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重点学科建设.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060589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重点学科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京重点学科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京重点学科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北京重点学科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北京重点学科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重点学科建设.docx

《北京重点学科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重点学科建设.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重点学科建设.docx

北京重点学科建设

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

任务书

(格式)

项目名称:

(填重点学科名称)证据科学

依托单位:

(学位授予单位名称)中国政法大学

单位代码:

(学位授予单位代码)10053

重点学科项目负责人

姓名:

张保生电话:

手机:

电子信箱:

学科主管部门名称:

学科主管部门联系人

姓名:

电话:

手机:

电子信箱: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二○一○年

编写说明

一、《任务书》依据《北京市重点学科管理办法》编制,以WORD文档格式录入,用A4纸打印,一式二份,分别于左侧装订成册。

二、《任务书》内容请参照编写提纲编写。

一、本学科基本情况介绍

学科现状概述。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特色,目前在国内同类学科中所处的地位、优势和不足。

)(限3000字以内)

(一)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证据科学是文理交叉学科,主要包括证据法学和法庭科学两大研究领域,分为以下三个研究方向:

1.证据科学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

(1)狭义和广义证据科学理论体系和学科建设研究。

狭义证据科学包括法庭科学与证据法学交叉研究,广义证据科学涉及所有证据问题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研究,如证据本体论、事实论、事实认定与证明论,经验推论与法律推理。

(2)证据科学方法论研究,包括心理学、社会学、逻辑学等方法,概率论或统计学方法、决策论等。

(3)证据科学应用研究,包括证据管理决策模型研究,伤残鉴定、DNA统计分析、毒物分析、电子证据、声纹鉴定、文件检验等。

2.法庭科学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

(1)法庭科学鉴定管理研究,包括法庭科学实验室管理标准和鉴定规范研究。

(2)超微量物证技术应用管理研究,包括超微量物证提取、检验、分析等操作流程管理标准,超微量物证检测检测结果的解释方法以及在证据调查中的应用等。

(3)死亡时间推断以及在侦查线索、范围、案件性质等司法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3.证据法立法与司法实证研究:

在起草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统一证据规定(司法解释建议稿)》的基础上,起草公安部《公安机关证据规定(草案)》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证据规定(草案)》,在以上工作基础上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证据法》专家建议稿,开展实证调查研究。

(二)本学科主要研究特色

1.文理交叉。

本学科横跨医学、工学、理学和法学等学科,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综合研究为特色,以证据科学的重大理论问题、科技前沿问题和国家法治建设的重大需求为主要研究内容,体现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机结合。

2.“产学研”三位一体。

在科学研究方面,如上所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和创新科研成果。

在学科建设方面,依托“证据法学专业”博士和硕士学位点,下设证据法学和法庭科学两个研究方向,开设了12门证据法学和法庭科学专业课程,招收、培养在校博士研究生14人,硕士研究生34人。

在鉴定服务方面,三年来共受理全国公检法机关委托的司法鉴定7000余件,辐射全国20多省市自治区,在国内同行业中享有“高效、中立、公正”的良好信誉。

(三)本学科目前在国内同类学科中所处的地位

1.证据法学近年来逐渐从诉讼法学中独立出来,正在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证据法学学术共同体逐渐壮大,每年都有大量的学术著作和论文发表,许多诉讼法学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都选择证据问题进行研究。

证据法学在中国正在成为显学。

2.法庭科学研究主要侧重于物证技术学和法医学,其中法医学门类中的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生物学(DNA技术)、法医精神病学,以及物证技术学中的文件检验学、声纹鉴定学、音像电子证据学、毒物分析学,近年来都呈现出十分活跃的研究局面,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但也存在着法庭科学学科体系建设薄弱的问题。

3.在跨学科研究方面,学校2007年经国务院学位办备案设立了证据法学二级学科博士点,设证据法学和法庭科学两个方向,证据科学研究院的成立扭转了证据法学与法庭科学相互脱节的局面,将证据法学和法庭科学两支研究队伍进行整合,开展交叉研究,在国内法学同类研究领域处于领先水平。

(四)优势和不足

文理交叉和“产学研”三位一体既是特色也是我们的优势。

除此以外,还有以下几个明显优势:

1.搭建了“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和“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国家级司法鉴定机构)”两大科研平台。

(1)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整合了证据法学、法医学、物证技术学、心理学等学科,目前拥有专职研究人员36人。

(2)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于2009年5月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资质认定的监督评审,2009年10月顺利通过了国家级司法鉴定机构专家组评审,现已被中央政法委正式批准为全国10家权威鉴定机构之一。

这扭转了国内证据法学被诉讼法学淹没、法医学依附于医学院校、物证技术学散落公安和部分法学院校的局面,在国内尚属首家,在国际上也具有创新性。

2.组建了教育部证据科学研究与应用创新团队。

本团队成员共47人,骨干成员13人(法庭科学6人,证据法学7人),是一支交叉学科创新团队,包括陈光中教授、刘耀院士等老一辈知名学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罗纳德·艾伦教授、李昌钰名誉博士等国际一流专家,以及张保生、常林、王进喜、刘良等一批中年骨干和2位“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3.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形成了一批创新研究成果。

近年来,本交叉学科专职研究人员共承担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项目31项,出版著作28部,发表论文204篇,其中14篇被SCI、EI、SSCI收录。

受最高人民法院委托,起草了《人民法院统一证据规定(司法解释建议稿)》,被最高法院采纳并在全国7个法院进行试点研究。

受司法部委托起草了《司法鉴定职业行为规则》草案。

4.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

目前已主办两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派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5次,提交论文8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7篇;选派青年教师和在读博士生出国学习,外国专家来访、讲学百余人次。

本学科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证据法学方面,从法学一级学科角度看,证据法学还没有从诉讼法学中完全独立出来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证据法学术共同体尚未形成;从证据法学二姣学科角度看,目前引进和介绍国外知识较多,缺乏对我国证据制度的深入研究。

(2)法庭科学方面,法庭科学的学科体系尚不完善,研究主要侧重刑事技术和法医学,重应用研究,基础研究相对薄弱;重司法鉴定,学科体系建设相对薄弱。

(3)跨学科研究方面,证据法学与法庭科学相互脱节,表现两个方面:

一是证据法学缺乏实证研究手段、忽视实验室研究,法庭科学缺乏证据法理论和方法论指导;二是证据法学研究队伍与法庭科学研究队伍之间的学术交流有待加强。

二、本学科学术队伍情况:

(一)学科负责人

姓名

张保生

性别

出生年月

1956年6月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学科领域

证据法学

工作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

主要工作简历:

2004年至今中国政法大学

1987年至2004年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主要学术成果:

《证据法学》(教材),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版

《人民法院统一证据规定(司法解释建议稿及论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证据法》(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世界贸易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社会交际心理学-人际行为》,湖南出版社1992年7月版

《法律推理的理论与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

EvidentiaryProvisionsofthePeople’sCourtsandTransitionoftheJudges’Role,SUPREMECOURTLAWREVIEW(2010),49(2d),pp.491-509.

《证据法学篇》,《中国法治30年回顾与展望1978-2008》,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审判职能、说服责任与“案结事了”》,《证据科学》2009年第6期

《推定是证明过程的中断》,《法学研究》2009年第5期

《证据规则的价值基础和理论体系》,《法学研究》2008年第2期

《WTO反歧视改革模式与欧盟对华贸易政策》,《国际贸易》2007年8月号

《法律推理中的法律理由和正当理由》,《法学研究》2006年第6期

《学术评价的性质和作用》,《学术研究》2006年第2期

《人工智能法律系统的法理学思考》,《法学评论》2001年第5期

《法律推理中的基本矛盾》,《法理学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论法律推理的本质特征》,《吉林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法律推理活动和学说的历史考察》,《烟台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二)

专业技术职务

合计

35岁以下

36-45岁

46-55岁

56-60岁

61岁以上

教授(或相当专业

技术职务者)

13

0

3

4

1

5

副教授或相当专业

技术职务者)

12

4

8

0

0

0

讲师或相当专业

技术职务者)

12

7

5

0

0

0

三、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一)研究方向名称:

证据法学

主要研究人员

张保生

王进喜

房保国

吴丹红

研究方向简介

证据法学研究方向主要开展:

(1)证据法学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

(2)与法庭科学和其他学科交叉的证据科学研究;(3)证据法学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

(二)研究方向名称:

法医学

主要研究人员

常林

刘良

刘鑫

王旭

研究方向简介

法医学研究方向主要开展:

(1)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基础研究和司法鉴定研究;

(2)与物证技术融合的法庭科学研究;(3)与证据法学和其他学科交叉的证据科学研究;(4)法医学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

(三)研究方向名称:

物证技术学

主要研究人员

刘建伟

刘斌

百茹峰

曹洪林

研究方向简介

物证技术学研究方向主要开展:

(1)文件检验学、声纹技术、电子证据基础研究与司法鉴定应用研究;

(2)与法医学融合的法庭科学研究;(3)与证据法学和其他学科交叉的证据科学研究;(4)物证技术学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5)法庭科学技术设备研制开发。

(四)研究方向名称:

科学证据与证据科学综合研究

主要研究人员

胡纪念

张中

鲁涤

石美森

研究方向简介

科学证据与证据科学综合研究主要开展:

(1)以科学证据为契合点的证据法学与法庭科学交叉研究;

(2)司法精神病学基础研究和司法鉴定应用研究;(3)DNA检测技术基础研究和司法鉴定应用研究;(4)司法精神病学、DNA检测学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

四、本学科建设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主要从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以及条件建设几个方面分中期和终期两个阶段写建设内容和预期目标

二、主要谈如何发挥学科优势为北京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一、本学科建设内容和预期目标

1.中期

(1)队伍建设方面,构建专业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均衡的师资队伍,组成证据法学、法庭科学、其他相关学科教师组成的三结合课题组,开展跨学科研究。

(2)科学研究方面,以证据科学学科建设为中心,确立证据立法与司法实证研究、法庭科学基础理论与新技术应用研究、科学证据与证据科学交叉研究三项任务,促进证据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学科建设。

(3)人才培养方面:

A.加强证据科学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教学和课程建设,将为吉林省法院系统培养法律硕士(证据科学方向)的模式在北京市和全国推广。

B.培养证据法学(证据法学和法庭科学两个研究方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法律硕士(法庭科学方向)研究生;C.开展证据科学师资培训和司法人员在职培训

(4)学术交流方面:

A.办好两年一届的“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B.办好《证据科学》杂志、出版《证据科学译丛》、《中国法庭科学(英文版)》;C.履行与美国杜肯大学法庭科学研究所、韩国国立搜查研究所的人员交流与合作研究协议。

(5)条件建设方面,积极和学校各部门进行协调,为本学科从人力、资料、办公地点等各个方面提供必要的科研环境与科研条件,加大学校经费等硬件支持力度。

2.终期

(1))队伍建设方面,师资总体规模不少50人,优化研究队伍年龄和学历结构、专业技术职称结构,形成至少5至7个相对稳定的课题组。

(2)科学研究方面:

A.促进证据法学与法庭科学融合,形成证据科学的中国学派;B.促进法医学与物证技术学融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庭科学专业。

(3)人才培养方面,在证据科学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教学和课程建设方面取得成果,证据科学人才培养形成证据法学研究型人才与法庭科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结合、证据法学基础理论与法庭科学专业训练相结合的特色,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打造国内一流的证据科学人才教育基地,全日制在校研究生150人,在职研究生200人。

(4)学术交流方面:

A.将两年一届的“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打造成国际知名品牌,并在此基础上筹建“国际证据科学协会”。

B.建立中日韩法庭科学学术交流机制;C.《证据科学》杂志进入CSSCI核心期刊;D.与国外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形成制度。

(5)条件建设方面,继续争取学校经费、科研环境与科研条件等硬件支持。

二、北京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1.促进司法公正,优化法治环境

证据是法治的基石,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基石,开展证据科学的研究有利于北京市公检法机关公正行使权力,准确认定事实,减少冤假错案,促进司法公正,优化首都的法治环境。

2.维护公共安全,构建和谐社会

证据科学的服务领域正在从传统的刑事侦查和民事诉讼,扩展到行政执法、公众安全、灾害救济等领域。

因此,证据科学的社会公共服务功能前景广阔,将为加强首都公共安全、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更加广泛的作用。

3.具体措施:

(1)在促进司法公正方面:

为北京市司法工作(包括法院、检察院和司法局)提供证据科学方面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2)在人才培养方面:

目前北京还没有设立法医学或法庭科学院系的院校,计划与北京市公安局等部门合作,联合培养法庭科学专门人才。

(3)在科技研发方面:

积极申请北京市法庭科学工程中心,探索设立“首都法庭科学技术研发孵化科技园”,吸引国内外相关企业加盟,开发法庭科学高技术产品。

(4)在司法鉴定服务方面:

争取北京市政法委的支持,计划与北京市司法局合作共建国家级司法鉴定机构。

筹建“北京市交通事故法庭科学服务中心”;“北京市医疗纠纷技术鉴定与调解中心”等。

五、本学科验收指标

总体验收指标

第一类成果:

研究报告

(1)《<人民法院统一证据规定(司法解释建议稿)试点及修订报告》,报送最高人民法院;同时在北京市中级法院或基层法院进行试点研究。

(2)《人民检察院证据规定(专家建议稿)》,报送最高人民检察院,并在有关检察院开展试点研究。

(3)《中国证据制度发展年度报告》(蓝皮书),报送国家立法、司法机关。

第二类成果:

论文、著作

(1)学术论文10篇

(2)著作5部

(3)译著3部

第三类成果:

专利、数据库

(1)申请专利6项;

(2)证据科学数据库1个;

(3)《中国证据制度发展年度报告》((数据库);

(4)超微量物证的法庭采纳标准1个;

(5)参与制定伤残鉴定国家标准1个。

第四类成果

(1)人才培养:

按计划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培养法律硕士(法庭科学方向)、法律硕士(证据科学方向)。

(2)队伍建设:

形成证据法学、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文件检验学、DNA分析技术、电子和声纹证据6个创新群体。

(3)课程建设:

系统开发12门证据科学专业课程。

六、经费情况

1、建设项目经费来源(万元):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市教委专项拨款

30

30

依托单位配套经费

10

10

本学科自筹经费

10

10

其他经费

合计

50

50

2、建设项目经费支出(万元):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队伍建设

10

10

科学研究

15

15

人才培养

10

10

学术交流

10

10

条件建设

5

5

合计

50

50

3、关于经费的其他说明:

项目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

七、单位审核意见

主要依托单位意见

负责人:

单位盖章

年月日

市教委意见

负责人:

单位盖章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