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炼钢厂安全培训计划》教材新员工版本.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82902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炼钢厂安全培训计划》教材新员工版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7《炼钢厂安全培训计划》教材新员工版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7《炼钢厂安全培训计划》教材新员工版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7《炼钢厂安全培训计划》教材新员工版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7《炼钢厂安全培训计划》教材新员工版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炼钢厂安全培训计划》教材新员工版本.docx

《7《炼钢厂安全培训计划》教材新员工版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炼钢厂安全培训计划》教材新员工版本.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炼钢厂安全培训计划》教材新员工版本.docx

7《炼钢厂安全培训计划》教材新员工版本

炼钢厂新员工入企安全培训教材

适用范围:

炼钢厂新入企员工

 

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章炼钢厂生产工艺简介

炼钢厂主体的工艺设备包括两座600吨的混铁炉,一座300吨的混铁炉,两座40t顶吹转炉,三座30t顶吹氧气转炉,五个吹氩站,四台四机四流的小方坯连铸机,一台三机三流的小方坯连铸机及其相应的辅助设备。

废钢、生铁

在工艺布置上实现高炉铁水→转炉冶炼→吹氩→连铸→轧钢的工艺流程,基本实现连铸坯热送热装的一体化作业。

 

第二章炼钢厂危险源布置图及危险因素

第一节炼钢厂危险源分布图

第二节炼钢厂主要危险因素与风险控制措施

一、转炉作业区域主要危险因素及风险控制措施

1、主要危险因素:

灼烫、煤气中毒、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车辆伤害、.高空坠落

2、风险控制措施:

(1)、劳动保护着装整齐、规范;

(2)、巡检时携带煤气报警器,上炉或到煤气区域作业时保证2人以上;

(3)、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危险源点管理制度,规范使用能源介质,避免误操作;

(4)、吹炼钢渣喷溅,关好炉门。

倒炉测温取样防止灼烫,待炉倒平后方可作业;

(5)、出钢防止灼烫,出钢时炉口正面不准站人或通行,人员在侧面作业;

(6)、炉前作业时注意起重伤害,天车作业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7)、通过道口时注意瞭望,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过;

(8)、渣道下方禁止靠近,停留;

(9)、上下走梯,慢行、扶稳,过渣道走安全过桥。

二、连铸作业区域主要危险因素及风险控制措施

1、主要危险因素:

灼烫、煤气中毒、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车辆伤害、高空坠落

2、风险控制措施:

(1)、劳动保护着装整齐、规范;

(2)、巡检时携带煤气报警器,浇铸平台操作或到煤气区域作业时保证2人以上;

(3)、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危险源点管理制度,规范使用能源介质,避免误操作造成伤害;

(4)、钢包吊运回转台后,浇铸工必须将钢包盖盖上保温并在开包、烧枪后方可移出包盖防止喷溅,防止灼烫。

加调温坯操作时注意作业区域人员提出警示,提示注意、进行确认,避免高空坠落;

(5)、浇铸平台作业时注意起重吊物,规避吊运路线防止起重伤害,指挥天车作业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6)、通过浇铸平台时注意瞭望,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过;

(7)、煤气烤罐区域禁止靠近,停留;

(8)、上下走梯,慢行、扶稳,输坯辊道必须走安全过桥。

三、天车作业区域主要危险因素及风险控制措施

1、主要危险因素:

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高空坠落、挤伤、灼烫

2、风险控制措施:

(1)、劳动保护着装整齐、规范,佩戴好劳动保护用品,防止职业伤害;传动部位防护罩完好整齐。

禁止动态时用身体碰传动部位。

(2)、提高自我及他人防范意识,注意起重伤害(确认所吊物件吊挂捆绑是否牢固,地面操作人员离开安全距离)。

.天车作业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危险源点管理制度;接车时必须检查限位是否安全可靠,严格禁止靠限位停车。

(3)、电气设施完好,防护罩齐全,接地良好,避免触电;定期用吹风机排除元器件的灰尘。

(4)、上下走梯,慢行、扶稳,行走安全走台,上下天车与天车司机取得联系,车停稳后,方可从舱门上下车;开车时要确认人员以离开。

禁止跨越上下车。

(5)、规范翻铁操作,避免铁水喷溅伤人,全过程必须有安全确认(服从指挥)。

兑铁应执行先加废钢后兑铁水,天车加废钢或兑铁时,将操作室铁拉板拉一半,侧身用眼睛余光看着目标,抬付钩把废钢或铁水加入炉中,避免发生喷溅发生烧伤事故。

四、生产准备作业区域主要危险因素及风险控制措施

1、主要危险因素:

煤气中毒、机械伤害、高空坠物、起重伤害、触电、粉尘伤害、灼伤、车辆伤害

2、风险控制措施:

(1)、劳动保护着装整齐、规范,佩戴好特种劳动保护用品,皮肤不准裸露,防止白灰灼伤和粉尘伤害;

(2)、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厂房内行走注意高空,防止高空坠物和起重伤害;

(3)、设备检查不准穿大衣或不系衣袖扣,防止机械伤害;

(4)、上下楼梯慢行、扶稳,行走安全通道;

(5)、炉上平台作业时携带煤气报警器,并保证两人以上;

(6)、电器设备完好,规范使用,避免触电;

(7)、广场作业和取样时注意瞭望车辆移动,防止车辆伤害;

(8)、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危险源点管理制度,规范使用能源介质,避免误操作造成伤害;

(9)、使用电磁盘要先检查导线是否有破损、漏电处,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五、动力环保作业区域主要危险因素及风险控制措施

1、主要危险因素:

煤气中毒、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高空坠落、职业伤害、车辆伤害、火灾

2、风险控制措施:

(1)、劳动保护着装整齐、规范,佩戴好特种劳动保护用品,防止职业伤害;

(2)、巡检时携带煤气报警器,到煤气区域作业确保2人以上,排污时低速进行,注意风向;

(3)、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危险源点管理制度;

(4)、上下走梯,慢行、扶稳,行走安全过桥,在检查排污时、上下梯子扶好以免坠落。

冬季走梯无积雪;

(5)、规范使用能源介质,避免误操作造成伤害;

(6)、人员出行,不准跨越铁道,过往道口注意瞭望;

(7)、电气设施完好,规范使用,避免触电,做到停用电挂牌;

(8)、高压室内电气设施完好,严格执行高压用电设备的要求,避免触电;

(9)、卸灰作业时注意机械伤人;

(10)、风机房内及油库重地严禁烟火,严格遵守油库防火规定;

(11)、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注意起重伤害,起重设备用后拉电,停放检修处

(12)、在检查电机时,劳动保护着装整齐、规范,必须将员工卡放到指定位置,以防带入电机中避免机械伤害;

(13)、使用葫芦吊时,注意高空坠物伤人;

(14)、女工检查运转设备时,必须戴帽、盘头;

(15)、卸灰时,卸灰车要停在指定位置,避免车辆碰撞;

六、废钢作业区域主要危险因素及风险控制措施

1、主要危险因素:

灼烫、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空坠落、车辆伤害

2、风险控制措施:

(1)、劳动保护着装整齐、规范;

(2)、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危险源点管理制度,避免误操作造成伤害;

(3)、火切工切割渣铁时防止火星迸溅灼烫。

电镐装车时远离现场,避免渣铁滚落造成伤害;

(4)、天车工、电镐司机操作时注意瞭望避免起重伤害;天车工在检查天车时要踩稳、扶好,避免高空坠落,天车工、电镐司机作业时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5)、检查员在指挥车辆卸废钢、生铁及厂内返回钢时,注意车辆伤害;

(6)、操作时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注意车辆伤害;

(7)、送生铁样时上下走梯,要慢行、扶稳;

七、点检作业区域主要危险因素及风险控制措施

1、主要危险因素:

灼烫、煤气中毒、机械伤害、触电、高空坠落

2、风险控制措施:

(1)、劳动保护着装整齐、规范;

(2)、巡点检时携带好煤气报警器,检修作业时保证2人以上;

(3)、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危险源点管理制度,检修维护前需同岗位操作人员联系沟通做好停电挂牌工作进行三方确认,避免误操作造成机械伤害;

(4)、混铁炉翻铁时监护人员要及时通知现场人员及时避让,防止灼烫;

(5)、电器作业时注意作业前的检测确认,严格执行电器安全操作规程避免触电伤害;

(6)、在炉下通行时注意瞭望,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过避免高空坠物伤害;

(7)、混铁炉下方无关人员禁止靠近,停留;

八、检修作业区域主要危险因素及风险控制措施

1、主要危险因素:

灼烫、煤气中毒、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高空坠落、职业伤害、火灾、爆炸

2、风险控制措施:

(1)、劳动保护着装整齐、规范;

(2)、煤气区域动火必须携带煤气报警器,必须办理《危险作业审批表》,找救护站人员签字确认后方可施工,上炉或到煤气区域作业时保证2人以上;

(3)、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危险源点管理制度,执行检修SJP,规范使用能源介质,避免误操作造成伤害;

(4)、炉前人员注意出钢时钢水喷溅,防止灼烫。

上炉作业,提高注意、进行确认,避免高空坠物及机械伤害;

(5)、炉前作业时注意起重伤害,天车过往注意躲避;

(6)、通过铁路道口时注意瞭望,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过;

(7)、渣道下方禁止靠近,停留;

(8)、登高上下走梯,慢行、扶稳。

第三章炼钢厂安全常识

第一节转炉作业区域安全常识

在转炉区域内需要注意炉前兑铁作业,不允许员工直对铁口,在天车吊运铁水包运行时,不要强行,不要从铁水罐下方通过,注意听天车警示铃。

举例:

在同行业发生过铁水罐包坠落铁水倾覆伤人事故。

第二节连铸作业区域安全常识

进入连铸作业区域注意观察煤气报警器,报警器报警要及时撤离作业现场;听到天车鸣铃通过时要止步及时躲避;注意观察钢包及浇注情况,避免钢水溢出、泄漏及喷溅等意外造成人身伤害。

在我公司曾发生过连铸钢水溢出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第三节生产准备作业区区域安全常识

进入皮带运转区域劳动保护要穿着正确、规范。

以防止衣物被皮带夹带伤人;煤气区域要注意观察煤气报警器,报警器报警要及时撤离作业现场;要注意现场钢包摆放是否稳妥;不要在钢包与钢包间的缝隙穿行;我公司曾发生过员工从钢包间缝隙穿行,钢包突然受外力作用移位致人伤亡事故。

第四节风机及除尘、汽化作业区域安全常识

进入除尘、汽化区域要注意煤气中毒;区域内按照安全通道行走,防止烫伤及高空坠落。

第五节丙烷站区域安全常识

进入丙烷站区域严禁烟火!

不要穿鞋底带铁钉的鞋,不能在作业区域打手机;要注意丙烷瓶口漏气造成冻伤、中毒、爆炸。

第六节废钢置场区域安全常识

进入废钢作业区域要注意天车警示铃,听到天车鸣铃通过时要止步及时躲避;要注意脚下行走路线,防止脚下杂物造成伤害,远离天车、电镐作业区域;远离切割区域,防止烫伤;注意各种作业车辆行走。

第四章炼钢厂典型事故案例

案例一:

“12.11”安全事故

1、事故经过:

2006年12月11日21时50分左右,炼钢厂天车作业区乙横班(16时至24时班)精整外跨天车工戴某某操纵19#天车作业,此时位于其同垮操纵东20#天车的王某某要求两人换车作业(两车驾驶室相对),戴某某表示同意。

22时左右戴某某在吊装完两夹料,将19#天车停靠在东面的天车梯口处下车后,发现王某某操纵东20#天车将19#天车往西顶了约15m距离后停下。

戴某某从地面走到栈桥北侧登车口,从东向西沿天车走台走到东20#天车,进到驾驶室后发现王某某还没有到19#天车驾驶室。

为了安全起见重新上到天车桥架,发现王某某倒在天车栈桥支柱西面,急忙给工长孟某某打电话说:

“王某某出事了、被挤了”。

孟某某立即带另外两名员工赶到现场,发现王某某头朝西侧仰,头、肩、背侧仰在天车走台上,两脚悬挂,右脚挂在支柱西北侧螺纹钢上,左脚没穿鞋搭在半连轧南垮轨道梁上,安全帽、水壶、鞋都在走台上。

三人抱着王某某的腿往上抬,把王某某抬到了19#天车上,开天车到东侧梯子口,把王某某抬下来抬上救护车送到抚顺市第二医院救治,经抢救无效死亡。

2、事故教训:

炼钢厂精整外垮和半连轧南垮天车工、设备点检人员在今后到天车进行作业时禁止通过两垮之间天车走台上车,天车工操作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上下天车或换天车必须走专用梯子和安全走台,禁止在未有安全走台和梯子口的地点上下天车或换车操作。

案例二:

“8.18”安全事故

1、事故经过:

2007年8月18日15时30分左右,李某开始交班清理白灰上料中转站卫生,15时40分班长孙某某到中转站准备帮李特清理卫生时,他发现皮带已经停止转动,来到北侧小皮带处看到李某身体和头部在皮带里,脚部在皮带外,笤帚放在一边。

孙某某立即跑下来,通知调度室叫120,并取裁纸刀将皮带剪断,将李某救出背到户外地面实施抢救,十分钟左右120到现场进行抢救,经抢救无效死亡。

2、事故教训:

通过这起事故一是告诫我们转动岗位作业必须二人以上;同时生产设备转动皮带没有防护罩存在安全隐患,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案例三:

“10.27”安全事故

1、事故经过:

2009年10月27日,炼钢厂点检作业区将检修任务单安排到检修作业区,7点40分在检修作业区早会上检修作业长赵某将9#转炉相关检修任务安排给维修工长江某,8点在班组早会上江某将9#转炉维修工作包括“支撑螺栓处理松动挤炉活动烟罩环管夹故补焊”在内的工作安排给9#转炉维修组组长夏某,并将安全注意事项对其进行交代。

9点30分夏某带领组员开始检修工作,16点前检修工作结束。

在给除尘烟道试水时发现,烟道内冷却水管漏水,江某安排曹某、李某带手电筒上去察看漏点情况及烟道内是否有渣子,经过察看后,向江某汇报,烟道内没有渣子但有3处漏点需要焊接。

16点25分左右,曹某、王某某、李某三人上到炉上去焊接漏点,16点35分从烟道内上方掉落一块钢渣砸到曹某背部刮到王某某身上,王某某掉入渣道摔伤,二人随即被救护车送到二院治疗,曹某经抢救无效死亡,王某某现住院治疗。

2、事故教训:

炼钢厂检修作业区要加强在检修操作前的安全确认,由专责点检员和维检工长共同检查确认,在人的视线和手电筒照射范围内确认无异物的情况下,对上方看不到的部位,通过将烟道上方开设检查孔,对烟道拐脖处进行观察,发现烟道内存在沾渣,处理干净后方可操作。

同时对检修项目的SJP程序的落实、签字确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