获得:
通过非有意识的教或学的形式来掌握一种语言的过程。
四、判断题
1.错误,文字的交际功能离不开语言这个基础,因此文字只能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工具。
2.错误。
语言是一视同仁地为人类服务的。
这里的共同语言是指思想感情。
3.错误。
文字再重要,没有语言,文字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
4.错误。
所有的沟通方式传递的仍然是语言信息。
5.正确。
离开了语言这个思维工具,就无法进行抽象思维。
6.正确。
思维需要语言工具,语言的表达离不开思维活动。
五、问答题
1.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
语言(language)和言语(parole)的区别是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的重要概念。
其区别表现在:
第一,从运用角度来说,语言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相对稳定,语言是不自由的,有规则的,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语言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和由此产生的言语作品,是自由结合的,处于运用状态,言语始终是开放的。
第二,从表现形式看,语言是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人们要遵照这个系统的规则来使用它,是社会的,有共同性,也就是说语言属于全体社会成员;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的过程和结果,除了具有社会的因素外,还具有个人的因素,而且还要受某种特定语境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言语属于讲话者个人。
第三,语言的各个部分是有限的,抽象的;但言语是无限的,具体的。
联系表现在:
第一,从历史上看,言语事实在先,规则在后,因此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
哪里有言语,哪里就有语言;哪里没有言语,哪里就没有语言。
语言是存在于言语之中的,语言是从言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模式,抽象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语言都是以言语的形式存在着的。
第二,语言来源于言语,又反作用于言语。
语言对言语起着积极的、强制性的规范作用。
2.怎样理解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语言有没有阶级性?
为什么?
社会现象是和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现象,语言就是社会现象。
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社会现象可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类,经济基础就是人们在生产中形成的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就是在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艺术、哲学、宗教等的总和。
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要么属于经济基础,要么属于上层建筑,而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这两者的变化都不会从本质上影响语言。
很多社会现象都是具有阶级性的,比如属于上层建筑的法律、政治制度等,是为一定的统治阶级服务的,具有十分明显的阶级色彩,而语言则不属于那一个特定的阶级或阶层,而是属于社会全体成员。
所以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作为交际工具,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
因此,从本质上看,语言是人类共同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阶层,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的成员服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特点。
语言没有阶级性。
第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视同仁为大众服务,没有阶级性之分;第二,语言的结构要素是没有阶级性可言的;第三,语言产生在没有阶级的社会,因此也是没有阶级性可言的。
3.语言交际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请举例具体说明。
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A.编码:
说话人为表达某信息,首先在语言中寻找有关的词语,按照语言的语法规则编排起来,进行编码。
B.发送:
编码完成,通过发送器(口语的发送器是肺、声带、口腔、鼻腔、舌头等发音器官)输出。
C.传递:
信息一经输出,说话人发音器官所发出的声音就通过空气等通道传递,到达听话人的一方。
D.接收:
听话人的听觉器官开始运转,接收信息。
E.解码:
并进行解码,将它还原为说话人的编码。
其中编码和解码是交际过程的两个根本的环节。
4.语言的作用是什么,举例说明。
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类传递信息,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除了使用语言外,还可以使用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以及身势、表情等,在一定场合使用,可以弥补语言的一些不足,但是这些交际工具使用范围有限,有的仅用于特定的范围,最重要的是,这些交际工具,都离不开语言,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没有语言,这些手段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即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
2)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
语言不但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认识成果的贮存所。
思维过程离不开语言,需要借助语言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活动,需要借助语言来形成思想,利用语言把它储存在头脑中,再借助语言把思想表达出来,传达给听话人,同时使听话人产生思想。
而且人类思维的成果-概念,还可以通过词语固定下来。
总之,思维活动的过程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思维离不开语言,必须借助语言材料才能进行。
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是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
(即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5.怎样认识理解语言和说话的关系?
语言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说话是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行为,说出来的话语则是使用这种交际工具所产生的结果。
1)借助哲学上的观点来认识,语言和说话其实就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语言就是一般的事物,说话就是特殊的、个别的事物。
属于语言的一切都是概括的,一般的,反映共性的东西,属于说话的一切都是具体的、个别的、特殊的。
因为说话总是和具体的环境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话语中的任何词语反映的任何概念,都是具体有所指的。
2)语言是一套规则系统,说话时对规则的具体运用,所说的话是根据规则系统的要求使用组织材料的结果。
3)语言是社会的,说话是个人的。
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而说话则是个人行为。
4)说话推动语言的发展。
说话不断为语言提供新鲜的材料,充实语言,促进语言的发展。
说话可以说是语言发展的直接动力,没有说话,没有社会全体成员对语言的运用,语言也不可能自行发展起来。
所以,语言是材料库,而说话则是材料库的最重要的补给手段。
4.每个人说话都是自由的,但不能把“我看书”说成“书看我”?
不能把“失去生命”这意思说成“huó(活)”,这是为什么?
这是由语言作为社会大众的交际工具决定的。
每种语言,其语言单位的组合顺序是有一定规则的,同时,不同的语言虽然有不同的音义组合关系,但各种语言音义组合关系相对而言是固定的,大家都必须共同遵守。
6.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句子的数量都是无限的,那么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学会掌握语言呢?
因为:
(1)词语的组合规则是十分有限的,掌握了一个规则,可以推出无限多的句子。
(2)语言中的词表达的意义具有概括性,数量是有限的,一个词可以重复使用,所以语言系统中的句子是无穷的,但构成句子的材料却是有限的,这也有利于人们学习掌握语言。
7.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1)我们所能感知的一切事物,要么是自然现象,要么是社会现象,而语言就是属于社会现象。
社会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社会的共同体,与此密切关联的现象就是社会现象。
语言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与人类社会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把社会中的个人结成群体的纽带,是人与人互相联系的桥梁,进行沟通的工具,也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
没有语言,人类社会就会崩溃,不复存在。
2)语言从本质上说是社会的,具有社会性。
一个社会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
语言就是一定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社会以外无所谓语言,没有社会,也就没有语言。
语言是在劳动过程中因为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与人类社会、人的抽象思维同时产生的。
语言的一切自始至终都与人类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社会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给语言带来影响,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
社会性可以说是语言的本质特性。
3)语言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4)语言是社会现象,这是由于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
语言不可能离开社会而存在,社会的存在也离不开语言,语言是组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因素。
5)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还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人类社会以外没有语言。
社会以外不但没有语言,即使是人,只要离开了社会,也会失去语言能力。
人类大脑特有的语言能力与生俱来,具有一定的先天条件。
但如没有后天的社会环境,不在适当的时期同实际的语言相接触,就不能激发出大脑语言能力的内在机制。
因此,语言的习得同样具有社会性,离不开社会。
8.语言的社会性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具体认识?
1)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在许多情况下,语言往往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的标志,不同语言的不同的音义关系只能从社会性角度才能得以圆满解释。
2)同一个民族的语言,具有不同的地方色彩,这是因为语言是社会现象,是因为不同的社会集团选择确立了不同的音义关系。
3)语言是社会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语言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语言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4)离开了人类社会无所谓语言,所以语言并不是人的本能的反映。
人的语言能力是在一个语言环境中反复学习才掌握的。
说话则是人们运用语言工具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是为了适应他人的需要而存在的;如果离开社会,没有了这种需要,人们就会逐渐地丧失说话的语言能力。
9.为什么说语言不是个人现象?
1)表面上看,语言表现为具体的人说的话和写的文章,但语言不是个人现象。
2)语言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语言的发展也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而且,在一个人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语言就存在了,代代相传,不可能是个人现象。
语言的产生与存在都是依赖于社会的,离不开社会的。
个人虽然有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权利,但依然使用的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语言材料。
所以语言不是个人现象而是社会现象。
3)语言的社会性并不否认个人的语言特点和个人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
这种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语言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不同的人对共同使用的语言材料的选择和运用是不一样的,这是构成个人语言特点的主要方面;二是每个社会成员在运用语言时会不同程度地超出已有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这往往可以成为语言发展变化的开端。
4)总之,我们不否认个人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但归根到底语言是社会现象,不是个人现象。
10.语言是不是自然现象?
语言不是自然现象。
不可否认,语言有其自然属性的一面,一方面,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是声音的一种,也是因为物体振动周围空气而发出声音来的,语音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这也是语言的自然属性之一。
正因为语言有这些自然属性,所以也有人把语言看成是自然现象,而且历史上受到认识水平的局限,把语言当作自然现象的观点还十分风行。
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
如果语言是自然的,其产生发展就应该有自己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社会的发展变化也不会给语言造成任何的影响,而实际上恰恰相反,语言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同社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其产生和发展就应该有自己的一套规律,不受人类的约束。
自然的东西只能利用,不可能创造,而语言却是人类创造的,同人类一道发展的。
比如古代汉语没有电视、电脑、广播等词,而现代汉语有这些词,这是因为社会发展了,客观世界有了这些事物,语言中才相应地有了这些词。
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其词汇系统就不应该有这样的差别。
可见,语言是完全依赖于社会的,离不开社会的,它的发展变化也是服从社会的需要的。
语言与社会的联系是如此密切,对人类社会有如空气和水一样重要;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那么世界上就不应该有这样多的语言,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语言应该是一样的,而实际上世界上的语言多达5千多种,还有许多没有发现,这都只能从社会性方面才能加以解释,从自然现象角度就无法解释清楚,无论有多大学问的专家也无法解释。
11.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怎样理解?
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还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其基本含义归结起来就是,语言是全民性的,是全民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没有阶级性。
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社会现象可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类,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要么属于经济基础,要么属于上层建筑,而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这两者的变化都不会从本质上影响语言。
很多社会现象都是具有阶级性的,而语言则不属于那一个特定的阶级或阶层,而是属于社会全体成员。
所以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作为交际工具,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不属于经济基础又不属于上层建筑,不是为特定的阶级服务的,而是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服务的。
语言没有阶级性这个特点就是语言是全民性的,不是为某一阶级服务的。
因为社会里的人不论属于哪个阶级和阶层,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需要交际,都要使用语言进行交际。
可以这样说,一个社会的集体就是依赖统一的语言把全体成员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成员统一使用的交际工具。
因此,从本质上看,语言是人类共同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阶层,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的成员服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特点。
12.语言没有阶级性,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表述认识?
语言没有阶级性
1)从语言的服务对象看,语言是人类社会统一使用的交际工具,不是为特定的阶级或阶层服务的,语言面前人人平等,有自由地使用语言表达思想的权利,这是是语言的本质特征。
语言只是一种你可以用来表达思想和看法的工具,但它本身没有阶级色彩。
2)从语言自身结构看,构成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也是没有阶级性的。
如语音中的音素、音位、元音、辅音之类,词汇中的词语、语法中的结构单位、结构规则等等,都谈不上有阶级性。
3)从语言的产生的社会大环境看。
语言产生于没有阶级的社会,社会上连阶级都没有,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更谈不上有阶级性了。
语言是人类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并在生产劳动中根据社会交际的需要逐渐地加以完善的。
语言具有全民性。
1)具有阶级色彩的词语在整个语言的词汇系统中只占很少的分量,基本词汇仍然是全民的;
2)构词材料依然是现成的语言材料,这些材料是具有全民性特点的;
3)没有独立的语法结构和语音形式,仍然是大众语言的形式和结构;
4)具有阶级色彩的词语使用范围很小,如”朕”、”崩”,对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小,根本改变不了语言没有阶级性的特质。
13.为什么说文字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辅助性的交际工具很多,像旗语、手势、红绿灯、色彩、音响等,都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传递信息,起到沟通作用,而在现代社会,像广播、电视、电话、网络等交通工具,甚至还可以不改变语言的有声特质,传递信息既快又广,但这些工具,远不及文字那样方便,不及文字使用范围那样广,文字打破了有声语言的时空局限,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语言的功能,这是其他语言辅助工具所不能比的,所以说文字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14.怎样理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语言存在于说话和所说出来的话中,说明语言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不会说话人就失去了它的本质,与动物无异。
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交流思想,以便在认知现实、改造现实的过程中协调相互之间的行为,以取得最佳的效果。
所以,语言是人们的一种交际工具。
2)人类的交际工具不止语言一种,其它如文字、手势表情等也都能实现交际的任务,也是交际工具,但它们与语言相比重要性就要差多了。
根本上说人类各种辅助性交际工具,都是在语言基础上制定的,没有语言基础,这些工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
总之,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其他交际工具,可以说是语言的补充,是用来辅助语言交际的。
15.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人类大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是人类开动脑筋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是人类大脑的一种机能。
思维是复杂的,多形态的,一个人同时并存着几种不同形态的高度发达的思维。
一般把思维分为三种类型:
1)直观动作思维:
这种思维指思维时能直接感知思维对象,并通过思维者自身的动作去影响思维对象的那样一种思维活动。
例如像工程设计师、体育运动员等的思维活动都具有直观动作特点,教练员讲解有关体育战术如足球、篮球、排球等也要用直观思维。
2)形象思维:
这种思维指在思维时用唤起形象并在想象中对形象进行加工改造的那样一种思维活动人。
艺术家和文学家思维时(在进行艺术构思时)就充分地进行着这种形象的加工改造和组合的活动。
比如构思一幅画、一座雕塑、一个情节、一个戏剧场景等,都要进行形象思维。
3)抽象思维:
也叫逻辑思维,指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分类,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那样一种思维活动。
通常我们所说的思维、思维能力,主要地是指这种思维,是人类最普遍的一种思维类型。
这种思维只有人类有,动物没有,所以动物没有语言。
这三种类型的思维活动,语言在其中的作用是不相同的。
前两种思维很少语言的活动,一般称为非语言思维,第三种思维主要依靠语言进行,所以是语言思维。
16.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怎样?
语言不但是交际的工具,而且也是思维的工具。
思维活动,尤其是抽象思维活动,必须借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