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斜井明槽结束后延伸掘进规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70560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斜井明槽结束后延伸掘进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主斜井明槽结束后延伸掘进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主斜井明槽结束后延伸掘进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主斜井明槽结束后延伸掘进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主斜井明槽结束后延伸掘进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斜井明槽结束后延伸掘进规程.docx

《主斜井明槽结束后延伸掘进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斜井明槽结束后延伸掘进规程.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斜井明槽结束后延伸掘进规程.docx

主斜井明槽结束后延伸掘进规程

山西晋煤集团坪上煤业新主斜井井筒

暗槽掘进作业规程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说明

我单位施工的坪上煤业新主斜井井筒明槽结束后,将进入暗槽段施工,即26.4m~77m段(按设计),井筒方位角23°00′00",坡度-22°54′19",特编制本作业规程确保安全生产。

二、地质、水文地质

1、巷道预计穿过的岩层性质

根据提供的地质资料,本区段所穿岩层为砂砾层、粉砂岩、泥岩、细砂岩、砂质泥岩,局部裂隙较发育,岩石普氏系数为f=4~6。

2、瓦斯、水文地质

本矿井为突出矿井,施工过程中按照突出矿井模式进行管理;根据提供的水文地质资料显示,进入暗槽段最大涌出量为3m3/h,施工时配备排水系统。

第二章井筒断面及技术特征

一、设计断面及几何尺寸

主斜井井筒设计为直墙半圆拱形断面,净宽为5.0m,净高为4.5m,其中直墙高2.0m,基础水沟侧450mm、对侧350mm,铺底100mm,净断面为19.8㎡,暗槽段配双层钢筋浇筑混凝土。

井筒内右(东)帮底板布置浇筑水沟、台阶,水沟规格为净宽×净深=300mm×300mm,浇筑厚度为100mm,台阶规格为:

宽500mm、长355mm、单阶高150mm。

巷道每间隔40米在巷道右(东)帮沿巷道底板设置一个躲避洞,规格:

净宽1.2米,净高1.8米,净深0.7米,支护形式同井筒支护形式一致。

二、支护说明

1、永久支护

暗槽段井筒设计支护形式为配双层筋浇筑混凝土支护:

(1)、配筋:

内外环筋和墙体竖筋为Φ20mm螺纹钢筋,间距250mm;横筋为Φ16mm螺纹钢筋,间距250mm;钢筋保护层为50mm。

详见附图

(2)、现浇钢筋混凝土厚为500mm,每隔6m设计开挖防滑基础1对,规格:

500×500×1000mm,与墙体整体浇注,砼强度C30。

详见附图

(3)、井筒贯通后统一进行铺底、浇筑水沟及铺设台阶,并编制专项措施指导施工。

2、临时支护

(1)、管缝锚杆超前临时支护

在掘进前,采用Φ45×2000mm的管缝式锚杆沿井筒掘进轮廓外200mm处顺着井筒掘进方位、上仰3°角度安装,净底板上2000mm起锚,锚杆间距200mm。

每掘进1m为一个循环,每排锚杆之间平行重叠1m,保证除第一个循环之外的实际锚杆间距为100mm。

(详见附图)

(2)、喷射混凝土临时支护

每掘进0.5m进行喷射混凝土临时支护一次,喷厚50mm。

(3)、架设金属棚支护

由于工作面距地表垂距很近,地面工业广场频繁活动能引起工作面的震动,故架设29U金属棚临时支护,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设计U型钢棚规格:

净宽6000㎜,净高5000㎜,棚腿水沟侧直长为2450mm,对面棚腿为2350mm,U型钢棚搭接长度设计为400㎜,U型钢棚间距中对中500㎜,拉钩每架棚7条。

U型钢棚上背网片,网片规格为采用Φ6mm钢筋焊制2000×1000mm的网片,网格为100×100mm。

网片上方与顶板之间空隙用红松木背板背紧,背板间距300㎜,红松木规格:

50×200×800㎜。

架设U型棚迎山角为3°。

最后喷射混凝土并与金属棚内径喷平齐,强度C20。

第三章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

一、施工方案

井筒暗槽段施工采用一超前临时支护一掘一喷射混凝土临时支护一架设金属棚临时支护、最后整体浇筑混凝土的正规循环作业方式。

二、施工方法和工艺要求

1、掘进作业

掘进时,利用测量人员标定的中线和腰线,由跟班干部和班组长共同负责画出井筒掘进轮廓线,利用风镐开挖的方式进行作业。

2、出矸作业

利用人工装矸,采用0.7m3侧卸式矿车出矸的方式进行作业。

3、管缝锚杆超前临时支护

打钻孔和安设管缝锚杆时,可采取蹬矸作业的方式,须搭设平台作业时,所搭设的平台一定要牢固,确保安全。

安设锚杆的位置、方向、倾角严格按照第二章支护说明内容实施。

4、喷射混凝土作业

喷射混凝土前,首先检查井筒围岩及超前临时支护、临时支护情况。

然后接好压风、供水管路,输料管和风水管要平直不得有急弯,接头严禁漏风,检查喷浆机是否完好,送电空载试运转,紧固好磨檫板,不得出现漏风现象,同时用清水冲洗岩面。

作业人员要佩戴齐全有效的劳保用品。

配料及拌制:

采用JS-600型混凝土搅拌机自动计量配料机拌制,1m3混凝土重量配比为水泥:

石子:

砂=1:

2:

2,搅拌时间为30秒。

喷射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20,添加剂为RT型速凝剂,其掺加量为水泥用量的5%。

速凝剂必须在向喷浆机给料的同时喂入,而不能提前配入。

砼材料:

水泥采用新鲜的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受潮和过期结块的水泥严禁使用,砂选用机制水洗砂;石子选用瓜子石。

提前一个月取现场材料交由矿方指定的质量技术监督站实验室进行配比试验,由质量技术监督站实验室提供的砼配合比作为施工用配合比。

按照配合比在地面进行集中搅拌(干料),搅拌好的干料通过运输系统运至井下工作面,采用人工上料至喷浆机振动筛上,速凝剂掺量不大于水泥用量的5%,拱部取上限,淋水部位酌情加大速凝剂掺入量。

喷射顺序为:

先墙后拱,自下而上进行,喷枪头与受喷面保持垂直,加水量凭喷射手的经验控制,最合适的水灰比为0.4~0.5:

1之间。

喷射过程中应根据出料量的变化及时调整给水量,保证水灰比准确。

要使喷射的混凝土无干斑,无流淌,粘着力强,回弹料少。

喷浆临时支护、初喷紧跟工作面,初喷厚度不低于50mm,然后复喷至设计厚度。

当班喷射混凝土工作结束后,必须卸开喷头,清理水环和喷浆机内外部所有灰浆及杂物。

开机时的顺序为:

先开水,后送风,再开机,最后上料;停机时的顺序为:

先停料,后停机,再关水,最后停风。

喷射工作开始后,严禁将喷射枪头对准人员,喷射中突然发生堵塞故障时,喷射手应紧握喷头并将喷枪口朝下。

5、架设29U金属棚作业

(1)、管缝锚杆超前临时支护后,利用风镐先将拱部和两帮棚腿位置开挖出来,井筒中间岩土先保留下来保证架棚时登矸作业。

架好棚后,最后处理中间部分岩土。

每次循环作业的长度不能超过棚距500㎜。

(2)、在金属棚架设时,必须严格按照中线、腰线施工,控制好棚的扭矩(扭矩≤100㎜)。

迎山角为3°,后仰<1°,不得退山(1米垂线1°平距为17㎜)。

(3)、必须将已架好的金属棚用拉钩连成一体;在专人指挥下将顶梁上好,安好卡环或螺栓,并找准中心后上紧螺栓,安好架与架之间的拉杆,并按规定将顶帮间隙背紧背实背牢。

(4)、架好棚后,及时喷浆封闭,按要求分次分层喷到设计厚度。

70~100mm为一层。

(5)、前两架棚时,棚腿和棚梁必须用锚杆或撑柱固定牢固,否则不准施工下步工序。

6、配筋作业

(1)、在地面安设计尺寸加工好环筋、墙体竖筋和横筋,分类码放整齐。

(2)、配筋时严格按照设计尺寸进行配筋,偏差不得>20mm,接茬处留足够的搭接长度。

(3)钢筋入井要分批分次,搭设操作平台时一定要搭设牢固。

7、混凝土浇注

配完钢筋通过验收后进行混凝土浇注,厚度500mm,强度C30。

施工顺序:

自下而上,先墙后拱。

a.模板工程

墙:

将架设墙壁柱、模板处的底板找平后再架设墙壁柱,先固定两边墙壁柱,用撑杆撑紧撑牢,放置最下面模板并临时固定,随着混凝土浇注高度的增加,再依次向上放置模板,直至混凝土浇注完毕。

墙壁柱上端低于硐室设计拱基线130mm,以供放置横梁。

固定两边墙墙壁柱时要考虑规格放大30mm。

拱:

由内向外(井筒)逐段架设碹胎,铺设胎板,浇筑混凝土。

碹胎两腿之间用撑杆撑紧撑牢,两碹胎之间用拉钩连接。

碹胎、模板应在混凝土浇注完成48小时后拆除,以防过早拆除引起井筒变形。

b.混凝土工程

(1)配料及拌制:

采用JS-600型混凝土搅拌机自动计量配料及拌制,搅拌时间为3分钟。

C30砼材料:

水泥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粗砂、粒径20~40mm的碎石;提前取现场材料交由质量技术监督站实验室进行配比试验,提交经济、合理、符合设计要求的砼配合比作为施工用配合比。

具体施工时,混合料的配比应准确,搅拌应均匀,且须随拌随用。

(2)运送与浇筑:

通过井筒下料口将混凝土送至井筒里,在井筒下料口处至浇注处搭设溜灰槽,混凝土溜至相应高度的料台上,再通过人工用铁锨送至模板内进行浇注。

混凝土要对称入模。

每浇注一个循环后,都要重新拉好中、腰线检查校验以防跑模,同时找平找正模板后再浇注混凝土。

(3)震捣:

采用4台风动振动棒分层对称振捣,震捣至模板缝隙内有大量灰浆渗出为止。

8、施工工艺流程

掘进及临时支护:

安全检查—画轮廓线—打注管缝锚杆超前临时支护—风镐开挖—出矸—临时喷浆支护—架设金属棚—棚后背网—网后至沿面间隙背木板—喷浆

永久支护:

掘进至安全基岩段后刷齐工作面齐脸—配筋—底板墙壁住和模板位置找平—安设墙壁柱、模板、搭设溜灰槽—浇注墙体—支拱部碹胎—调整溜灰槽、搭设工作平台—浇注拱部—拆模

施工中对含水层段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防治水原则,进行综合防治水。

针对含水层采取边探边注边掘的施工方法,利用潜孔钻机钻孔探水。

当涌水量达到10m3/h以上时,进行工作面预注浆,注浆达到预定效果后继续掘进。

如遇涌水量小于10m3/h,且影响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时,应采取防治水措施后才能进行正常施工。

防治水措施有:

(1)导水:

当未探出水而实际揭露个别裂隙涌水或因构造出现少量涌水时,采取壁后预埋集水盒用高压软管将水导出。

(2)截水:

当井筒顶、帮有淋水时,在集中出水点安装截水槽,截住淋水,用塑料软管引到底板水沟,以防淋水大面积冲刷从而影响井壁质量。

(3)堵水:

若出水面积过大严重影响施工质量时可直接进行壁后注浆堵水。

第四章一通三防及组织管理

一、通风设备选型

1、风量计算:

按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取17人)

Q1=4N=4×17=68m3/min

式中:

N—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

2、按风速验算

最低风速验算:

Q2≥60·V低·S=60×0.15×28.8=259.2m3/min

式中:

S---掘进断面面积,28.8m2.

V低——掘进巷道允许最低风速,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岩巷为0.15m/s

3、风机选型

根据以上计算,充分考虑井筒断面大的因素,井筒暗槽段掘进采用2×30KW对旋式风机,额定吸风量为420—630m3/min,满足通风要求。

二、局扇和瓦斯的管理制度和措施

1、瓦检员必须每班认真检查工作面瓦斯,掘进工作面回风流或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都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2、掘进工作面风流中,电动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20米以内范围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0.5%时,必须停止作业,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

3.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必须切断工作面所有电源,在恢复正常通风前,首先由瓦斯检查员检查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若井筒内的瓦斯浓度不大于1%和二氧化碳浓度不大于1.5%,方可由通风工开启风机,恢复供风;若停风区内的瓦斯大于1%、二氧化碳浓度大于1.5%时,必须由矿通防科制定出专项瓦斯排放措施,由技术矿长(总工程师)组织会审后,由通防科、安检科负责人现场组织瓦斯排放。

参加排放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专项瓦斯排放措施,并签字备案。

4、全岩石断面掘进时风筒末端距工作面不超过10m。

三、防尘、防火措施

1、工作面和井筒坚持装矸洒水,迎头工作人员要佩带防尘口罩。

2、经常测定工作面风量,提高通风防尘效果。

四、安全监控

1、安装2台甲烷传感器。

工作面甲烷传感器T1挂在工作面风筒的另一帮,距工作面3~5米,并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大于300mm,距侧壁不小于200mm;回风流甲烷传感器T2挂在主斜井井筒内距井口10~15米的左帮,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大于300mm,距巷帮不小于200mm;悬挂处必须确保支护完好、干燥、无淋水,传感应能实现瓦斯电闭锁。

2、断电、复电瓦斯浓度及断电范围

(1)断电值:

T1≥1.5%CH4,T2≥1.0%CH4。

(2)断电范围:

T1、T2——本工作面巷道及回风流中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3)复电值:

T1<1%CH4,T2<1%CH4。

(4)报警值:

T1≥1%CH4,T2≥1%CH4。

五、施工组织管理

(一)、正规循环:

1、施工中采用“三八制”作业方式,采用一超前临时支护一掘一临时支护,整体永久支护的正规循环作业方式。

2、一个圆班一个掘进循环,每循进尺1.0m。

(二)、劳动组织

井筒暗槽段总长50.6m,工期:

60天。

掘进队施工劳动力配备表

工种

小班人数

原班人数

备注

班组长

1

1×3

掘进工

10

10×3

信号工

2

2×3

把钩工

2

2×3

司泵工

1

1×3

喷浆司机

1

1×3

跟班机修

1

1×3

瓦斯检查员

1

1×3

大队长

1

1

合计

58人

第五章动力供应及供、排水、提升系统

一、供电系统:

按照“三专两闭锁”的要求从地面临时变电所输出至工作面所需各类用电设备的专用开关上,然后再分配给各用电设备。

二、压风系统:

压风从地面压风机房引到井口并设三通阀门并分出一路采用4寸压风管连接到工作面后方30m处,用分风器和高压胶质风管供风。

三、供、排水系统:

1、供水:

供水管路由地面供水点通过井筒引一趟2寸钢管连接到工作面后30m处,用分水器和高压胶质水管供水。

2、排水:

工作面采用风泵引致后巷临时水仓,再由大泵排至地面专用排水沟

排水方向:

工作面——临时水仓——地面排水沟——沁河

四、井筒运输系统

暗槽段井筒运输矸石、物料采用40KW绞车、1辆0.7m3侧卸式矿车作业。

井筒提升系统安全措施:

1、绞车司机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代清楚绞车运行状况、钢丝绳断丝影响程度和有无出现过异常情况;

2、对绞车要经常及时的检修,井筒中的防磨擦地滚要经常注油润滑;

3、提升钢丝绳要按照规定定期检查,发现断丝超过规定时必须更换;

4、绞车专用开关安放位置要清洁,严禁在开关附近堆放其它用品;

5、井筒提升要严格坚持“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

6、运输大件或长物料时一定要把大件或长物料牢牢固定在矿车或平板车上,运送时要慢行,严禁超速;

7、严格按要求执行“一坡三挡”规定。

第六章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一、掘进工程

1、保证项目

掘进作业尺寸规格和临时支护应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

2、基本项目

中线至任一帮距离不小于设计,不大于设计200mm;

腰线至顶、底板距离不小于设计,不大于设计200mm。

二、钢筋工程

1、保证项目

(1)、钢筋和钢筋加工件品种、规格、质量、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焊条、焊剂的牌号和性能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规定;

(3)、钢筋表面必须清洁,有裂隙、断伤、刻痕的钢筋严禁使用;

(4)、钢筋加工的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基本项目

(1)、搭接长度不小于设计;

(2)、绑扎质量,缺扣、松扣≤10﹪;

(3)、焊接质量,漏焊、开焊≤10﹪,且不连续。

3、允许偏差项目

(1)、受力筋间距±20mm;

(2)、受力筋排距±10mm;

(3)、箍筋、构造筋间距±30mm;

(4)、受力筋保护层±10mm。

三、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

1、保证项目

①、喷射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②、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外加剂掺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③、喷射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基本项目

①、中心至任一帮距离不小于设计,不大于设计100㎜;

②、腰线至顶、底板距离不小于设计30㎜,不大于设计150mm;

③、喷射混凝土厚度不小于设计90%。

3、允许偏差项目

①、表面平整度不超过50mm;

②、基础深度不小于设计10%。

四、金属支架工程

1、保证项目

(1)、支架及其构件、配件的材质和加工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可缩性支架的装配附件齐全,无锈蚀现象,螺纹部分有防锈油脂;

(3)、背板和充填材料的材质、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基本项目

(1)、净宽0~﹢80mm;

(2)、净高0~﹢80mm;

(3)、迎山角﹢0.5°~0;

(4)、柱窝深度不小于设计。

3、允许偏差项目

(1)、搭接长度不小于﹣30mm;

(2)、卡缆螺栓扭矩≤5﹪;

(3)、间距±50mm;

(4)、底梁深度不小于﹣20mm;

(5)、支柱梁扭距≤80mm;

(6)、卡缆间距±20mm。

五、模板组装

1、模板碹胎的材质、结构、规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2、模板组装和碹胎架设必须牢固可靠,其支柱必须安设在硬底或垫板上;

3、宽度:

中线至任一帮模板的距离,优良+10mm~+30mm;

4、高度:

腰线至顶底板的距离,优良+10mm~+30mm;

5、模板到岩面的距离:

优良≥-15mm;

6、基础深度:

允许偏差-30mm~+100mm;

7、接缝宽度:

允许偏差≤3mm;

8、模板接茬平整度:

允许偏差≤15mm。

六、浇筑砼工程

1、保证项目

(1)砼所用的水泥、骨料、水及外加剂的质量符合设计和有关规范、规程的规定;

(2)砼配合比、计量、搅拌和砼养护必须符合设计和有关规范、规程的规定;

(3)砼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基本项目

净宽:

中线至任一帮的距离,优良0~+30mm;

净高:

腰线至顶底板的距离,优良0~+30mm;

(3)脱模后,砼表面无裂缝、蜂窝、孔洞、露筋等现象;

(4)砼壁后充填饱满,无空帮、空顶现象。

3、允许偏差项目

(1)砼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10mm;

(2)基础深度:

允许偏差0~+30mm;

(3)接茬:

允许偏差≤15mm。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及避灾路线

一、一般安全技术措施

(一)、入井一般安全规定

1、所有入井人员必须进行安全培训,未经安全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特殊作业人员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培训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井下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2、入井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随身携带自救器和矿灯,严禁携带烟草、易燃和点火物品,严禁穿化纤衣服,严禁酒后入井。

(二)、顶板管理

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接班后,班组长必须对工作面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方准人员进入工作面。

每个工作人员必须检查工作地点的顶板、两帮情况,发现险情,必须立即采取措施,隐患未排除前班组长和安全检查员不得离开现场。

2、严禁空顶作业,最大控顶距不大于0.7m,最小控顶距0.2m。

3、打锚杆或安装前探梁时必须用长柄工具找掉危矸活石。

敲帮问顶时,工作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地点,并找好退路。

4、严格控制循环进尺,当顶板条件稳定时,每循环进尺不得超过0.7m,当顶板条件不稳定及破碎时,及时缩短进尺,加强支护。

(三)、供电、电气、机械及通迅管理规定

1、井下各种电缆必须悬挂,悬挂点间距不超过3米,电缆不应悬挂在风、水管线上,不得遭受淋水,电缆上严禁悬挂任何物品,应将通信和信号电缆挂在动力电缆上方,且符合《煤炭安全规程》规定。

严禁铁丝帮扎、吊挂电缆。

2、井下供电必须坚持“三无、四有、两全、三齐、一坚持”,接地保护,漏电保护,过流等保护装置齐全。

3、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非操作人员不准擅自操作电气设备;开关整定报矿方机电科审核后执行。

4、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

防爆性能遭受破坏的电气设备,必须立即处理或更换,严禁继续使用。

5、电气设备不准放在淋水的地点,距放炮地点30m以内的电气设备必须在放炮前防护好,否则不准放炮。

6、对检修或处理电气故障时,开关把手在切断电源时必须闭锁,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字样的警告示牌,只有执行这项工作的人员才有权取下牌送电。

7、使用矿灯人员,严禁拆开、敲打、撞击矿灯。

(四)、起吊、拖运设备、重物的安全规定

1、起吊重物时必须检查固定楔及滑轮的固定情况,起吊拉力是否满足安全要求,人员应站在安全地点。

2、拖运重物、设备时,必须有专人指挥,严禁损坏设备或伤人。

3、在井筒内起吊重物时,必须架设起吊支架。

(五)、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中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防治水原则,工作面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调度室,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六)、灾害预防及安全避灾路线

1、加强对职工进行进下自救、互救、急救等基本知识教育培训。

2、遇断层破碎带等及时更改永久支护并及时编制补充措施。

3、如遇危险,紧急情况,不得乱跑,应由班组长指挥有序撤出,班组长应最后撤离。

4、避灾路线:

工作面-----井筒-----地面

(七)、文明生产要求

1、作业场所做好降尘措施。

2、局部通风合理,符合作业规程规定,风筒吊持整齐,风筒逢环必挂,迎头风筒不落地,风筒出风口距迎头距离不超过10m。

3、井筒内无杂物、无淤泥、无积水,浮矸不超过轨枕上平面,材料、工具码放整齐。

4、各种安全设施齐全有效。

5、掘进工作面机电设备维修制度定期检查维修达到完好,保护齐全,电气设备消灭失爆,管线吊挂整齐。

6、严禁空顶作业,最大空顶距为0.7m。

7、管线铺设:

(1)风筒吊挂:

风筒悬挂于巷道右帮,逢环必挂,下沿距底板1800mm。

平直滑顺,井口转弯处用专用弯头,变径处用异径风筒,破口必须及时补好,风筒出口距迎头不大于10m。

(2)动力线及信号线吊挂:

动力线及信号线吊挂在巷道左帮,信号线在动力电缆上方,距动力电缆300mm,用电缆钩吊挂,吊挂间距不大于3m,动力电缆离底板高度不小于1.5m,吊挂平直,间距均匀。

(3)风水管路吊挂:

风水管路吊挂在巷道右帮,水管在风管上300mm,风管距底板高度不小于800mm,吊挂牢固、平直、间距一致。

同时在风管下方300mm挂设一趟管子作为排水专用管路。

(八)、其它安全技术措施

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规程,掌握施工方法和工艺,了解各项技术参数。

2、在工作面施工过程中,所有人员必须注意自己的站位,观山人员必须密切观察工作面顶帮的变化情况,如发现异常,立即发出警报,工作面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至安全地点。

3、施工时,工作面人员较多,各工序之间一定要密切配合,禁止无序混乱作业,班长要组织指挥得当,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4、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支护材料及配套设施。

5、使用大锤和长镐等工具,应注意前后左右人员,谨防伤人。

6、风筒采用直径为800㎜的阻燃风筒,出风口距工作面迎头不大于10米,保证风筒出风口到工作面的距离始终保持在风流的有效射程内。

7、压入式风机必须实现挂牌管理,并派专人负责,定期进行切换试验。

8、通风系统:

新鲜风流:

地面→井筒→工作面

乏风流:

工作面→井筒→地面

附通风系统示意图

9、严格执行“三员”到岗挂牌开工制度,严格执行“三不生产”原则。

10、加强通风,保证风量,保护好通风设施,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134-141条中有关通风、防瓦斯积聚、爆炸、燃烧等有关规定。

11、下井人员要携带自救器,并掌握其使用方法;班长、跟班干部、电工要携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并正常使用。

12、井口配备两个干粉灭火器,防火锹两把,沙箱1个,沙箱里沙量不得少于0.2立方米。

所有人员必须熟悉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存放地点。

灭火器材(沙箱、灭火器、消防水管消防锹等)要齐全完好、不过期,保证正常使用。

13、井下存放的棉纱、布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