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2020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0962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07 大小:2.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2020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2020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2020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2020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2020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2020版).docx

《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2020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2020版).docx(10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2020版).docx

咨询心理学

1

考试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

第三节 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第四节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

第五节 婚恋、家庭心理咨询

第六节 性心理咨询

2

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 心理咨询学的简史与现状

一、心理咨询产生的背景条件

(一)学术背景

1、高尔顿

用测量的方法对心理活动个别差异

的研究和“自由联想”方法的建立(1882年)

2、卡特尔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的论文(1890年)

3、韦特默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开办儿童行为矫正诊所(1896年)

4、比内与西蒙为帮助弱智儿童编制智力测量(1904年)

5、大卫为防止学生的行为出现问题,进行行为指导(1907年)

6、帕森斯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1908年)

(二)社会需求背景 3

二、心理咨询专业的发展

(一)心理咨询专业的诞生

韦特默1896年诞生的《临床心理学》

(二)心理咨询专业的发展

心理测验和个体差异的研究,是临床心理学发展的主要条件和促进因素,也是心理咨询的重要手段。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威尔森

1956年,美国心理学会咨询心理学分会的“定义委员会”发表《作为一个专业分支的咨询心理学》的报告书。

1、通过关心人的动机、情绪的调节,进而促进个体内在精神世界的发展

2、通过发展人们必要的能力、动机,帮助个人与环境的协调

3、正确的利用个体差异,充分考虑所有成员的发展,加深社会对心理咨询

的理解。

4

第一节 第二单元 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

心理咨询师:

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心理咨询:

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5

心理咨询职业的意义

1.心理咨询作为一种职业,从业者必须掌握基本知识,包括心理学一般知识和心理咨询临床操作相关知识;

2.只能使用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包括“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3.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

①处理好“求”和“帮”的咨询关系。

②只帮助求助者心理问题或由此引起的行为问题。

6

相似之处: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1)所采用的理论方法常常是一致的,例如:

咨询心理学家对来访者采用的来访者中心治疗的理论与方法或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与技术和心理治疗家采用的同种理论与技术别无二致。

(2)二者进行工作的对象常常是相似的。

例如:

心理咨询人员与心理治疗工作者可能都会面对来访者的婚姻问题。

(3)在强调帮助来访者成长和改变方面,二者是相似的。

咨询与心理治疗都希望通过帮助者和求助者之间的互动,达到使求助者改变和增长的目的。

(4)二者都注重建立帮助者与求助者之间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认为这是帮助求助者改变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7

主要区别: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1)工作对象的差异:

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主要是正常人,正在恢复或已恢复的病人。

心理治疗则主要是针对有心理障碍的人进行工作的。

(2)问题性质的差异:

心理咨询着重处理的是正常人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主要问题有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的问题,职业选择方面的问题,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婚姻家庭中的问题等等。

心理治疗的适应范围则主要为某些神经症、某些性变态、心理障碍、行为障碍、心身疾病、康复中的精神病人等。

(3)咨询时间的差异:

心理咨询用时较短,一般咨询次数为一次至几次;而心理治疗费时较长,治疗有几次到几十次不等,甚至次数更多,经年累月才可完成。

8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主要区别:

(4)治疗层面的差异:

心理咨询在意识层次进行,更重视其教育性、支持性、指导性工作,焦点在于找出已经存在与来访者自身的内在因素,并使之得到发展;或在对现存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供改进意见。

心理治疗的某些学派,主要针对无意识领域进行工作,并且其工作具有对峙性,重点在于重建病人的人格。

(5)治疗目标的差异:

心理治疗工作是更为直接的针对某些有限的具体的目标而进行的;心理咨询的目的则比较模糊,其目标是使人产生改变和进步。

二、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

罗杰斯(1942):

通过与个体持续、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

威尔森(1949):

AB两个人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受过心理咨询专门训练的A,向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B提供援助的过程。

陈仲庚(1989):

心理咨询就是帮助人们去探索和研究问题,使他们能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

心理咨询应明确三个问题:

(1)待解决问题的性质;

(2)咨询师的技术;

(3)所要达到的目标。

10

第一节 第三单元 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

价值

中立

一、心理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

(一)唯物主义观点

(二)普遍联系观点

(三)限制性观点

(四)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

(五)中立性态度

11

心身一体的观点

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观点

(二)、普遍联系观点

整体性观点

12

咨询目标限制

咨询效果

(三)、限制性观点

13

心理问题

感情限制

时间上的限制

咨询师的职责限制

二、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条件

有责任感

品格

善于容纳他人

自知之明

14

第四单元我国心理咨询的历史

20世纪30年代

丁瓒成为中国第一位临床心理学家,进入北京协和医院从事心理学工作。

1937年

丁瓒与丁祖荫一起翻译《青年期心理学》

50年代

丁瓒、伍正谊、钟友斌、龚耀先、李心天等,使用“综合快速疗法”治疗神经症和心身疾病

80年代初

咨询心理学应运而生

1986年

北京朝阳医院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咨询中心

2001年8月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心理咨询师职业化

15

历年真题

1、( )属于心理咨询师时间限制的内涵。

(单)A、不同被试者时程完全一致

B、咨询时间应绝对限制C、咨询时间应灵活掌握

D、咨询时间应当有所限制

2、( )不属于整体性观点。

(单)A、牵一发而动全身

B、应该将各种咨询方法整合运用C、知、情、意、行不是永远联系的

D、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不是静止和孤立的

16

历年真题

1、( D )属于心理咨询师时间限制的内涵。

(单)A、不同被试者时程完全一致

B、咨询时间应绝对限制C、咨询时间应灵活掌握

D、咨询时间应当有所限制

2、( C )不属于整体性观点。

(单)A、牵一发而动全身

B、应该将各种咨询方法整合运用C、知、情、意、行不是永远联系的

D、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不是静止和孤立的

17

历年真题

3、在咨询心理学形成前,( )的开创性工作,为咨询心理学准备了学术条件。

(多选)A、高尔顿

B、卡特尔C、韦特默

D、比奈—西蒙

4、在心理咨询中,如求助者与心理咨询师在认知、情绪方面有分歧,心理咨询师应( )单选A、赞同求助者

B、持中立态度C、评判求助者D、容纳求助者

18

3、在咨询心理学形成前,(ABCD )的开创性工作,为咨询心理学准备了学术条件。

(多选)A、高尔顿

B、卡特尔C、韦特默

D、比奈—西蒙

4、在心理咨询中,如求助者与心理咨询师在认知、情绪方面有分歧,心理咨询师应(B )单选A、赞同求助者

B、持中立态度C、评判求助者D、容纳求助者

19

历年真题

5、( )属于心理咨询师感情限制的内涵(单)

A、彼此的沟通限制在工作范围内B、心理咨询师应当尽量关心求助者C、咨询应该让感情顺其自然

D、心理咨询师不能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感

20

历年真题

5、(A )属于心理咨询师感情限制的内涵(单)

A、彼此的沟通限制在工作范围内B、心理咨询师应当尽量关心求助者C、咨询应该让感情顺其自然

D、心理咨询师不能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感

21

第二节 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

第一单元 精神分析理论观点

第二单元行为主义理论观点--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社会学习理论

第三单元认知心理学观点--改善认知的结构,调整认知的逻辑,就可能矫正心理问题第四单元存在--人本主义理论观点--自我实现、无条件关注

第五单元人性心理学理论观点--三种基本属性:

生物、精神、社会

22

第二节 第一单元 精神分析理论观点

23

分区观点

24

结构观点

本我

自我

超我

快乐原则 现实原则 道德原则

25

本我

本我要求毫无掩盖与约束地寻找直接的肉体快感,以满足基本的生物需要。

如果受到阻抑或迟误,就会出现烦忧和焦虑。

快乐原则

26

自我

自我的一部分,通过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和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特殊的发展。

自我是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

自我感知外部刺激、了解周围环境,储存从外界获得的经验,从而具备了调节功能。

自我可以决定是否应该满足本我的各种要求。

现实原则

27

超我

超我--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

超我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影响。

超我一旦形成之后,自我就要同时协调

“本我”“超我”和现实等三方面的要求。

道德原则

28

三、动力学观点

性本能

生本能令人愉快的

营养本能

死本能令人悲伤的

29

四、发展观点

性心理阶段:

1、口欲期(0-1岁)

2、肛欲期(1-3岁)

3、生殖器期(3-5岁)

4、潜伏期(5-12岁)

5、生殖期(12岁以后)

30

五、适应观点

人的本能得以实现,必须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应对。

两种本能的应对经历,构成人类的两种基本应对方式:

第一、心理动力--性本能的活动和发展第二、自我保存本能

五、适应观点

本我

自我

超我

神经症性焦虑 现实性焦虑 道德性焦虑

32

自我防御机制

压抑



反向

投射

置换



合理化

升华

转移

33

五、适应观点

“认识领悟疗法”----钟友彬---《中国的精神分析》

原理:

充分利用求助者的认识能力,引导求助者认识自己在个体心理发育某一阶段上所发生的某种停滞,并认识到这类心理发育停滞造成的心理和行为特点,进而引导求助者认识这些滞留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与现在年龄阶段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