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记录4.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070441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术记录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手术记录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手术记录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手术记录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手术记录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手术记录4.docx

《手术记录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术记录4.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手术记录4.docx

手术记录4

手术记录4

586肌肉血管瘤切除术(以右手大鱼际肿物为例)

1.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可见海绵状血管瘤位于掌腱膜深厚、拇收肌掌侧。

肿物包绕拇、示指指固有神经。

2.仔细分离肿物,保护指神经。

血管瘤已侵及拇收肌,故部分拇收肌随肿瘤切除。

3.病变由许多不规则形扩张的毛细血管组成。

血管周围有数量不等的纤维组织(HE×20)。

4.充分止血,缝合伤口,加压包扎。

 

592乳房部分切除术

1.麻醉和体位同乳癌根治性切除术。

2.切口:

不论肿瘤位于乳房什么部位,均采用弧线形切口。

即使位于外上象限者,腋窝清扫时也另做切口。

切口直接置于肿瘤之上,设计切口必须考虑到做乳房切除术的可能性,两者切口要吻合。

 3.切除肿瘤时应注意肿瘤须完全包裹在正常脂肪或乳腺组织中,正常组织的切除范围达到肉眼所见标本边缘无肿瘤即可。

标本脱离手术野前做标记指明方向,切除标本后即送病理科检查,当肉眼检查发现某一部位肿瘤接近边缘,则按原先的定位,在该部位再切除一片乳腺组织。

肿块切除后,残腔细致止血。

残腔不予缝闭,也不做引流。

缝合皮下组织、皮肤。

 4.以亚甲兰蓝涂布肿块表面,将标本中间横切两刀。

在中间这片组织上测量肿瘤的前后径及内外径,并进一步肉眼检查标本,肿瘤是否靠近边缘,边缘有怀疑时可做冷冻切片,检查有无肿瘤侵犯。

余下的半球形组织块固定1~2h。

然后矢状切开球形组织块。

测量肿瘤上下径,并取组织块检查。

该手术必须做到标本边缘无肿瘤,因此病理检查至关重要。

 5.乳房部分手术结束后开始腋窝清扫,于腋窝毛发区下缘做横弧形切口,后方稍超过腋中线,前方超过胸大肌边缘3~4cm。

分离上、下皮瓣,然后沿胸大肌边缘分离腋窝淋巴结脂肪组织。

继续分离抵胸小肌边缘,切开喙锁筋膜,寻到腋静脉后,切开腋静脉鞘,结扎、切断腋静脉分支,于腋静脉下方、背阔肌内侧继续分离腋部淋巴结脂肪组织。

标本切除后可见胸背及胸长神经仍保留。

创口冲洗止血后置橡皮引流管,逐层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

 

593乳导管乳状瘤切除术

1、若表面能触及肿块,即在肿块表面作放射状或弧形切口。

如肿块不明显,则取5号秃头针,插入溢血之输乳管,沿乳晕边缘作弧形或放射状切口。

2、切开皮肤、皮下脂肪。

移动针头,以此引导寻找有病变的输乳管。

在乳晕下游离出输乳管,直到接近乳头处,用丝线结扎、切断输乳管。

3、沿输乳管向周围作锐性分离,楔形切除有病变的乳腺组织。

分层缝合乳腺、皮下组织和皮肤。

标本作病理检查。

 

594异位乳房切除术

1.切口选择应考虑美观、隐蔽。

对于腋前副乳选择胸大肌外缘斜梭形切口,这样患者术后穿着背心看不到手术瘢痕,患侧上肢活动时切口张力较小,有利于切口的愈合及上肢活动。

在胸大肌外侧缘或腋下肿块表面作斜梭形切口,完全切除后,创面置橡皮引流管和负压吸引。

拔管时间在72h后。

2.手术时应将皮瓣游离至包块边缘,切除范围应足够,确保手术治疗效果。

将副乳组织整块切除,以防复发。

腋前副乳应切除至胸大肌筋膜外缘,底部达皮下深筋膜。

腋下副乳前至近胸大肌处,后至近腋窝后缘,底部亦达皮下深筋膜。

3.异位乳房切除手术时切除范围至少距肿块边缘5cm,将其肌肉组织同时切除,清扫同侧腋窝淋巴结,其它治疗同乳癌。

4、创面置橡皮引流管和负压吸收,有利于皮瓣贴合生长,72h后据引流量情况决定拔除引流管。

异位乳房切除手术拔管过早,发生皮下积液、积血。

 

598包皮瘢痕切除术

1.体位仰卧位

2.切除瘢痕

3.用小针细线仔细闭合创面,术后仅留下一条较细的疤痕线。

 

600下肢植皮术

一、皮片移植术

皮片移植术依厚度不同分为薄(表层或刃厚皮片)、中(断层或中厚皮片)、厚(全层或全厚皮片)三类,其中以断层皮片较常采用。

皮片切取有以下两种方法:

1.手法取皮需用刀刃长、薄而锋利的切皮刀一把,木板两块。

取皮时,供皮区皮面保持平坦和紧张。

术者右手持刀,左手拿木板压在供皮区上,另一助手以木板朝相反方向牵张皮肤,并握紧供皮区对侧的皮肤。

然后用刀切入皮层,往往返拉锯动作,即可将所需皮片切下。

皮片的厚度视刀刃与皮面间的角度而定,角度愈大则皮片愈厚(图1)。

2.机械取皮用切皮机(图2)取皮较为平整,厚度均匀,边缘整齐。

皮片厚度以1‰时为单位(注:

为适于临床操作而保留本单位),切皮机上的刻度盘1格为5‰时。

一般表皮皮片为8‰-10‰时,薄的中厚度片12‰-20‰时,厚的中厚皮片22‰-30‰时。

切片时先在鼓面和皮面上涂胶水以粘住皮肤,其范围视所需皮片的大小而定。

术者左手握机柄,右手持刀架,将鼓面前缘先与供皮区接触,轻压后再向上翻转,此时皮肤被粘起成皱襞状,将刀切入皮层,并将鼓面不断向上翻起,拉动刀架,即可切割至所需大小的面积(图3)。

二、皮瓣移植术

带蒂移植的皮肤称为皮瓣,手术过程包括形成、移转和断蒂三个步骤,历时既长,又较皮片移植复杂。

皮瓣主要分扁平皮瓣和皮管两类。

1.扁平皮瓣常用于鼻部缺损的修复。

大部应用邻近的额部皮瓣,修复后的厚度和色泽与缺损区相近,效果较好。

2.皮管在预定供皮部位,作长轴与主要血管走向一致的两条平行切口,由一侧切口向对侧贴近筋膜表面剥离,直至对侧切口,形成一皮肤条带。

严密止血,缝制成皮管(图4)。

供皮区的创缘广泛游离,减少伤口张力后缝合。

皮管的长度与宽度之比不宜超过2.5~3∶1,否则不易存活。

皮管形成后要注意血运情况,勿使蒂部扭转,以免引起坏死。

皮管形成3~4周后,经过移转,再经3~4周后,切断蒂部。

断蒂前用细橡皮筋束于蒂部作夹压训练,暂时阻断血运,防止因血运突然减少而影响存活。

移植术后要严密观察,检查有无血运障碍、继发出血或炎症感染等现象。

以上三者是移植术失败之主要原因,因此,术前需精神设计,注意供皮区的主要血管走向,使能建立有利的血液循环,术中操作要轻柔,避免创伤过重,并且要妥善止血,严密缝合,不留间隙,使既有利于固定,又能防止渗血,不致形成血肿招致感染。

这是移植术成功与否和防止并发症的关键,宜多加注意。

 

601上肢植皮术

一、皮片移植术

皮片移植术依厚度不同分为薄(表层或刃厚皮片)、中(断层或中厚皮片)、厚(全层或全厚皮片)三类,其中以断层皮片较常采用。

皮片切取有以下两种方法:

1.手法取皮需用刀刃长、薄而锋利的切皮刀一把,木板两块。

取皮时,供皮区皮面保持平坦和紧张。

术者右手持刀,左手拿木板压在供皮区上,另一助手以木板朝相反方向牵张皮肤,并握紧供皮区对侧的皮肤。

然后用刀切入皮层,往往返拉锯动作,即可将所需皮片切下。

皮片的厚度视刀刃与皮面间的角度而定,角度愈大则皮片愈厚(图1)。

2.机械取皮用切皮机(图2)取皮较为平整,厚度均匀,边缘整齐。

皮片厚度以1‰时为单位(注:

为适于临床操作而保留本单位),切皮机上的刻度盘1格为5‰时。

一般表皮皮片为8‰-10‰时,薄的中厚度片12‰-20‰时,厚的中厚皮片22‰-30‰时。

切片时先在鼓面和皮面上涂胶水以粘住皮肤,其范围视所需皮片的大小而定。

术者左手握机柄,右手持刀架,将鼓面前缘先与供皮区接触,轻压后再向上翻转,此时皮肤被粘起成皱襞状,将刀切入皮层,并将鼓面不断向上翻起,拉动刀架,即可切割至所需大小的面积(图3)。

二、皮瓣移植术

带蒂移植的皮肤称为皮瓣,手术过程包括形成、移转和断蒂三个步骤,历时既长,又较皮片移植复杂。

皮瓣主要分扁平皮瓣和皮管两类。

1.扁平皮瓣常用于鼻部缺损的修复。

大部应用邻近的额部皮瓣,修复后的厚度和色泽与缺损区相近,效果较好。

2.皮管在预定供皮部位,作长轴与主要血管走向一致的两条平行切口,由一侧切口向对侧贴近筋膜表面剥离,直至对侧切口,形成一皮肤条带。

严密止血,缝制成皮管(图4)。

供皮区的创缘广泛游离,减少伤口张力后缝合。

皮管的长度与宽度之比不宜超过2.5~3∶1,否则不易存活。

皮管形成后要注意血运情况,勿使蒂部扭转,以免引起坏死。

皮管形成3~4周后,经过移转,再经3~4周后,切断蒂部。

断蒂前用细橡皮筋束于蒂部作夹压训练,暂时阻断血运,防止因血运突然减少而影响存活。

移植术后要严密观察,检查有无血运障碍、继发出血或炎症感染等现象。

以上三者是移植术失败之主要原因,因此,术前需精神设计,注意供皮区的主要血管走向,使能建立有利的血液循环,术中操作要轻柔,避免创伤过重,并且要妥善止血,严密缝合,不留间隙,使既有利于固定,又能防止渗血,不致形成血肿招致感染。

这是移植术成功与否和防止并发症的关键,宜多加注意。

 

216骨关节切开引流术(以髌关节为例)

1.体位 俯卧位。

2.切口、显露 最好采用后侧切口。

此切口的优点是术后当病人仰卧时,引流口位于低位,脓液流出通畅(仅作关节切开冲洗或负压引流术,或髋关节脓肿合并前外侧脓肿时,也可采用前侧或外侧切口)。

具体显露步骤见髋关节显露途径,唯切口要缩短[图1⑴],显露时注意勿伤及坐骨神经。

分开短外旋肌层即可显露关节囊[图1⑵]。

3.切开关节囊、清除脓液 关节囊在被脓液胀满时容易辨认,外观膨隆,触之有张力感。

穿刺证实后即可沿股骨颈纵轴作全长纵行切开或作十形切开,吸引涌出的脓液,关节囊内用大量盐水彻底冲洗,关节间隙可插入细导管注水冲洗[图1⑶]。

向外侧牵引并旋转大腿,部分显露髋臼和股骨头、颈部,检查关节软骨破坏情况,清除残留的纤维素膜及坏死、游离的软骨碎片,肉芽组织应予刮除。

4.引流 根据病变侵及范围及脓液性质来决定引流条的放置与否。

如关节病变较轻,纤维蛋白渗出较少,可缝合关节囊,囊外放1~2根香烟引流[图1⑷]。

如滑膜炎症较重,可在关节内放2条细塑料管后缝合关节囊和切口,露在皮肤外面的塑料管应用无菌纱布保护,备术后冲洗、引流、注药用。

关节破坏严重或脓液粘稠者,可作关节内引流,将香烟引流放在关节囊切开处,不缝关节囊,或直接将关节囊切开缘缝合于臀肌筋膜上,以利引流。

缝合关节囊均用铬制肠线。

 

272肱骨内固定术

1.体位 仰卧位,伤侧肩部垫高30°。

2.切口、显露 用肩关节前侧显露途径,弧形切开皮肤。

从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分开,将三角肌向外侧拉开,即可显露肩关节前侧。

然后,循肱二头肌腱长头向上分离,即可显露骨折端。

3.骨折复位 骨折近段多呈外旋、外展移位,骨折远段呈内收、向上移位。

故助手应握伤肢向下牵引,并旋转上臂,对准结节间沟后,术者用骨膜剥离器插入骨折端间撬开,利用杠杆作用使骨折端复位。

如复位有困难,特别是就医晚的伤员,应适当分离周围组织,清除两折端间的瘢痕和骨痂后,再进行复位。

复位后助手继续牵引,或用巾钳夹住骨折端,维持对位。

4.内固定 复位后可用1~2枚螺钉或钢针,自骨折线下2~3cm的肱骨外侧,斜向肱骨头钉入。

如骨折不稳定,稍一活动即可发生移位者,应切断部分三角肌,显露肱骨大结节,选长度合适的髓内钉固定。

如有肱骨头骨骺分离,应改用1~2支克氏针固定,以减少对骨骺的损伤。

 

275钢板内固定取出术

1.体位:

根据部位而定。

2.切口、显露 根据具体部位而定,逐层切开,暴露内固定物,见骨折愈合良好。

3.取出内固定物根据具体内固定物而定。

4.缝合伤口:

逐层缝合,稍加压包扎。

 

295踝关节融合术

1.体位向健侧斜卧位,与手术台成45°角,用沙袋垫好。

2.切口、显露沿腓骨下段后下缘弧形切开,下端自骰骨前缘开始,上端至外踝上8cm处,拉开腓骨肌腱,骨膜下剥离腓骨(其下端的距腓、跟腓韧带须保留),在踝上6~7cm处切断腓骨下翻,即可显露踝关节。

3.切除软骨面在骨间膜处纵行切开胫骨骨膜,骨膜下剥离胫骨下端的外侧面,备承受植骨。

如有病灶,应作病灶清除,在前方应将伸肌腱、足背动、静脉、神经拉开保护后清除病灶,切除关节囊,然后将足内翻,使踝关节脱位,继续清除关节腔内病灶。

伤口内冲洗后,凿除胫距关节的软骨面。

4.腓骨嵌入移植将腓骨的胫侧面凿或粗糙面,切除距、腓骨对应的软骨面,在胫骨的外侧凿一与排骨下段相应的浅骨槽,并自其下段刮除部分小块松质骨,备作填充融合面的残余间隙。

然后,由专人保持踝关节于功能位(屈曲90°、中立位,注意防止内、外翻或内收、外展)。

将腓骨复位,嵌入胫骨骨槽内,在将踝关节上下加压、使胫距关节面紧密接触后,用2~3枚螺钉内固定腓骨干于胫骨及距骨上。

在关节间隙及植骨缝隙中用松质骨填充。

松开止血带,彻底止血后逐层缝合。

 

296三关节融合术

1.从外踝后到中间楔骨作弧形切口,长约10cm。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深筋膜,显露腓骨长、短肌腱,趾长伸肌腱和跟距关节窦的脂肪组织,同时显露并切断伸肌下支持带(小腿十字韧带)的外侧部分。

2.挖除跟距关节窦的脂肪组织后,切开并分离跟骨和距骨的部分骨膜,显露跟距关节,从跟骨前部切下趾短伸肌,并向前翻转。

3.切开并分离跟骨、骰骨、距骨和舟骨的部分骨膜,同时切除跟骰和距舟关节囊,显露关节面。

 4.根据足畸形情况,分别凿除跟距、距舟、跟骰三关节的关节面和部分骨质。

如无明显的足下垂畸形,仅凿除三关节的关节面和少量骨质,使各骨断面恰好对合。

如足有明显的下垂畸形,在凿除三关节关节面的同时多凿除一些距骨头、颈下的骨质,并适当凿除舟骨和骰骨近侧的骨质以矫正畸形。

足内翻或外翻畸形者,可在跟距关节作基底向外侧或内侧的楔形切骨矫正畸形。

足内收畸形明显者,在距舟和跟骰关节间作基底向外侧的楔形切骨,有外展畸形者,可作基底向内侧的楔形切骨矫正畸形。

5.足的畸形矫正后,放松止血带,仔细止血,逐层缝合切口。

然后用小腿石膏将踝关节固定于90°位,并塑出足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