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民币国际化之路.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071677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人民币国际化之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浅谈人民币国际化之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浅谈人民币国际化之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浅谈人民币国际化之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浅谈人民币国际化之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人民币国际化之路.docx

《浅谈人民币国际化之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人民币国际化之路.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人民币国际化之路.docx

浅谈人民币国际化之路

浅谈人民币国际化之路

内容摘要:

经济全球化的大形势下,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对外开放的深入,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亟待完善。

  中国的经济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中国虽在经济、军事、外交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要成为真正的强国,就必须要让这个国家的币强。

因此,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发展之需要。

  本文从货币国际化的概念出发,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进行分析,综合考虑中国特色色社会主义基本国情,并结合世界三大国际货币对我们的启示,指出应以渐进的方式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即从人民币的周边化起步,利用我国现有的优势实现区域化,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最终使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

  关键词:

国际货币;人民币国际化;区域化;电子货币

  一、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的利与弊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开始对以美元为核心的现代国际货币体系进行反思,并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

我国也在此过程中加快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目前,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不过,人民币要想在国际货币体系占有一席之地,仍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在理论和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时刻牢记中国特有的国情,在人民币国际化之路当中,做好工作,结合当前世界经济的趋势,稳健完成。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人民币作为支付和结算货币已被许多国家所接受,事实上,人民币在东南亚的许多国家或地区已经成为硬通货。

从近几年人民币在周边国家流通情况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国家人民币的流通使用主要是伴随旅游业的兴起而得到发展的;第二种,在中越、中俄、中朝、中缅、中老等边境地区人民币的流通使用主要是伴随著边境贸易、边民互市贸易、民间贸易和边境旅游业的发展而得到发展的;第三种,在中国的香港和澳门地区,由于内地和港澳地区存在著密切的经济联系,每年相互探亲和旅游人数日益增多,人民币的兑换和使用相当普遍。

  

(二)人民币国际化有利的方面

  1.进一步促进中国边境贸易的发展

  边境贸易和旅游等实体经济发生的人民币现金的跨境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双边交往中结算手段的不足,推动和扩大了双边经贸往来,加快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2.减少汇价风险,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外贸企业持有大量外币债权和债务。

由于货币敞口风险较大,汇价波动会对企业经营产生一定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后,对外贸易和投资可以使用本国货币计价和结算,汇率风险将随大大降低,这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同时,也会促进人民币计价的债券等金融市场的发展,解决汇率两难的困境。

  3.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

  目前中国拥有数额较大的外汇储备,实际是相当于对外国政府的巨额无偿贷款,同时还要承担通货膨胀税。

人民币国际化后,中国不仅可以减少因使用外汇引起的财富流失,还可以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为中国利用资金开辟一条新的渠道。

  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

  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后,中国就拥有了一种世界货币的发行和调节权,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发言权也将随之增加。

同时,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改变目前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减少国际货币体制对中国的不利影响。

  (三)人民币国际化不利的方面

  货币国际化是一种权利与义务的国际化,它对发行国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收益的同时必然产生相应的成本。

  1.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

  人民币国际化后,国际金融市场上将流通一定量的人民币,其在国际间的流动可能会削弱中央银行对国内人民币的控制能力,从而影响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效果。

  2.加大人民币现金管理和监测的难度

  人民币国际化后,由于对境外人民币现金需求和流通的监测难度较大,将会加大中央银行对人民币现金管理的难度。

同时人民币现金的跨境流动可能会加大一些非法活动如走私、赌博、贩毒的出现。

伴随这些不正常的人民币现金跨境流动,一方面会影响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反假币、反洗钱工作的困难。

  3.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产生一定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使中国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国际金融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中国经济金融产生一定影响。

特别是货币国际化后如果本币的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出现偏离,或是即期汇率、利率与预期汇率、利率出现偏离,都将给国际投资者以套利的机会,刺激短期投机性资本的流动,并可能出现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产生的"群羊效应";,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产生一定影响。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分析

  国家有意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顺利实现。

人民币是否能国际化的关键还在于海外市场对于人民币的需求。

当我国经济实力足够强大,对外贸易占世界的比重较大、人民币汇率稳定、我国国内有相当深度和广度的金融市场、并且国际地位足以支撑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时,海外市场对人民币才会有足够多的需求,人民币才能逐步实现国际化。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因素

  1.我国经济实力的上升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飞速增长,据统计,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679亿元,到1978年增加到3645亿元,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经济总量迅猛扩张,2008年超过了30万亿元,达到了300670亿元,年平均增长8.1%。

具体见图2.1。

  同时,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增长,我国外汇储备量也逐年递增,1990年我国外汇储备为111亿美元,至今,已超过3万亿美元。

具体见表2.1

  从经济总量上看,我国目前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有成为国际货币的可能。

  2.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广泛流通

  随着经济贸易的发展,人民币的境外流通问题也变得日益重要,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贸易、投资都在迅速扩大,人民币在境外的流通范围和规模也不断扩大。

尤其在周边国家和地区,人民币己成为仅次于美元、欧元、日元的新的"硬通货";。

  3.货币互换协议的签订

  2009年3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阿根廷中央银行签署了700亿元等值人民币的货币互换框架协议,这是迄今中国和拉美国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金融交易。

至此,自去年12月以来,中国央行已与中国香港地区、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阿根廷等6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及货币当局签署了一系列的货币互换协议,总额达到6500亿元人民币,约为我国外汇储备总额的5%。

多项货币互换协议的签订,提高了人民币一些国家的使用率,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人民币区域化是为国际化铺路。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障碍因素

  1.人民币国际化基本条件不具备

  中国金融发达和自由程度不足,货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不完全具备一国货币能否成为世界货币,从根本上来说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作为体现货币价值的重要指标利率和汇率必须是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利率市场化和采用相对自由的浮动汇率制是美元、欧元等世界货币的共同特征。

然而,我国利率、汇率还没有实现完全市场化。

  2.经济发展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币国际化的要求

  货币国际化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币值稳定,这样国外持有者才有信心持有和使用该货币。

只有一国的经济实力强大,经济运行状况良好才能保持币值的稳定。

目前,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近年来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但总体经济规模还不够庞大,经济结构问题日渐突出,经济发展质量不够高。

  3.我国财政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

  我国现行的财政体制还具有很强的行政管理本位特征,国家预算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不够,财政部门内部资金管理机构集预算的编制、执行职能于一身,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财政资金不能科学、公开、透明地分配,从而影响到货币的国际化进程。

  4.政府金融监管体系尚需加强

  货币国际化将使一国的金融风险增加,而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

中国人民银行1984年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短短的十几年,积累起来的经验是十分有限的,监管内容过于狭窄,监管的方式和手段较为单一。

因此,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现在还不能够完全承担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所带来风险防范的责任。

  5.人民币国际化还面临一定的政治阻碍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一国凭借其政治优势,会尽力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

由于一国掌握了一种国际货币的发行、调节权,可以获得丰厚的获得国际铸币税收益,同时可以使用该种国际货币的国家和地区将对该国产生一定的依赖性,从而进一步影响影响和控制这些国家,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必将遭遇到国际货币体系成员设置的阻碍。

  三、世界三大货币国际化的路径分析及启示

  每次大的经济危机,都会带来世界经济格局和金融体系的大调整、大洗牌,也为新型国家的崛起提供历史机遇。

金融危机期间,美元、欧元、日元等主要国际结算货币的汇率大幅波动,而人民币保持了相对稳定和坚挺,使得以人民币作为支付手段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时中国位居世界榜首的庞大货物贸易规模,也增强了各国金融机构参与人民币结算的积极性,这些均为人民币走向国际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一)美元的国际化进程及启示

  1.美元国际化的条件

  美元成为国际货币依赖的是一个全球性的货币汇率制度安排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就是借助特殊的历史时期,凭借大国在政治经济上的优势以国际协议的形式确定下来的。

  

(1)经济基础

  一战以后,世界经济中心加速向美国转移。

  

(2)二战爆发

  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美元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战争使美国大发横财,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战争中力量削弱,并最终形成了麦金农所说的"世界美元本位";。

 

  (3)操纵国际金融

  1944年7月,44个国家代表在美国新罕布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会议,达成《布雷顿森林协定》,标志着美元初步获得了世界货币的霸主地位。

"二战后";,美国操纵了国际金融,建立了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2.国际化带来的好处

  美国凭借美元的国际本位货币地位和优势,通过各种途径掠夺其他国家的财富。

  

(1)国际铸币税收益

  在纸币制度下,铸币税基本等于货币面值;信用货币时期,铸币税大大增大。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通过双挂钩,美国独享全球范围的国际铸币税收益。

体系崩溃后,霸权地位虽削弱,但没有被撼动,由于实施了纸币信用,美元突破"贵金属制约";,不用担心发生黄金挤兑,更加随意获取国际铸币税的收益。

  

(2)体外循环

  美元用几乎无成本印制的美元来换取国外廉价的原材料等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制成品或者并购国外的战略企业。

廉价资源的输入替代了美国国内资源的使用,美国国内资源就会配置到盈利性更高的行业,并购国外的战略性行业也为美国带来丰厚的利润。

而国外换来的美元外汇通过购买美国的中长期国库券或存入美国银行仅仅赚取微薄的利息。

因此,美经常账户的逆差通过资本和金融账户的顺差来弥补,美不仅不用担心日益增长的贸易赤字,而且通过贸易赤字和对外投资输出的美元进行再融资,仍获得了不菲的收益。

  3.美元强势地位难撼

  美元承担着作为关键的世界货币职能,即便欧元的诞生也没有削弱它的地位。

关键一个要素就是美国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出现本质上的动摇。

  

(1)强大的市场和国力

  从根本上来说,强大的货币都需要强大的国家实力作为支撑,而美国在经济总量、国际贸易、金融市场甚至政治角力方面均可傲视全球,为美元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中心货币的历史惯性

  一种货币取得中心货币之后会使世界经济取得规模经济效益,降低交易成本。

国际中心货币美元使用的越广泛,其规模经济效果越明显。

现在大约90%的国际间银行交易都是通过美元进行的,美元在国际交易中是报价、支付和清算工具。

国际美元本位促进国际金融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而逐步实行统一的"世界货币";。

一旦一种货币的中心地位确立,就会形成一种惯性,除非发生非常重大的变化,中心货币的地位一般不会轻易改变。

  (3)从现实角度来看,那些大量持有美元资产的机构也不会大量抛售美元资产。

  因为大量抛售必然会带来这些资产价格的垮塌,其对账户中剩余资产市值带来的巨额损失就会让这些机构三思而后行。

而且,现在还没有其他市场能够容纳从美元资产市场中撤出来的巨额资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虽然最近几年欧元在全球主要央行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快速上升,但同时,美元所占比重仅仅下降几个百分点,欧元份额的增加并非全部来自于美元。

考虑到美元的贬值,美元在国际储备中比重的变化并不能说明央行将储备资产转向其他货币。

而且,未来外汇储备调整的重点可能会放在资产类别而非币种上。

危机的爆发反而凸显了美元作为避险资产的重要性。

  

(二)欧元的国际化进程及启示

  欧盟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欧元的诞生是区内各国协调与合作的结果,这个过程大约经历了半个世纪,是货币国际化的一种独特模式。

欧元路径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1),前期铺垫及建议提出阶段。

(2)法律制度准备阶段。

在1978年4月召开的欧共体海牙会议上,提出了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的建议,同年12月欧共体在布鲁塞尔达成协议,决定正式建立有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17国参加的欧洲货币体系。

(3)欧元一体化的初级阶段。

1997年6月欧盟15国通过《阿姆斯特丹条约》,确定了分阶段正式启动欧元的日程安排,欧洲货币联盟也如期启动。

(4)欧元国际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阶段。

2002年1月1日,欧元以合法身份成为国际货币,依靠货币主权联邦制的强制力,通过取代原12国货币,欧元在10年内完成了国际化进程。

  欧元国际化也告诉我们,通过建立区内的货币和区域合作的方式来推进货币国际化进程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三)日元的国际化进程及启示

  自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通货体制由固定汇率制转为浮动汇率制以来,因日元的升值,日本按美元结算的对外贸易就使其企业产生了汇率风险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的产生也就成了日元国际化的最初动因。

(1)日元国际化的起步。

70年代后期,由于日元的升值和美元衰退的发生,世界各国开始出现了对日元需求。

(2)日元国际化的迅速发展。

到了80年代,日本在金融自由化和资本项目自由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3)日元国际化的最新进展。

1996年11月,桥本政府提出了"金融大爆炸";,意在彻底改革日本的金融。

1998年4月,日本政府按"自由、公正、全球化";的原则全面推进了金融改革,重点改革传统的金融保护行政,在金融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实现金融机构的改革和重组。

  日元国际化的背景是与人民币相似的,它的许多经验都给人民币带来启示。

有几点:

(1)从日元国际化的进程可知,完善的国内金融体系对于推进本币国际化是不可或缺的,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起初日本国内金融体系不完善,封闭性较大,过于保护国内金融机构,没有及时改革其缺乏竞争力的银行体系,造成日元的国际地位与日本经济大国形象不相匹配的窘况。

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特别应该汲取日本在这方面的教训,必须首先完善国内的金融体系,使得国内金融市场尤其债券市场得以大力发展,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2)积极参加区域经济活动。

任何一种货币首先是一定区域内的货币,它是离不开区域经济货币合作。

日元最初忽视了本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区域经济基础,缺乏亚洲地区的理解与支持,试图走一条直线式的货币国际化道路,造成与美元、欧元相比,日元国际化程度仍然较低,日元国际化进程也逐渐陷入了困境。

中国必须吸取日元的经验教训,首先注重立足于亚洲区域,通过参加区域经济合作来推进、动国内的金融改革,使人民币逐渐成为东亚乃至亚洲的区域性国际货币,实现人民币由区域化迈向国际化。

(3)保证稳定的国内金融秩序和稳定的币值。

"广场协议";的签订,使日元对美元汇率升值,并出现大幅波动,严重影响了日本国内金融秩序的稳定,成为日本经济衰退、日元国际化进程停滞的主要原因。

因此,中国必须吸取日本的教训,妥善处理与美元汇率的关系,在人民币汇率改革和资本项目开放方面,要掌握主动性,绝不能靠牺牲国内金融秩序的稳定来应对外部压力,给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一个稳定的金融环境。

  四、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策略选择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的发展尤其依赖于其整体财富的增长。

一旦实现了人民币的国际化,不但可以减少人民币汇价风险,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还可以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货币国际化也是有其弊端的,最主要是其增加了宏观调控的难度(尤其是货币政策的制定),加大了人民币的监管难度。

所以,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各国货币国际化的进程,并及时预见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探索出适合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从时间和空间的顺序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所需要经过的四个阶段。

即人民币必须首先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然后实现周边化,进而实现区域化,最后达成国际化。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阶段人民币自由兑换

  中国在实现资本项目开放的进程中必须吸取日元国际化的相关教训,选择合适步骤,确定好每个阶段可行的目标,并尽可能地避免不切实际的设想和目标,尽量减少人民币国际化的代价。

  1.首先要在配套措施上推进利率的市场化。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是调节社会资源配置和国际收支的重要机制。

实现了利率的市场化,我国就能自动地调节资本的流动,缓和外汇市场上的波动,防止因短期资本的大量流动对中国经济所造成的冲击,这对逐步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和国际化至关重要。

  2.在策略安排上,人民币实现资本项目的可兑换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

先长期后短期,先流入后流出,先机构投资后个人投资,先直接投资后证券投资,先放开实体经济的交易,后放开虚拟经济的交易。

以上顺序也并非固定不变的,一旦中国经济的具体发展情况和所处的国际金融环境出现变化,其顺序就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中国可以优先选择资本项目的某些子项目和针对不同的国家,适度加快资本项目开放的步伐。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二阶段人民币周边化

  发展中的中国首先是一个地区性强国,所以人民币国际化可以从周边国家和地区来首先推进。

在政策的具体制定上,同样可以采用分步的方法来推进人民币的周边化:

  1.建立"中国内地香港澳门自由贸易区";。

香港和澳门地理位置的独特,使其很容易和内地组成自由贸易区,从而为人民币在此区域内的广泛使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尤其是香港和澳门可以较大力度地扩大以人民币计价的贸易市场规模,推进以人民币计价的贸易市场的发展。

利用香港和澳门的优势地位,不断扩大以人民币为结算工具的贸易规模,其目的就是在境外可以尽快形成足以与其他国际货币相抗衡的人民币贸易市场。

这种逐步扩大的、以人民币计价的贸易,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将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2.吸收台湾加入,建成"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自由贸易区";,即建成"中国自由贸易区";。

在人民币周边化的过程中,台湾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其重要的经济地位,独特的地理位置直接影响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走势,所以吸收台湾加入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3.等待时机成熟时,可以适时吸收其他经济体的参加,例如新加坡,建立所谓的"新加坡中国自由贸易区";。

这一贸易区的建立可以在更大的程度上推动贸易自由化。

在此基础以上,我们可以试图建立诸如"东盟一中国自由贸易区";,从而更进一步地带动人民币的周边化。

  以上关于如何推进人民币周边化的三个步骤,我们可以采取适当的灵活性。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可以采取不同的应付方法。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三阶段人民币区域化

  1.人民币区域化进程中,要注意减小人民币在区域内扩展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应使区域内各经济体分享人民币区域化所带来的收益,成为利益共享者,避免使其感到危机感,而对人民币产生警惕和排斥。

积极同亚洲尤其东亚各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消除和亚洲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发挥中国作为亚洲主要进口国的优势,积极推动外贸企业采用人民币进行贸易计价和结算,中国当前已在部分地区试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应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并认真总结相关经验。

  2.人民币国际化会冲击日元在亚洲的地位和既得利益,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中日双方在关系各自国家利益上都不会做出实质的让步,结果可能是人民币和日元的长期共存,并伴髓着双方的相互摩擦和适度妥协。

今后人民币与日元的协调与合作将是区域经济货币合作开展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人民币能否顺利实现区域化的关键。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中日两国在亚洲的地位都举足轻重,亚洲任何经济合作机制的建立,都离不开中国和日本的共同参与。

人民币与日元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推进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进行。

日本在经历了长期的经济萧条,日元国际化的受阻以及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已逐渐认识到了区域合作的重要性。

当前日本正在积极谋求增强在亚洲的地位,重点推进日元亚洲化,这对人民币区域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3.在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中必须考虑到美国的作用和影响,汲取日元国际化的教训,避免人民币在国际化进程中成为美元的避险工具和国际游资的投机对象。

在中国的对外支付、结算和外汇储备方面美元都占了很大比重,所以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到美元的影响,逐步减少对美元的过度依赖,以便减小在摆脱美元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风险。

  (四)人民币国际化的第四阶段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在亚洲区域作为核心货币地位被确立后,再凭借中国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实力做后盾,进而向外延伸,辐射至全世界。

加上中国政府主动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采取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这一目标最终将会实现。

当然,这要经过相当一段时间,要达到这一目标应当注重以下几点:

  1.人民币国际化根本上取决于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

  历史经验表明,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实现货币国际化的根本保证。

只有货币发行国经济实力雄厚,经济状况稳定,才能有能力解决国际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提高中国的经济实力,既要扩大经济总量和规模,也要注重提高经济效率,实现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国际货币需要有稳定的供给渠道,扩大对外贸易和投资是带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途径。

  2.加快建设遍及全球的银行体系

  人民币全球化的逐步实现必然带来海外人民币资产数额的大幅增加,为保证和方便人民币海外业务的开展,需要有发达的、遍布世界各国的海外中资银行机构。

基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应加强在周边或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分支机构的建设,在此基础上逐步向全球范围内扩张,还可以通过兼并、收购和股权运作建立战略合作伙伴等方式实施国际化战略,以拓展海外业务。

  3.加快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在实现国际化后,人民币的境外流通量肯定会大幅度增加,但大多数境外人民币仍会回到国内的货币和金融市场,只有少数人民币可能会形成境外人民币市场。

因此,在实施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需要一个发达、开放的金融市场来吸收和消化这些人民币,在这个金融市场上,要有大量的金融产品和高效率的投融资场所。

  4.加强金融监管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加突显了加强金融监管的重要性,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向前发展,势必会给国内金融业务和市场产生影响,监管当局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监管政策。

一是改变传统的监管思想;二是加强各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定期会晤,互通信息,增强应对危机的时效性;三是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积极参加国际性金融监管组织。

  上述各项措施并不是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就像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设计一样,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相互衔接、相互交叉进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