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糖代谢.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56170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糖代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物化学糖代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物化学糖代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物化学糖代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物化学糖代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糖代谢.docx

《生物化学糖代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糖代谢.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化学糖代谢.docx

生物化学糖代谢

生物化学糖代谢

      一、选择题  1.果糖激酶所催化的反应产物是:

  A、F-1-P  B、F-6-P  C、F-1,6-2P  D、G-6-P  E、G-1-P2.醛缩酶所催化的反应产物是:

  A、G-6-P    B、F-6-P  C、1,3-二磷酸甘油酸D、3-磷酸甘油酸  E、磷酸二羟丙酮  3.C标记葡萄糖分子的第1,4碳原子上经无氧分解为乳酸,C应标记在乳酸的:

  A、羧基碳上  B、羟基碳上  C、甲基碳上  D、羟基和羧基碳上  E、羧基和甲基碳上4.哪步反应是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生成高能化合物的?

  A、草酰琥珀酸→a-酮戊二酸  Ba-酮戊二酸→琥珀酰CoA?

、  C、琥珀酰CoA→琥珀酸  D、琥珀酸→延胡羧酸  E、苹果酸→草酰乙酸5.糖无氧分解有一步不可逆反应是下列那个酶催化的?

  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B、丙酮酸激酶  C、醛缩酶  D、磷酸丙糖异构酶  E、乳酸脱氢酶6.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的反应不需要下述那种物质?

  A、乙酰CoA  B、硫辛酸  C、TPP  D、生物素  E、NAD7.三羧酸循环的限速酶是:

  A、丙酮酸脱氢酶  B、顺乌头酸酶  C、琥珀酸脱氢酶  D、异柠檬酸脱氢酶  E、延胡羧酸酶8.糖无氧氧化时,不可逆转的反应产物是:

  A、乳酸  B、甘油酸-3-P  C、F-6-P  D、乙醇9.三羧酸循环中催化琥珀酸形成延胡羧酸的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助因子是:

  A、NAD  B、CoA-SH  C、FAD  D、TPP  E、NADP10.下面哪种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作用中都起作用:

  A、丙酮酸激酶  B、丙酮酸羧化酶  C、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  D、己糖激酶  E、果糖-1,6-二磷酸酯酶11.催化直链淀粉转化为支链淀粉的酶是:

  A、R酶  B、D酶  C、Q酶  Da-1,6糖苷酶?

、12.支链淀粉降解分支点下列那个酶催化?

  A、a和b-淀粉酶  B、Q酶  C、淀粉磷酸化酶  D、R—酶13.三羧酸循环的下列反应中非氧化还原的步骤是:

  A、柠檬酸→异柠檬酸  B、异柠檬酸→a-酮戊二酸  C、a-酮戊二酸→琥珀酸  D、琥珀酸→延胡羧酸14.一分子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后产物是:

  +  +  +  14  14  A、草酰乙酸B、草酰乙酸和CO2C、CO2+H2OD、CO2,NADH和FADH215.关于磷酸戊糖途径的叙述错误的是:

  A、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戊糖  B、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戊糖时每生成1分子CO2,同时生成1分子NADH+H  C、6-磷酸葡萄糖生成磷酸戊糖需要脱羧  D、此途径生成NADPH+H和磷酸戊糖16.琥珀酸→草酰乙酸时的P/O是:

  A、2  B、  C、3  D、  E、417.胞浆中1mol乳酸彻底氧化后,产生的ATP数是:

  A、9或10  B、11或12  C、13或14D、15或16E、17或1818.胞浆中形成的NADH+H经苹果酸穿梭后,每mol产生的ATP数是:

  A、1  B、2  C、3  D、4  E、519.下述哪个酶催化的反应不属于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A、磷酸甘油酸激酶  B、磷酸果糖激酶  C、丙酮酸激酶  D、琥珀酸辅助A合成酶20.1分子丙酮酸完全氧化分解产生多少CO2和ATP?

  A、3CO2和15ATP  B、2CO2和12ATP  C、3CO2和16ATP  D、3CO2和12ATP21.高等植物体内蔗糖水解下列那种酶催化?

  A、转化酶B、磷酸蔗糖合成酶C、ADPG焦磷酸化酶D、蔗糖磷酸化酶a-淀粉酶的特征是:

?

22.  A、耐70℃左右的高温  B、不耐70℃左右的高温  C、在时失活  D、在时活性高23.关于三羧酸循环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循环一周可产生4个NADH+HB、循环一周可产生2个ATP  C、丙二酸可抑制延胡羧酸转变为苹果酸  D、琥珀酰CoA是a-酮戊二酸转变为琥珀酸是的中间产物24.支链淀粉中的a-1,6支点数等于:

  A、非还原端总数  B、非还原端总数减1  C、还原端总数    D、还原端总数减1二、填空题  1.植物体内蔗糖合成酶催化的蔗糖生物合成中葡萄糖的供体是  ,葡萄糖基的受体是  ;在磷酸蔗糖合成酶催化的生物合成中,葡萄糖基的供体是  ,葡萄糖基的受体是  。

  2.a和b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的  键,所以不能够使支链淀粉彻底水解。

  +  +  +  3.淀粉磷酸化酶催化淀粉降解的最初产物是    。

  4.糖酵解在细胞内的  中进行,该途径是将  转变为  ,同时生成    的一系列酶促反应。

  经过?

5.在EMP途径中  、  和  后,才能使一个葡萄糖分子裂解成    和  两个磷酸三糖。

  6.糖酵解代谢可通过  酶、  酶和  酶得到调控,而其中尤以    酶为最重要的调控部位。

  7.丙酮酸氧化脱羧形成  ,然后和  结合才能进入三羧酸循环,形成的第一个产物    。

  8.丙酮酸脱氢脱羧反应中5种辅助因子按反应顺序是  、  、  、  和  。

  9.三羧酸循环有  次脱氢反应,  次受氢体为  ,  次受氢体为    。

  10.磷酸戊糖途径可分为  个阶段,分别称为  和  ,其中两种脱氢酶是  和  ,它们的辅酶是  。

  11.葡萄糖合成蔗糖和淀粉时,葡萄糖要转变成活化形式,其主要活化形式是    和    。

  12.  是糖类在生物体内运输的主要形式。

  13.在HMP途径的不可逆氧化阶段中,  被  氧化脱羧生成  、    和  。

  14.丙酮酸脱氢酶系受  、  、  三种方式调节  15.在  、  、  和  4种酶的参与情况下,糖酵解可以逆转。

  16.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H来自  的氧化。

17.丙酮酸形成乙酰CoA是    催化的,该酶是一个包括    、    和    的复合体。

18.淀粉的磷酸解通过  降解a-1,4糖苷键,通过  酶降解a-1,6糖苷键。

三、是非题  1.在高等植物体内蔗糖酶即可催化蔗糖的合成,又催化蔗糖的分解。

2.剧烈运动后肌肉发酸是于丙酮酸被还原为乳酸的结果。

3.在有氧条件下,柠檬酸能变构抑制磷酸果糖激酶。

4.糖酵解过程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

  5.于大量NADH+H存在,虽然有足够的氧,但乳酸仍可形成。

  +  +  6.糖酵解过程中,因葡萄糖和果糖的活化都需要ATP,故ATP浓度高时,糖酵解速度加快。

7.在缺氧条件下,丙酮酸还原为乳酸的意义之一是使NAD再生。

8.在生物体内NADH+H和NADPH+H的生理生化作用是相同的。

  9.高等植物中淀粉磷酸化酶即可催化a-1,4糖苷键的形成,也可催化a-1,4糖苷键的分解。

  10.植物体内淀粉的合成都是在淀粉合成酶催化下进行的。

11.HMP途径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

12.TCA中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生成的是ATP。

13.三羧酸循环中的酶本质上都是氧化酶。

14.糖酵解是将葡萄糖氧化为CO2和H2O的途径。

  15.三羧酸循环提供大量能量是因为经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生成ATP。

  16.糖的有氧分解是能量的主要来源,因此糖分解代谢愈旺盛,对生物体愈有利。

17.三羧酸循环被认为是需氧途径,因为氧在循环中是一些反应的底物。

18.甘油不能作为糖异生作用的前体。

  19.在丙酮酸经糖异生作用代谢中,不会产生NAD20.糖酵解中重要的调节酶是磷酸果糖激酶。

四、名词解释  极限糊精  EMP途径HMP途径TCA循环  回补反应糖异生作用有氧氧化无氧氧化乳酸酵解    五、问答题  1.什么是新陈代谢?

它有什么特点?

什么是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2.糖类物质在生物体内起什么作用?

3.什么是糖异生作用?

有何生物学意义?

4.什么是磷酸戊糖途径?

有何生物学意义?

  5.三羧酸循环的意义是什么?

糖酵解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6.ATP是磷酸果糖激酶的底物,但高浓度的ATP却抑制该酶的活性,为什么?

7.三羧酸循环必须用再生的草酰乙酸起动,指出该化合物的可能来源。

8.核苷酸糖在多糖代谢中有何作用?

六、计算题  1.计算从磷酸二羟丙酮到琥珀酸生成的ATP和P/O  2.葡萄糖在体外燃烧时,释放的自能为686kcal/mol,以此为基础,计算葡萄糖在生物体内彻底氧化后的能量转化率。

答案:

  +  +  +  +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果糖UDPG6-磷酸果糖,4-糖苷键-磷酸葡萄糖4.细胞质葡萄糖丙酮酸ATP和NADH5.磷酸化异构化再磷酸化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6.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磷酸果糖激酶7.乙酰辅酶A草酰乙酸柠檬酸硫辛酸CoAFADNAD+3NAD1FAD10.两氧化和非氧化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NADPUDPG12.蔗糖-磷酸葡萄酸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5-磷酸核酮糖CO2NADPH+H14.共价调节反馈调节能荷调节15.丙酮酸羧化酶PEP羧激酶果糖二磷酸酶6-磷酸葡萄糖酶16.3-磷酸甘油醛17.丙酮酸脱氢酶系丙酮酸脱氢酶二氢硫辛酸转乙酰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18.淀粉磷酸化酶  支链淀粉6-葡聚糖水解酶  三、是非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四、略。

  五、问答题1.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内进行的一切化学反应。

其特点为:

有特定的代谢途径;是在酶的催化下完成的;具有可调节性。

  物质代谢指生物利用外源性和内源性构件分子合成自身的结构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以及这些结构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过程。

能量代谢指伴随着物质代谢过程中的放能和需能过程。

  2.糖类可作为:

供能物质,合成其它物质的碳源,功能物质,结构物质。

  3.糖异生作用是指非糖物质转变为糖的过程。

动物中可保持血糖浓度,有利于乳酸的利用和协助氨基酸的代谢;植物体中主要在于脂肪转化为糖。

  4.是指从6-磷酸葡萄糖开始,经过氧化脱羧、糖磷酸酯间的互变,最后形成6-磷酸果糖和3-磷酸甘油醛的过程。

其生物学意义为:

产生生物体重要的还原剂-NADPH;供出三到七碳糖等中间产物,以被核酸合成、糖酵解、次生物质代谢所利用;在一定条件下可氧化供能。

5.三羧酸循环的生物学意义为:

大量供能;糖、脂肪、蛋白质代谢枢纽;物质彻底氧化的途径;为其它代谢途径供出中间产物。

  糖酵解的生物学意义为:

为代谢提供能量;为其它代谢提供中间产物;为三羧酸循环提供丙酮酸。

  6.因磷酸果糖激酶是别构酶,ATP是其别构抑制剂,该酶受ATP/AMP比值的调节,所以当ATP浓度高时,酶活性受到抑制。

7.提示:

回补反应  8.核苷酸糖概念;作用:

为糖的载体和供体,如在蔗糖和多种多糖中的作用六、计算题1.14或15个ATP或  2.42%或%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