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锅炉及热动力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58881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8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南锅炉及热动力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甘南锅炉及热动力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甘南锅炉及热动力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甘南锅炉及热动力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甘南锅炉及热动力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南锅炉及热动力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甘南锅炉及热动力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南锅炉及热动力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南锅炉及热动力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甘南锅炉及热动力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名称:

甘南县洽洽二期项目配套设施---锅炉房室内外设备、热动力管道和厂区采暖系统安装项目

 

 

黑龙江省安装工程公司

2014年7月16日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3

1、工程概况3

2、主要施工内容3

3、编制依据3

4、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依据3

第二章项目施工组织机构4

1、项目部组织机构4

2、组织机构管理职责5

第三章资源配置计划9

1、材料需要清单9

2、劳动力需用计划9

3、主要劳动力进场计划10

4、计量器具计划10

第四章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10

1、管道安装10

2、管道试压12

3、防腐工程13

4、保温工程13

5、焊接方案14

6、锅炉拆除及安装27

7、转动设备安装32

8、静止设备安装36

9、散热器安装41

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42

1、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42

2、保证质量措施43

第6章安全与文明施工45

1、安全生产控制目标及管理职责45

2、文明施工措施46

3、安全防护措施46

4、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措施48

5、用电安全措施48

6、环境保护措施49

7、办理有关政府部门检验使用手续承诺50

第7章雨季施工措施50

第八章施工进度计划、平面图51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1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

甘南县洽洽二期项目配套设施---锅炉房室内外

设备、热动力管道和厂区采暖系统安装项目

1.2建设单位:

甘南县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1.3施工单位:

黑龙江省安装工程公司

1.4工程地点:

甘南县

1.5计划开工日期:

2014年7月15日(实际开工日期为准)

计划竣工日期:

2014年9月30日

工期:

75天(日历日)

1.6质量:

合格

2主要施工内容:

1)、成套整装400万卡有机载体炉拆除及安装,成套整装2吨热水锅炉安装,锅炉房内外所有导热油系统拆安、锅炉房内热水系统安装、ZKC-800联合除渣机安装、10m3压缩空气系统拆安,含管道、设备、阀门、支架、油漆和保温等拆除安装;热水主管道以进入各厂房室内;导热油管道范围为锅炉房室内外及生产厂房内的所有管道;压缩空气管道范围为空压机房房室内外及生产厂房内的所有管道;锅炉房内所有烟、风道是个完整系统。

2)、1#厂房、锅炉房和所有配套建筑设施的采暖系统安装,不含室外直埋采暖管道。

3编制依据

3.1顾客方提供的施工图纸

3.2现行国家及省市有关规程、规范、标准、定额

3.3有关标准图集

3.4招、投标文件、施工项目管理手册

3.5施工工艺要求

3.6我单位的实际施工能力及生产计划安排

4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依据

4.1本工程所执行的施工规程及规范

1、《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2010

2、《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2011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

4、《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1993>356号

5、《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3-2009

6、《风机、泵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2010

4.2施工质量标准

1、《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2、《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4-2011

3、《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252-2010

4、《工程建设施工质量企业管理规范》GB/T50430-2007

5、黑龙江省安装工程公司企业标准

HLJAZ/ZW-2013支持性文件

HLJAZ/CW-2013程序文件

HLJAZ/GS/F-2013管理手册

6、《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第二章.施工组织机构

建立健全施工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作是保证工程工期和质量的根本之所在。

根据此项工程的实际需要,我单位将选派具有丰富经验和高业务素质的人员和施工队伍,科学合理地组织好施工。

一、项目部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

田树森

责任工程师:

韩烽

专业工程师:

许传洋

质检员:

刘玉成

安全员:

于传鸿

材料员:

毕仕利

造价员:

王培华

环境管理员:

刘刚

二、组织机构管理职责

以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加强质量管理,强化施工过程管理,对工程质量实施事前预控为指导思想。

坚持以工程质量目标为核心,强化施工过程控制,确保各道工序优质,实现精品工程。

按公司《项目管理规定》配备技术质量管理人员,明确职责和权限,严格按照设计、规范标准施工。

1、管理职责

1.1项目经理

1)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国家、行业、地方现行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公司管理体系文件和审核合格后的技术文件。

自觉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利益;

2)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管理和工期进度、成本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项目各项工作的策划、管理、实施;

3)严格按投标承诺和合同约定,配齐施工保证资源,保证合同履约;

4)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制定各类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和各项规章制度;

5)负责本项目施工全过程的管理、控制和检查工作;

6)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环境事故的应急响应,防止事故扩大,减少损失;

7)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协调,分析改进;

8)代表项目部对内、外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定期向领导汇报工作;

9)负责项目的成本管理,确保资金合理使用;

10)组织收集、提供真实可靠的保证资料和竣工文件,参与工程竣工验收和交付工作;

11)协助公司进行工程项目的检查、鉴定和评奖申报工作,接受审计,处理项目部解体的善后工作;

12)做好工程回访保修工作。

1.2技术负责人

1)协助项目经理组织实施公司质量体系文件,建立健全施工项目技术管理体系,督促项目施工技术人员履行其质量职责;

2)负责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保证计划,负责组织编制特殊过程和专题施工方案及作业指导书,检查、督促施工组织设计、项目质量保证计划的实施。

参与部分工程质量检测评定;审核分步、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3)负责施工过程中技术问题的处理;

4)组织项目部图纸会审,形成图纸会审意见,参与工程的设计交底以及图纸会审;

5)负责检查、督促工程测量和钢材、水泥、防水材料等需送检的原材料的鉴定、送检工作和技术复核工作,负责对项目试验工作进行监控、检查、督促;

6)协助项目经理指导、督促项目质量体系的运行,并组织项目文件的发放、修改、换版和管理控制;

7)负责组织工程施工中一般不合格品的评审、处置、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实施跟踪检查;

8)负责组织对项目统计技术工作进行管理和控制;

9)负责组织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以及施工技术总结;

10)负责技术交底审核;

11)负责技术工作的对外联系;

12)负责对自己所做的技术交底进行检查、督促;

13)负责项目测量定位工作,并进行交底;

14)办理重大设计变更、技术核定、技术签证和经济签证。

1.3专业工程师

1)参加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做好会审核交底记录,参与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的编制及本专业特殊过程、一般分项工程的交底编制,负责本专业季节性(冬、雨、风、暑期)技术措施编制,负责本专业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技术交底;

2)指导、监督施工人员按施工规范、操作规程、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计划施工。

参与项目质保计划、质量纠正预防措施、技术改进及技术措施、总进度计划和资源总需用计划的编制,负责各种方案图、竣工图的绘制;

3)在项目技术负责人的指导下,负责对测量放线、技术工艺及预留、预埋、隐蔽工程等进行复核,并做好相关记录;负责工程设计变更、技术核定、材料代换、钢筋铁件放样等技术文件的处理工作;

4)负责本专业标识和可追溯性、状态标识工作及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评审、处置工作;

5)参与本专业物资检验、验证和各项检验试验及交付工作;

6)参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培训工作;

7)负责办理各类工程资料(管理资料和质保资料)及签证的监理(建设方)签字、盖章手续,并送交资料员归档;

8)负责完成项目经理及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1.4质检员

1)认真执行国家、行业、地方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作业文件的规定,对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随时掌握工程质量情况,对违反有关规定的行为和事实立项整改;

2)参加检验批质量验收,提供工程质量检测数据,做好每道工序检查验收和工程质量评定,并作标识;

3)深入现场,组织各施工队组做好自检、互检、交接检工作;对在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专业技术人员或技术负责人反映汇报,提出改正措施,限期整改,并复检改正情况;

4)参加质量大检查、项目质量会议和质量问题分析会,参加全面质量管理活动;

5)及时做好质量检查记录和其他文气资料整理工作;

6)负责完成项目经理及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1.5材料员

1)负责材料、设备、计量器具等物质需用计划的汇总及上报;

2)负责在委托权限范围内的物资采购、租赁工作;

3)负责对进场材料的数量和质量验证,建帐、保管、标识、发放;

4)负责对顾客方提供物资的交接、验证、保管和发放;

5)负责配合对进场设备进行安装、检验、标识,并组织日常维修保养;

6)负责工程中使用的材料、设备等材质单、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的收集,工程竣工后移交归档;

7)负责完成项目经理及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1.6安全员

1)参与策划与编制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计划,组织识别评价项目的危险源,对评价出的重大危险源制定管理方案,并监督实施;

2)对进入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作为监交人参与安全交底工作;

3)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日常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4)监督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情况;

5)对作业人员违章违规行为有权予以纠正或查处;

6)对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有权责令立即整改;

7)对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向项目经理和公司安全部门汇报;

8)依法报告生产安全事故情况,配合、参与安全事故调查处理。

2、项目施工的组织管理方法

我公司已通过ISO9000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并制定出质量手册和体系运行程序文件,对于从材料采购直至工程交工采用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具体方法是:

2.1针对该项目的特点编制“工程项目质量计划书”,将程序文件规定的要素职能分解到每一个工作岗位。

2.2强调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工序)质量控制,严格执行三检制。

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所需的人员、材料、机具、环境、施工方法等进行连续的监控和评价并做好有关记录,发现问题立即报经理部的有关领导同时执行相应的程序,从而保证所有的质量及管理活动均在有效的控制范围之内。

2.3根据我公司制定的工作标准、在项目上建立文件化的管理模式。

以工作考评为龙头的人员管理,以项目成本为核心的成本管理,以质量体系为主线的质量管理模式。

根据管理标准进行具体工作控制,实行目标管理,明确责权范围并确定考核内容、评价标准,奖罚标准。

2.4项目管理人员实行优化组合上岗,将最适合的资源配置到工程项目中,实行动态管理,最终目的实现工程项目在工期、质量、成本、安全、文明施工上获得最佳的绩效。

2.5统一在工程项目上实行企业CI战略,即企业形象视觉识别战略,增加竞争能力,创名牌工程。

公司总部以及各专业部门严格按照管理规定定期组织对工程项目在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物资供应、后勤等方面进行巡回检查,同时结合当地考评办法进行自检,发现问题及时发出更改通知单予以纠正。

充分发挥公司总部对工程项目的监督、检查;帮助职能。

第三章.资源配置计划

1、材料需要清单

序号

名称

材质

单位

数量

1

导热油管道(无缝钢管Φ219*7-Φ48*3.5)

20#

800

2

热水管道(钢管DN125-DN32)

Q235

730

3

压缩空气管道(无缝钢管Φ89*4.5-Φ57*3.5)

20#

200

4

冲压弯头导热油及热水(DN200-DN25)

20#

450

5

型钢(槽钢,H型钢,角钢)

Q235

20

6

钢板(δ=20—3)

Q235

10

7

散热器(柱翼橄榄745型)

114

2、劳动力需用计划

安装工程劳动力计划表

工种

七月

八月

九月

电工

1

1

1

钳工

1

1

1

管道工

3

3

1

电焊工

4

4

2

防腐工

1

1

1

普工

3

5

1

 

3、主要机具进场计划

序号

名称

型号及规格

单位

数量

进场时间

1

角磨机

Φ100

3

2014.7.15

2

倒链

3T

6

2014.7.15

3

气割工具

6

2014.7.15

4

电焊把线

50mm2

200

2014.7.15

5

橡皮铝线

50mm2

500

2014.7.15

6

线盘

50m

4

2014.7.15

7

直流电焊机

ZX7-315

8

2014.7.15

8

手锤

2

2014.7.15

9

千斤顶

QL32D

4

2014.7.15

10

电缆

10m2

150

2014.7.15

4、计量器具计划

序号

名称

型号及规格

单位

数量

进场时间

1

卷尺

5m

5

2014.7.15

2

水准仪

1

2014.7.15

3

铁水平尺

500mm

6

2014.7.15

4

钢盘尺

30m

1

2014.7.15

5

钢板尺

1m

8

2014.7.15

6

钢拐尺

500X250

8

2014.7.15

第四章、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1、管道安装

1.1一般要求

A、与管道有关的土建工程已检验合格,满足安装要求,并已办理交接手续。

B、与管道连接的机械已找正合格,固定完毕。

C、管道组成件及管道支承件等已检验合格。

D、管子、管件、阀门等,内部已清理干净,无杂物。

对管内有特殊要求的管道,其质量已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E、法兰、焊缝及其他连接件的设置应便于检修,并不得紧贴墙壁、楼板或管架。

F、管道穿越道路、墙体、楼板或构筑物时,应加设套管进行保护,应符合设计文件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道焊缝不应设置在套管内。

2穿过墙体的套管长度不得小于墙体厚度。

3穿过楼板的套管应高出楼面50mm。

4管道与套管之间应填塞对管道无害的不燃材料。

G、管道安装工作有间断时,应及时封闭敞开的管口。

H、管道连接时,不得采用强力对口。

端面的间隙、偏差、错口或不同心等缺陷不得采用加热管子、加偏垫等方法消除。

I、管道安装完毕应进行检查,并应填写“管道安装记录”。

1.2管子切割质量要求

A、切口表面应平整,尺寸应正确,并应无裂纹、重皮、毛刺、凸凹、缩口、熔渣、氧化物、铁屑等现象。

B、管子切口端面倾斜偏差不应大于管子外径的1%,且不得大于3mm。

1.3阀门检验

A、阀门安装前应进行外观质量检查,阀体应完好,开启机构应零活,阀杆应无歪斜、变形、卡涩现象,标牌应齐全。

B、阀门应进行壳体压力试验和密封试验。

C、阀门的壳体压力试验和密封试验应以洁净水为介质。

D、阀门的壳体试验压力应为阀门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的1.5倍,密封试验压力应为阀门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的1.1倍。

E、阀门在试验压力下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5min。

F、试验合格的阀门,应及时排尽内部积水,并应吹干。

密封面与阀杆上应涂防锈油,阀门应关闭,出入口应封闭,并应作出明显的标记。

G、阀门试验合格后,应填写“阀门试验记录”。

1.4阀门安装

1、阀门安装前,应检查填料,其压盖螺栓应留有调节裕量。

2、阀门安装前,应按设计文件核对其型号,并应按介质流向确定其安装方向。

3、当阀门与管道以法兰或螺纹方式连接时,阀门应在关闭状态下安装。

4、当阀门与管道以焊接方式连接时,阀门不得关闭;焊缝底层宜采用氩弧焊。

5、水平管道上的阀门.其阀杆及传动装置应按设计规定安装,动作应灵活。

6、安装阀门时,不得强力连接,受力应均匀。

2、管道试压

A、管道安装完毕,热处理和无损检验合格后,应进行压试验。

压力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a、压力试验应以液体为试验介质。

当管道的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0.6MPa时,也可采用气体为试验介质,但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b、当进行压力试验时,应划定禁区,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c、试验过程中发现泄漏时,不得带压处理。

消除缺陷后应重新进行试验。

d、试验结束后,应及时拆除盲板、膨胀节临时约束装置。

试验介质的排放应符合安全、环保要求。

e、压力试验完毕,不得在管道上进行修补或增添物件。

当在官道上进行修补或增添物件时,应重新进行压力试验。

B、压力试验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a、试验范围内的管道安装工程除防腐、绝热外,已按设计图纸全部完成,安装质量符合有关规定。

b、焊缝及其他待检部位尚未防腐和绝热。

c、管道上的膨胀节已设置临时约束装置。

d、试验用压力表已校验,并在有效期内,其精度不得低于1.6级,表的满刻度值应为被测最大压力的1.5倍~2倍,压力表不得少于2块。

e、管道已按试验的要求进行加固。

f、下列资料已经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复查:

1)管道元件的质量证明文件。

2)管道元件的检验或试验记录。

3)管道加工和安装记录。

4)焊接检查记录、检验报告及热处理记录

5)管道轴测图、设计变更及材料代用文件。

g、待试管道与无关系统已采用盲板或其他措施隔离。

h、待试管道方案已批准,并已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

C、管道试验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试验前,注入液体时应排进空气。

b、液压试验应缓慢升压,待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10min,再将试验压力降至设计压力,稳压30min,应检查压力表无压降、管道所有部位无渗漏。

D、管道试验压力

导热油管道按计设图纸要求:

设计压力为0.6MPa,试验压力为1.31Mpa,试压过程同上。

3、防腐工程

3.1管子、管件的钢材表面不得有伤痕、气孔、夹渣、重叠皮、严重腐蚀斑点,加工表面必须平整,表面局部凹凸不得超过2mm。

3.2表面应光滑平整,圆弧过渡,管道表面除锈采用手工除锈。

3.3采用手工涂刷,不得漏涂、少涂。

3.4刷漆前应将油漆搅拌均匀,使之黏度适中,涂刷后漆膜符合要求。

涂漆后应自然干燥,底层不干不能施涂下层油漆。

3.5焊缝及其标记在压力试验前不应涂漆。

3.6管道安装后不易涂漆的部位应预先涂漆。

3.7涂漆施工宜在l5—30℃的环境温度下进行,并应有相应的防火、防冻、防雨措施。

3.8涂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a、涂层应均匀,颜色应一致。

b、漆膜应附着牢固,无剥落、皱纹、气泡、针孔等缺陷。

c、涂层应完整,无损坏、流淌。

d、涂层厚度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e、涂刷色环时,应间距均匀,宽度一致。

4、保温工程

1、施工所用的各种材料运到现场后,应检查其出厂合格证或化学、物理试验记录,并应确认其规格,质量符合要求后,按其特性、型号和用料的先后,分别放在通风良好和防潮防水仓库或棚库内保存。

2、硅酸铝管壳采用绑扎法、保护层为0.5不锈钢304材质施工。

将成型的管壳、管筒直接包覆在管道上,用Φ1.2—2mm的镀锌铁丝绑扎固定,且其水平管道的绝热层纵缝应布置在管道轴线的左右侧,而不应布置在上下侧。

3、直管段金属护壳的外圆周长加长30—50mm。

护壳环向搭接一端应压出凸筋;较大直径管道的护壳纵向搭接也应压出凸筋;其环向大街尺寸不得少于50mm。

4、弯头与直管段上的金属护壳搭接尺寸,高温管道应为75—150mm,中、低温管道应为50—70mm,搭接部位不得固定。

5、在金属保护层安装时,应紧贴保温层或防潮层。

水平管道金属保护层的环向接缝应沿管道坡向,搭向低处,其纵向接缝宜布置在水平中心线下方的15—45度处,缝口朝下。

当侧面或底部有障碍物时,纵向接缝可移至管道水平中心线上方60度以内。

6、垂直管道金属保护层的敷设,应由下而上进行施工,接缝应上搭下。

立式设备、垂直管道或斜度对于45度的斜立管道上的金属保护层,应分段将其固定在支承件上。

7、管道金属保护层的接缝除环向活动缝外,保温管道用自攻螺丝固定。

固定间距宜为200mm,但每道缝不得少于4个。

当金属保护层采用支撑环固定时,钻孔应对准支撑环。

8、直管段金属护壳膨胀缝的环向接缝部位,静止设备、转动机械的金属护壳膨胀缝的部位,其金属护壳的接缝尺寸,应能满足热膨胀的要求,均不得加置固定件,作成活动接缝。

5、焊接方案

焊接方案是指导焊接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切合实际的焊接方案是搞好焊接、工程质量的根本保证,由于焊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产品的整体质量和安全运行,是安装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因此,只有制定严格合理的焊接技术方案,并在实际施焊过程中得到严格遵守,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焊接质量。

本工程的焊接工作是甘南县洽洽二期室内外管道的焊接。

5.1焊接方法的选择及焊接工作量

序号

母材牌号

母材规格

焊接方式

焊接作业指导书编号

焊接工工艺评定编号

1

20#

Ф219*7.0

GTAW+SMAW

HZ01

HP02

2

20#

Ф159*4.5

GTAW+SMAW

HZ01

HP02

3

20#

Ф133*4.5

GTAW+SMAW

HZ01

HP02

4

20#

Ф108*4.5

GTAW+SMAW

HZ02

HP02

5

20#

Ф89*4.0

GTAW+SMAW

HZ02

HP02

6

20#

Ф76*4.0

GTAW+SMAW

HZ02

HP02

7

20#

Ф57*4.0

GTAW

HZ03

HP02

8

Q235

Ф165*4.5

SMAW

HZ04

9

Q235

Ф140*4.5

SMAW

HZ04

10

Q235

Ф114*4.0

SMAW

HZ04

11

Q235

Ф88.5*4.0

SMAW

HZ05

12

Q235

Ф75.5*3.75

SMAW

HZ05

13

Q235

Ф60*3.5

SMAW

HZ05

5.2材料复验及对焊接人员的要求

5.2.1材质复验

A、母材复验,焊接前必须查明所有母材的规格、材质,以便选用相应的焊接材料,原材料焊接前必须复查其质量证明书、材质化验单,如有可疑要进行抽样复查。

B、焊接材料复验:

所采用的焊接材料应有制造厂的质量合格证,凡对合格证或对其质量有怀疑时,应按批号抽查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所有焊接材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或有关规定。

5.2.2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