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储能系统电网接入标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0722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储能系统电网接入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电力储能系统电网接入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电力储能系统电网接入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电力储能系统电网接入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电力储能系统电网接入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力储能系统电网接入标准.docx

《电力储能系统电网接入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储能系统电网接入标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力储能系统电网接入标准.docx

电力储能系统电网接入方案

生效日期

2017年月日

em ⅛)⅛

文件层次

文件编号

版本

页次

二阶文件

GIDI-OP-0001

A

1of10

制订日期

2017年月E

文彳

二名称

文件编号

GIDI-OP-0001

制订部门

总工程师办公

电力储能系尘

E电网接入方案

版本

A

页,次—

:

win

文件修改记录

修改日期

版次

页次

章节

修改内容简述

2017.6.2

A

10

初次发布

文件层次

文件编号

版本

页次

二阶文件

GIDI—OP-0010

A

2of10

1目的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适用范围 2

4术语和定义 2

5一般性技术规定主要技术指标 3

6接口装置 3

7接地与安全 3

7接地 3

8安全标识 4

8电能质量 4

10一般性要求 4

11谐波和畸变 4

12电压波动和闪变 4

13电压偏差 4

14电压不平衡 4

15直流分量 5

9功率控制与电压调节 5

17有功功率控制 5

18电压/无功调节 5

19异常响应 5

10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 7

21一般性要求 7

22元件保护 7

23系统保护 7

24故障信息 7

25同期并网 7

11自动化与通信 7

27基本要求 7

28正常运行信息 7

12电能计量 8

电力储能系统电网接入标准(企标)

1目的

本文件定义了研究院电力储能系统开发的全过程,本文件的制定是为了确保产品定位准确、满足法规要求、符合顾客期望,保证开发工作质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1.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2.GB/T12325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3.GB/T12326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

4.GB14050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

5.GB/T1428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6.GB/T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7.GB/T14598.9电气继电器第22部分第3篇:

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

8.GB/T14598.10电气继电器第22部分第4篇:

快速瞬变干扰试验

9.GB/T14598.13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第1部分:

1MHz脉冲群干扰试验

10.GB/T14598.14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第2部分:

静电放电试验

11.GB/T15543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

12.GB/T17626.7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供电系统及所连设备谐波、谐间波的测量和测量仪器导则

13.GB/T24337-200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

14.DL/T1040电网运行准则

15.DL/T448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定

16.DL/T5843kV〜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17.DL/T62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18.DL/T634.5—101远动设备及系统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第101部分

19.DL/T634.5—104远动设备及系统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第104部分

20.DL/T645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21.Q/GDW480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22.Q/GDW 370 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

23.Q/GDW 382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24.Q/GDW 156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25.IEC61000-4-30电磁兼容第4-30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电能质量

26.IEEE1547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力系统标准

27.IEEEStd466用于工商业的应急和备用电源设备C22.3NO.9分布式电力供应系统互联标准

28.电监安全[2006]34号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

29.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第5号令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3适用范围

本规定对以电化学或电磁形式存储电能的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应遵循的原则和技术要求做了规定。

与分布式电源通过同一个变流器接入电网的储能元件应参照Q/GDW480《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技术规定》执行。

4术语和定义

1)

储能系统energystoragesystem

本规定所涉及的储能系统是指通过电化学电池或电磁能量存储介质进行可循环电能存储、转换及释放的设备系统。

2)

变流器converter

转变电源电压、频率、相数和其他电量或特性的电器设备,主要包括整流器、逆变器、交流变流器和直流变流器。

3)

接入点pointofinterconnection

储能系统与配电网的连接处。

其接入的方式分为允许通过公共连接点向公用电网送电和不允许通过公共连接点向公用电网送电两种类型。

4)

公共连接点pointofcommoncoupling(PCC)

电力系统中一个以上用户的连接处。

5)

储能系统短路容量energystoragesystemshort-circuitcapacity

储能系统在规定运行方式下,储能系统内部发生短路时的视在功率。

6)

接口interface

储能系统与公用电网按规范互连的共享界面。

7)

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

任何能中断、阻碍、降低或限制电气设备有效性能的电磁能量。

8)

系统接地systemearthing

为使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所做的接地,通常是通过电气设备的中性点来进行的,也称为工作接地。

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有三种:

直接接地、经阻抗接地和不接地。

9)

间谐波interharmonics

非工频频率整数倍的谐波。

10)

荷电状态chargestate

储能设备当前容量与额定容量的比值,常用百分数表示。

5—般性技术规定主要技术指标

a)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及储能系统的运行、监控应遵守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b)储能系统可通过三相或单相接入配电网,其容量和接入点的电压等级:

200kW以上储能系统宜接入10kV(6kV)及以上电压等级配电网;200kW及以下储能系统接入220V/380V电压等级配电网。

c)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不得危及公众或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d)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不应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任何不良影响。

e)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后公共连接点处的电能质量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f)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不应改变现有电网的主保护配置。

g)储能系统短路容量应小于公共电网接入点的短路容量。

h)储能设备最大充放电电流值不应大于其接入点的短路电流值的10%o

6接口装置

1.在储能系统与公用电网的连接点处应采用易操作、可闭锁、具有手动和自动操作的断路器,同时安装具有可视断点的隔离开关。

2.储能系统的接口装置应满足相应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耐压水平。

3.储能系统接口装置应能抵抗下述标准规定的电磁干扰类型和等级:

a)GB/T14598.13规定的严酷等级为3级的1MHz和100kHz的脉冲群干扰;

b)GB/T14598.10规定的严酷等级为3级的快速脉冲群干扰;

c)GB/T14598.14规定的严酷等级为3级的静电放电干扰;

d)GB/T14598.9规定的严酷等级为3级的辐射电磁场干扰。

7接地与安全

7接地

a)通过10kV(6kV)〜35kV电压等级接入的储能系统接地方式应与其接入的配电网侧系统接地方式保持一致,并应满足人身设备安全和保护配合的要求。

通过380V电压等级并网的储能系统应安装有防止过电压的保护装置,并应装设终端剩余电

流保护器。

b)储能系统的接地应符合GB14050和DL/T621的相关要求。

8安全标识

a) 连接储能系统和电网的设备应有醒目标识。

标识应标明“警告”、“双电源”等提示性文字和符号。

标识的形状、颜色、尺寸和高度按照GB2894规定执行。

b) 通过10kV(6kV)〜35kV电压等级接入的储能系统,应根据GB2894的规定,在电气设备和线路附近标识“当心触电”等提示性文字和符号。

8电能质量

10—般性要求

1.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后公共连接点处的电能质量,在谐波、间谐波、电压偏差、电压不平衡、直流分量等方面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2.在储能系统公共连接点处应装设A类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

对于接入

10kV(6kV)〜35kV电压等级的储能系统,电能质量数据应能够远程传送,满足电网企业对电能质量监测的要求。

对于接入220V/380V电压等级的储能系统,应能存储一年及以上的电能质量数据,以备电网企业调用。

注:

A类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应满足GB/T17626.7标准的要求。

11谐波和畸变

1.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后,公共连接点处的谐波电压应满足GB/T14549的规定,并满足电力行业电能质量技术管理相关标准的要求。

2.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后,公共连接点处的总谐波电流分量应满足GB/T14549的规定。

储能系统向电网注入的谐波电流允许值应按储能系统安装容量与其公共连接点的供电设备容量之比进行分配。

12电压波动和闪变

1.储能系统启停和并网,公共连接点处的电压波动和闪变应满足GB/T12326的规定。

2.因储能系统引起公共连接点处电压变动值与电压变动频度、电压等级有关时,具体限值应按照Q/GDW480有关规定执行。

3.储能系统在公共连接点引起的电压闪变限值应根据储能系统安装容量占接入点公用电网供电容量的比例、系统电压等级按照GB/T12326的三级规定执行。

13电压偏差

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后,公共连接点的电压偏差应符合GB/T12325的规定:

1.35kV公共连接点电压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不超过标称电压的10%(注:

如供电电压上下偏差同号(均为正或负)时,按较大的偏差绝对值作为衡量依据)。

2.20kV及以下三相电压偏差不超过标称电压的±7%。

3.220V单相电压偏差不超过标称电压的+7%,-10%o

14电压不平衡

1.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后,公共连接点的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应不超过GB/T15543规

定的限值,公共连接点的负序电压不平衡度应不超过2%,短时不应超过4%o

2.由储能系统引起的负序电压不平衡度应不超过1.3%,短时不超过2.6%o

15直流分量

1.储能系统经变压器接入配电网的,向电网馈送的直流电流分量不应超过其交流额定值的0.5%o

2.储能系统不经变压器接入电网的,向电网馈送的直流分量应小于其交流额定值的l%o

9功率控制与电压调节

17有功功率控制

1.控制要求

a) 储能系统应具备就地充放电控制功能。

接入10kV(6kV)〜35kV配电网的储能系统,还应同时具备远方控制功能,并应遵循分级控制、统一调度的原则,根据电网调度部门指令,控制其充放电功率。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