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一.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133725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一.docx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一.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一.docx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一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一)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广东深圳南山实验学校张建伟

  教材分析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是一篇论述道德标准和政治节操的说理散文。

孟子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语言,阐述了一个重要的主张:

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该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而不能“见利忘义”。

不辨礼仪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初中生学习起来可能兴趣不大。

但教师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有充分的自信,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习。

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当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陶。

  学习任务

  1。

理解孟子所阐述的“义”的含义,懂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抉择,把握人生,慎重选择。

  2。

学习经典论说文在论证结构和方法的独到之处。

  3。

感受孟子文章语言自然流畅,节奏鲜明的特点,多朗读,多背诵。

  学习方法

  1。

采用“诵读—积累—感悟”的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2。

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资料,为文章观点找论据,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

  3。

善于联系当代,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拓展探究,更好地借鉴古人的思想精华。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1。

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基本疏通课文大意,找出疑难之处,留待课堂解决。

  2。

默读课文,基本断句准确。

  3。

教师推荐网站,了解孟子。

  www。

chinakongzi。

net关于孟子

  www。

confuciusts。

com孟子故居

  http:

//Chinese。

sngs。

sch。

edu。

sg孟子简介

  学生根据教师推荐网站,或自行搜索,全面了解孟子,分组查找以下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介绍:

孟子简介、孟子人生、孟子思想、孟子学说、孟子故居、孟子故事、孟子名言、出自《孟子》的成语。

  二、激趣导入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引出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打消畏难情绪。

  1。

由一二位同学讲一则跟孟子有关的小故事,如“孟母三迁”“孟母对织”。

  2。

归纳至今为人们所乐于运用的孟子名言。

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尽信书不如无书。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

《孟子》还留下了很多有生命力的成语,抢答说出哪些熟悉的成语是出自《孟子》的。

例:

专心致志、与人为善、舍己为人、明察秋毫、缘木求鱼、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等。

  4。

课文涉及的孟子的名言是哪一句,蕴含的成语是什么?

  “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

  三、整体感知

  1。

教师和学生一起以不同的方式默读、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节奏。

在诵读的过程当中疏通字句,梳理层次,加深理解,引发质疑。

在梳理过程当中对重点实词如:

“欲”“得兼”“莫”“由是”“与”“蹴”“万钟”要特别关注。

对文中出现的五个通假字进行归纳整理。

找出课文中出现的对称句和排比句,感受文章语言特点。

背诵也以这些句子为基础,先背诵对称句,再连句成段,连段成篇。

  2。

教师以若干问题带动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①孟子在文中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②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

  ③请两三个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

  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做出正确的选择。

  ④作者为证明观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试举例说明。

  四、深入探究

  1。

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

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

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

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2。

为什么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只是一种假设,可以鱼和熊掌都得到,可以生命和义都不舍弃,只是假设当你在遇到两者中必取其一的时候,你当作怎样的选择的问题。

  3。

“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和“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所恶”分别指哪些事情?

  五、拓展探究

  1。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什么,“舍生取义”的含义是什么?

请根据下面一则孟子的语录概括总结。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2。

孟轲所说的“义”有它特定的阶级内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亲、尊长等一套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义”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根本利益。

对于后世,特别是今天来说“义”应该赋予新的含义,请简要归纳。

  如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不少仁人志士坚持民族气节,坚持正义事业,他们的壮举曾彪炳史册,他们所坚持的“舍生取义”突破了孟子当时的规范,成为正义事业、正义行为的代称。

现在,我们把“义”可以赋予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内涵,“舍生取义”就是一种十分高尚的品质──为了正义事业和真理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

  3。

课文第二段内容隐含一个什么典故?

可以用我们搜集的哪句孟子名言来印证?

“贫者不受嗟来之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

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六、延伸拓展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一言,警醒几千年。

多少仁人志士追随着“取义”之路,开拓了一条精忠之道。

纵使路途再漫长,也要上下求索的屈原,终因遭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怀着悲愤投入汩罗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文天祥,被囚禁狱中宁死不屈,舍身取义,留名千古。

鲁迅以笔代枪,在文坛掀起千层浪,留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动人诗句。

  对于今天的我们,亲历生与义的重大抉择也许很难得,但我们的人生不乏选择。

我们一直在选择,谨慎地选择。

  1。

模仿下面一段话,发表对选择的感言。

  选择博爱,我们品味异样精彩的人生;选择回忆,我们度量往事的厚重;选择诚信,我们畅享生命的真真切切;选择坚强,我们感受经历失败后的成功的甘甜;选择关爱,我们因几颗心同时跳动而愉悦不已……

  2。

请讲述自己或他人人生选择的故事,并谈谈选择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例:

一个14岁小女孩,站在法庭上面对离婚的父母,她会选择谁?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选择,因为选择了母亲,她就选择了富贵、选择了澳大利亚;选择父亲,她就选择了贫穷,选择了中国。

人人都说这太难了,可小女孩选择了父亲,选择了含辛茹苦单独抚养她长大的父亲,舍弃了富有却极少见的母亲。

大家都被震撼了,面对这种艰难的抉择,小女孩做到了无愧于心。

  七、推荐欣赏

  1。

2002年“全国大专辩论会”──中山大学vs电子科技大学(正其义是否谋其利)

  2。

2002年高考满分作文《心灵的选择》《倾听心灵的钟声》《张开双臂,选择博爱》

  3。

电影《生死抉择》中市长李高成最后的演讲。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摘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