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本质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139440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因的本质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基因的本质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基因的本质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基因的本质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基因的本质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因的本质知识点总结.docx

《基因的本质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因的本质知识点总结.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因的本质知识点总结.docx

基因的本质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0世纪30年代,人们认识到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有4种,每一种有一个特定的碱基。

这一认识本可以使人们意识到DNA的重要性,

但是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

二、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1、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

(1)格里菲思的实验

原理:

S型细菌可使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实验材料:

两种肺炎双球菌

项目类别

菌落

菌体

毒性

S型细菌

表面光滑

有多糖类的荚膜

R型细菌

表面粗糙

无多糖类的荚膜

实验过程及现象P43图3-2

结论: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含有某种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文字表述如下:

实验过程

结果分析

结论

注射

①R型活细菌――注→射小鼠不死亡

R型细菌无毒性

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含有某种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

—转化因子

注射

②S型活细菌――注→射小鼠死亡

分离

―分―离→S型活细菌

S型细菌有毒性

注射

③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注→射小鼠不死亡

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已失活,毒性消失

④R型活细菌混合后

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注―射→

分离

小鼠死亡――→S型活细菌

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且性状可以遗传

2)艾弗里实验(体外转化实验)P44图3-3实验过程及结果

例如,

DNA是遗传物质。

结论:

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实验方法:

减法原理:

在对照实验中,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

旧教材实验过程如下:

结论:

只有加入DNA,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即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材料:

T2噬菌体

结构

代谢特点

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

增殖特点

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

实验者:

美国遗传学家赫尔希和蔡斯实验方法: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实验过程及结果

(1)标记噬菌体:

(先标记大肠杆菌):

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获得分别含35S和32P的大肠杆菌。

(再标记T2噬菌体):

用分别含32P和35S的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得到DNA含有32P标记或蛋白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

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项目

含35S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含32P的T2噬菌

体侵染大肠杆菌

搅拌、离心后

上清液

放射性高

放射性低

沉淀物

放射性低

放射性高

细菌裂解后放出的T2噬菌体

检测不到35S标记的蛋白质

检测到32P标记的DNA

实验分析

(1)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

(2)子代T2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来遗传的。

实验结论:

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注意:

1、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2、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质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侵染的大

肠杆菌

3、不能用14C和18O标记噬菌体,因为DNA和蛋白质都含C和O;不能用32P和35S同时标记噬菌体,因为若用32P和35S同时标记噬菌体,则上清液和沉淀物中均会具有放射性,无法判断遗传物质的成分。

4.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发现沉淀物中放射性也较高,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

5.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发现上清液中放射性也较高,可能是

(1)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2)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三、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

1.烟草花叶病毒

2.侵染过程

3.结论

烟草花叶病毒的RNA控制其性状,即RNA是遗传物质。

四、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遗传物质

DNA

RNA

生物种类

所有细胞生物及部分

病毒

部分病毒

结果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结论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1.构建者:

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

2.过程

二、DNA分子的结构

(1)组成元素:

C、H、O、N、P五种元素。

(2)结构(如图)

强调几点:

平面结构:

1一条脱氧核苷酸链:

由一分子脱氧核苷酸中脱氧核糖上的3′号碳原子与另一分子脱氧核苷酸中的磷酸

通过形成化学键(3′,5′-磷酸二酯键)相连接。

如图所示

2两链之间的碱基对:

A一定与T配对,两碱基之间形成两个氢键;G一定与C配对,两碱基之间形成三个氢键。

如图所示:

立体结构:

(1)DNA有两条链组成,两条链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T,C=G)

(3)DNA的特点

①稳定性

原因:

a.DNA分子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成规则双螺旋结构。

b.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c.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中间为碱基对,碱基之间形成氢键,从而维持双螺旋结构的稳定。

②多样性

原因:

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

3特异性

原因:

每种生物的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关于DNA结构的相关计算

举例略

第3节DNA的复制

一、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

1.假说提出者克里克和沃森。

2.假说半保留复制方式

(2)假说

①解旋:

DNA复制时,DNA双螺旋解开,互补的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

②复制:

解开的两条单链作为复制的模板,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形成氢键,结合到作为模板的单链上。

(3)特点:

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这种复制方式被称作半保留复制。

二、对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关于DNA复制方式的研究,充分体现了假说—演绎法,即在克里克假说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最终通过实验得以验证。

背景知识:

14N和15N是N元素的两种稳定同位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不同,含15N的DNA比14N的DNA密

度大,因此离心技术可以在试管中区分含有不同N元素的DNA

实验材料

大肠杆菌

实验者

美国生物学家梅塞尔森和斯塔尔

实验方法

同位素标记技术和离心技术

实验假设

DNA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

实验预期

离心后出现3条DNA带

①重带(密度最大,最靠近试管底部):

15N标记的亲代双链DNA(15N/15N)

②杂交带(密度居中,位置也居中,也称中带):

一条链为15N,另一条链为14N标记的子代双链DNA(15N/14N)

③轻带(密度最小,离试管底部最远):

两条链都为14N标记的子代双链DNA(14N/14N)

实验过程

①用15N标记的NH4Cl培养大肠杆菌,获得15N/15N-DNA②将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③在不同时刻收集大肠杆菌并提取DNA

④将提取的DNA进行离心,记录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

实验结果

(与预期结果相同)

立即取出提取DNA→离心→全部重带

15N/15N繁殖一代后取出提取DNA→离心→全部杂交带14N/15N繁殖两代后取出提取DNA→离心→1/2轻带、1/2中带

实验结果

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DNA分子的复制

概念

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时间

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场所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需要

模板

解旋后的两条DNA单链

条件

原料

四种脱氧核苷酸

能量

ATP

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复制模型

复制过程

(1)解旋:

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2)合成子链:

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3)形成子代DNA:

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从而形成2个与亲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

特点

(1)边解旋边复制

(2)半保留复制

结果

形成两条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复制的意义

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了遗

传信息的连续性

准确复制的原因

(1)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2)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准确无误地进行

四、DNA复制相关计算

第4节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说明基因与DNA关系的实例

二、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

1、遗传信息

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含有的遗传信息不同。

2.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1)多样性:

DNA分子中共有4种类型的碱基,但是碱基对的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形成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也可以千变万化,若某个DNA分子具有n个碱基对,则DNA分子可有4n种组合方式,从而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2)特异性:

每个特定的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即DNA分子的特异性。

3.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与DNA的关系

DNA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RNA片段。

小结:

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关系图解

注:

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对这类病毒而言,基因就是有遗传效应的

故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