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美丽的公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精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0935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课美丽的公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6课美丽的公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6课美丽的公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6课美丽的公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6课美丽的公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精品.docx

《第6课美丽的公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课美丽的公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精品.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6课美丽的公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精品.docx

美丽的公园

一、 教材分析:

《美丽的公园》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技术第二册第6课的内容。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在第一册中学习了“奇妙的画图世界”单元,基本掌握了画图软件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本课重点是学会颜色的定义与编辑和熟练使用“曲线”、“矩形”、“刷子”等工具。

而颜色的定义与编辑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重点中的重点,熟练使用颜色的自定义可以使绘画作品更加漂亮和美观,为以后创作优秀的绘画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实调出“编辑颜色”对话框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但调同一种颜色深浅不一和调不同颜色时,选择单次调和多次调哪种更简便,就要学生多次尝试,只有学生实践后,才能真正明白。

而“曲线”工具的使用虽在以前已有涉及,但在三年级时是做为一个难点来教学的,所以本课为照顾全体学生,还需采用学生上台演示方法,达到全体学生能掌握目的。

而“矩形”“刷子”工具的使用我想通过本课的练习,个别学生适当点拔,即能达到熟练巩固的效果,没必要全班性控制讲解。

二、 学生情况和教学策略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学生已经掌握画图软件工具箱中各类工具的使用,操作已上了一个新台阶,经过一段时间的打字练习后,再一次接触画图,学生的学习兴趣都特别高。

本课内容是对以前所学的一些“曲线”、“矩形”、“刷子”等工具的进一步熟悉巩固及学会颜色的定义与编辑。

我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等特点,主要采用情境创设、任务驱动、小组讨论、作品展示等方法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过程中让他们自然的掌握本课的重点,渗透热爱家园,爱护公物的情感教育,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

三、 教学准备:

公园照片若干张、公园半成品图和成品图

四、 教学过程:

第6课:

美丽的公园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颜色的定义与编辑。

2、熟练使用“曲线”、“矩形”、“刷子”等工具。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计公园熟练画图工具的使用,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等方法学会颜色的定义与编辑。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审美及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家园、爱护公物的意识。

重点:

1、颜色的定义与编辑。

2、熟练使用“曲线"、“矩形”、“刷子”等工具。

难点:

1、颜色的合理搭配。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引

入,激发兴趣

1、 同学们,你知道学校附近有哪些公园?

能简单说说公园里都有些什么吗?

2、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张公园的照片,你们想看吗?

播放幻灯片

3、 假如塘后公园里要新建一个亭子,请你来当一回设计师,你愿意

学生回答(塘后公园、汝湖公园……花、草、亭子……)

学生欣赏照片。

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和欣赏公园照片的过程,让学生对公园画面布局和亭子的结构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当小设计师活动,激

把你设计的亭子画下来吗?

出示板书:

美丽的公园

学生回答。

发学生绘图的兴趣。

三、观察分

析,复习巩固

1、 课前老师也设计了一座亭子,你们想看吗?

出示公园景象图

2、 简单介绍画面,老师想请同学们说说,老师画亭子用到了哪些工具

3、 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那你们还记得曲线工具的使用吗?

学生观察、回答。

学生上台演示曲线工具的使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曲线工具在以前的教学中是难点,让学生演示,更好的复习巩固,照顾了全体学生。

三、自主尝

试,美化作

1、 现在老师就把屏幕还给大家,请双击打开桌面上“美丽的公园”文件(公园半成品图),请你当一回小小的设计师,给你的公园设计一座亭子,可参考课本21页。

当然老师更希望你动动小脑筋,设计出与众不同、富有特色的亭子。

2、 己经完成亭子设计的同学,可以给亭子填上颜色,让他变得更加美丽。

3、 刚才我发现很多同学都在用颜料

盒的(红、黄 )色填充亭子,

请阅读课本22页,要使亭子看起来更有立体感,需要多种相近的(红、黄……)色填充,颜料盒里的颜色不够怎么办呢?

4、 有没有同学调出来了,请上来边讲解边演示给大家看好吗?

(1)双击颜料盒,打开“编辑颜色”窗口

(2)单击“规定自定义颜色”

(3)在“调色区”中选取颜色(4)移动“黑色滑片”调节颜色的深浅

(5)添加颜色到左侧的“自定义颜色"区中

5、 还有其它方法吗?

(1)单击“颜色”菜单,选择“编辑颜色”,弹出“编辑颜色”窗口

6、 学会了编辑更多的颜色后,请同学们给亭子涂上相近的颜色,使其更有立体感。

在操作之前老师请同学们边操作边思考一个问题,亭子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给亭子上色。

学生自主尝试,讨论交流。

学生边讲解边演示,教师适当补充。

请另一学生演示并讲解(或教师演示)。

学生生尝试操作。

复习曲线、直线、矩形等工具的使用

给操作水平高的学生提出第二的任务一一填色。

操作水平相对弱的学生在这环节仍可设计亭子,熟练曲线、直线、矩形等工具的使用,而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填充颜色的过程中,自然发现颜色不够等问题,有自学课本、探究的时间。

通过交流、讨论,自主尝试,自学课本的方法,培养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边讲解边演示,提高了学生口头发表能力,肯定了学生的成绩。

调出“编辑颜色”对话框并不难,但填色之前调同一种颜色深浅不一和调不同种颜色时单次调还

顶部的颜色是同时调好填色方便呢,还是调一种颜色,填一个颜色方便?

请同学们试试看。

7、 通过刚才的操作,对老师的问题有答案了吗?

(1)同一种颜色深浅不一时同时调简捷方便

(2)不同颜色可选择同时调或单次调

8、 其它同学会了吗?

请重新打扮自己的亭子,做好的同学继续美化公园里的其它景物,也可通过想象为公园添加景物,如蝴蝶、小鸟等,并着上丰富多彩的颜色,使我们的公园更具有吸引力。

学生回答、演示,教师补充。

学生操作

是多次调更易于操作就需要学生多次尝试,只有学生实践后,才能真正明白。

让学生通过实践总结、巩固,并采用了分层教学,培养了优秀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展示作品,交流反馈

1、 通过同学们一节课的努力,公园已被你们打扮的很漂亮了,哪个同学愿意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

2、 你觉得他把公园打扮的怎么样?

为什么?

你能从颜色搭配的角度评价一下这幅作品吗?

学生互评

作品展示是对学生成绩的肯定,激发了学生下一次创作的兴趣。

通过学生互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对比中看到自己创作上的不足。

小结

1、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学会颜色的定义与编辑。

(2)熟练使用“曲线”“矩形”“刷子”等工具。

2、 这节课老师看到你们创作出了这么多的好作品,真为你们高兴。

我们学校附近的塘后公园和汝湖公园也是设计师和工人叔叔辛苦设计和建造出来的,希望大家以后去公园游玩时,能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爱护公园里的景物。

3、 由于时间关系,请你们按以前的方法保存好作品,没有完成的同学也不紧,下节课,我们可以继续画。

学生回答(颜色编辑、设计公园……)

学生保存作品。

通过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教学内容。

渗透爱护公物的思想感情。

板书:

美丽的公园

双击颜料盒

单击颜色菜单附1:

传到学生机桌面“美丽的公园”素材

五、教学反思:

本堂课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学习气氛活跃,上完课我依然沉浸在上课的快乐中。

教学中,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1、 学科的整合。

本课整合了信息技术、美术和思想品德三大学科,学生在创作''美丽的公园”作品时,让学生学会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热爱家园、爱护公物的意识。

2、 情景与任务驱动的整合。

本课首先通过学生欣赏学校附近公园图片入手,让学生对公园画面布局和亭子的结构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通过小设计师活动,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

然后出示教师的设计作品,此时学生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情,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

3、 精讲多练。

教师过多的语言只会让学生觉得烦燥,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本课将课堂还给了学生。

给学生足够多的操作时间,遇到问题,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教师只是一个引路人的角色。

4、 分层教学。

本课为了照顾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个别学生完成亭子的设计后,让操作熟练的学生自学、探究编辑颜色的使用,在最后又让这些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公园添加其它景物。

让这些学有余力的同学,整堂课都有事情可做,培养了优秀学生的创新能力,又照顾到了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